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

刘茂才委员的发言:关于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国际市场,意味着外国企业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由此它将会引起那些最重要的变化呢?对此应作出哪些相应对策?这自然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是挑战与竞争的问题,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作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当然百姓更关注的是入世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如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的价格、品种、质量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等,为人们更好的提供选择的机会。百姓更关心的是入世后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工作,所谓好的工作当然人们更关心的是待遇要高一些,工作条件要好一些。我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不少年轻人学外语的紧迫性强了,自觉性高了。我问过一些学外语的年轻人,他们对我说,我国入世了,大量的外国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从谋生的需要,还是从发展的需要,外语是一个入门的最基本的条件。当然还有人们所说的作一个现代人,会开汽车,会用电脑,它将成为人们谋生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现在人们都极为关注这三项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也应当是入世为人们带来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吧。我所说的这些当然是最基本的东西,更高层次的当然是国际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据说我国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极为紧迫的。所以入世为我们带了的发展机会,更多的是变压力为动力,更多的是对人们的观念的变革。  入世是一个经济国际化的问题,但是由此引起的变化,决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包括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要从更多的方面作出相应的准备。人们都看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入世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适应国际市场人才的需求,这是入世对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门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教育的对外开放更是一个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一是经济对外开放需要的是国际性的人才,如果说中国入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的话,那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际性人才的竞争。我所说的国际性人才,当然是占领国际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的高科技人才。最近在美国一个大学的著名科学家撰写了一本称之为信息革命的著作,他提出一个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它是否走在信息革命的前沿,与此相应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同样是它是否走在信息革命的前沿。我所说的国际性科技人才,首先是一个

国家是否具有走在信息革命前沿的科学家。其次是在国际经济的市场运作中,是否懂得国际经济市场运作的国际性人才。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的提高了,当然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也必然要大大的提高,所以我们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一个教育的竞争问题,而教育的竞争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国际教育的竞争问题。在我看来,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极为滞后,所以我认为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教育以国际接轨的问题、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问题是中国入世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任务。我国教育现在对内开放的问题,应当说是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也还需要进一步开放。最近几年来社会办学正在兴起,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还有待于人们的普遍认同,更有待于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当然更需要提高它的办学水平,更需要作出市场定位。一个是国内的名牌大学的支持,诸如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等,也可以与国外的大学联合办学,以便提高它的办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提出了一个教育市场的开放问题,这就是:一个是国内大学的开放,一个是国内大学的对外开放的问题。中国国民教育的对内开放应当说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特别是民办教育不仅中小学在发展,而且民办大学也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大学教育对外开放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存在着封闭性,它与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与入世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适应经济国际化的需求差距更大,这应当是人们的共识。教育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需求,更是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的需求,也是占领科学前沿的需求。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时封闭的系统,我说的是教育体制上的封闭。实际上我国解放初期,就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特别是前苏联就有大量的留学生,而且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市场经济,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严重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与此相应的当然有一个教育改革的问题。现在我国已入世,更有一个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提高的问题,有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有一个为适应经济国际化需要的教育体制问题,这就是适应经济体制需要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教育对外开放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我所知,对教育产业化的问

题,现在的争论比较大,其理由是教育是一个义务教育而不应当是市场化,更不应当产业化。但是现在教育市场已经开放,多层次,多样化,多种办学方式的新型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而且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也已形成。作为一个投资者当然是需要得到回报的。同时从长远讲,教育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政策,这是与计划经济时代适应的,而现在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由国家包下来显然是不适应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包下来的教育政策,不仅难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喜的是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对美国1900~1957年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作过计算,得出的一个重要规律时,物力资本的投资增加了4.5倍,而用于教育投资增加了3.5倍。但是前者所产生的利润之增加了3.5倍,而后者则高达17.5倍。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对经济具有倍增的功能,所以现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看中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是一个极有前景的产业,它不仅对经济的增长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的重要问题是,国家应当对教育市场的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中国大学与国外名牌大学联合办学,联合授国际承认的各级学位等,以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适应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适应入世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国家对教育产业化的程度,适应入世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国家对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也应作出相应的规定,有如国家对经济方面的产业政策一样,要有明确的驾驭产业政策,以便引起投资者对教育产业的关注与重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的素质。我以为这是中国入世对教育市场的开放提出的一个新的问题,也是发展教育应当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对刚才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也表示祝贺。为什么祝贺呢?我看到元魁同志的报告上说,1994年我们开了一次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10年后再开这个会,这叫“十年磨一剑”,很不容易。而且,这次会议与以往的会议不一样,原来叫做“教育外事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叫做“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四个字不一样,内涵和内容也不一样。因为,我们所处于的对外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教育厅党组决定把这个过去传统的外事工作会议改为全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我认为这适应了我们国家开放工

