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训练

  【摘 要】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孩子来说它的使用更能促进并提高读写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较强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将会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记得自己在上师范时,学校最醒目的两条标语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所以,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营造以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特别是肩负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更应该积极推广普通话。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普通话 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的训练机会非常多,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留意,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一、扫除说话障碍,帮助学生提升信心   只要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没有一位不对课堂上“哼哼唧唧”、“羞于启齿”的学生没有感受的,特别是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时,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能气你个半死。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表达障碍所致,再加上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矫正方才如此。“工欲善其事”则必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其口”。首先,进行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农村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在方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语言带上方言的特征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⑴同一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其他学生会置若罔闻;⑵其他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则会遭遇同学们的嘲笑。对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加以纠正,则必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或者以讹传讹,或者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学生们的发言,遇有发音不标准者要及时予以纠正或者矫正,甚至多次训练。其次,耐心等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说话,多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多次而反复的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使其从“怕说”逐步进入到“敢说”和“会说”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如果是课堂教学,也可能会有其他学生着急,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服其他学生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同学。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即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训练,否则仓促间进行与结束,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从细处入手学习语言,让普通话能够有效推广   首先,在教汉语拼音时与学生共同进步。学习普通话涉及普通话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语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拼音不过关,想读好说好普通话是很难的,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在语文教学中的进行普通话朗读训练。普通话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新课标》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中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按课文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揣摩语句的寓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朗读时做到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合乎规范。引导学生经常复习汉语拼音,避免地方普通话的出现。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和语文水平。课余竞赛,举办“辩论”,抓住学生均有好胜的心理,依据教材、校情、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拟订辩论题,这样高层次的口语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又练就了他们的口才,即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可组织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作文交流会,以及汉语拼音知识竞赛、查字典比赛、猜字谜比赛、赛诗会、作文竞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机会多,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这些活动,可以把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在学习生活中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学生在课堂中做得好,但是一到课外,他们又把这一“神圣”的语言抛到九霄云外。让学生马上适应人人都讲普通话可能做不到。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的耳边笼罩着父辈们的方言,又因为是其“母语”,所以印象十分深刻。因而要想在一个大家都讲方言的环境中学讲普通话,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还可以尝试在班中设立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语文课课前我都要让学生上台“说话”。低年级可以说几句普通话,内容随意;高年级可说自己近期的实事见闻、故事等;除了在课外要求讲普通话,我还布置和普通话有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收看、收听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大风车》等节目;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等。这些做法,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即使你方音很重,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的训练机会非常多,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留意,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摘 要】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孩子来说它的使用更能促进并提高读写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较强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将会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记得自己在上师范时,学校最醒目的两条标语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所以,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营造以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特别是肩负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更应该积极推广普通话。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普通话 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的训练机会非常多,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留意,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一、扫除说话障碍,帮助学生提升信心   只要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没有一位不对课堂上“哼哼唧唧”、“羞于启齿”的学生没有感受的,特别是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时,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能气你个半死。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表达障碍所致,再加上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矫正方才如此。“工欲善其事”则必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其口”。首先,进行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农村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在方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语言带上方言的特征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⑴同一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其他学生会置若罔闻;⑵其他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则会遭遇同学们的嘲笑。对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加以纠正,则必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或者以讹传讹,或者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学生们的发言,遇有发音不标准者要及时予以纠正或者矫正,甚至多次训练。其次,耐心等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说话,多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多次而反复的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使其从“怕说”逐步进入到“敢说”和“会说”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如果是课堂教学,也可能会有其他学生着急,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服其他学生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同学。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即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训练,否则仓促间进行与结束,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从细处入手学习语言,让普通话能够有效推广   首先,在教汉语拼音时与学生共同进步。学习普通话涉及普通话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语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拼音不过关,想读好说好普通话是很难的,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在语文教学中的进行普通话朗读训练。普通话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新课标》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中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按课文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揣摩语句的寓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朗读时做到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合乎规范。引导学生经常复习汉语拼音,避免地方普通话的出现。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和语文水平。课余竞赛,举办“辩论”,抓住学生均有好胜的心理,依据教材、校情、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拟订辩论题,这样高层次的口语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又练就了他们的口才,即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可组织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作文交流会,以及汉语拼音知识竞赛、查字典比赛、猜字谜比赛、赛诗会、作文竞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机会多,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这些活动,可以把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在学习生活中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学生在课堂中做得好,但是一到课外,他们又把这一“神圣”的语言抛到九霄云外。让学生马上适应人人都讲普通话可能做不到。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的耳边笼罩着父辈们的方言,又因为是其“母语”,所以印象十分深刻。因而要想在一个大家都讲方言的环境中学讲普通话,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还可以尝试在班中设立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语文课课前我都要让学生上台“说话”。低年级可以说几句普通话,内容随意;高年级可说自己近期的实事见闻、故事等;除了在课外要求讲普通话,我还布置和普通话有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收看、收听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大风车》等节目;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等。这些做法,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即使你方音很重,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的训练机会非常多,只要教师留心,学生留意,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相关文章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 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 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 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基于岗位需求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策略探析_何雪玲
  • 2016年第6期总第359期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62016基于岗位需求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策略探析 何雪玲,陆璇璇 (钦州学院教育学院, ...查看


  • 音乐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音乐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钢琴类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 ...查看


  • 高校普通话教学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 ◎ 教奇 与 职 业 第9 期( 总第 7 0 3 期) 高校普通话教 学增 强大学生人文 素质 培养 探析 袁和平 [ 摘要] 普 通话教学是培 养大学生人 丈素质 的重要载体 , 高职院校普通话教 师可 以借助 这个载体 , 培 养大学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 ...查看


  •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实效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实效论文选题题目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