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

(2)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目的解答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炼字”的相关知识

2、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课前预习

知识构建

1、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炼动词——

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 、活用(使动)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格外醒目,“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

圆:广阔的长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炼虚词 ——

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

由王勃的故事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共”“与”二字,两句就显得极为板滞。

(4)炼叠音字——

叠字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5)炼数量词 ——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的《早梅》)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富于表现力

学习过程

一.常见题型

1、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问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何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试题变形: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2)此诗有点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

的感情来分析。

高考“分析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读来就能领悟,叠词之妙就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的;细,细细的,脉脉绵绵,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齐己的《早梅》,诗中三四句原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对此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请你分析一下,这样改有什么妙处。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数字“万”写出了学识之多,才能之高,而“一”写出了价值之低,作用之小。诗人向往着以自己的学识兼济天下,潜心苦读,满腹经纶却无人欣赏,不能为世所用,从而表达了自己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

二  诗词中关键字的作用

1、形象性作用   2、精确性作用

3、情感性作用   4、音乐性作用   5、结构性作用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字的理解,要点明它在全诗中的作用,并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解析:此题须联系诗后的注释,以及诗中“夕阳”“寒鸦”“目断”等词语来理解全诗表达的感情,再与苏轼的词比较就不难了

巩固训练

1、(2010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都”、“惊”两字,准确生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请赏析之。(2分)

3、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10、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 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12、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17、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18、[2005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0、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2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26、【2008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答:(1)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 “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1分)。“惊””表明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摆脱冬寒 “春色”萌芽后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1分)。

3.【参考答案】“飞”字妙在化动为静,月本来运动不那么明显,仿佛不动,用了“飞”字,写出晓月运动极为迅速的特点。“飞”又明写月而暗写浮云,浮云飘飞,使时隐时现的明月,好像在高高的树丛里迅飞,所以,一个“飞”字,既是写月,也是写云。

4.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5. “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6.答:(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7.答:(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8.【参考答案】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9. 答:罹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10.【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11.答:(1)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12.  答案:(2) (4分)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13. 参考答案: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14.  【参考答案】 ⑴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15.【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16.答: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7.【答案】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18.【答案】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19.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答案:“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1.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2.【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3. 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24.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5.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6.【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

(2)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目的解答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炼字”的相关知识

2、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课前预习

知识构建

1、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炼动词——

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 、活用(使动)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格外醒目,“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

圆:广阔的长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炼虚词 ——

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

由王勃的故事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共”“与”二字,两句就显得极为板滞。

(4)炼叠音字——

叠字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5)炼数量词 ——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的《早梅》)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富于表现力

学习过程

一.常见题型

1、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问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何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试题变形: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2)此诗有点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

的感情来分析。

高考“分析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读来就能领悟,叠词之妙就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的;细,细细的,脉脉绵绵,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齐己的《早梅》,诗中三四句原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对此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请你分析一下,这样改有什么妙处。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数字“万”写出了学识之多,才能之高,而“一”写出了价值之低,作用之小。诗人向往着以自己的学识兼济天下,潜心苦读,满腹经纶却无人欣赏,不能为世所用,从而表达了自己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

二  诗词中关键字的作用

1、形象性作用   2、精确性作用

3、情感性作用   4、音乐性作用   5、结构性作用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字的理解,要点明它在全诗中的作用,并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解析:此题须联系诗后的注释,以及诗中“夕阳”“寒鸦”“目断”等词语来理解全诗表达的感情,再与苏轼的词比较就不难了

巩固训练

1、(2010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都”、“惊”两字,准确生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请赏析之。(2分)

3、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10、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 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12、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17、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18、[2005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0、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2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26、【2008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答:(1)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 “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1分)。“惊””表明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摆脱冬寒 “春色”萌芽后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1分)。

3.【参考答案】“飞”字妙在化动为静,月本来运动不那么明显,仿佛不动,用了“飞”字,写出晓月运动极为迅速的特点。“飞”又明写月而暗写浮云,浮云飘飞,使时隐时现的明月,好像在高高的树丛里迅飞,所以,一个“飞”字,既是写月,也是写云。

4.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5. “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6.答:(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7.答:(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8.【参考答案】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9. 答:罹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10.【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11.答:(1)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12.  答案:(2) (4分)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13. 参考答案: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14.  【参考答案】 ⑴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15.【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16.答: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7.【答案】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18.【答案】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19.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答案:“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1.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2.【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3. 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24.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5.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6.【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相关文章

  •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与炼句
  • [金题体悟]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2011年天津卷)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 ...查看


  • 巧抓炼字赏古诗
  • 巧抓炼字赏古诗(借鉴) 教学目的:1.从炼字的角度品味古代诗歌的语言,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2.学会解答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3.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炼字的基本内容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炼字题的语 ...查看


  •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
  •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 ...查看


  •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1-3课时(学生版)
  •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 编号 YWGK010 主编人:夏令强 (本导学稿适用于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审稿人:刘文海 定稿日:2012 年 09 月 21 日 一.课题:诗歌鉴赏单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本 ...查看


  •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
  •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 (四)语言炼字类 考查方向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 ...查看


  •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问题形式: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答思路:古人作 ...查看


  •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转自 酒醒夜永 http://blog.sina.com.cn/u/2301994977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2. 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 ...查看


  • 2014届古典诗词表现手法
  •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炼字鉴赏题型知识汇总 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是诗歌鉴赏的难点.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使用典故 ...查看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诗歌鉴赏二 [考纲点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 ...查看


  • 鉴赏诗歌的语言
  •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炼字赏析型 说 明: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炼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