作的整个全局,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教育领域要根据“十六”大的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需要。元魁同志22页的报告,我翻了一下,讲得非常详细,对过去的整个外事工作进行了回顾,特别是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说,既适应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对教育的要求,也适应湖南目前整个改革开放的全局。我想,这次会议应该成为湖南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新的起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大全省教育的对外开放工作,以开放促进全省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在此,我想再强调三点。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认识。应该说,我们从1994年到现在,整个外事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元魁同志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湖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我们从事外事工作或是对外开放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一条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正是因为我们从事对外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使得我们的教育在对外合作与交流、在选派留学人员出国、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高我们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素质、在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给我们整个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毛主席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有把内因、外因结合起来,我们整个的事业才能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把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摆在全国或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的全局来看,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与我们整个的教育改革对对外开放的要求也不太相适应。我曾经跟元魁、凡卿同志讲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教育的改革先于开放,就是说我们的对外开放工作还处于一种略为滞后的状态。所以,我感到这次会议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动员全省教育系统的同志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中如何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全国对外开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些都标志着全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进一步提出“走出去”的战略。原来我们提出“引进来”,现在我们又提出“走出去”,

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说“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改革进入了完善的阶段。完善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两个新的阶段是互相促进的。为什么说“十六”大以后我们国家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呢?一是,这种开放不再是过去局部的开放,或区域性的开放或者是某个领域的开放;而是全方位的、更广阔领域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大家知道,我们的开放首先是从某几个城市开始,然后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那么,“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不再是这种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条线的开放而是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些大家都有所经历。所以说,整个开放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叫做“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二是,不再是过去的政策性开放,而是法律框架下的开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开放不再是用优惠政策来促开放,而是给国民待遇,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开放。这就要求,我们这种开放必须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的基础上大家平等竞争,不再是过去的某一种政策的优惠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国家颁布和要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主要是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的什么行为?就是政府依法办事的行为。外国人不怕你法律很健全,他就怕你法律不健全。我们在北京参加行政许可法学习的时候听说,有的外国商人讲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到中国办企业的门槛很高,但是进去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来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进来以后就没人管了,这就说明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按法律法规来办事。三是,不再是“引进来”的对外开放,而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的这种开放。过去我们往往只是引进来,现在不光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光是外国人占领我们中国的市场,我们中国人也得占领世界的市场。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国内的投资商到国外投资,也鼓励把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转让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也鼓励到国外办学。浙江的华茂公司就在美国办了一所学校。华茂公司是干什么的?它是个民营企业。它在美国已经办了一所学校,还要办第二所。所以,不只是只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办学,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国外

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说“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改革进入了完善的阶段。完善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两个新的阶段是互相促进的。为什么说“十六”大以后我们国家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呢?一是,这种开放不再是过去局部的开放,或区域性的开放或者是某个领域的开放;而是全方位的、更广阔领域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大家知道,我们的开放首先是从某几个城市开始,然后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那么,“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不再是这种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条线的开放而是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些大家都有所经历。所以说,整个开放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叫做“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二是,不再是过去的政策性开放,而是法律框架下的开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开放不再是用优惠政策来促开放,而是给国民待遇,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开放。这就要求,我们这种开放必须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的基础上大家平等竞争,不再是过去的某一种政策的优惠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国家颁布和要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主要是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的什么行为?就是政府依法办事的行为。外国人不怕你法律很健全,他就怕你法律不健全。我们在北京参加行政许可法学习的时候听说,有的外国商人讲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到中国办企业的门槛很高,但是进去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来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进来以后就没人管了,这就说明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按法律法规来办事。三是,不再是“引进来”的对外开放,而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的这种开放。过去我们往往只是引进来,现在不光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光是外国人占领我们中国的市场,我们中国人也得占领世界的市场。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国内的投资商到国外投资,也鼓励把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转让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也鼓励到国外办学。浙江的华茂公司就在美国办了一所学校。华茂公司是干什么的?它是个民营企业。它在美国已经办了一所学校,还要办第二所。所以,不只是只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办学,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国外

