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畜牧业现状分析

核心提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

“十

  五”期间,内蒙古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10798.5万头(只),总增率为59.1%,比“十

  五”初期增加5.3个百分点;基础母畜达到4259.98万头(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63.1%,比“十

  五”初期增加1.4个百分点;全区良种和改良种牲畜存栏为10136.3万头(只),占存栏牲畜总数的93.9%,其中,牛和羊的良种和改良种率分别达到93.1%和95.3%,比“十

  五”初期分别提高4.4和0.8个百分点,良改畜比重的提高为全区畜牧业增加产出、提质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牲畜繁殖率、成活率、出栏率分别为158.6%、97.75%、101.8%,与“十

  五”初期相比提高22.6、1.25、9.5个百分点;同期牲畜死亡率下降0.2个百分点。

  、牛存栏和出栏稳定增长

“十

  五”期间,内蒙古强化生态建设,采取封山育林、以草定畜、舍饲半舍饲圈养生产,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各地积极调整畜群养殖结构,大力推行“抓大减小”,加之近年来牛肉价格看好,调动了散户、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饲养热情,使全区养牛业出现新的变化,养殖存栏和出栏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牛存栏929.39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145.6万头。主要是由于短期育肥肉牛数量的增加。2009年,全区牛出栏294.49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40.6万头,其中出栏育肥肉牛165.7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49.2万头。

二、羊出栏增加,存栏减少

养羊业是内蒙古农牧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十

  五”期间各地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普遍实施的封山禁牧、以草定畜、舍饲圈养,使全区养羊业得到平稳发展。“十

  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绵羊品种改良和肉羊基地建设力度,在购进种公羊、建设人工授精站、胚胎移植等方面给予补贴,加大基地建设力度,从而实现肉羊养殖集中饲养、四季育肥,均衡出栏的良性格局。由于封山禁牧,小规模养殖羊户在逐年减少,再加近几年羊绒价格持续下降,饲养山羊获利减少,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使农牧民出售山羊数量增加,全区羊存栏下降,尤其是山羊存栏大幅下滑。截止2010年6月底,全区羊存栏8407.99万只,比“十

  五”初期下降6.6%;其中:山羊存栏比“十

  五”初期下降10.9%。2009年羊的出栏为5334.15万只,比“十

  五”初期增长18.2%;出栏率为107.5%,比“十

  五”初期提高15.05个百分点。

  、国家的优惠政策,使猪存栏保持稳定增长。

“十

  五”期间受全国生猪市场波动影响,内蒙古养猪业出现波动,价格波动对饲养户造成了

  定影响,但随着国家对饲养母猪优惠政策的到位,仔猪的供应平稳,价格适中,因此猪的存栏和出栏保持了平稳发展。“十

  五”期间内蒙古通过为养殖户提供能繁育母猪保险、防疫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及种畜繁育企业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养猪业开始有了上升趋势。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猪存栏为1250.5万口,总增率为84.8%,比“十

  五”初期增加13.4个百分点;猪出栏为883万口,出栏率达到133.1%。

四、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加

据统计,截止2009年12月末,全区猪肉产量68.6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27万吨;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7.7万吨和88.2万吨,比“十

  五”初期分别增加8.7万吨和7.2万吨;全区绵羊毛产量10.2万吨,比“十

  五”初期增加0.7万吨;禽肉产量达到19.3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14.6万吨;受市场和畜种结构变动影响,市场价格低迷,禽业生产保本微利,禽蛋产量为48.9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1.1万吨。

五、奶牛养殖业牛奶产量基本稳定

“十

  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全区奶牛养殖正在逐年由农户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中饲养过渡,且发展基本稳定。截至2010年6月末统计,全区奶牛存栏为332.13万头,其中黑白花奶牛存栏235.4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25.4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934.07万吨,比“十

  五”初期增加56.5万吨。

核心提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

“十

  五”期间,内蒙古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10798.5万头(只),总增率为59.1%,比“十

  五”初期增加5.3个百分点;基础母畜达到4259.98万头(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63.1%,比“十

  五”初期增加1.4个百分点;全区良种和改良种牲畜存栏为10136.3万头(只),占存栏牲畜总数的93.9%,其中,牛和羊的良种和改良种率分别达到93.1%和95.3%,比“十

  五”初期分别提高4.4和0.8个百分点,良改畜比重的提高为全区畜牧业增加产出、提质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牲畜繁殖率、成活率、出栏率分别为158.6%、97.75%、101.8%,与“十

