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力学性能分析

CS6车型侧踏板人机分析及技术改进

胡敏哲 李辉

(广汽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长沙 410014)

摘要:通过对CS6车型侧踏板的人机分析,对侧踏板提出科学实用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和评

价。

关键词:CS6,侧踏板,人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HE ANALYSIS OF ROLLING ANGLE STIFFNESS OF LIGHT AUTOMOBILE

Teng Ruipin Zeng Daizhong

(Hunan Changfeng Motor Co. Ltd, Changsha 410014)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id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of a light automobile,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s function of the rolling angle stiffness.

Key words:a utomobil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rolling angle stiffness

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其结构如图

1 前言

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与车桥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刚性的连接,而是通过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横向稳定杆所构成的弹性悬架来连接的,因此,当汽车在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下,或汽车转弯时由于其离心力的作用,汽车的车身便会相对于车桥发生偏转,从而形成汽车的侧倾。

当汽车发生侧倾时,其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都会变差。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时安全行驶的重要性能;乘坐舒适性的降低,则会影响人们对汽车性能的综合评价。因此,合理地选择汽车的侧倾角刚度,便成为汽车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钢板弹簧 2、减振器 3、横向稳定杆

图1 后悬架系统

2 侧倾角刚度

由于双轴汽车发生侧倾时其前后悬架会互相影响,其侧倾特性相对比较复杂,为了简便计算,本文在计算其侧倾角刚度时,将前后悬架看作是互相独立、互不干涉的两个系统来进行简化处理。

本文涉及的轻型汽车的后悬架系统为常见的纵 收稿日期:

1、横向稳定杆 2、减振器 3、上摆臂 4、下摆臂 5、钢板弹簧

图2 前悬架系统

1所示。前悬架系统为双横臂式扭杆弹簧独立悬架,

带横向稳定杆,其结构如图2所示。 2.1 侧倾中心的确定

为了计算汽车的侧倾角刚度,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其侧倾中心。

2.1.1 后轴侧倾中心的确定

由于后悬架为纵置板簧非独立悬架,因此,其侧倾中心在侧视图位于主片弹簧的中心H 1、H 2两点的连线上,如图3所示,O R 即为后轴的侧倾中心。

其正视位置位于汽车的纵向中心平面上。

H 2

H O R

1

图3 后轴侧倾中心

2.1.2 前轴侧倾中心的确定

前悬架系统为双横臂独立悬架,其侧倾中心按图4确定:

1、左前轮 2、前悬左下臂 3、前悬左上臂 4、前悬右上臂 5、前悬右下臂 6、右前轮

图4 前轴侧倾中心

图中A L 、B L 、C L 、D L 分别为前悬左上臂和左下臂与车架、转向节的铰接点,A R 、B R 、C R 、D R 分别为前悬右上臂和右下臂与车架、转向节的铰接点,E L 和E R 分别为直线A L B L 和C L D L 、A R B R 和C R D R 的交点,F L 、F R 分别为左、右前轮接地中心点,图中O F 即为前轴的侧倾中心。 2.2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2.2.1 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R 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钢板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S ,另一部分为后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L 。

因后悬架为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由钢板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按下式计算:

K RS =SF 2K S /2 (1)

其中:S F —两侧钢板弹簧的中心距 K S —钢板弹簧的刚度

下面计算由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L 。

为了计算K RL ,我们首先分析车身侧倾角与横向稳定杆扭转角之间的关系。

汽车发生侧倾时横向稳定杆在汽车正视平面和侧视平面的变形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

当汽车车身发生侧倾角很小(设为d Фr )的侧倾时,与车身连接的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端点将发生相对位移,其两侧摆臂端点的连线相对于侧倾前沿侧倾轴线发生角度为 d Фr 的扭转,如图5所示,a 、b 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连接点侧倾前的位置,a 1、b 1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连接点在车身发生角度为d Фr 的侧倾后的位置,O L 为侧倾中心,s 为横

图5 横向稳定杆变形图(汽车正视平面)

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沿垂直汽车侧倾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设ab=L,则s=L×sind Фr ≈L ×d Фr ,s a 、s b 分别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各自相对于侧倾前位置的沿垂直汽车侧倾轴线方向的位移。由于横向稳定杆中间横杆部分是固定在车架上,因此,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将发生相对扭转,扭转角用d ФL 表示,如图6所示。其中OA 为汽车的侧倾轴线,Oa 、Ob 为横向稳定杆纵臂侧倾前的位置,Oa 1、Ob 1为横向稳定杆摆臂侧倾后的位置,

图6 横向稳定杆变形图(汽车侧视平面)