外办学。当然,这种办学也要适应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我感到,现在我们全面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管理,还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光是我们被动地引进,我们还要主动地出击。在对外开放上,不光是我们被动地“求”别人,实际上别人也在“求”我们,是一种互动的机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尽管大家感到人多是个压力。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好的教育在支撑着,应该说,我们是全世界教育效益最好的国家。我们的人口占全世界1/9,但是,我们教育经费只是相当于美国的1/20。能够承担起数亿千万计学生的培养教育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校大学生1900万,已超过美国了,这是过去不敢想的事啊。全国现在已有85%的地区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奇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所以我讲,我们对现在的开放应该有更深、更高、更开阔的认识。一句话就是不仅中国要向世界开放,世界同样也要向中国开放,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现在,我们全国的留学生和我们送出去培养的公派和自费的基本上持平了,而且大量的留学生回到国内做事情,什么原因呢?发展空间最大的还是我们中国。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上已经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它需要找市场,而我们国家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提出来以后,对人才更加重视。所以我们很多留学生都回来了。与六、七年前,七、八年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在校博士生5万人,超过了美国。当然,这并不是数字越多越好。现在教育部也在思考,在适当地控制。我这么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开放到了新的阶段。新的阶段的特点就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要向世界开放,世界也得向中国开放。别看美国政府很强,但是它把中国得罪了,也就缺少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对外开放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所以,能否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积极应对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挑战,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关系到我们国家21世纪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们国家能不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我个人认为,在整个对外开放工作中应该处于一种超前和先导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源靠谁去培养呢?主要靠教育。国家在对外开放中

最需要的是能够参与国际技术竞争与合作的人才,所以,教育的开放应该走在前面。这个开放的重点主要是按照国际的要求和国际的标准来培养能够参与国际技术和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型人才。这个任务落在我们教育部门的身上,如果我们不对外开放,我们不可能培养这种人才,也不可能引进这么多人才,所以,我感到,教育的对外开放在整个开放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但是,这个国际化不是千篇一律化,也不是美国化,更不是西方化。它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标准来改革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型人才。对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尽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教育要培养出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人才,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说,教育对外开放对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对外开放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请进来”、“走出去”,包括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对外开放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范围的界定。比如,对我们省来讲,对外开放就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外省开放。对学校来讲,与本学校以外的伙伴搞合作也是一种开放。不要只把跟国外合作就是开放。所以我讲,主体不一样,它的开放范围也有差异。当然,从总体上,我们国家是向世界开放。我们从事对外开放工作的同志们不要只把同国外的交流当作交流,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理念,更开放的渠道,更开放的方式,加大对外开放工作,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今天,老百姓已经不仅仅要求满足接受国内的教育了,他们还要求接待国外的优质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从外事工作的传统思想和模式上转到对外开放、突破过去传统的外事工作理念和方法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原来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改开成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范围更大了,领域更宽了,所以要求我们在整个的理念上、工作方式上都要从外事工作的这一块转到整个的对外开放工作上。这个转变不是几个字的转变。我到国外去,元魁同志知道,国外的大学首先出面接待的是谁?是它的国际交流处处长。我非常佩服几个大学的国际交流处处长,校长接待我们,但介绍情况的全是国际交流处处长。全校所有的情况他都清楚。这一点我看我们有些大学的处长达不到这种水平,但不是

