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素质
农怀现
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 邮编:533000
摘 要:美化校园环境,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校园的美化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其中包括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同时还要注意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的结合。
关键词:育人环境 学生素质 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
学校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实阵地, 培养学生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一要素, 而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加强环境育人功能, 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舒适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 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的激情, 陶冶他们的性情。也就是说,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首先, 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古人云: 入庄严殿堂而敛声, 至幽雅圣境而屏息。 在优美的校园中, 学生到处可受到美的熏陶, 他们将更自觉地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道德修养, 德育将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落实。其次,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品质的形成, 提高审美素质。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美 。一切美的情感品质都来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同时, 将逐渐加深对美的认识, 并自觉激发再创造美的欲望。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求善、求真、求美、敬业精神的过程。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 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珍惜美的能力和情操, 更能培养美好的人性∀∀∀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人的精诚合作。没有整齐美观、五彩缤纷的花园式校园, 美育是空的。同样, 没有规范标准的、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 体育是弱的。第三, 校舍的基础建设和绿化美化建设, 为教学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为开放性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基地, 拓宽了空间; 也为学生将内在的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 优美的校园是学生各方面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自由广阔的天地。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大大推动了智育的发展。
美化校园环境,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追求环境育人的最佳效果,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即 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客观规律, 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 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全面素养, 着重学生的主体精神, 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使学生成为现代社!
219
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我们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使之成为学生情绪开放、智力发展、愉快生活的场所, 正是符合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纲要∃的要求, 符合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是立体化的,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等等多渠道来共同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环境育人在其中起着不容低估的作用。许多学校都在努力营造环境育人的新理念, 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我们百色祈福高中而言, 从2000年2月地委行署、自治区教育厅决定批准立项建设百色第二所地级高中开始, 就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 在选址上选择离开城区二公里的无噪音、无污染、空气清新的山坡上, 隔河望着百色城。在学校硬件建设上, 将整个校园143亩地进行总体规划, 合理布局。科技楼、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公寓等按科学设计进行, 配套建设, 使整个校园布局科学合理, 环境优美舒适, 充满活力, 以其陶冶学生性情, 净化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寻求素质的提高。建校仅两年, 就有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来, 学校荣获 无毒小区 、 安全文明四星级单位 、 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 校园建设优秀奖 、 校园文化庭院奖 等各种荣誉称号。校园建设方面处于区内外同类学校的前列, 成为百色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观者赞美不绝。其在育人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第一届高一学生有50名荣获地区级嘉奖, 其中有15人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35名评为地区级三好学生, 有一个班级(2000级7班) 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级; 在学科#生物∃、#地理∃会考中, 双双荣获2001年百色地区高中毕业会考成果优秀奖, 合格率达99. 86%, A 级率达45. 34%, B 级率达43%; 学科竞赛成绩喜人, 一年多来, 首届学生就有108人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在德育方面, 环境造就了人, 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很好, 遵守纪律, 爱护公物, 团结友爱, 注意环保, 讲究卫生, 提倡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很大的进步, 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提高。所有这些均表明,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近代教育理论创始人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指出: 学校本身应该是一个快意的场所。 这种 快意 是优美校园所内蕴的功能, 它使人精神上受熏陶, 思想上受教育, 素质上得到提高。环境优美, 促人文雅; 环境恶劣, 引人粗鄙。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 求得环境陶冶的最佳效果。那么, 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优美的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校园环境呢?