  五”初期相比提高22.6、1.25、9.5个百分点;同期牲畜死亡率下降0.2个百分点。

  、牛存栏和出栏稳定增长

“十

  五”期间,内蒙古强化生态建设,采取封山育林、以草定畜、舍饲半舍饲圈养生产,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各地积极调整畜群养殖结构,大力推行“抓大减小”,加之近年来牛肉价格看好,调动了散户、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饲养热情,使全区养牛业出现新的变化,养殖存栏和出栏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牛存栏929.39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145.6万头。主要是由于短期育肥肉牛数量的增加。2009年,全区牛出栏294.49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40.6万头,其中出栏育肥肉牛165.7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49.2万头。

二、羊出栏增加,存栏减少

养羊业是内蒙古农牧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十

  五”期间各地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普遍实施的封山禁牧、以草定畜、舍饲圈养,使全区养羊业得到平稳发展。“十

  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绵羊品种改良和肉羊基地建设力度,在购进种公羊、建设人工授精站、胚胎移植等方面给予补贴,加大基地建设力度,从而实现肉羊养殖集中饲养、四季育肥,均衡出栏的良性格局。由于封山禁牧,小规模养殖羊户在逐年减少,再加近几年羊绒价格持续下降,饲养山羊获利减少,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使农牧民出售山羊数量增加,全区羊存栏下降,尤其是山羊存栏大幅下滑。截止2010年6月底,全区羊存栏8407.99万只,比“十

  五”初期下降6.6%;其中:山羊存栏比“十

  五”初期下降10.9%。2009年羊的出栏为5334.15万只,比“十

  五”初期增长18.2%;出栏率为107.5%,比“十

  五”初期提高15.05个百分点。

  、国家的优惠政策,使猪存栏保持稳定增长。

“十

  五”期间受全国生猪市场波动影响,内蒙古养猪业出现波动,价格波动对饲养户造成了

  定影响,但随着国家对饲养母猪优惠政策的到位,仔猪的供应平稳,价格适中,因此猪的存栏和出栏保持了平稳发展。“十

  五”期间内蒙古通过为养殖户提供能繁育母猪保险、防疫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及种畜繁育企业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养猪业开始有了上升趋势。截止2010年6月末,全区猪存栏为1250.5万口,总增率为84.8%,比“十

  五”初期增加13.4个百分点;猪出栏为883万口,出栏率达到133.1%。

四、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加

据统计,截止2009年12月末,全区猪肉产量68.6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27万吨;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7.7万吨和88.2万吨,比“十

  五”初期分别增加8.7万吨和7.2万吨;全区绵羊毛产量10.2万吨,比“十

  五”初期增加0.7万吨;禽肉产量达到19.3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14.6万吨;受市场和畜种结构变动影响,市场价格低迷,禽业生产保本微利,禽蛋产量为48.9万吨,比“十

  五”初期减少1.1万吨。

五、奶牛养殖业牛奶产量基本稳定

“十

  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全区奶牛养殖正在逐年由农户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中饲养过渡,且发展基本稳定。截至2010年6月末统计,全区奶牛存栏为332.13万头,其中黑白花奶牛存栏235.4万头,比“十

  五”初期增加25.4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934.07万吨,比“十

  五”初期增加56.5万吨。


相关文章

  • 我国肉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 我国肉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肉类生产及其加工业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产肉大国.1990年肉类总产量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为世界肉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在 ...查看


  • 中国肉牛养殖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内蒙古科协2016年度调研课题选题参考目录
  • (共计30个) 1.精准扶贫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深入调查内蒙古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精准破解问题的针对性对策建议.探索扶贫工作与发展现代农牧业有机结合.形成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研究:扶贫工作与促进我区基本公共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生态农业市场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
  • 生态农业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 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 ...查看


  •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 24 2011年第47期(总第2391期) 区,由于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地被冲刷流失,牧民生活陷入古锡林浩特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持续16个小时,造成3贫困.如果不经治理只能靠搬迁异地才能脱贫,然而这人失踪, 5000多只羊丢失或者死亡.种治标不 ...查看


  •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效果分析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陆续制定了自治条例.部门规章来保护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草原的生态环境,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护西部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资源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文章对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在草原生态立法所取得的成 ...查看


  • 中国农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骆驼产业现状
  • 新疆骆驼产业现状 作者:库木克·木卡米提 指导老师:努尔江 摘要:根据其生产性能可分为奶用.肉用,役用,绒用及兼用驼.新疆驼就属于兼用驼.本文在驼奶产业.驼毛产业.驼肉产业等方面讲述新疆骆驼的产业现状并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折,提出了新疆 ...查看


  • 2017年畜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畜牧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 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97867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畜牧行业研究报告(201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