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生理学1

皮肤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约占人体的15%~16%,皮肤厚度:0.02~5毫米; 表面积为:1.5~2平方米;表皮厚度:0.1~0.3毫米;

最薄是在眼睑、腋窝,0.02毫米,最厚的是手掌及脚掌0.5毫米。

皮肤外观

由皮丘、皮沟、汗毛三个部分所组成;凸丘部位称皮丘;凹丘部位称皮沟;此外还有小孔,有毛孔与汗孔,合称为皮孔。

油性皮肤:皮丘、皮沟之间的线路不清晰;

干性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折皱在一起;

健康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有序均匀分布;

☆ 皮肤横切面构造

皮肤分三个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却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由外至内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其底层);

角质层:它是由无核死细胞重叠而成的,角质细胞是鳞屑状细胞构造,是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充当保护屏障。(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它的含水量为10%~20%;PH 值为4.5~6.5左右);

透明层:是由透明细胞组成,它存在于人体手掌与脚掌等没有毛囊的地方;由于透明细胞的生存可加重部位更厚,更结实,它成弱酸性,可以中和外来的碱。

颗粒层:由一至三层扁平或菱形的细胞所构成,菱形的细胞它含有透明晶样角质素,它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卫系统,具有曲光、折射的作用,它容易被盐、碱、热破坏透明层的透明晶样角质素。

有棘层: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细胞呈多角形细胞,相互间有微细纤维互相连接,有棘层的细胞间隙,有淋巴液流动来输送皮肤营养;

基底层:由圆柱形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细胞所构成,位于表皮最下方,与真皮成波浪式相连接,由真皮乳头体中毛细管补充营养。

A 、基底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与繁殖能力,它可不断的向上移行,生长并演变成表皮层各层细胞。(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质细胞 ,最后失去生命力成为皮屑脱落被称为细胞的角化周期正常人大约为26天~28天),表皮受损后只要基底层细胞尚存,就能长出正常的表皮,不留痕迹,所以表皮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强。

B 、黑色素细胞:含有酪氨酸酶,能产生黑色素颗粒,阻挡紫外线射入体内产生“自由基”, 黑色素的作用将自由基吸附,进行滤光、保护皮肤的作用又被称为滤光因子;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含量多少是决定了皮肤颜色,主要原因与黑色素细胞多少无关。黑色素细胞与基底细胞的比例为1:10;在人体内黑色素、血红素、叶红素等几种重要色素。 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二)真皮层(含水量60%)

真皮由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黏多醣体)组成,此外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官。皮肤的坚实和弹性,主要由真 皮所决定。

真皮分为两个部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乳头层(外层):因呈乳头状而得名,乳头层走向与表皮垂直,并深入表皮与其紧密结合

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含丰富的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可借扩散作用将养份与氧气送达表皮,由于它具有神经纤维可触觉人体神经;在指端、乳头和生殖器等处的真皮乳头数目最多,因而这些部位感觉特别灵敏。

网状层(内层):网状纤维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黏多醣体,纤维走向与表皮平行宛如弹簧构造,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紫外线与毒素的侵蚀,纤维弹性能会下降,被损坏、变硬或断裂、皮肤会松弛,下垂出现皱纹。

A 、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成束状,有伸缩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能抵抗外界的牵拉。

B 、弹性纤维:在真皮的网状层,较富有弹性,使胶原纤维牵拉后易恢复原状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支架。

C 、网状纤维: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环绕在皮肤附属器官血管神经周围。

(三)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之下,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小动脉、淋巴管、神经网。皮下组织的厚薄因个人营养,健康状况,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脂肪的厚度取决于脂肪细胞的含量;男性为12%~18%;女性为15%~24%;

脂肪细胞作用:(1)保温、防寒;(2)保护缓冲外在撞击力,保护内部组织作用;(3)贮存提供能量;(4)呈现曲线美;(5)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 、D 、E 、K 为脂溶性。

(四)皮肤的附属器官:爪(指甲板)、毛发、皮脂腺、汗腺

爪(指甲板):主要构成:蛋白质与7%~12%的水,蛋白质进行角质化后形成硬性角质素,它有保护作用,当受到重物撞击时可保护皮肤,在拿东西时可起支撑力量作用,同时还有装饰的作用;

