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居民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城市燃气因其具有清洁、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因而深受广大居民的青睐,迅速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各地因使用燃气而发生的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也不绝于耳。如何降低燃气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直是燃气经营单位关注的重要课题,经常在研究居民燃气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城镇燃气有着共同的特点——易燃、易爆、有毒。我们要掌控燃气的特点,预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事故损失。 人工煤气由于含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旦有泄漏,极易引发中毒事故;而液化石油气比重较重,万一有泄漏不易散发,其爆炸下限又很低,因此其爆炸的危险最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含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比空气轻容易散发,其爆炸下限相对较高,因此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更安全。但也属易燃、易爆的气体,其主要成分甲烷对人体虽然无毒,但泄漏到空气中会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这时浓度增加或长时间逗留会导致窒息死亡。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也会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这时如通风不良也会发生中毒事故。因此若安装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

居民燃气爆炸、火灾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燃气中的可燃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激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光和热的物理化学过程称为燃烧。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温度。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会引起爆炸。燃气爆炸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中燃气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有火种或热源存在;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或相当于密闭容器的环境内。

燃气的燃烧与爆炸其物理化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热的释放方式不同。爆炸是瞬间燃烧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可燃混合气体的体积猛烈膨胀,造成压力急剧增大,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破坏力极大。在发生燃气爆炸的场所会引发火灾,在发生火灾的场所也可能引发爆炸,二者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燃烧与爆炸的形成条件中可以看出,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很难排除,关键是控制燃气泄漏,没有可燃物就不可能形成火灾和爆炸;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严格控制明火,也能预防火灾和爆炸的燃气事故。

控制燃气泄漏是预防燃气事故的积极措施,为此应规范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市场,每位安装、维修人员都应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有关的安全知识,在安装、维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装、维修有关规范,按质量验收标准仔细检查安装、维修质量;向客户详细介绍该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优质的工作质量来保障客户的用气安全。

客户也应该重视燃气的安全使用,掌握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选用优质安全的燃具并定期保养保持完好;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和万一有泄漏的燃气;燃气用毕应随手关闭阀门;爱护家中的燃气设施应并经常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发现漏气要杜绝明火和开关电器的火花,不要私自拆修;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以及时报警并切断气源防患于未然。为保障客户的用气安全,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本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客户遵守以下规定:

1. 按照规定安全使用燃气;

2.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使用与当地相适配的燃气器具,不得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3. 不得盗用或者转供燃气、损坏燃气设施;

4. 不得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5. 不得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或者进行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等活动;

6. 不得违反安全规范的要求拆卸、安装、改装燃气器具;

7. 不得加热、摔砸、倒卧、曝晒燃气气瓶或者改换气瓶检验标志、漆色;

8. 不得倾倒燃气残液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

9. 发现燃气泄漏等情况及时向燃气经营企业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10. 配合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抄表等业务活动。

燃气经营企业也应对客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向每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定期上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和违章及时处理。实际运行中居民家中可能发生的燃烧与爆炸事故和对策见下表:

燃烧与爆炸事故的对策表

万一发生燃气火灾如何处理呢?

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要破坏燃烧所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温度”,只要破坏其中一条即可奏效。灭火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和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将可燃物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发现管道上有裂缝、气孔等而发生漏气时,管道上又没有阀门可以控制,客户可采取

临时措施。例如用粘度较强的胶布缠扎在裂缝、气孔砂眼上,避免大量燃气泄漏造成火灾。操作时要注意通风,谨防燃气中毒。临时处理好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燃气公司以便及时派人抢修。禁止凑合用气或不负责的自行处理。

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可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低于燃点而停止燃烧。 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当燃气管道、用气设备发生燃气爆炸或火灾时,首先要用隔离法设法关断离事故现场最近的燃气管线上的阀门。例如,液化石油气钢瓶外着火,应迅速关闭其角阀,用湿麻袋、湿棉衣、湿手巾扑灭火焰;管道燃气居民客户可以立即关断厨房内燃气表前的阀门以切断气源;如火势较大可将该立管下三通闷头打开用湿布堵塞停气。当阀门附近有火焰时,可以用湿麻袋、湿棉衣、湿手巾等包着关阀门,这样可为迅速灭火创造有利条件。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如果燃气着火时将其它物品(如门窗、衣服、家具)引着了,火势小时,应当机立断,采用冷却法用水灭火;火势大时,应一边扑火,一边设法报告消防部门来扑救。向消防队报警时应讲清着火单位名称、所在地区、街道的详细地址;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如何?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报警人要讲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要派人到路口迎接消

防车,以免他们一时找不到地方。火扑灭后应注意预防燃气中毒,对燃气设施要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气。

在火灾中如有人烧伤,则应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烧伤的种类和症状:按烧伤的深度估计,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严重的烧伤不仅损伤皮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

一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泡;

浅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剧烈疼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水泡拨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深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拔毛时可感觉疼痛;