说个个处长达不到,至少以前我们没有这个要求。以后我们要求所有大学的国际交流处都要有这个水平和能力。教育对外开放还牵涉到资金问题,牵涉到技术引进问题,教育资源引进问题,管理引进问题,人才引进问题,是全方位的。这都在我们的工作范围之内。第二,要从传统的对外交流、互派访问学者这个范围转到引进资金、人才、资源、管理、合作办学和留学中介服务上。第三,要从坚持“引进来”为主,转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为现代化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第四,要加大外事工作的力度,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家知道,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各个学校是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来看,还是把它作为一般性的对外交流工作来看,是个很大的转变。我认为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动力,一种战略性的工作来认识,来抓实,这样,我们整个对外开放工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二、突出重点,有所突破。突出重点主要是要开创新局面。“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来突出重点:开创新局。这里我给大家提这么几个要求,第一,在开放的领域上应该有新的突破,在合作办学上应该有新突破,我们现在的合作办学仍然处在一种小打小闹的状态,而且都是跟一些层次不太高的或者影响不大的学校在合作,我们要找一些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来合作,所谓的跨跃式发展就是把别人已经成熟的东西借鉴过来,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进行使用。别人几十年的探索可能我在某一天就把它拿过来了,一天等于十几年、几十年,这叫跨越式发展。第二,在发展来湖南的留学生规模上要有突破,今年在留学生才400多人,太少了。与湖南教育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湖南在外面的留学生不少,我和元魁同志出去,凡是到国外哪个国家,首先就是我湖南的留学生有多少,然后就请他们座谈、了解。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很想跟原来母校或者本科学习的学校联系,现在找不到。留学生对本科学习的学校印象特别深。学校外事处要主动做工作,也花不了多少钱,每年寄个贺年片,把学校的情况介绍给他,这也是对外交流的渠道。我不知道,从我们湖南出去的留学生有多少,这些人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家,要把这批资源用起来。前两年,我们开了两个国际研讨会,有些会议代表就是从湖南出去的

留学生。湖南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对家乡感情特深。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件一举数得的事情,要下大力气,使我省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要有突破。有的学校留学生楼盖好了,但没几个学生。放平讲,带“大”字号的大学,外国留学生都没有几个,那叫什么“大”字号?大学不是挂个牌子叫大学,它要有综合实力才能叫大学。别以为学院改为大学很光荣,光荣也是光荣,但是不是真正提高了水平?还不一定。第三,在引进外籍教师上要突破。现在很多学校提出需要外籍教师,但是供应与需求矛盾差距比较大。不光是公办学校需要外教,民办学校同样需要。第四,在选派英语教师出国培训上要有突破。不少学校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师教了多少年英语,跟外国人一句话都说不上。要加大培训力度,至少也得跟外国人学一段,一年不行,一两个月也可以嘛。三、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要把对外开放真正作为一种动力和战略性的任务摆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把它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健全对外开放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要与我们承担的对外开放工作的任务相一致。在教育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上也要创新。特别是一些具体政策上,我听说,外藉教师抱怨他们的待遇还不如我们自己教师的待遇。要一视同仁嘛。我建议大家从全面开放的角度上来对我们过去的有些政策进行重新研究和完善。要加大对外开放工作的投入,开放是要成本的,改革也是要成本的,这一点上教育厅做得不错。对这一块还是要给予有力的保障。国家也加大这块的投入了。此外,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环境。最后,拜托大家通过这次会使得我们湖南教育的对外开放能够有个新的局面,能够处于我们湖南对外开放领先的位置。在总结“十五”期间我省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基本经验时,王斌泰厅长做了四点概括:一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为江苏教育优先发展服务,发挥教育对外开放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二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博采众长,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智力和资金,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专门人才服务。三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双边与多边兼行, 国内与国外互动, 实现互利双赢, 共同发展。四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水平,以满足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  王斌泰厅长对当前和今

