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无题][过零丁洋][已亥杂诗]

古诗鉴赏资料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主旨: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情怀。后人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

⑵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⑶《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所作为)。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题》唐?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著精神,感情境界极为丰富。

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大意是,双方见面极为不易,刚见面又要分离,想到此后不知何时能够再见,更感到难舍难分;何况正值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 颔联,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组成这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以“丝”谐“思”,思者,情思之谓也;“到死丝方尽”,反言之,则不死不尽,犹言我对你的爱至死不变,对句写“泪”,这不单指别时的泪,也包括别后之泪,泪与思合,有思即有泪;“成灰”跟“到死”为对文,义同,亦不死则泪不干之意。这两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颈联,这里是转而叙述对别后的设想。先说自己,“晓镜”,犹言早晨起来对镜梳妆;“愁”“改”二字说的是她此刻的感情状态,此刻她发愁的是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表现她时刻在想念着男主人公。后说对方,“吟诗”,其实是做诗怀念女主人公,“月光寒”不是专指深秋时的月光,而是泛指所有的月夜,因为“寒”写的是男主人公的心境──此刻,由于情人不在自己身

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

尾联,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蓬山”,海中之仙山也,这里指女主人公居住之处;“青鸟”,原指住在瑶池的女仙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是借用──女主人公既在蓬山,自当有青鸟一样的信使。全联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见面,但总可以互通音问。这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结末的“看”(读kān),是“试试看”的意思,使全联的语气显得柔和、婉顺,而绵绵不绝的情思尽在其中。

⑶这首诗的诗眼是“别时难”一语,它美就美在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⑵《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⑶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苏武牧羊、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邓世昌勇撞日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闻一多怒斥国民党特务等等 ⑷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古诗鉴赏资料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主旨: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情怀。后人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

⑵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⑶《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所作为)。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题》唐?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著精神,感情境界极为丰富。

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大意是,双方见面极为不易,刚见面又要分离,想到此后不知何时能够再见,更感到难舍难分;何况正值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 颔联,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组成这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以“丝”谐“思”,思者,情思之谓也;“到死丝方尽”,反言之,则不死不尽,犹言我对你的爱至死不变,对句写“泪”,这不单指别时的泪,也包括别后之泪,泪与思合,有思即有泪;“成灰”跟“到死”为对文,义同,亦不死则泪不干之意。这两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颈联,这里是转而叙述对别后的设想。先说自己,“晓镜”,犹言早晨起来对镜梳妆;“愁”“改”二字说的是她此刻的感情状态,此刻她发愁的是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表现她时刻在想念着男主人公。后说对方,“吟诗”,其实是做诗怀念女主人公,“月光寒”不是专指深秋时的月光,而是泛指所有的月夜,因为“寒”写的是男主人公的心境──此刻,由于情人不在自己身

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

尾联,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蓬山”,海中之仙山也,这里指女主人公居住之处;“青鸟”,原指住在瑶池的女仙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是借用──女主人公既在蓬山,自当有青鸟一样的信使。全联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见面,但总可以互通音问。这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结末的“看”(读kān),是“试试看”的意思,使全联的语气显得柔和、婉顺,而绵绵不绝的情思尽在其中。

⑶这首诗的诗眼是“别时难”一语,它美就美在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⑵《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⑶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苏武牧羊、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邓世昌勇撞日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闻一多怒斥国民党特务等等 ⑷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相关文章

  •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 古诗词鉴赏方法 一.古诗词的分类 (一)咏史怀古诗 一般为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分两类:(1)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只是对历史做冷静的思考和评价,或仅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己的遭遇不在其中,诗 人 ...查看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诗歌鉴赏
  • 初中语文 文言文专题 要点: ① 字音(不常用字.通假字.多音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④概括 ⑤理解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查看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内容/ 情感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 开朗的感情. 2.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题目 < ...查看


  • 古 诗 文 鉴 赏[特别收藏]
  • 古 诗 文 鉴 赏 < 珍 藏 版 >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 ...查看


  • 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考试大纲
  •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 ...查看


  • 古诗名句子赏析
  • 1.<观沧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画面.天连水,水连天,大海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由此表现出诗人那气吞山河 ...查看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 --哲理诗鉴赏 一.哲理诗的特点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它 ...查看


  • 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 小学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查看


  • 2016毕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 [毕节]2016年中考说明语文 点击数:171次 录入时间:2016/4/78:38:00 编辑:lihuan0206 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2016年修订) Ⅰ.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