三度烧伤: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蜡白、焦黄或碳化;拔毛时无疼痛。 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消除烧伤的原因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如果是火焰直接烧伤应迅速离开火源;当身上着火时不要惊慌可用水将火浇灭,也可脱去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慢慢打滚将火压灭,不可滚得太快,切勿奔跑以免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从而加重烧伤。也不要用手扑身上的火防止烧伤发生;在火灾现场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少说话,尤其不能大声呼叫,以防吸入高温烟雾烧伤呼吸道;对于烧伤面积小者和四肢的烧伤,可用冷水冲淋或浸泡,能起到减少损害减轻疼痛的作用。

浸浴时间一般为半小时或不痛为止,胸背部烧伤的伤员,救助者可将干净的毛巾盖在创面上,然后用凉水向上浇以减轻疼痛。

在急救现场,被烧伤的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注意不要将创面上的水泡弄破,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若清醒,则会要水喝,此时只能给其喝温热的盐水而不能喝淡水,否则会加剧日后的水肿等严重情况;因爆炸燃烧事故受伤的伤员,创面污染严重,不要强行清除创面上的衣物碎片和污物,简单包扎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要迅速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合并四肢大出血者应上止血带;伴有骨折的给予简单固定。

烧伤后的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紧张,可给予口服镇静止痛药物,但是有呼吸道烧伤和颅脑损伤的患者禁用,并且对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必须详细记录,以免造成药物过量而中毒。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烧伤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取未烧伤侧的卧位。

居民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城市燃气因其具有清洁、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因而深受广大居民的青睐,迅速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各地因使用燃气而发生的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也不绝于耳。如何降低燃气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直是燃气经营单位关注的重要课题,经常在研究居民燃气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城镇燃气有着共同的特点——易燃、易爆、有毒。我们要掌控燃气的特点,预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事故损失。 人工煤气由于含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旦有泄漏,极易引发中毒事故;而液化石油气比重较重,万一有泄漏不易散发,其爆炸下限又很低,因此其爆炸的危险最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含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比空气轻容易散发,其爆炸下限相对较高,因此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更安全。但也属易燃、易爆的气体,其主要成分甲烷对人体虽然无毒,但泄漏到空气中会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这时浓度增加或长时间逗留会导致窒息死亡。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也会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这时如通风不良也会发生中毒事故。因此若安装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

居民燃气爆炸、火灾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燃气中的可燃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激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光和热的物理化学过程称为燃烧。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温度。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会引起爆炸。燃气爆炸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中燃气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有火种或热源存在;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或相当于密闭容器的环境内。

燃气的燃烧与爆炸其物理化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热的释放方式不同。爆炸是瞬间燃烧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可燃混合气体的体积猛烈膨胀,造成压力急剧增大,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破坏力极大。在发生燃气爆炸的场所会引发火灾,在发生火灾的场所也可能引发爆炸,二者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燃烧与爆炸的形成条件中可以看出,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很难排除,关键是控制燃气泄漏,没有可燃物就不可能形成火灾和爆炸;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严格控制明火,也能预防火灾和爆炸的燃气事故。

控制燃气泄漏是预防燃气事故的积极措施,为此应规范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市场,每位安装、维修人员都应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有关的安全知识,在安装、维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装、维修有关规范,按质量验收标准仔细检查安装、维修质量;向客户详细介绍该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优质的工作质量来保障客户的用气安全。

客户也应该重视燃气的安全使用,掌握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选用优质安全的燃具并定期保养保持完好;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和万一有泄漏的燃气;燃气用毕应随手关闭阀门;爱护家中的燃气设施应并经常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发现漏气要杜绝明火和开关电器的火花,不要私自拆修;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以及时报警并切断气源防患于未然。为保障客户的用气安全,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本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客户遵守以下规定:

1. 按照规定安全使用燃气;

2.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使用与当地相适配的燃气器具,不得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3. 不得盗用或者转供燃气、损坏燃气设施;

4. 不得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5. 不得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或者进行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等活动;

6. 不得违反安全规范的要求拆卸、安装、改装燃气器具;

7. 不得加热、摔砸、倒卧、曝晒燃气气瓶或者改换气瓶检验标志、漆色;

8. 不得倾倒燃气残液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

9. 发现燃气泄漏等情况及时向燃气经营企业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10. 配合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抄表等业务活动。

燃气经营企业也应对客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向每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定期上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和违章及时处理。实际运行中居民家中可能发生的燃烧与爆炸事故和对策见下表:

燃烧与爆炸事故的对策表

万一发生燃气火灾如何处理呢?