刘茂才委员的发言:关于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国际市场,意味着外国企业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由此它将会引起那些最重要的变化呢?对此应作出哪些相应对策?这自然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是挑战与竞争的问题,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作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当然百姓更关注的是入世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如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的价格、品种、质量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等,为人们更好的提供选择的机会。百姓更关心的是入世后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工作,所谓好的工作当然人们更关心的是待遇要高一些,工作条件要好一些。我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不少年轻人学外语的紧迫性强了,自觉性高了。我问过一些学外语的年轻人,他们对我说,我国入世了,大量的外国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从谋生的需要,还是从发展的需要,外语是一个入门的最基本的条件。当然还有人们所说的作一个现代人,会开汽车,会用电脑,它将成为人们谋生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现在人们都极为关注这三项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也应当是入世为人们带来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吧。我所说的这些当然是最基本的东西,更高层次的当然是国际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据说我国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极为紧迫的。所以入世为我们带了的发展机会,更多的是变压力为动力,更多的是对人们的观念的变革。  入世是一个经济国际化的问题,但是由此引起的变化,决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包括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要从更多的方面作出相应的准备。人们都看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入世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适应国际市场人才的需求,这是入世对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门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教育的对外开放更是一个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一是经济对外开放需要的是国际性的人才,如果说中国入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的话,那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际性人才的竞争。我所说的国际性人才,当然是占领国际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的高科技人才。最近在美国一个大学的著名科学家撰写了一本称之为信息革命的著作,他提出一个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它是否走在信息革命的前沿,与此相应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同样是它是否走在信息革命的前沿。我所说的国际性科技人才,首先是一个

国家是否具有走在信息革命前沿的科学家。其次是在国际经济的市场运作中,是否懂得国际经济市场运作的国际性人才。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的提高了,当然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也必然要大大的提高,所以我们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一个教育的竞争问题,而教育的竞争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国际教育的竞争问题。在我看来,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极为滞后,所以我认为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教育以国际接轨的问题、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问题是中国入世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任务。我国教育现在对内开放的问题,应当说是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也还需要进一步开放。最近几年来社会办学正在兴起,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还有待于人们的普遍认同,更有待于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当然更需要提高它的办学水平,更需要作出市场定位。一个是国内的名牌大学的支持,诸如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等,也可以与国外的大学联合办学,以便提高它的办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提出了一个教育市场的开放问题,这就是:一个是国内大学的开放,一个是国内大学的对外开放的问题。中国国民教育的对内开放应当说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特别是民办教育不仅中小学在发展,而且民办大学也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大学教育对外开放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存在着封闭性,它与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与入世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适应经济国际化的需求差距更大,这应当是人们的共识。教育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需求,更是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的需求,也是占领科学前沿的需求。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时封闭的系统,我说的是教育体制上的封闭。实际上我国解放初期,就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特别是前苏联就有大量的留学生,而且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市场经济,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严重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与此相应的当然有一个教育改革的问题。现在我国已入世,更有一个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提高的问题,有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有一个为适应经济国际化需要的教育体制问题,这就是适应经济体制需要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教育对外开放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我所知,对教育产业化的问

题,现在的争论比较大,其理由是教育是一个义务教育而不应当是市场化,更不应当产业化。但是现在教育市场已经开放,多层次,多样化,多种办学方式的新型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而且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也已形成。作为一个投资者当然是需要得到回报的。同时从长远讲,教育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政策,这是与计划经济时代适应的,而现在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由国家包下来显然是不适应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包下来的教育政策,不仅难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喜的是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对美国1900~1957年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作过计算,得出的一个重要规律时,物力资本的投资增加了4.5倍,而用于教育投资增加了3.5倍。但是前者所产生的利润之增加了3.5倍,而后者则高达17.5倍。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对经济具有倍增的功能,所以现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看中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是一个极有前景的产业,它不仅对经济的增长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的重要问题是,国家应当对教育市场的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中国大学与国外名牌大学联合办学,联合授国际承认的各级学位等,以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适应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适应入世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国家对教育产业化的程度,适应入世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国家对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也应作出相应的规定,有如国家对经济方面的产业政策一样,要有明确的驾驭产业政策,以便引起投资者对教育产业的关注与重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的素质。我以为这是中国入世对教育市场的开放提出的一个新的问题,也是发展教育应当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对刚才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也表示祝贺。为什么祝贺呢?我看到元魁同志的报告上说,1994年我们开了一次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10年后再开这个会,这叫“十年磨一剑”,很不容易。而且,这次会议与以往的会议不一样,原来叫做“教育外事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叫做“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四个字不一样,内涵和内容也不一样。因为,我们所处于的对外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教育厅党组决定把这个过去传统的外事工作会议改为全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我认为这适应了我们国家开放工

