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治疗组2015年出科考试 姓名: 学校: 电话号码:
一、填空题(20分)
1.康复医学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将运动分为:____、等张运动、等速运动。
3.偏瘫患者练习穿衣服时,先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
4.脑卒中按其病理过程可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5.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三大原则是整复、固定和_______________。
6.用于截肢者为弥补肢体缺损,代偿已失肢体部分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叫_____。
7.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____________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的现象。
8.使用半圆规量角器时,其轴心应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
9.物理疗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人体的脊柱共有32块椎体。其中颈椎 ___ 块,胸椎___ 块,腰椎___ 块,骶 ___块,尾椎____块。
11.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3)
1、人体脊柱共分为4个生理弯曲。其中“稳定曲”是(b )、(d );“不稳定曲”式(a)、(c)。
A、颈曲 B、胸曲 C、腰曲 D、骶曲
2、中风早期患侧卧位的不正确姿势是( a )
A. 前臂旋前 B .肘伸直 C. 膝下垫软枕 D.手指张开 E. 踝关节中立位
3、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不对(c)
A. 循序渐进 B. 持之以恒 C. 老人不宜 D. 个别对待 E. 及时调整
4、小儿肺炎的治疗用 ( d)
A.冷疗法 B.牵引治疗 C.紫外线治疗 D.超短波治疗 E.干扰电疗法
5、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时,此时的肌力为(c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
6、高频电疗法采取的电流频率为( a )
A.100kHz~300GHz B.0~1kHz C.0~100Hz D.1kHz以上 E.1~100kHz
7、胫骨( c )
A.位于小腿外侧 B.胫骨体呈圆柱形
C.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8、康复医学不是以( a ) E.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A.人体疾病为中心 B.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C.各类功能障碍者和残疾者
D.人体运动障碍为中心 E.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合理训练
9、运动中脂肪能量供应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
A.降低,增高 B.降低,降低 C.增高,增高 D.增高,降低 E.不变,增高
10、癌症患者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止痛效果不好时,应选用( c )
A.画圈步态 B.慌张步态 C.鸭步步态 D.剪刀步态 E.足下垂步态
11、痉挛性脑瘫患者多表现为( d )
12、腓总神经损伤后多表现为( e )
13、帕金森患者的典型病理步态多表现为( b)
(14~1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腰椎椎体骨折,6个月前已行钢板固定手术。患者自述S4~S5阶段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目前留置导尿,小便可解但不能完全排空,测定膀胱残余尿量为300ml。现可独立坐稳,亦可练习抛接球训练。平卧位下可全范刚屈髋,无须辅助,然伸膝不能。
14、根据ASIA的分级,患者目前处于( a )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
15、根据患者目前膀胱残余尿量情况,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b)
A.定时定量饮水
练
D.教会患者清洁导尿 E.电刺激辅助治疗 B.仍然需要保留导尿管 C.教会患者膀胱的自我训
16、患者目前的损伤平面应为( c )
A.T12 B.L1 C.L2 D.L3 E.L4
17、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e )
A.强化屈髋力量训练
D.站立训练 B.强化上肢力量训练 E.单纯被动活动 C.转移训练
18、患者目前的坐位平衡分级为( c )
A.一级平衡 B.二级平衡 C.三级平衡 D.四级平衡 E.五级平衡
19、根据病史,患者将来的预后最可能会是( b )
A.只能依靠轮椅代步
B.可在佩戴K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D.可在佩戴AFO下实现社区步行 C.可在佩戴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E.可完全恢复正常
20、对此障碍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共需进行多少项内容评定( c )
A.10项 B.12项 C.14项 D.16项 E.18项
21、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45分,提示( c )
A.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 B.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
C.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D.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
E.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完全正常
(22~23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40岁。车祸致颅脑外伤,经脑外科手术治疗,病情平稳,两个月转至康复科,MRI示右侧额叶大面积出血。
22、该患者在作业治疗方面,最需要进行的训练是( a )
A.自知力训练
的训练
D.记忆能力的训练 E.单侧忽略的训练 B.提高醒觉能力的训练 C.学习能力
23、下列可改善患者自知力的训练为( c )
A.视觉想象
D.记忆技巧法 B.自身参照 C.改善患者对自身缺陷的察觉 E.分解一联合法
(24~28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5岁。双下肢无力半年,右侧明显,近2个月行走不稳,右手不能扣纽扣。无外伤史,无发热。体格检查,颈背部无明显压痛,两上肢前臂、手及上臂尺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侧尤其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亢进,双侧膝踝反射亢进,右髌阵挛阳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24、最可能的诊断是( b )
A.脑卒中 B.颈椎病 C.颈椎肿瘤 D.颈椎结核 E.颈神经根炎