θ为横向稳定杆摆臂侧倾前与侧倾轴线的初始夹角,θ1、θ2分别为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在汽车发生侧倾后与侧倾轴线的夹角。

如图6所示,由于d ФL 很小,因此θ1≈θ2≈θ,同样,由于d ФL 很小的缘故,θ3≈θ1≈θ,θ4≈θ2≈θ,则aa 1=sa /cosθ3≈s a /cosθ,bb 1=sb /cosθ4≈s b /cosθ。

设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a 至横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Oa (Oa=Ob)长为N ,则d ФL ≈(aa 1+bb1)/N≈(s a + sb )/(Ncos θ)=s/(Ncos θ),又s ≈L ×d Фr ,所以我们得出:

d ФL =L×d Фr /(Ncos θ) (2) 式(2)即为车身侧倾角与横向稳定杆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式。

设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为K N (单位扭转角下所产生的回复力矩),则横向稳定杆在发生d ФL 的扭转时所产生的回复力矩M h =KN ×d ФL ≈K N ×L ×d Фr /(Ncos θ),在M h 的作用下,a 1、b 1点产生对车身的作用力F a 、F b ,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横向稳定杆各自的摆臂,如图7所示。

图7 回复力矩示意图

F a = Fb =Mh /N= KN × L ×d Фr /(N 2cos θ)。F a 、

F b 在垂直于车身侧倾轴线方向的分力F ah 、F bh 即为汽车的侧倾回复力。

F ah ≈F bh ≈F a cos θ= KN ×L ×d Фr /N2 (3) 横向稳定杆对车身所产生的侧倾回复力矩T L = F ah ×L ,即:

T L = L×K N ×L ×d Фr /N2

T L = KN ×L 2×d Фr /N2 (4) 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刚度K L = TL /dФr , 则K L = KN ×L 2×d Фr /(N 2×d Фr )

K L = KN L 2/N2 (5) 因此,汽车后悬架的侧倾刚度K R 为:

K R =KRS +KRL = SF 2K S /2+ KNR L R 2/NR 2 (6) 其中:K NR —后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

L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

点之间的距离

N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至横

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

2.2.2 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F 也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扭杆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B ,另一部分为前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L 。

前悬架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由扭杆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B 按下式计算:

K FB =2(bd/a)2K D (7) 其中K D 为扭杆弹簧在前悬下臂与转向节连接点D L 、D R 处(见图4)的等效弹簧刚度,其它各参数的意义如图4所示。

同理,比照式(5)不难得出由横向稳定杆引起的前悬架侧倾角刚度K FL 为:

K FL = KNF L F 2/NF 2 (8) 其中:K NF —前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

L F —前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

之间的距离

N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至横

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

从而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F 为:

K F =2(bd/a)2K D + KNF L F 2/NF 2 (9) 2.2.3 整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整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Фr 为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之和,即:

K Фr = K F + K R =2(bd/a)2K D + K NF L F 2/NF 2+

S F 2K S /2+ KNR L R 2/NR 2 (10)

3 结束语

通过对某轻型汽车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侧倾

运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悬架侧倾角刚度数学模型。愿能为类似车型的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余志生等,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5月。

2、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

作者简介:藤瑞品,男,32岁,大学本科文化,199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开发、设计与研究。

联系人: 藤瑞品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圭塘体院路1号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邮政编码:410014

电 话:0731-2881175

(0)[1**********]

传 真:0731-2881167

CS6车型侧踏板人机分析及技术改进

胡敏哲 李辉

(广汽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长沙 410014)

摘要:通过对CS6车型侧踏板的人机分析,对侧踏板提出科学实用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和评

价。

关键词:CS6,侧踏板,人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HE ANALYSIS OF ROLLING ANGLE STIFFNESS OF LIGHT AUTOMOBILE

Teng Ruipin Zeng Daizhong

(Hunan Changfeng Motor Co. Ltd, Changsha 410014)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id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of a light automobile,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s function of the rolling angle stiffness.

Key words:a utomobil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rolling angle stiffness

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其结构如图

1 前言

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与车桥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刚性的连接,而是通过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横向稳定杆所构成的弹性悬架来连接的,因此,当汽车在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下,或汽车转弯时由于其离心力的作用,汽车的车身便会相对于车桥发生偏转,从而形成汽车的侧倾。

当汽车发生侧倾时,其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都会变差。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时安全行驶的重要性能;乘坐舒适性的降低,则会影响人们对汽车性能的综合评价。因此,合理地选择汽车的侧倾角刚度,便成为汽车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钢板弹簧 2、减振器 3、横向稳定杆