作的整个全局,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教育领域要根据“十六”大的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需要。元魁同志22页的报告,我翻了一下,讲得非常详细,对过去的整个外事工作进行了回顾,特别是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说,既适应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对教育的要求,也适应湖南目前整个改革开放的全局。我想,这次会议应该成为湖南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新的起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大全省教育的对外开放工作,以开放促进全省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在此,我想再强调三点。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认识。应该说,我们从1994年到现在,整个外事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元魁同志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湖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我们从事外事工作或是对外开放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一条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正是因为我们从事对外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使得我们的教育在对外合作与交流、在选派留学人员出国、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高我们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素质、在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给我们整个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毛主席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有把内因、外因结合起来,我们整个的事业才能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把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摆在全国或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的全局来看,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与我们整个的教育改革对对外开放的要求也不太相适应。我曾经跟元魁、凡卿同志讲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教育的改革先于开放,就是说我们的对外开放工作还处于一种略为滞后的状态。所以,我感到这次会议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动员全省教育系统的同志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中如何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全国对外开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些都标志着全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进一步提出“走出去”的战略。原来我们提出“引进来”,现在我们又提出“走出去”,

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说“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改革进入了完善的阶段。完善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两个新的阶段是互相促进的。为什么说“十六”大以后我们国家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呢?一是,这种开放不再是过去局部的开放,或区域性的开放或者是某个领域的开放;而是全方位的、更广阔领域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大家知道,我们的开放首先是从某几个城市开始,然后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那么,“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不再是这种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条线的开放而是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些大家都有所经历。所以说,整个开放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叫做“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二是,不再是过去的政策性开放,而是法律框架下的开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开放不再是用优惠政策来促开放,而是给国民待遇,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开放。这就要求,我们这种开放必须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的基础上大家平等竞争,不再是过去的某一种政策的优惠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国家颁布和要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主要是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的什么行为?就是政府依法办事的行为。外国人不怕你法律很健全,他就怕你法律不健全。我们在北京参加行政许可法学习的时候听说,有的外国商人讲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到中国办企业的门槛很高,但是进去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来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进来以后就没人管了,这就说明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按法律法规来办事。三是,不再是“引进来”的对外开放,而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的这种开放。过去我们往往只是引进来,现在不光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光是外国人占领我们中国的市场,我们中国人也得占领世界的市场。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国内的投资商到国外投资,也鼓励把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转让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也鼓励到国外办学。浙江的华茂公司就在美国办了一所学校。华茂公司是干什么的?它是个民营企业。它在美国已经办了一所学校,还要办第二所。所以,不只是只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办学,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国外

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说“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改革进入了完善的阶段。完善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两个新的阶段是互相促进的。为什么说“十六”大以后我们国家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呢?一是,这种开放不再是过去局部的开放,或区域性的开放或者是某个领域的开放;而是全方位的、更广阔领域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大家知道,我们的开放首先是从某几个城市开始,然后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那么,“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不再是这种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条线的开放而是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些大家都有所经历。所以说,整个开放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叫做“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二是,不再是过去的政策性开放,而是法律框架下的开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开放不再是用优惠政策来促开放,而是给国民待遇,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开放。这就要求,我们这种开放必须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的基础上大家平等竞争,不再是过去的某一种政策的优惠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国家颁布和要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主要是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的什么行为?就是政府依法办事的行为。外国人不怕你法律很健全,他就怕你法律不健全。我们在北京参加行政许可法学习的时候听说,有的外国商人讲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到中国办企业的门槛很高,但是进去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来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进来以后就没人管了,这就说明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按法律法规来办事。三是,不再是“引进来”的对外开放,而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的这种开放。过去我们往往只是引进来,现在不光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光是外国人占领我们中国的市场,我们中国人也得占领世界的市场。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国内的投资商到国外投资,也鼓励把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转让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也鼓励到国外办学。浙江的华茂公司就在美国办了一所学校。华茂公司是干什么的?它是个民营企业。它在美国已经办了一所学校,还要办第二所。所以,不只是只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办学,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国外

