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德育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对做好德育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的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结合多年的德育工作研究经验,我谈七点建议。

第一,课题的立意要立足长远。经多年德育工作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我的一点认识就是德育课题的研究的立意要立足长远。这几年,德育的处境是,谁都会说,谁都认为很重要,但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却成了一块日益被荒废的土地。首先是因为学校教育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包括升学和就业压力,德育在实际工作中被忽视了。其次,德育是个好事,从每一个老师自己的经验,包括教学经验、职业经验和自己的人生体会来讲,都认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很重要,但是常常在日常工作中却找不到抓手。再次,面对学生中间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德育被动地跟在学生发展的后面,实效性差。最后,学校德育工作从理念、方法、措施上,我觉得仍然很落后,大多数老师,包括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者仍然认为,德育的主要矛盾在于应当尽量优选德育内容,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孩子们。但事实上,现在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正在不断减少,调查发现一个学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影响,20%来自于学校,剩下的有传媒、家庭、社区,包括老师在办公室里边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很多老师的办公室行为是非规范的,举个例子:我亲眼目睹一个老师坐在办公室里一边上网QQ,一边跟其他老师聊天,另外一边角落里站着两个孩子。这位老师一心三用,一边QQ,一边与人聊天,一边教育学生。这个景象你们在教育现场也能看

到,我想,经过了这一幕这两个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相信,老师是道德的楷模。虽然德育会受到很多社会因素,但是,既然我们大家都来做德育项目,并且相信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那么老师们就应当树立这样一些信念:道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点,一定要抱有信心;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对这一点,一定要抱有信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对这一点也一定要有信心。有了这三条信心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谈德育和德育研究了。

那么,为什么德育课题一定要立意长远呢?因为研究发现,对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讲,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一个人精神品性的东西。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总课题中的“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主要研究“留守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而关健又在于研究他们的精神成长,其次才是他们的学习提高,知识的增长。精神成长是一个人发展的最核心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其他的诸种发展要素系统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内源性的力量。不然的话,知识永远是知识,知识不能变成人的一种发展力量,因为知识是没有方向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需要道德教育,需要规约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来为知识提供方向感。所以,现代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培养。当然,课题立意要长远还在于,我们应当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要用一颗感念的心来做好这个课题,使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发挥作用。这种道德心需要通过诸位传达给课题组的老师们,希望通过诸位传达给课题学校的孩子们,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老师的道德成长,有人在关心孩子的道德成长。

所以,课题立意一定要注重长远,注重学生、教师的长远发展,注重社会的长远发展,尤其在今天应试教育仍然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一种教育理想。

第二,研究的问题要提炼准确。我们的课题研究,如“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是想要通过这个课题来改善学校在这一方面德育工作,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来时时刻刻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孩子的道德成长。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几年,我看了很多德育研究论文,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论文中是没有问题的,它们实际上谈的都是事实,不是疑问句,都是陈述句,都是日常工作中做哪些工作。现在我们立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八个课题,基本上都既是研究课题又是工作问题,既有工作内涵又有很明确的问题指向。我希望诸位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要特别带着研究意识,把问题不断明晰化,至少在开题的时候一定要很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呢,学校里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很多校长都想通过做一个课题带动全校的各项工作,把它变成全校工作的一个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事实上,做研究不太可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因为研究必须要专注到某个领域,边界要很清楚,它只研究边界里边的事,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当然,它会有一些后续影响或衍生出来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其它效应。但是,在课题开始设计的时候,不太可能要求一个研究项目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到。研究的边界一旦界定清楚以后,这个问题就可能被提炼得比较准确,而且这个一开始提炼出来的问题,在你