第一, 校园环境建设要有突出审美价值, 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前苏联美学家杜勃罗留波夫说: 我们的情感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 %美的事物, 美的景象, 让人 悦耳悦目 、 悦心悦意 、 悦志悦神 &, 激发人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 乐观地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执着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而情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
∋的本质力量 。因此, 我们就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那些能激发和培养美好感情与高尚审美
情趣的 生动的对象 。对这些对象包括整齐美观的校园布局、雄伟庄严的楼房建筑、清新秀美的草坪花圃、典雅玲珑的点缀美化小品等。校园布局按照科学、完美和长远的总体规划进行, 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域既紧密联系、形成整体, 又相对独立, 互不干扰, 显得井然有序, 美观大方, 视野开阔, 令人心旷神怡; 楼房建筑突出艺术与文化的结合, 让人有庄严肃穆之感, 获得崇高的审美感受; 在校道两侧, 广场四周或教学楼、公寓楼前种植美化类植物, 铺种花草, 并注意进行艺术造型, 再配置一些假山喷池、亭台小阁之类的美化小品。这些既是学生美术写生的生动对象, 又是诱发学生追求美的欲望和冲动的强烈外部刺激条件。
第二, 校园环境建设要配合思想教育, 注意突出德育功能。 育人 是环境建设的目的, 五育 之中 德育 为首, 我们要创设浓厚的德育氛围。在生活区或教学区, 设置漂亮的宣
传橱窗, 图文并茂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 让学生天天看, 天天受教育; 在恰当位置像大门两侧、广场周围或教学楼前等筑起名人塑像, 并配有醒目的名言, 使学生日日敬仰, 日日受熏陶; 在校道两侧、花坪花圃周围边插上一些诸如写有 以人为镜知得失, 以花为镜知文明 之类劝勉语的警示牌, 启迪教育学生知礼、晓理, 以达怡情净心之目的; 同时, 树起光荣榜, 表彰各种先进事迹, 用身边活的 典型 激动鼓舞每个学生。设宣传窗、立名人人像、插警示牌、树立光荣榜等不失为创设德育氛围的好办法。这些窗、像、牌既是德育的阵地, 也是亮丽的景点∀∀∀融艺术与思想精神于一体的景点。
第三, 校园建设还要注意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不浓的校园,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相反, 如果学生置身于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里, 则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 这就是情境的熏陶激励作用。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修整一条美观的文化长廊, 橱窗内装饰上彩灯, 张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人物画像, 配以生动优美的文字介绍, 或张贴全国名牌大学、国际名牌大学的有关资料等, 学生徜徉在其中, 得到美感感受的同时, 也会悠然神往, 产生 我要步入神妙的科学殿堂 , 我要成为艺术家, 用彩笔描绘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强烈欲望, 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激起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在校道边, 在花草间添置漂亮的文化灯箱, 用彩灯组合成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蕴含文化内涵的图案, 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焕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文化长廊、灯箱等的设置,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文化气息, 这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最后, 绿化美化校园时, 栽花种树要注意品类多样。春夏秋冬, 东西南北, 不同季节, 不同地域的不同科类植物, 或间杂交错种植, 或分块种植, 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建微型的 植物园 , 将常见类的、珍稀类的, 甚至是濒临灭绝类的植物植于园内, 这样, 既保证校园花常开, 树常青, 草常绿, 四季如春, 景色宜人, 又可为课外科研提供条件, 从而使校园既有观赏价值, 又有科研价值。
总之, 校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优美整洁的校园, 富有文化气息的教育功能环境以及由它自身所反映出来的良好教风、学风、校风, 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一批批学子, 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追求着远大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新世纪的要求,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方略的需要, 我们应高瞻远瞩,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 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 马克思(188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转引赵文增(主编) (美学教程(P57
%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P80。转引赵文增(主编) (美学教程(P136
&李泽厚(美学杂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P169221
建设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素质
农怀现
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 邮编:533000
摘 要:美化校园环境,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校园的美化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其中包括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同时还要注意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的结合。
关键词:育人环境 学生素质 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
学校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实阵地, 培养学生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一要素, 而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加强环境育人功能, 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舒适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 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的激情, 陶冶他们的性情。也就是说,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首先, 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古人云: 入庄严殿堂而敛声, 至幽雅圣境而屏息。 在优美的校园中, 学生到处可受到美的熏陶, 他们将更自觉地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道德修养, 德育将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落实。其次,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品质的形成, 提高审美素质。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美 。一切美的情感品质都来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同时, 将逐渐加深对美的认识, 并自觉激发再创造美的欲望。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求善、求真、求美、敬业精神的过程。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 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珍惜美的能力和情操, 更能培养美好的人性∀∀∀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人的精诚合作。没有整齐美观、五彩缤纷的花园式校园, 美育是空的。同样, 没有规范标准的、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 体育是弱的。第三, 校舍的基础建设和绿化美化建设, 为教学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为开放性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基地, 拓宽了空间; 也为学生将内在的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 优美的校园是学生各方面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自由广阔的天地。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大大推动了智育的发展。
美化校园环境,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追求环境育人的最佳效果,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即 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客观规律, 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 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全面素养, 着重学生的主体精神, 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使学生成为现代社!
219
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我们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使之成为学生情绪开放、智力发展、愉快生活的场所, 正是符合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纲要∃的要求, 符合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是立体化的,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等等多渠道来共同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环境育人在其中起着不容低估的作用。许多学校都在努力营造环境育人的新理念, 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我们百色祈福高中而言, 从2000年2月地委行署、自治区教育厅决定批准立项建设百色第二所地级高中开始, 就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 在选址上选择离开城区二公里的无噪音、无污染、空气清新的山坡上, 隔河望着百色城。在学校硬件建设上, 将整个校园143亩地进行总体规划, 合理布局。科技楼、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公寓等按科学设计进行, 配套建设, 使整个校园布局科学合理, 环境优美舒适, 充满活力, 以其陶冶学生性情, 净化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寻求素质的提高。建校仅两年, 就有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来, 学校荣获 无毒小区 、 安全文明四星级单位 、 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 校园建设优秀奖 、 校园文化庭院奖 等各种荣誉称号。校园建设方面处于区内外同类学校的前列, 成为百色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观者赞美不绝。其在育人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第一届高一学生有50名荣获地区级嘉奖, 其中有15人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35名评为地区级三好学生, 有一个班级(2000级7班) 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级; 在学科#生物∃、#地理∃会考中, 双双荣获2001年百色地区高中毕业会考成果优秀奖, 合格率达99. 86%, A 级率达45. 34%, B 级率达43%; 学科竞赛成绩喜人, 一年多来, 首届学生就有108人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在德育方面, 环境造就了人, 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很好, 遵守纪律, 爱护公物, 团结友爱, 注意环保, 讲究卫生, 提倡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很大的进步, 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提高。所有这些均表明,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近代教育理论创始人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指出: 学校本身应该是一个快意的场所。 这种 快意 是优美校园所内蕴的功能, 它使人精神上受熏陶, 思想上受教育, 素质上得到提高。环境优美, 促人文雅; 环境恶劣, 引人粗鄙。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 求得环境陶冶的最佳效果。那么, 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优美的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校园环境呢?