毛发:毛发数目约为140万根,为角蛋白构成,吸水性强。其中头发约为10万根,有三个周期:生长期(2~6年)→衰退期(1~2周)→休止期(2~6个月),毛发可使皮肤避免摩擦,有保温和装饰的作用。

其形成原理:食物蛋白质(胃肠吸收分解)成为氨基酸(合成毛乳头)蛋白质(角化后)形成毛发 皮脂腺:分泌皮脂的腺体,属有管腺体,在真皮网状层内;多分布在毛囊壁四周,它的基部成囊状,产生的皮脂成流动液体状,沿着毛囊壁扩散至皮肤表皮角质层上,所以皮脂腺

又称毛囊腺;

(1)皮脂腺的发育时期:从11岁开始至青春期,到16~20岁分泌最为旺盛时期,到25岁后便稳定了。

(2)皮脂腺的分布:有的浓密、有的稀疏,在面部皮脂腺最丰富,T 字部位的皮脂腺很浓密,还有胸部、背部的地方;其它部位相对少一点;分泌油脂,有固留水份令毛发不至于干燥,在皮肤表层的脂肪可令皮肤柔软,但过剩的油脂分泌会对皮肤通道阻赛,形成黑头、暗疮等。

(3)皮脂腺分泌皮脂旺盛的原因:A 、荷尔蒙:分雌性荷尔蒙和雄性荷尔蒙;雌性荷尔蒙又分动情素、黄体素;女性青春期、生理期黄体素与雄性荷尔蒙与旺盛,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B 、脑神经刺激:人的精神状况可以影响到皮脂腺的分泌;C 、气温:气温高皮脂腺的活跃度高使分泌旺盛,相反气温低就分泌会减少;D 、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例如:海鲜、辛辣、油炸食物;E 、年龄:不同年龄、皮脂的分泌多少有差异。

(4)皮脂成份:是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油状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的与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其次是非功过甘油酯类、蜡类、固醇类等。

汗腺:汗腺是分泌汗水的腺体,它分布全身,呈酸性含99%水份,分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由腺体、排泄管及汉口形成。它具有A 、散发体温;B 、与皮脂乳化后形成皮脂膜;C 、排泄毒素。

(1) 大汗腺又称顶浆腺,阿波克连腺,在毛囊处开口。在婴儿时期分布全身,会散发

特异的味道,即乳臭,但会退化掉,直到青春期才发生于特定部位,如耳边、乳晕、腋下、肚脐、外阴,并且男女性特异体味有所不同;位于腋下、阴部最多。当汗腺分泌出的汗水含有实物质就会形成狐臭。

(2) 小汗腺又称艾克连汗腺,为普通汗腺,以皮丘处开口,分布在手掌、脚掌、头部、

全身分布的小汗腺约200~500万个。

皮脂膜的形成:皮脂表面会分泌汗水皮脂乳化结合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它呈弱酸性,PH 值4.5~6.5;其作用:

(1) 防止外面空气直接影响皮肤的湿润度或异物的侵入;

(2) 深入角质层,润滑角质,防止干燥;

(3) 具有杀菌、抑菌的功能,使细菌难以繁殖;

(4) 皮之内还有少量的脱氢固醇,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 ;

☆ 皮肤的血管、神经:

(一)血管:是指血管中的红血球素,皮肤表皮无血管。

(二)神经纤维:A 、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附于毛囊上的竖毛肌之上;

B 、知觉神经纤维:对热、冷触摸,压力及疼痛有所反应;

C 、分泌神经纤维:分布在皮肤的汗腺及皮脂腺上。

☆ 皮脂的化学成份:

皮肤主要成份是水份,约占70%~72%,占人体含水量的1/3,10%在皮肤外层,65%在皮肤内层。其它成份有矿盐、碳、氧、氢、氟、碘、氮、磷、氯、钙、锌、镁、钾、钠、铁等成份。

☆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皮肤的保护功能:

1、防御机械性刺激:皮肤可缓冲外力的撞击,保护内部免受损伤。

2、防御物理性刺激:阻绝电流,阻挡紫外线,防止体内水份蒸发及体外水份的渗入。

3、防御化学性刺激:角质层细胞对弱酸、弱碱的腐蚀有一定的抵抗力。

4、防御生物性刺激: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二)皮肤的知觉作用:

皮肤内有千千万万的触觉、温觉、冷绝、痛、痒的神经末梢,使我们对不同的感觉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三)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