整个两年的研究过程中间还会不断地被修正。问题就是研究目标,研究目标随着研究过程的推进,是需要不断修正的,但不管如何修正,基本上不会离开你最初的设计目标,否则它就变成另外一个课题了。 第三,课题的概念要界定清楚。根据这几次的开题经历,我发现几个课题基本上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基本概念、核心概念不清晰。临川二中何汉卿负责的“多层面德育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多层面”的界定,广昌教研室杨翠兰负责的“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的“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界定,乐安一中陈美英负责的“学生人格缺失与人格教育研究”的“人格”概念的定。事实上,课题的概念界定作用很大,它就是研究的边界设置,也涉及到研究的态度选择。所以当研究的问题设定清楚以后,其实关键词、核心概念等也就基本凸显出来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就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工作。当然,对它们的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清晰,但即便如此,开题的时候也还一定要对这些概念做尽量准确的界定,因为它们其实就是项目的灵魂。事实上,课题开题,一个是明确问题,一个是界定概念,第三个是分解内容,第四个选择方法。应当说,其中对概念的界定是很重要的,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四,研究的内容要分解细致。很多学校做课题就只是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缺少研究的内容。那么,研究的内容怎么能够分解得比较细致呢?我的建议是,要学会用疑问句的方式把课题涉及到的内容列出来。这里涉及到两个内容要特别说一下,一个是学校的文化精

神,一个是学校的制度层面。如果一个学校的制度是道德的,有一种与人为善的评价方式,有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那么这个德育课题做起来就比较顺当一点。如果学校的制度安排完全是科学式的、是屈服于应试教育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德育就很难取得实效。举个例子,有个学校教师会议时,校长把全区统考成绩排名打成投影,虽然只字不提,但对所有老师都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德育课题时一定不要忽略掉学校制度和文化氛围本身是会影响到德育是否能够在一个学校里有效实现的重要制约因素。 对研究内容的分解,除了要考虑问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以外,还要考虑研究过程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步骤,比如前测、后测等。实际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常常会忽视这一点,一是不感兴趣,二是方法不会做。当然,从事课题研究的老师的个人兴趣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合作研究中,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志愿者制度,对课题和研究的兴趣是最重要的。皮亚杰说过,“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研究基础不好没关系,能力差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关键是要有热情。人如果没有愿望,没有需要,那么这个事情他是一定做不好的。这也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希望,希望课题组的同志们都是对孩子的道德成长充满兴趣,充满好奇,愿意解决孩子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工作了几年会对一些学校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充满疑问,会对一些小问题老想不通。当然,这个老师也一定是平常就是关心孩子、敏感于学生的发展、热爱工作的好老师。比如学生的迟到问题,怎么一年级迟到,到了五年级还迟到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对孩子道德成长会不会有影响呢?这样一些基于职场经验的小问题,最初可能很个人化,但是,只要它对实际工作有价值,就可以纳到大项目里来做。它最初可能是个很小的问题,但是经过两年,它可能就会慢慢延展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譬如迟到问题,一开始可以研究迟到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慢慢地可以推演出对孩子规则教育、规约教育对孩子道德发展的价值问题,再进一步还可以涉及学校工作的层面,就是学校的规则和规约究竟应该如何制定等。它既有研究的东西,也有工作的层面,既有很小的,基点很小,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慢慢放大。

第五,研究的方法要运用适切。这次申请报告中关于方法设计,几乎大同小异,甚至出现几个流行的、时髦的方法,比如文献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事实上,关于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说实话,我不太懂,也不太能够熟练使用。有个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王老师我想问问你,案例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有什么区别?他说翻看了好几本方法论的书,怎么发现很复杂也很混乱,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交叉。所以我要说,关于方法的选择,一定要跟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内容适合。或许某个研究内容可能很适合用实验研究法,那你就可以用实验研究法,你就不用去赶那个时髦,去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者对某种研究方法很感兴趣,并且能把握得住,并且坚信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对改善工作的有效性,我觉得也可以尝试。还是那句话,实际需要和可能性是选择方法的根据,一个是对事、对问题解决的实践,一个是对研究者个体的适合性的实

践,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所以,面对问题,方法的选择应该更加灵活一点。

第六,研究的过程要严密监控。我认为,要完成我们这个课题,一定要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项目管理是管理学里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因为这是个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求大家用项目的方式来管理。项目的方式强调过程要严密地监控,可调控。调,是指可调节,控,是指可控制,