图1 后悬架系统

2 侧倾角刚度

由于双轴汽车发生侧倾时其前后悬架会互相影响,其侧倾特性相对比较复杂,为了简便计算,本文在计算其侧倾角刚度时,将前后悬架看作是互相独立、互不干涉的两个系统来进行简化处理。

本文涉及的轻型汽车的后悬架系统为常见的纵 收稿日期:

1、横向稳定杆 2、减振器 3、上摆臂 4、下摆臂 5、钢板弹簧

图2 前悬架系统

1所示。前悬架系统为双横臂式扭杆弹簧独立悬架,

带横向稳定杆,其结构如图2所示。 2.1 侧倾中心的确定

为了计算汽车的侧倾角刚度,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其侧倾中心。

2.1.1 后轴侧倾中心的确定

由于后悬架为纵置板簧非独立悬架,因此,其侧倾中心在侧视图位于主片弹簧的中心H 1、H 2两点的连线上,如图3所示,O R 即为后轴的侧倾中心。

其正视位置位于汽车的纵向中心平面上。

H 2

H O R

1

图3 后轴侧倾中心

2.1.2 前轴侧倾中心的确定

前悬架系统为双横臂独立悬架,其侧倾中心按图4确定:

1、左前轮 2、前悬左下臂 3、前悬左上臂 4、前悬右上臂 5、前悬右下臂 6、右前轮

图4 前轴侧倾中心

图中A L 、B L 、C L 、D L 分别为前悬左上臂和左下臂与车架、转向节的铰接点,A R 、B R 、C R 、D R 分别为前悬右上臂和右下臂与车架、转向节的铰接点,E L 和E R 分别为直线A L B L 和C L D L 、A R B R 和C R D R 的交点,F L 、F R 分别为左、右前轮接地中心点,图中O F 即为前轴的侧倾中心。 2.2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2.2.1 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R 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钢板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S ,另一部分为后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L 。

因后悬架为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由钢板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按下式计算:

K RS =SF 2K S /2 (1)

其中:S F —两侧钢板弹簧的中心距 K S —钢板弹簧的刚度

下面计算由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RL 。

为了计算K RL ,我们首先分析车身侧倾角与横向稳定杆扭转角之间的关系。

汽车发生侧倾时横向稳定杆在汽车正视平面和侧视平面的变形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

当汽车车身发生侧倾角很小(设为d Фr )的侧倾时,与车身连接的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端点将发生相对位移,其两侧摆臂端点的连线相对于侧倾前沿侧倾轴线发生角度为 d Фr 的扭转,如图5所示,a 、b 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连接点侧倾前的位置,a 1、b 1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连接点在车身发生角度为d Фr 的侧倾后的位置,O L 为侧倾中心,s 为横

图5 横向稳定杆变形图(汽车正视平面)

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沿垂直汽车侧倾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设ab=L,则s=L×sind Фr ≈L ×d Фr ,s a 、s b 分别为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各自相对于侧倾前位置的沿垂直汽车侧倾轴线方向的位移。由于横向稳定杆中间横杆部分是固定在车架上,因此,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将发生相对扭转,扭转角用d ФL 表示,如图6所示。其中OA 为汽车的侧倾轴线,Oa 、Ob 为横向稳定杆纵臂侧倾前的位置,Oa 1、Ob 1为横向稳定杆摆臂侧倾后的位置,

图6 横向稳定杆变形图(汽车侧视平面)

θ为横向稳定杆摆臂侧倾前与侧倾轴线的初始夹角,θ1、θ2分别为横向稳定杆两侧摆臂在汽车发生侧倾后与侧倾轴线的夹角。

如图6所示,由于d ФL 很小,因此θ1≈θ2≈θ,同样,由于d ФL 很小的缘故,θ3≈θ1≈θ,θ4≈θ2≈θ,则aa 1=sa /cosθ3≈s a /cosθ,bb 1=sb /cosθ4≈s b /cosθ。

设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a 至横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Oa (Oa=Ob)长为N ,则d ФL ≈(aa 1+bb1)/N≈(s a + sb )/(Ncos θ)=s/(Ncos θ),又s ≈L ×d Фr ,所以我们得出:

d ФL =L×d Фr /(Ncos θ) (2) 式(2)即为车身侧倾角与横向稳定杆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式。

设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为K N (单位扭转角下所产生的回复力矩),则横向稳定杆在发生d ФL 的扭转时所产生的回复力矩M h =KN ×d ФL ≈K N ×L ×d Фr /(Ncos θ),在M h 的作用下,a 1、b 1点产生对车身的作用力F a 、F b ,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横向稳定杆各自的摆臂,如图7所示。