正常人体的体温能维持36. 8℃左右,皮肤的调节作用,假如受到外面气温影响,皮肤的附属器官会自动调整体温(汗腺与皮脂腺会分泌汗水与皮脂);

(四)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1、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2、皮脂腺分泌皮脂:与汗水乳化结合后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

3、皮肤还参与呼吸排泄气体:脸部不易戴妆太久,不要选择密性太强的面膜(撕拉面膜)。

(五)皮肤吸收功能:

1、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先渗透入角质层,在经表皮各层达真皮面被吸收,途径之二是通过毛囊、皮脂腺各汗腺导管被吸收。

2、皮肤吸引条件:A 、皮肤易吸收油溶性的物质;B 、不易吸收水溶性物质;

3、皮肤自身有以下四种状态会影响皮肤的吸收;

A 、角质层的厚薄:角质层越薄,营养物质越易渗透,被吸收。

B 、皮肤的含水量多少:皮肤含水量越多,吸收能力越强。

C 、毛孔状态:毛孔扩张时,吸收能力增强。

D 、局部皮肤湿度:局部皮肤湿度增高,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4、吸收的辅助方法:去角质、蒸脸、按摩、美容仪器、携带吸收(用外在载体包裹物质)

(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新陈代谢功能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 皮肤的PH 值

皮肤的酸性与碱性通常用PH 值来表示。PH 值是指含水份的物体中,其含水份是酸性或碱性的区别。PH 值从0---14,酸碱平衡的中性为7。PH 值在7以下属酸性,PH 值越低酸性越大;PH 值在7以上属碱性,PH 值越高,碱性越大。

正常的皮肤的PH 值在4.5---6.5之间。通常指数在PH 值5.5,呈弱酸性。

皮肤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约占人体的15%~16%,皮肤厚度:0.02~5毫米; 表面积为:1.5~2平方米;表皮厚度:0.1~0.3毫米;

最薄是在眼睑、腋窝,0.02毫米,最厚的是手掌及脚掌0.5毫米。

皮肤外观

由皮丘、皮沟、汗毛三个部分所组成;凸丘部位称皮丘;凹丘部位称皮沟;此外还有小孔,有毛孔与汗孔,合称为皮孔。

油性皮肤:皮丘、皮沟之间的线路不清晰;

干性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折皱在一起;

健康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有序均匀分布;

☆ 皮肤横切面构造

皮肤分三个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却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由外至内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其底层);

角质层:它是由无核死细胞重叠而成的,角质细胞是鳞屑状细胞构造,是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充当保护屏障。(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它的含水量为10%~20%;PH 值为4.5~6.5左右);

透明层:是由透明细胞组成,它存在于人体手掌与脚掌等没有毛囊的地方;由于透明细胞的生存可加重部位更厚,更结实,它成弱酸性,可以中和外来的碱。

颗粒层:由一至三层扁平或菱形的细胞所构成,菱形的细胞它含有透明晶样角质素,它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卫系统,具有曲光、折射的作用,它容易被盐、碱、热破坏透明层的透明晶样角质素。

有棘层: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细胞呈多角形细胞,相互间有微细纤维互相连接,有棘层的细胞间隙,有淋巴液流动来输送皮肤营养;

基底层:由圆柱形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细胞所构成,位于表皮最下方,与真皮成波浪式相连接,由真皮乳头体中毛细管补充营养。

A 、基底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与繁殖能力,它可不断的向上移行,生长并演变成表皮层各层细胞。(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质细胞 ,最后失去生命力成为皮屑脱落被称为细胞的角化周期正常人大约为26天~28天),表皮受损后只要基底层细胞尚存,就能长出正常的表皮,不留痕迹,所以表皮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强。

B 、黑色素细胞:含有酪氨酸酶,能产生黑色素颗粒,阻挡紫外线射入体内产生“自由基”, 黑色素的作用将自由基吸附,进行滤光、保护皮肤的作用又被称为滤光因子;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含量多少是决定了皮肤颜色,主要原因与黑色素细胞多少无关。黑色素细胞与基底细胞的比例为1:10;在人体内黑色素、血红素、叶红素等几种重要色素。 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二)真皮层(含水量60%)

真皮由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黏多醣体)组成,此外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官。皮肤的坚实和弹性,主要由真 皮所决定。