微观上讲,每一个课题组在把研究内容和步骤进行分解后,要明确子项目负责人,不能要求他肩负好几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一个人负责。他要设计出这个子项目如何实现的开题报告,他也要分解出这个子项目的子内容,然后子内容再分解出具体内容,规定几月几号要完成,要怎样完成,成果是什么形式,管理要这样细致才行。因此,每一个项目在开题后的任何时间点都应该可以随时汇报项课题的进展程度和阶段成果,以及后续情况,或者过程中间出现了什么情况,如何进行调整,调整到什么方向,等等。从宏观来讲,课题负责人要能基本把握研究方向,我们跟大家在空间上有距离,每次到现场都很难,但课题研究又要求一定要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做,那就会要求我们一定需要到现场去。但实际上除了到现场以外,我们和子负责人应该经常保持联系,要确立汇报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对课题进展保持敏感和方向指导。

第七,研究的成果要及时转化。很多学校将最终研究成果定位在出一本书,有的很有追求,还要出理论专著。我个人意见是,中学老师对

理论有兴趣很好,对理论愿意研究,愿意看些理论方面的书,有追求很好。但是这次德育课题的重心是要放在通过做课题来不断地把课题成果和做课题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引起的反思,随时转化到现场行动中去,这点就是所谓的课题成果转化。这个成果不要等到成型以后再转化,因为这个研究过程本身是课题管理,它需要不断的调控,调控的依据就在于你在过程中获得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又是下一段研究的假设,这个假设要在现场中不断得到检验,检验得好的成果就要不断地传播出去,要在过程中间传播,不要等两年结束以后再来转化,那样就太浪费了,实效性不强。

课题成果的转化,首先是在参与研究的教师身上发生影响,在课题教师与非课题教师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只有课题成果是不断转化的,那么,这个课题的最终成果才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所以,千万不要等到课题结束再考虑转化的问题,成果也一定不要仅限于写出来的文字,文字是成果,行动更是成果。一定不要忽视行动的成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要经常组织分享。我建议,课题组的活动要着重考虑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学理论。要学点理论,学点新的思想,读点报纸、杂志,看点有意义的书。少看几本,不要看得太多,看几本好读的,和老师的经验贴近的书,有思想的书。第二,要研究课题本身的研究内容。第三,要进行经验分享。什么叫经验分享?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来点叙事。经验不一定自己去提炼,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提炼。经验在口语层次上,在讲故事中,是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因为教师,从他的接受水平和接受模式来讲,他愿意接受

这些经验性、叙事性的东西。所以,我建议课题组活动中一定要有经验的分享,有了这种行动经验的分享,成果的转化也就有了渠道,不然就容易落空。

课题研究的基础(提纲)

一、何谓教育科研

定义: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对教育存在(包括:历史与现实、现象与规律、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

教育研究的要求(特点):深入、全面、系统(理性);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求真、揭示教育规律)、独创性(创新)、实用(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题:依据教育教学实际和研究的专长确立研究的问题。

2、开题:对所选题进行全面、初步论证。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相关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最终成果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开题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但通常包含课题名称意及上述所列各项内容。

3、结题:完成研究报告。

基本过程:定义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分析问题)——观察、实践、实验(验证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判断是否做科研,主要看它是否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获得知识(知

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突出特征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观察法:系统地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的活动,

文献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查找文献,带着问题查文献,多读教育名著,不只要读文字,更要关注教育家的胸怀态度。一般研究的文献综述都要运用这种方法。

实验法:设置实验因子,检验实验结果。

调查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包括问卷、访谈、量表。

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中某个个体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研究的方法。

还有质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法也用于教育科研,如数理统计、建模等。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规范

1、道德规范

2、研究成果(主要是报告和论文)表述的规范:1)语言准确、简炼、朴实,避免用随笔性文句;2)结构齐全(导言、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结果不夸大不压低别人、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论、附录;论文还要有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3)篇章紧凑;4)主题鲜明;5)逻辑严密。

3、引文注释的规范:引文必须加注;论文标注法各种期刊有其规范,一般应标出作者、标题或书名、出版社或期刊、时间、版次或期数、

页码。

五、课题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1、问题意识淡薄

问题意识是对身边发生、存在的与教育职业相关的问题保持一种职业敏感和探求的欲望,它是科研意识的重要内核,大师与一般人的重要区别在于脑中的问题多,许多教师对身边的成堆问题熟视无睹。

2、选题泛化:以为任何问题拿来都能研究;事实上只有那些客观存在同时研究这又具备相应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的问题才能选作课题加以研究。

一要选真问题,真的标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理论上尚未解决。依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兴趣、能力,反复不断筛选。

二要选新问题,新内容、新领域、新角度、新变化(情境)、新条件、新方法。

三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明晰所研究的问题,避免研究过程中跑题。 总的要求:力求选题真、准、深,避免假题、大题、泛化题,宁可小题大做,不可大题小作。

3、臆断定论

在没有弄清事实之间的本质联系的事后就下结论。迷信权威也是一种臆断。

4、定位不清

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有何区别?