25、最有助于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d )
A.颈椎X线片 B.颈段X线断层摄片 C.肌电图 D.颈段MRI E.核素扫描
26、应考虑的治疗是(d )
A.颈枕吊带牵引 B.激素治疗 C.推拿按摩治疗 D.手术 E.颈托围领
27、致病因素是( c )
A.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退行性改变 D.变态反应 E.高血压
28、下列对该患者最不利的是( d )
A.长时间低头伏案写作 B.枕头过高 C.头过度后伸 D.颈部突然前后摆动 E.牵引
(29~3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小脑梗死,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29、对此障碍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共需进行多少项内容评定( c )
A.10项 B.12项 C.14项 D.16项 E.18项
30、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45分,提示( c )
A.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 B.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
C.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D.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
E.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完全正常
三、判断题( 12分)
( )1.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规律是先躯干、后四肢,先近端、后远端。 ( )2. 脑不具有可塑性。
( )3. 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表现为上肢伸展困难,下肢屈曲困难。
( )4. 偏瘫患者的疼痛常发生在肩部和髋部。
( )5. 偏瘫患者上楼先上健腿,后上患腿;下楼先下患腿,后下健腿。
( )6. 进食呛咳患者,食物越稀薄越容易出现呛咳。
( )7. 进食呛咳患者,颈部前屈进食时容易出现呛咳。
( )8. 局部痉挛可采用注射肉毒毒素、苯酚水溶液及乙醇等药物;口服抗痉挛药物适用
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痉挛且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
( )9.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有:①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②
肩关节囊、韧带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③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
( )10.先练习翻身、然后依次是桥式运动、坐位平衡以及坐位与卧位间的转换训练、站
位平衡、坐位和立位的转换训练和步行训练,而不是把多种训练在一天内交替进行,有所偏重。
( )11.一般在患者能取坐位姿势后开始作业治疗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 )12.经积极训练一般在发病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此期患者主要是运动耐力、速
度、环境适应等训练,并预防功能退化。
四、简答题。(35分)
1.叙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
2.简述确定脊髓损伤平面的10对关键肌。
3.长期卧床或制动分别对骨骼、肌肉、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康复医学科治疗组2015年出科考试 姓名: 学校: 电话号码:
一、填空题(20分)
1.康复医学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将运动分为:____、等张运动、等速运动。
3.偏瘫患者练习穿衣服时,先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
4.脑卒中按其病理过程可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5.治疗骨关节损伤的三大原则是整复、固定和_______________。
6.用于截肢者为弥补肢体缺损,代偿已失肢体部分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叫_____。
7.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____________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的现象。
8.使用半圆规量角器时,其轴心应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
9.物理疗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人体的脊柱共有32块椎体。其中颈椎 ___ 块,胸椎___ 块,腰椎___ 块,骶 ___块,尾椎____块。
11.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3)
1、人体脊柱共分为4个生理弯曲。其中“稳定曲”是(b )、(d );“不稳定曲”式(a)、(c)。
A、颈曲 B、胸曲 C、腰曲 D、骶曲
2、中风早期患侧卧位的不正确姿势是( a )
A. 前臂旋前 B .肘伸直 C. 膝下垫软枕 D.手指张开 E. 踝关节中立位
3、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不对(c)
A. 循序渐进 B. 持之以恒 C. 老人不宜 D. 个别对待 E. 及时调整
4、小儿肺炎的治疗用 ( d)
A.冷疗法 B.牵引治疗 C.紫外线治疗 D.超短波治疗 E.干扰电疗法
5、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时,此时的肌力为(c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
6、高频电疗法采取的电流频率为( a )
A.100kHz~300GHz B.0~1kHz C.0~100Hz D.1kHz以上 E.1~100kHz
7、胫骨( c )
A.位于小腿外侧 B.胫骨体呈圆柱形
C.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8、康复医学不是以( a ) E.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A.人体疾病为中心 B.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C.各类功能障碍者和残疾者
D.人体运动障碍为中心 E.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合理训练
9、运动中脂肪能量供应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
A.降低,增高 B.降低,降低 C.增高,增高 D.增高,降低 E.不变,增高
10、癌症患者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止痛效果不好时,应选用( c )
A.画圈步态 B.慌张步态 C.鸭步步态 D.剪刀步态 E.足下垂步态
11、痉挛性脑瘫患者多表现为( d )
12、腓总神经损伤后多表现为( e )
13、帕金森患者的典型病理步态多表现为( b)