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要破坏燃烧所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温度”,只要破坏其中一条即可奏效。灭火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和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将可燃物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发现管道上有裂缝、气孔等而发生漏气时,管道上又没有阀门可以控制,客户可采取

临时措施。例如用粘度较强的胶布缠扎在裂缝、气孔砂眼上,避免大量燃气泄漏造成火灾。操作时要注意通风,谨防燃气中毒。临时处理好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燃气公司以便及时派人抢修。禁止凑合用气或不负责的自行处理。

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可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低于燃点而停止燃烧。 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当燃气管道、用气设备发生燃气爆炸或火灾时,首先要用隔离法设法关断离事故现场最近的燃气管线上的阀门。例如,液化石油气钢瓶外着火,应迅速关闭其角阀,用湿麻袋、湿棉衣、湿手巾扑灭火焰;管道燃气居民客户可以立即关断厨房内燃气表前的阀门以切断气源;如火势较大可将该立管下三通闷头打开用湿布堵塞停气。当阀门附近有火焰时,可以用湿麻袋、湿棉衣、湿手巾等包着关阀门,这样可为迅速灭火创造有利条件。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如果燃气着火时将其它物品(如门窗、衣服、家具)引着了,火势小时,应当机立断,采用冷却法用水灭火;火势大时,应一边扑火,一边设法报告消防部门来扑救。向消防队报警时应讲清着火单位名称、所在地区、街道的详细地址;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如何?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报警人要讲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要派人到路口迎接消

防车,以免他们一时找不到地方。火扑灭后应注意预防燃气中毒,对燃气设施要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气。

在火灾中如有人烧伤,则应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烧伤的种类和症状:按烧伤的深度估计,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严重的烧伤不仅损伤皮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

一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泡;

浅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剧烈疼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水泡拨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深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拔毛时可感觉疼痛;

三度烧伤: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蜡白、焦黄或碳化;拔毛时无疼痛。 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消除烧伤的原因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如果是火焰直接烧伤应迅速离开火源;当身上着火时不要惊慌可用水将火浇灭,也可脱去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慢慢打滚将火压灭,不可滚得太快,切勿奔跑以免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从而加重烧伤。也不要用手扑身上的火防止烧伤发生;在火灾现场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少说话,尤其不能大声呼叫,以防吸入高温烟雾烧伤呼吸道;对于烧伤面积小者和四肢的烧伤,可用冷水冲淋或浸泡,能起到减少损害减轻疼痛的作用。

浸浴时间一般为半小时或不痛为止,胸背部烧伤的伤员,救助者可将干净的毛巾盖在创面上,然后用凉水向上浇以减轻疼痛。

在急救现场,被烧伤的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注意不要将创面上的水泡弄破,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若清醒,则会要水喝,此时只能给其喝温热的盐水而不能喝淡水,否则会加剧日后的水肿等严重情况;因爆炸燃烧事故受伤的伤员,创面污染严重,不要强行清除创面上的衣物碎片和污物,简单包扎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要迅速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合并四肢大出血者应上止血带;伴有骨折的给予简单固定。

烧伤后的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紧张,可给予口服镇静止痛药物,但是有呼吸道烧伤和颅脑损伤的患者禁用,并且对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必须详细记录,以免造成药物过量而中毒。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烧伤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取未烧伤侧的卧位。


相关文章

  •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 错误 ...查看


  • CNG加气站安全预评价报告
  • 目 录 第一章 预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 ...................................................................................... 1 1.1 预评价目的 . ...查看


  • 液化石油气站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佛山市南海沙头石江液化石油气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6年11月第1版 A. 编写.审核及批准 B.修订记录 C.版本号 年 月第1版 D.修改状态 无 E.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1. 目的和使用指引 ............. ...查看


  • 消防安全手抄报:煤气火灾爆炸案例盘点
  • 西安"3•5"煤气大爆炸 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位于西安市西郊大寨路南端;占地35.85亩,东与西安日化公司相邻,南面为铁路专用线,西面为农田,北与三五O七军工被服厂一路之隔,是西安市最大的液化气储存区,总设计储量为 ...查看


  • 燃气锅炉事故及其对策
  • 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 145 燃气锅炉事故及其对策 申 强 (重庆钢铁股份公司生产安环处) 摘要分析了燃气锅炉事故及其原因,并讨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燃气锅炉事故对策 1概述为了抑制大气环境的恶化,提高大气质量,我国 ...查看


  • 液化气罐的注意事项
  • 液化气罐的注意事项 一.液化气钢瓶相关要求 1.液化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 用.换气时用户应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协助服务站对钢瓶角阀进行动 态试漏. 2.液化钢瓶不能存放在卧室内,人更不能在放有液化气钢瓶的房 ...查看


  • A类事故三级应急预案(14年装订版)
  • 1.总则 .1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柘城县丽华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管道A 类事故的应对工作,为三级预案,是公司门站.加气站及其各主线管道.支线管道A 类事故应急响应内容. 1.2编制目的 应对可能发生的天然气管道运行事故,及时有效地实施应 ...查看


  • 上海市燃气供应系统的事故原因与风险分析
  • 1 潘新新1,周伟国1 1同济大学机械学院,上海(201804) E-mail :摘要:本文分别对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气源.输配.应用环节进行事故原因及风险分析,以 此加强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管理. 关键词:气源:输配:应用:燃气供应 ...查看


  • [案例推送]八大典型燃气爆炸事故案例法律责任分析
  • 案例一 2012年8月18日上午9时左右,郑州市某公寓住宅楼发生燃气爆炸,爆炸引起火灾,造成7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楼层共计20多户,爆炸导致一半左右住户家的防盗门严重变形,两部电梯门也被扭曲,楼道玻璃碎裂,天花板破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