研究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提升,没有研究只能成为教书匠,通过研究才

能成长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带有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才能成为教育科研,一般的教育实践注重教学的直接效果,研究重在探究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这些规律是育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教育过程与结果,教育目的与手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停留于实践只能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教育科研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获取理性知识。

教育研究是一种基于教育实践的人生追求。

5、教育科研的真假混杂

目前虚假研究盛行,见假不怪,习以为常,甚至同情赞赏作假;教育科研必须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进行,必须遵循科学规范,假研究之可能带来功利的结果,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做好德育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的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结合多年的德育工作研究经验,我谈七点建议。

第一,课题的立意要立足长远。经多年德育工作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我的一点认识就是德育课题的研究的立意要立足长远。这几年,德育的处境是,谁都会说,谁都认为很重要,但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却成了一块日益被荒废的土地。首先是因为学校教育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包括升学和就业压力,德育在实际工作中被忽视了。其次,德育是个好事,从每一个老师自己的经验,包括教学经验、职业经验和自己的人生体会来讲,都认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很重要,但是常常在日常工作中却找不到抓手。再次,面对学生中间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德育被动地跟在学生发展的后面,实效性差。最后,学校德育工作从理念、方法、措施上,我觉得仍然很落后,大多数老师,包括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者仍然认为,德育的主要矛盾在于应当尽量优选德育内容,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孩子们。但事实上,现在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正在不断减少,调查发现一个学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影响,20%来自于学校,剩下的有传媒、家庭、社区,包括老师在办公室里边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很多老师的办公室行为是非规范的,举个例子:我亲眼目睹一个老师坐在办公室里一边上网QQ,一边跟其他老师聊天,另外一边角落里站着两个孩子。这位老师一心三用,一边QQ,一边与人聊天,一边教育学生。这个景象你们在教育现场也能看

到,我想,经过了这一幕这两个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相信,老师是道德的楷模。虽然德育会受到很多社会因素,但是,既然我们大家都来做德育项目,并且相信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那么老师们就应当树立这样一些信念:道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点,一定要抱有信心;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对这一点,一定要抱有信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对这一点也一定要有信心。有了这三条信心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谈德育和德育研究了。

那么,为什么德育课题一定要立意长远呢?因为研究发现,对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讲,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一个人精神品性的东西。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总课题中的“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主要研究“留守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而关健又在于研究他们的精神成长,其次才是他们的学习提高,知识的增长。精神成长是一个人发展的最核心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其他的诸种发展要素系统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内源性的力量。不然的话,知识永远是知识,知识不能变成人的一种发展力量,因为知识是没有方向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需要道德教育,需要规约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来为知识提供方向感。所以,现代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培养。当然,课题立意要长远还在于,我们应当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要用一颗感念的心来做好这个课题,使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发挥作用。这种道德心需要通过诸位传达给课题组的老师们,希望通过诸位传达给课题学校的孩子们,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老师的道德成长,有人在关心孩子的道德成长。

所以,课题立意一定要注重长远,注重学生、教师的长远发展,注重社会的长远发展,尤其在今天应试教育仍然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一种教育理想。

第二,研究的问题要提炼准确。我们的课题研究,如“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是想要通过这个课题来改善学校在这一方面德育工作,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来时时刻刻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孩子的道德成长。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几年,我看了很多德育研究论文,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论文中是没有问题的,它们实际上谈的都是事实,不是疑问句,都是陈述句,都是日常工作中做哪些工作。现在我们立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八个课题,基本上都既是研究课题又是工作问题,既有工作内涵又有很明确的问题指向。我希望诸位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要特别带着研究意识,把问题不断明晰化,至少在开题的时候一定要很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呢,学校里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很多校长都想通过做一个课题带动全校的各项工作,把它变成全校工作的一个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事实上,做研究不太可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因为研究必须要专注到某个领域,边界要很清楚,它只研究边界里边的事,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当然,它会有一些后续影响或衍生出来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其它效应。但是,在课题开始设计的时候,不太可能要求一个研究项目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到。研究的边界一旦界定清楚以后,这个问题就可能被提炼得比较准确,而且这个一开始提炼出来的问题,在你