外办学。当然,这种办学也要适应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我感到,现在我们全面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管理,还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光是我们被动地引进,我们还要主动地出击。在对外开放上,不光是我们被动地“求”别人,实际上别人也在“求”我们,是一种互动的机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尽管大家感到人多是个压力。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好的教育在支撑着,应该说,我们是全世界教育效益最好的国家。我们的人口占全世界1/9,但是,我们教育经费只是相当于美国的1/20。能够承担起数亿千万计学生的培养教育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校大学生1900万,已超过美国了,这是过去不敢想的事啊。全国现在已有85%的地区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奇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所以我讲,我们对现在的开放应该有更深、更高、更开阔的认识。一句话就是不仅中国要向世界开放,世界同样也要向中国开放,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现在,我们全国的留学生和我们送出去培养的公派和自费的基本上持平了,而且大量的留学生回到国内做事情,什么原因呢?发展空间最大的还是我们中国。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上已经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它需要找市场,而我们国家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提出来以后,对人才更加重视。所以我们很多留学生都回来了。与六、七年前,七、八年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在校博士生5万人,超过了美国。当然,这并不是数字越多越好。现在教育部也在思考,在适当地控制。我这么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开放到了新的阶段。新的阶段的特点就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要向世界开放,世界也得向中国开放。别看美国政府很强,但是它把中国得罪了,也就缺少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对外开放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所以,能否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积极应对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挑战,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关系到我们国家21世纪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们国家能不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我个人认为,在整个对外开放工作中应该处于一种超前和先导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源靠谁去培养呢?主要靠教育。国家在对外开放中

最需要的是能够参与国际技术竞争与合作的人才,所以,教育的开放应该走在前面。这个开放的重点主要是按照国际的要求和国际的标准来培养能够参与国际技术和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型人才。这个任务落在我们教育部门的身上,如果我们不对外开放,我们不可能培养这种人才,也不可能引进这么多人才,所以,我感到,教育的对外开放在整个开放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但是,这个国际化不是千篇一律化,也不是美国化,更不是西方化。它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标准来改革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型人才。对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尽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教育要培养出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人才,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说,教育对外开放对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对外开放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请进来”、“走出去”,包括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对外开放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范围的界定。比如,对我们省来讲,对外开放就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外省开放。对学校来讲,与本学校以外的伙伴搞合作也是一种开放。不要只把跟国外合作就是开放。所以我讲,主体不一样,它的开放范围也有差异。当然,从总体上,我们国家是向世界开放。我们从事对外开放工作的同志们不要只把同国外的交流当作交流,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理念,更开放的渠道,更开放的方式,加大对外开放工作,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今天,老百姓已经不仅仅要求满足接受国内的教育了,他们还要求接待国外的优质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从外事工作的传统思想和模式上转到对外开放、突破过去传统的外事工作理念和方法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原来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改开成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范围更大了,领域更宽了,所以要求我们在整个的理念上、工作方式上都要从外事工作的这一块转到整个的对外开放工作上。这个转变不是几个字的转变。我到国外去,元魁同志知道,国外的大学首先出面接待的是谁?是它的国际交流处处长。我非常佩服几个大学的国际交流处处长,校长接待我们,但介绍情况的全是国际交流处处长。全校所有的情况他都清楚。这一点我看我们有些大学的处长达不到这种水平,但不是

