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香椿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菜用香椿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矮化造型、大田栽植、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椿芽保鲜等方面内容,以提高香椿的生产水平。
关键词 香椿;菜用;栽培技术
香椿嫩芽叶有独特、浓郁的香味,是营养价值高、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可生食、熟食或淹制加工,是我国特产蔬菜。近年来,宁国地区开展了菜用香椿栽培,效益较好,特别是大棚栽植产值上万元。笔者根据香椿人工栽培的实践,总结出菜用香椿露地和大棚栽培技术,仅供种植者参考。
1 育苗
1.1 播种育苗
于10月采收香椿种子,晾干装入布袋。在次年3月中旬至4月初,经浸种、催芽至1/3露白时,条播在事先准备的育苗床上。行距20~25 cm,开宽10~15 cm 、深3~5 cm的播种沟,浇水沥干后均匀撒播、覆土,用种量为30~45 kg/hm2。苗高10 cm时定苗,株距10 cm左右。
1.2 插条育苗
剪取一年生壮枝,切成长15~20 cm 的插条,先在清水浸泡24 h ,再放入0.15%~0.20%荼乙酸液中浸泡24 h,取出洗净,插入湿沙中,覆盖地膜催根[1]。待伤口愈合后,再插入苗地育苗。或者在5—6月剪取嫩枝,切成长3~5 cm 的单芽枝,用ABT7号生根粉1 g加水50 kg的溶液浸泡30 min,浅插入预先准备的苗床,遮荫、喷水保湿。发根后经5~7 d日照炼苗,即可移栽。
2 矮化造型
矮化造型是适应密植丰产栽培和大棚保护栽培,而后进行摘心和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一年生实生苗在6月中旬开始,每隔15 d摘心1次,连摘3~5次;多年生苗木应离地面高10 cm 以内处截干,待出新芽时选留3~4个健壮芽。长高至10~15 cm后,分批连续摘心3~4次。此外,在8月使用0.5%~1.2%矮壮素溶液,向苗木顶部连续喷2~3次,抑制徒长,促进顶芽饱满。
3 大田栽植
3.1 选地定植
栽培地应选地势高燥、能排能灌的地块,按照矮化密植菜用香椿的株行距0.8 m×1.0 m,挖好定植穴,穴面为0.8~1.0 m见方,穴深0.8 m。施农家肥60~75 t/hm2,配施磷肥3 t/hm2,拌和表土填入穴中[2]。栽植期在2—3月,大苗也可在10—11月移栽,随起随栽,覆土、踏实;定植后立即浇水,2~3 d 后再浇1次缓苗水保墒。
3.2 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夏季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及时除草,防止草荒。5—8月每月追肥1次,每次追复合肥300 kg/hm2,秋后停止施用氮肥,减少浇水,促使苗木木质化和加粗生长,防止徒长,确保安全越冬。为促进香椿提早萌发,在萌发期可用100 mg/kg赤霉素喷洒树苗,促使侧芽和隐芽萌发,并加速生长。适宜的温度是香椿萌发和丰产的关键。白天适温16~26 ℃,超过28 ℃应喷雾降温[3];夜间适温12~14 ℃,不能低于8 ℃,低于8 ℃应盖覆盖物保温,一般萌发50 d后即可采摘上市。
3.3 椿芽采摘
菜用香椿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菜用香椿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矮化造型、大田栽植、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椿芽保鲜等方面内容,以提高香椿的生产水平。
关键词 香椿;菜用;栽培技术
香椿嫩芽叶有独特、浓郁的香味,是营养价值高、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可生食、熟食或淹制加工,是我国特产蔬菜。近年来,宁国地区开展了菜用香椿栽培,效益较好,特别是大棚栽植产值上万元。笔者根据香椿人工栽培的实践,总结出菜用香椿露地和大棚栽培技术,仅供种植者参考。
1 育苗
1.1 播种育苗
于10月采收香椿种子,晾干装入布袋。在次年3月中旬至4月初,经浸种、催芽至1/3露白时,条播在事先准备的育苗床上。行距20~25 cm,开宽10~15 cm 、深3~5 cm的播种沟,浇水沥干后均匀撒播、覆土,用种量为30~45 kg/hm2。苗高10 cm时定苗,株距10 cm左右。
1.2 插条育苗
剪取一年生壮枝,切成长15~20 cm 的插条,先在清水浸泡24 h ,再放入0.15%~0.20%荼乙酸液中浸泡24 h,取出洗净,插入湿沙中,覆盖地膜催根[1]。待伤口愈合后,再插入苗地育苗。或者在5—6月剪取嫩枝,切成长3~5 cm 的单芽枝,用ABT7号生根粉1 g加水50 kg的溶液浸泡30 min,浅插入预先准备的苗床,遮荫、喷水保湿。发根后经5~7 d日照炼苗,即可移栽。
2 矮化造型
矮化造型是适应密植丰产栽培和大棚保护栽培,而后进行摘心和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一年生实生苗在6月中旬开始,每隔15 d摘心1次,连摘3~5次;多年生苗木应离地面高10 cm 以内处截干,待出新芽时选留3~4个健壮芽。长高至10~15 cm后,分批连续摘心3~4次。此外,在8月使用0.5%~1.2%矮壮素溶液,向苗木顶部连续喷2~3次,抑制徒长,促进顶芽饱满。
3 大田栽植
3.1 选地定植
栽培地应选地势高燥、能排能灌的地块,按照矮化密植菜用香椿的株行距0.8 m×1.0 m,挖好定植穴,穴面为0.8~1.0 m见方,穴深0.8 m。施农家肥60~75 t/hm2,配施磷肥3 t/hm2,拌和表土填入穴中[2]。栽植期在2—3月,大苗也可在10—11月移栽,随起随栽,覆土、踏实;定植后立即浇水,2~3 d 后再浇1次缓苗水保墒。
3.2 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夏季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及时除草,防止草荒。5—8月每月追肥1次,每次追复合肥300 kg/hm2,秋后停止施用氮肥,减少浇水,促使苗木木质化和加粗生长,防止徒长,确保安全越冬。为促进香椿提早萌发,在萌发期可用100 mg/kg赤霉素喷洒树苗,促使侧芽和隐芽萌发,并加速生长。适宜的温度是香椿萌发和丰产的关键。白天适温16~26 ℃,超过28 ℃应喷雾降温[3];夜间适温12~14 ℃,不能低于8 ℃,低于8 ℃应盖覆盖物保温,一般萌发50 d后即可采摘上市。
3.3 椿芽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