整个两年的研究过程中间还会不断地被修正。问题就是研究目标,研究目标随着研究过程的推进,是需要不断修正的,但不管如何修正,基本上不会离开你最初的设计目标,否则它就变成另外一个课题了。 第三,课题的概念要界定清楚。根据这几次的开题经历,我发现几个课题基本上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基本概念、核心概念不清晰。临川二中何汉卿负责的“多层面德育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多层面”的界定,广昌教研室杨翠兰负责的“中小学“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的“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界定,乐安一中陈美英负责的“学生人格缺失与人格教育研究”的“人格”概念的定。事实上,课题的概念界定作用很大,它就是研究的边界设置,也涉及到研究的态度选择。所以当研究的问题设定清楚以后,其实关键词、核心概念等也就基本凸显出来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就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工作。当然,对它们的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清晰,但即便如此,开题的时候也还一定要对这些概念做尽量准确的界定,因为它们其实就是项目的灵魂。事实上,课题开题,一个是明确问题,一个是界定概念,第三个是分解内容,第四个选择方法。应当说,其中对概念的界定是很重要的,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四,研究的内容要分解细致。很多学校做课题就只是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缺少研究的内容。那么,研究的内容怎么能够分解得比较细致呢?我的建议是,要学会用疑问句的方式把课题涉及到的内容列出来。这里涉及到两个内容要特别说一下,一个是学校的文化精

神,一个是学校的制度层面。如果一个学校的制度是道德的,有一种与人为善的评价方式,有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那么这个德育课题做起来就比较顺当一点。如果学校的制度安排完全是科学式的、是屈服于应试教育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德育就很难取得实效。举个例子,有个学校教师会议时,校长把全区统考成绩排名打成投影,虽然只字不提,但对所有老师都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德育课题时一定不要忽略掉学校制度和文化氛围本身是会影响到德育是否能够在一个学校里有效实现的重要制约因素。 对研究内容的分解,除了要考虑问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以外,还要考虑研究过程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步骤,比如前测、后测等。实际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常常会忽视这一点,一是不感兴趣,二是方法不会做。当然,从事课题研究的老师的个人兴趣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合作研究中,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志愿者制度,对课题和研究的兴趣是最重要的。皮亚杰说过,“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研究基础不好没关系,能力差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关键是要有热情。人如果没有愿望,没有需要,那么这个事情他是一定做不好的。这也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希望,希望课题组的同志们都是对孩子的道德成长充满兴趣,充满好奇,愿意解决孩子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工作了几年会对一些学校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充满疑问,会对一些小问题老想不通。当然,这个老师也一定是平常就是关心孩子、敏感于学生的发展、热爱工作的好老师。比如学生的迟到问题,怎么一年级迟到,到了五年级还迟到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对孩子道德成长会不会有影响呢?这样一些基于职场经验的小问题,最初可能很个人化,但是,只要它对实际工作有价值,就可以纳到大项目里来做。它最初可能是个很小的问题,但是经过两年,它可能就会慢慢延展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譬如迟到问题,一开始可以研究迟到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慢慢地可以推演出对孩子规则教育、规约教育对孩子道德发展的价值问题,再进一步还可以涉及学校工作的层面,就是学校的规则和规约究竟应该如何制定等。它既有研究的东西,也有工作的层面,既有很小的,基点很小,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慢慢放大。