(14~1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腰椎椎体骨折,6个月前已行钢板固定手术。患者自述S4~S5阶段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目前留置导尿,小便可解但不能完全排空,测定膀胱残余尿量为300ml。现可独立坐稳,亦可练习抛接球训练。平卧位下可全范刚屈髋,无须辅助,然伸膝不能。
14、根据ASIA的分级,患者目前处于( a )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
15、根据患者目前膀胱残余尿量情况,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b)
A.定时定量饮水
练
D.教会患者清洁导尿 E.电刺激辅助治疗 B.仍然需要保留导尿管 C.教会患者膀胱的自我训
16、患者目前的损伤平面应为( c )
A.T12 B.L1 C.L2 D.L3 E.L4
17、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e )
A.强化屈髋力量训练
D.站立训练 B.强化上肢力量训练 E.单纯被动活动 C.转移训练
18、患者目前的坐位平衡分级为( c )
A.一级平衡 B.二级平衡 C.三级平衡 D.四级平衡 E.五级平衡
19、根据病史,患者将来的预后最可能会是( b )
A.只能依靠轮椅代步
B.可在佩戴K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D.可在佩戴AFO下实现社区步行 C.可在佩戴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E.可完全恢复正常
20、对此障碍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共需进行多少项内容评定( c )
A.10项 B.12项 C.14项 D.16项 E.18项
21、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45分,提示( c )
A.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 B.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
C.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D.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
E.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完全正常
(22~23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40岁。车祸致颅脑外伤,经脑外科手术治疗,病情平稳,两个月转至康复科,MRI示右侧额叶大面积出血。
22、该患者在作业治疗方面,最需要进行的训练是( a )
A.自知力训练
的训练
D.记忆能力的训练 E.单侧忽略的训练 B.提高醒觉能力的训练 C.学习能力
23、下列可改善患者自知力的训练为( c )
A.视觉想象
D.记忆技巧法 B.自身参照 C.改善患者对自身缺陷的察觉 E.分解一联合法
(24~28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5岁。双下肢无力半年,右侧明显,近2个月行走不稳,右手不能扣纽扣。无外伤史,无发热。体格检查,颈背部无明显压痛,两上肢前臂、手及上臂尺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侧尤其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亢进,双侧膝踝反射亢进,右髌阵挛阳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24、最可能的诊断是( b )
A.脑卒中 B.颈椎病 C.颈椎肿瘤 D.颈椎结核 E.颈神经根炎
25、最有助于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d )
A.颈椎X线片 B.颈段X线断层摄片 C.肌电图 D.颈段MRI E.核素扫描
26、应考虑的治疗是(d )
A.颈枕吊带牵引 B.激素治疗 C.推拿按摩治疗 D.手术 E.颈托围领
27、致病因素是( c )
A.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退行性改变 D.变态反应 E.高血压
28、下列对该患者最不利的是( d )
A.长时间低头伏案写作 B.枕头过高 C.头过度后伸 D.颈部突然前后摆动 E.牵引
(29~3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小脑梗死,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29、对此障碍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共需进行多少项内容评定( c )
A.10项 B.12项 C.14项 D.16项 E.18项
30、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45分,提示( c )
A.患者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 B.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
C.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D.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
E.提示患者平衡功能完全正常
三、判断题( 12分)
( )1.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规律是先躯干、后四肢,先近端、后远端。 ( )2. 脑不具有可塑性。
( )3. 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表现为上肢伸展困难,下肢屈曲困难。
( )4. 偏瘫患者的疼痛常发生在肩部和髋部。
( )5. 偏瘫患者上楼先上健腿,后上患腿;下楼先下患腿,后下健腿。
( )6. 进食呛咳患者,食物越稀薄越容易出现呛咳。
( )7. 进食呛咳患者,颈部前屈进食时容易出现呛咳。
( )8. 局部痉挛可采用注射肉毒毒素、苯酚水溶液及乙醇等药物;口服抗痉挛药物适用
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痉挛且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
( )9.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有:①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②
肩关节囊、韧带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③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
( )10.先练习翻身、然后依次是桥式运动、坐位平衡以及坐位与卧位间的转换训练、站
位平衡、坐位和立位的转换训练和步行训练,而不是把多种训练在一天内交替进行,有所偏重。
( )11.一般在患者能取坐位姿势后开始作业治疗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 )12.经积极训练一般在发病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此期患者主要是运动耐力、速
度、环境适应等训练,并预防功能退化。
四、简答题。(35分)
1.叙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
2.简述确定脊髓损伤平面的10对关键肌。
3.长期卧床或制动分别对骨骼、肌肉、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哪些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