说个个处长达不到,至少以前我们没有这个要求。以后我们要求所有大学的国际交流处都要有这个水平和能力。教育对外开放还牵涉到资金问题,牵涉到技术引进问题,教育资源引进问题,管理引进问题,人才引进问题,是全方位的。这都在我们的工作范围之内。第二,要从传统的对外交流、互派访问学者这个范围转到引进资金、人才、资源、管理、合作办学和留学中介服务上。第三,要从坚持“引进来”为主,转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为现代化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第四,要加大外事工作的力度,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家知道,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各个学校是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来看,还是把它作为一般性的对外交流工作来看,是个很大的转变。我认为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动力,一种战略性的工作来认识,来抓实,这样,我们整个对外开放工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二、突出重点,有所突破。突出重点主要是要开创新局面。“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来突出重点:开创新局。这里我给大家提这么几个要求,第一,在开放的领域上应该有新的突破,在合作办学上应该有新突破,我们现在的合作办学仍然处在一种小打小闹的状态,而且都是跟一些层次不太高的或者影响不大的学校在合作,我们要找一些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来合作,所谓的跨跃式发展就是把别人已经成熟的东西借鉴过来,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进行使用。别人几十年的探索可能我在某一天就把它拿过来了,一天等于十几年、几十年,这叫跨越式发展。第二,在发展来湖南的留学生规模上要有突破,今年在留学生才400多人,太少了。与湖南教育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湖南在外面的留学生不少,我和元魁同志出去,凡是到国外哪个国家,首先就是我湖南的留学生有多少,然后就请他们座谈、了解。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很想跟原来母校或者本科学习的学校联系,现在找不到。留学生对本科学习的学校印象特别深。学校外事处要主动做工作,也花不了多少钱,每年寄个贺年片,把学校的情况介绍给他,这也是对外交流的渠道。我不知道,从我们湖南出去的留学生有多少,这些人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家,要把这批资源用起来。前两年,我们开了两个国际研讨会,有些会议代表就是从湖南出去的

留学生。湖南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对家乡感情特深。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件一举数得的事情,要下大力气,使我省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要有突破。有的学校留学生楼盖好了,但没几个学生。放平讲,带“大”字号的大学,外国留学生都没有几个,那叫什么“大”字号?大学不是挂个牌子叫大学,它要有综合实力才能叫大学。别以为学院改为大学很光荣,光荣也是光荣,但是不是真正提高了水平?还不一定。第三,在引进外籍教师上要突破。现在很多学校提出需要外籍教师,但是供应与需求矛盾差距比较大。不光是公办学校需要外教,民办学校同样需要。第四,在选派英语教师出国培训上要有突破。不少学校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师教了多少年英语,跟外国人一句话都说不上。要加大培训力度,至少也得跟外国人学一段,一年不行,一两个月也可以嘛。三、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要把对外开放真正作为一种动力和战略性的任务摆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把它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健全对外开放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要与我们承担的对外开放工作的任务相一致。在教育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上也要创新。特别是一些具体政策上,我听说,外藉教师抱怨他们的待遇还不如我们自己教师的待遇。要一视同仁嘛。我建议大家从全面开放的角度上来对我们过去的有些政策进行重新研究和完善。要加大对外开放工作的投入,开放是要成本的,改革也是要成本的,这一点上教育厅做得不错。对这一块还是要给予有力的保障。国家也加大这块的投入了。此外,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环境。最后,拜托大家通过这次会使得我们湖南教育的对外开放能够有个新的局面,能够处于我们湖南对外开放领先的位置。在总结“十五”期间我省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基本经验时,王斌泰厅长做了四点概括:一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为江苏教育优先发展服务,发挥教育对外开放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二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博采众长,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智力和资金,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专门人才服务。三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双边与多边兼行, 国内与国外互动, 实现互利双赢, 共同发展。四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水平,以满足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  王斌泰厅长对当前和今


相关文章

  • 广西公务员网考题目及答案
  •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是古今中外发展的实践 B.我国同样是 ...查看


  • 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 考试大纲 说 明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中组发 [20 ...查看


  • 十八届央委员全会测试题打印版(三中.四中.五中)
  • 十八届三中全会理论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 ...查看


  • 十六届三中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审议的文件 十六届三中全会10月11日召开 将审议修宪建议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和 ...查看


  • 大学生科研项目选题
  • 附件二 大学生科研课题项目选题指南 (注:本指南只作选题指南的参考方案,课题申报方向不受限制) 经济类: 1. 2. 3. 4. 5. 6. 7. 8. 9.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 后危机时期我国财 ...查看


  • 党的十七大与新起点上新的思想解放
  •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坚持解放思想对于党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报告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这就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 ...查看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 [颁布日期]:2009-04-13 [生效日期]:2009-04-13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卫生部(已撤销)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 ...查看


  • 研究生中特期末考试考点
  • 导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 3. 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民族 ...查看


  •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 近两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否达成共识?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 两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否达成共识?这是人们普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