第五,研究的方法要运用适切。这次申请报告中关于方法设计,几乎大同小异,甚至出现几个流行的、时髦的方法,比如文献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事实上,关于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说实话,我不太懂,也不太能够熟练使用。有个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王老师我想问问你,案例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有什么区别?他说翻看了好几本方法论的书,怎么发现很复杂也很混乱,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交叉。所以我要说,关于方法的选择,一定要跟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内容适合。或许某个研究内容可能很适合用实验研究法,那你就可以用实验研究法,你就不用去赶那个时髦,去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者对某种研究方法很感兴趣,并且能把握得住,并且坚信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对改善工作的有效性,我觉得也可以尝试。还是那句话,实际需要和可能性是选择方法的根据,一个是对事、对问题解决的实践,一个是对研究者个体的适合性的实

践,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所以,面对问题,方法的选择应该更加灵活一点。

第六,研究的过程要严密监控。我认为,要完成我们这个课题,一定要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项目管理是管理学里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因为这是个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求大家用项目的方式来管理。项目的方式强调过程要严密地监控,可调控。调,是指可调节,控,是指可控制,

微观上讲,每一个课题组在把研究内容和步骤进行分解后,要明确子项目负责人,不能要求他肩负好几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一个人负责。他要设计出这个子项目如何实现的开题报告,他也要分解出这个子项目的子内容,然后子内容再分解出具体内容,规定几月几号要完成,要怎样完成,成果是什么形式,管理要这样细致才行。因此,每一个项目在开题后的任何时间点都应该可以随时汇报项课题的进展程度和阶段成果,以及后续情况,或者过程中间出现了什么情况,如何进行调整,调整到什么方向,等等。从宏观来讲,课题负责人要能基本把握研究方向,我们跟大家在空间上有距离,每次到现场都很难,但课题研究又要求一定要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做,那就会要求我们一定需要到现场去。但实际上除了到现场以外,我们和子负责人应该经常保持联系,要确立汇报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对课题进展保持敏感和方向指导。

第七,研究的成果要及时转化。很多学校将最终研究成果定位在出一本书,有的很有追求,还要出理论专著。我个人意见是,中学老师对

理论有兴趣很好,对理论愿意研究,愿意看些理论方面的书,有追求很好。但是这次德育课题的重心是要放在通过做课题来不断地把课题成果和做课题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引起的反思,随时转化到现场行动中去,这点就是所谓的课题成果转化。这个成果不要等到成型以后再转化,因为这个研究过程本身是课题管理,它需要不断的调控,调控的依据就在于你在过程中获得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又是下一段研究的假设,这个假设要在现场中不断得到检验,检验得好的成果就要不断地传播出去,要在过程中间传播,不要等两年结束以后再来转化,那样就太浪费了,实效性不强。

课题成果的转化,首先是在参与研究的教师身上发生影响,在课题教师与非课题教师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只有课题成果是不断转化的,那么,这个课题的最终成果才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所以,千万不要等到课题结束再考虑转化的问题,成果也一定不要仅限于写出来的文字,文字是成果,行动更是成果。一定不要忽视行动的成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要经常组织分享。我建议,课题组的活动要着重考虑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学理论。要学点理论,学点新的思想,读点报纸、杂志,看点有意义的书。少看几本,不要看得太多,看几本好读的,和老师的经验贴近的书,有思想的书。第二,要研究课题本身的研究内容。第三,要进行经验分享。什么叫经验分享?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来点叙事。经验不一定自己去提炼,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提炼。经验在口语层次上,在讲故事中,是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因为教师,从他的接受水平和接受模式来讲,他愿意接受

这些经验性、叙事性的东西。所以,我建议课题组活动中一定要有经验的分享,有了这种行动经验的分享,成果的转化也就有了渠道,不然就容易落空。

课题研究的基础(提纲)

一、何谓教育科研

定义: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对教育存在(包括:历史与现实、现象与规律、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

教育研究的要求(特点):深入、全面、系统(理性);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求真、揭示教育规律)、独创性(创新)、实用(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题:依据教育教学实际和研究的专长确立研究的问题。

2、开题:对所选题进行全面、初步论证。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相关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最终成果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开题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但通常包含课题名称意及上述所列各项内容。

3、结题:完成研究报告。

基本过程:定义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分析问题)——观察、实践、实验(验证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判断是否做科研,主要看它是否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获得知识(知

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突出特征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观察法:系统地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的活动,

文献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查找文献,带着问题查文献,多读教育名著,不只要读文字,更要关注教育家的胸怀态度。一般研究的文献综述都要运用这种方法。