图7 回复力矩示意图

F a = Fb =Mh /N= KN × L ×d Фr /(N 2cos θ)。F a 、

F b 在垂直于车身侧倾轴线方向的分力F ah 、F bh 即为汽车的侧倾回复力。

F ah ≈F bh ≈F a cos θ= KN ×L ×d Фr /N2 (3) 横向稳定杆对车身所产生的侧倾回复力矩T L = F ah ×L ,即:

T L = L×K N ×L ×d Фr /N2

T L = KN ×L 2×d Фr /N2 (4) 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刚度K L = TL /dФr , 则K L = KN ×L 2×d Фr /(N 2×d Фr )

K L = KN L 2/N2 (5) 因此,汽车后悬架的侧倾刚度K R 为:

K R =KRS +KRL = SF 2K S /2+ KNR L R 2/NR 2 (6) 其中:K NR —后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

L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

点之间的距离

N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至横

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

2.2.2 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F 也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扭杆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B ,另一部分为前横向稳定杆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L 。

前悬架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由扭杆弹簧引起的侧倾角刚度K FB 按下式计算:

K FB =2(bd/a)2K D (7) 其中K D 为扭杆弹簧在前悬下臂与转向节连接点D L 、D R 处(见图4)的等效弹簧刚度,其它各参数的意义如图4所示。

同理,比照式(5)不难得出由横向稳定杆引起的前悬架侧倾角刚度K FL 为:

K FL = KNF L F 2/NF 2 (8) 其中:K NF —前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

L F —前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两侧连接点

之间的距离

N R —后横向稳定杆与车身连接点至横

向稳定杆的扭转中心轴的距离

从而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F 为:

K F =2(bd/a)2K D + KNF L F 2/NF 2 (9) 2.2.3 整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整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 Фr 为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之和,即:

K Фr = K F + K R =2(bd/a)2K D + K NF L F 2/NF 2+

S F 2K S /2+ KNR L R 2/NR 2 (10)

3 结束语

通过对某轻型汽车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侧倾

运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悬架侧倾角刚度数学模型。愿能为类似车型的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余志生等,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5月。

2、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

作者简介:藤瑞品,男,32岁,大学本科文化,199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开发、设计与研究。

联系人: 藤瑞品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圭塘体院路1号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邮政编码:410014

电 话:0731-2881175

(0)[1**********]

传 真:0731-2881167


相关文章

  • 分析力学的现代发展-几何力学概述
  • 郭永新 NO :0010 分析力学的现代发展-几何力学概述* 郭永新 辽宁大学,沈阳110036 作为力学和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分析力学在力学和物理学的现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力学研究方法的普适性已经使得它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到力学的 ...查看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机械系统动力学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姓名: 学号: 机械系统动力学 1 机械系统动力学简介 随着现代工业对机械设备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设备及机械传动系统向着大型化.高速化.轻量化.构件柔性化方向发展.人 ...查看


  •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 程 教学大纲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200 5年6月 一.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二.学分及学时 4学分.64学时 三.适用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高中毕业生三年制) 四.教学目的 ...查看


  • 2013铁路运输行业成功案例
  • 铁路运输行业成功案例 牵引制动系统性能的问题 机车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是关系到车辆运行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机车车辆的牵引制动系统的牵引制动性能除了要考虑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之外,还要考虑轮轨接触的影响.通过MSC.ADAMS/Ra ...查看


  •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理论基础及其功能分析
  • 第5卷,第4期 .,01.5.No.4 电子与封装 ELECTRONICS&PIACKAGING 总第24期 2005年4月 ④⑧⑧④@⑧⑧ 吣.一 \-./ .-:∥.之二p ?≮=如'.kj:p.连鼻,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创 ...查看


  • 线性系统性能的分析与校正
  • _______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线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院 别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械学院 专 业 班 级 自动化 2016.1.14 13141321 设计时间 评定成绩 二0一五年十二月 设计任务书 ...查看


  • 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_孙宗凤
  • 水利水电技术 第36卷 2005年第6期 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孙宗凤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系统动力学是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 以仿真技术为手段, 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 法, 目前已广泛地 ...查看


  • 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评测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第21卷 第1期 l 21 N o . 1 V o. 2011年1月Jan . 2011CO M P 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 M ENT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评测 梁向阳, 赵 佳 (西安工业 ...查看


  • 通信网络管理论文
  • 基于SNMP 的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通信08-1 赵玉波 0806030127 摘 要:概述了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全面介绍了一个基于SNMP 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性能管理是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系统利用标准的 ...查看


  •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20081202
  •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对象--机构 工程中的对象是由大量零部件构成的系统.在对它们进行设计优化与性态分析时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为结构 --正常工况下构件间没有相对运动(房屋建筑,桥梁等) --关心的是这些结构在受到载荷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 一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