第一, 校园环境建设要有突出审美价值, 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前苏联美学家杜勃罗留波夫说: 我们的情感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 %美的事物, 美的景象, 让人 悦耳悦目 、 悦心悦意 、 悦志悦神 &, 激发人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 乐观地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执着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而情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
∋的本质力量 。因此, 我们就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那些能激发和培养美好感情与高尚审美
情趣的 生动的对象 。对这些对象包括整齐美观的校园布局、雄伟庄严的楼房建筑、清新秀美的草坪花圃、典雅玲珑的点缀美化小品等。校园布局按照科学、完美和长远的总体规划进行, 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域既紧密联系、形成整体, 又相对独立, 互不干扰, 显得井然有序, 美观大方, 视野开阔, 令人心旷神怡; 楼房建筑突出艺术与文化的结合, 让人有庄严肃穆之感, 获得崇高的审美感受; 在校道两侧, 广场四周或教学楼、公寓楼前种植美化类植物, 铺种花草, 并注意进行艺术造型, 再配置一些假山喷池、亭台小阁之类的美化小品。这些既是学生美术写生的生动对象, 又是诱发学生追求美的欲望和冲动的强烈外部刺激条件。
第二, 校园环境建设要配合思想教育, 注意突出德育功能。 育人 是环境建设的目的, 五育 之中 德育 为首, 我们要创设浓厚的德育氛围。在生活区或教学区, 设置漂亮的宣
传橱窗, 图文并茂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 让学生天天看, 天天受教育; 在恰当位置像大门两侧、广场周围或教学楼前等筑起名人塑像, 并配有醒目的名言, 使学生日日敬仰, 日日受熏陶; 在校道两侧、花坪花圃周围边插上一些诸如写有 以人为镜知得失, 以花为镜知文明 之类劝勉语的警示牌, 启迪教育学生知礼、晓理, 以达怡情净心之目的; 同时, 树起光荣榜, 表彰各种先进事迹, 用身边活的 典型 激动鼓舞每个学生。设宣传窗、立名人人像、插警示牌、树立光荣榜等不失为创设德育氛围的好办法。这些窗、像、牌既是德育的阵地, 也是亮丽的景点∀∀∀融艺术与思想精神于一体的景点。
第三, 校园建设还要注意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不浓的校园,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相反, 如果学生置身于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里, 则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 这就是情境的熏陶激励作用。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修整一条美观的文化长廊, 橱窗内装饰上彩灯, 张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人物画像, 配以生动优美的文字介绍, 或张贴全国名牌大学、国际名牌大学的有关资料等, 学生徜徉在其中, 得到美感感受的同时, 也会悠然神往, 产生 我要步入神妙的科学殿堂 , 我要成为艺术家, 用彩笔描绘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强烈欲望, 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激起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在校道边, 在花草间添置漂亮的文化灯箱, 用彩灯组合成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蕴含文化内涵的图案, 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焕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文化长廊、灯箱等的设置,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文化气息, 这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最后, 绿化美化校园时, 栽花种树要注意品类多样。春夏秋冬, 东西南北, 不同季节, 不同地域的不同科类植物, 或间杂交错种植, 或分块种植, 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建微型的 植物园 , 将常见类的、珍稀类的, 甚至是濒临灭绝类的植物植于园内, 这样, 既保证校园花常开, 树常青, 草常绿, 四季如春, 景色宜人, 又可为课外科研提供条件, 从而使校园既有观赏价值, 又有科研价值。
总之, 校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优美整洁的校园, 富有文化气息的教育功能环境以及由它自身所反映出来的良好教风、学风、校风, 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一批批学子, 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追求着远大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新世纪的要求,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方略的需要, 我们应高瞻远瞩,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 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 马克思(188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转引赵文增(主编) (美学教程(P57
%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P80。转引赵文增(主编) (美学教程(P136
&李泽厚(美学杂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P16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