实验法:设置实验因子,检验实验结果。

调查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包括问卷、访谈、量表。

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中某个个体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研究的方法。

还有质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法也用于教育科研,如数理统计、建模等。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规范

1、道德规范

2、研究成果(主要是报告和论文)表述的规范:1)语言准确、简炼、朴实,避免用随笔性文句;2)结构齐全(导言、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结果不夸大不压低别人、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论、附录;论文还要有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3)篇章紧凑;4)主题鲜明;5)逻辑严密。

3、引文注释的规范:引文必须加注;论文标注法各种期刊有其规范,一般应标出作者、标题或书名、出版社或期刊、时间、版次或期数、

页码。

五、课题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1、问题意识淡薄

问题意识是对身边发生、存在的与教育职业相关的问题保持一种职业敏感和探求的欲望,它是科研意识的重要内核,大师与一般人的重要区别在于脑中的问题多,许多教师对身边的成堆问题熟视无睹。

2、选题泛化:以为任何问题拿来都能研究;事实上只有那些客观存在同时研究这又具备相应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的问题才能选作课题加以研究。

一要选真问题,真的标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理论上尚未解决。依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兴趣、能力,反复不断筛选。

二要选新问题,新内容、新领域、新角度、新变化(情境)、新条件、新方法。

三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明晰所研究的问题,避免研究过程中跑题。 总的要求:力求选题真、准、深,避免假题、大题、泛化题,宁可小题大做,不可大题小作。

3、臆断定论

在没有弄清事实之间的本质联系的事后就下结论。迷信权威也是一种臆断。

4、定位不清

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有何区别?

研究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提升,没有研究只能成为教书匠,通过研究才

能成长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带有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才能成为教育科研,一般的教育实践注重教学的直接效果,研究重在探究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这些规律是育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教育过程与结果,教育目的与手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停留于实践只能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教育科研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获取理性知识。

教育研究是一种基于教育实践的人生追求。

5、教育科研的真假混杂

目前虚假研究盛行,见假不怪,习以为常,甚至同情赞赏作假;教育科研必须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进行,必须遵循科学规范,假研究之可能带来功利的结果,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关文章

  • 学校会议制度
  • 学校会议制度 (一)学校会议总要求 1.坚持减少会议的原则,尽量控制会议次数.学校重大会议须领导班子会议决定,校长批准方能召开. 2.上级要求召开的会议及学校计划召开的会议,要按期.及时召开. 3.每次会议,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会议的 ...查看


  •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计划 文本文档
  •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计划 2011-12-21 作者:357806139 来源:中国企管网 浏览次数:321次 咨询热线:400-0808936 导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塑造自信人格,培育特色专长,引领健康发展, ...查看


  • 河南认星争优
  • [调研报告] 关于河南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 活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央文明办三局 为了解河南省"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推动这项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近日,我们到该省郑州市.济源市 ...查看


  • 教育教学创新工作计划
  • 教育教学创新工作计划 东高平联小 一.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需要的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引领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我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为 ...查看


  • 校长责任书
  • 学校办公室目标责任书 (2007-2009) 一.总体目标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总体工作部署和决定决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按照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督查督办.搞好综合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思路, ...查看


  •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职责
  • 攀枝花市二中 德育工作机构.职责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成立德育工作组织机构(领导小组) 组 长:陈 丁(校长.书记) 副组长:杨 媚(副书记) 金学伟(副 ...查看


  • 蒲稳小学教导主任工作手册
  • 蒲稳小学教导处 工 作 手 册 林建 2014年9月1日 目 录 一.教导处学期 二.三.四.五. 职责篇 教学篇 德育篇 教务篇 工作一览表 教导处学期工作一览表 职 责篇 教 导 处 工 作 职 责 教导处是直接接受校长室领导,并协助校 ...查看


  • 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 摘 要:国外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必然要求我们对我国德育工作从主体素质的提升到对客体对象的认识.从德育的手段到德育的目标.从德育的形式到德育的内容.从德育的环境到德育的载体.从德育方向到德育的空间.从德育的过程到 ...查看


  • 凤翔实验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2012.11
  •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德育工作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引 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全面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