§5.3.1平行线的性质
迈陈中学 廖梅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纸、剪刀。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中泳道过栏;③楼梯的阶梯
2.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生: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导入,引出新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
①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课本图5.3--1)。
②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
猜想: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图形后,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启发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或剪一组同位角中的一个,把它贴到另一个上面,观察两个角是否重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求数学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师: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由一组同位角的关系来探索其它同位角之间的关系,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教师用幻灯片验证猜想
3.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符号语言:∵a∥b,∴∠1=∠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践、观察分析、合理猜想、合作交流解决以上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1)教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1的结论,你能推导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吗?”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图形如5.3--1)
已知:a∥b,求证:∠3=∠5 证:∵a∥b(已知)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 ∴∠3=∠5(等量代换)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a∥b(已知)∴∠3=∠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根据性质1、2,能否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吗?
已知: a∥b,求证∠4+∠5=180°(课本图5.3—1) 证:∵a∥b(已知)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4=180°(邻补角的定义) ∴∠4+∠5=180°(等量代换) 语言叙述: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a∥b,∴∠4+∠5=180°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验证平行线的性质2与性质3,让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四、新知应用 1跟踪训练
如图,直线a∥b,∠1=54°,∠2,∠3,∠4各是多少度?
2
例题解析
如图所示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º, ∠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五、巩固练习
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60°, ∠AED=40°。
(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B
(2)∠C是多少度?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是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板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
1、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a∥b,∴∠1=∠5 2、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a∥b∴∠3=∠5 3、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a∥b,∴∠4+∠5=180°
§5.3.1平行线的性质
迈陈中学 廖梅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纸、剪刀。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中泳道过栏;③楼梯的阶梯
2.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生: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导入,引出新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
①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课本图5.3--1)。
②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
猜想: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图形后,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启发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或剪一组同位角中的一个,把它贴到另一个上面,观察两个角是否重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求数学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师: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由一组同位角的关系来探索其它同位角之间的关系,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教师用幻灯片验证猜想
3.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符号语言:∵a∥b,∴∠1=∠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践、观察分析、合理猜想、合作交流解决以上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1)教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1的结论,你能推导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吗?”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图形如5.3--1)
已知:a∥b,求证:∠3=∠5 证:∵a∥b(已知)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 ∴∠3=∠5(等量代换)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a∥b(已知)∴∠3=∠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根据性质1、2,能否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吗?
已知: a∥b,求证∠4+∠5=180°(课本图5.3—1) 证:∵a∥b(已知)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4=180°(邻补角的定义) ∴∠4+∠5=180°(等量代换) 语言叙述: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a∥b,∴∠4+∠5=180°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验证平行线的性质2与性质3,让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四、新知应用 1跟踪训练
如图,直线a∥b,∠1=54°,∠2,∠3,∠4各是多少度?
2
例题解析
如图所示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º, ∠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五、巩固练习
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60°, ∠AED=40°。
(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B
(2)∠C是多少度?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是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板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
1、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a∥b,∴∠1=∠5 2、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a∥b∴∠3=∠5 3、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a∥b,∴∠4+∠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