真皮分为两个部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乳头层(外层):因呈乳头状而得名,乳头层走向与表皮垂直,并深入表皮与其紧密结合

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含丰富的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可借扩散作用将养份与氧气送达表皮,由于它具有神经纤维可触觉人体神经;在指端、乳头和生殖器等处的真皮乳头数目最多,因而这些部位感觉特别灵敏。

网状层(内层):网状纤维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黏多醣体,纤维走向与表皮平行宛如弹簧构造,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紫外线与毒素的侵蚀,纤维弹性能会下降,被损坏、变硬或断裂、皮肤会松弛,下垂出现皱纹。

A 、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成束状,有伸缩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能抵抗外界的牵拉。

B 、弹性纤维:在真皮的网状层,较富有弹性,使胶原纤维牵拉后易恢复原状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支架。

C 、网状纤维: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环绕在皮肤附属器官血管神经周围。

(三)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之下,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小动脉、淋巴管、神经网。皮下组织的厚薄因个人营养,健康状况,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脂肪的厚度取决于脂肪细胞的含量;男性为12%~18%;女性为15%~24%;

脂肪细胞作用:(1)保温、防寒;(2)保护缓冲外在撞击力,保护内部组织作用;(3)贮存提供能量;(4)呈现曲线美;(5)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 、D 、E 、K 为脂溶性。

(四)皮肤的附属器官:爪(指甲板)、毛发、皮脂腺、汗腺

爪(指甲板):主要构成:蛋白质与7%~12%的水,蛋白质进行角质化后形成硬性角质素,它有保护作用,当受到重物撞击时可保护皮肤,在拿东西时可起支撑力量作用,同时还有装饰的作用;

毛发:毛发数目约为140万根,为角蛋白构成,吸水性强。其中头发约为10万根,有三个周期:生长期(2~6年)→衰退期(1~2周)→休止期(2~6个月),毛发可使皮肤避免摩擦,有保温和装饰的作用。

其形成原理:食物蛋白质(胃肠吸收分解)成为氨基酸(合成毛乳头)蛋白质(角化后)形成毛发 皮脂腺:分泌皮脂的腺体,属有管腺体,在真皮网状层内;多分布在毛囊壁四周,它的基部成囊状,产生的皮脂成流动液体状,沿着毛囊壁扩散至皮肤表皮角质层上,所以皮脂腺

又称毛囊腺;

(1)皮脂腺的发育时期:从11岁开始至青春期,到16~20岁分泌最为旺盛时期,到25岁后便稳定了。

(2)皮脂腺的分布:有的浓密、有的稀疏,在面部皮脂腺最丰富,T 字部位的皮脂腺很浓密,还有胸部、背部的地方;其它部位相对少一点;分泌油脂,有固留水份令毛发不至于干燥,在皮肤表层的脂肪可令皮肤柔软,但过剩的油脂分泌会对皮肤通道阻赛,形成黑头、暗疮等。

(3)皮脂腺分泌皮脂旺盛的原因:A 、荷尔蒙:分雌性荷尔蒙和雄性荷尔蒙;雌性荷尔蒙又分动情素、黄体素;女性青春期、生理期黄体素与雄性荷尔蒙与旺盛,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B 、脑神经刺激:人的精神状况可以影响到皮脂腺的分泌;C 、气温:气温高皮脂腺的活跃度高使分泌旺盛,相反气温低就分泌会减少;D 、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例如:海鲜、辛辣、油炸食物;E 、年龄:不同年龄、皮脂的分泌多少有差异。

(4)皮脂成份:是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油状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的与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其次是非功过甘油酯类、蜡类、固醇类等。

汗腺:汗腺是分泌汗水的腺体,它分布全身,呈酸性含99%水份,分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由腺体、排泄管及汉口形成。它具有A 、散发体温;B 、与皮脂乳化后形成皮脂膜;C 、排泄毒素。

(1) 大汗腺又称顶浆腺,阿波克连腺,在毛囊处开口。在婴儿时期分布全身,会散发

特异的味道,即乳臭,但会退化掉,直到青春期才发生于特定部位,如耳边、乳晕、腋下、肚脐、外阴,并且男女性特异体味有所不同;位于腋下、阴部最多。当汗腺分泌出的汗水含有实物质就会形成狐臭。

(2) 小汗腺又称艾克连汗腺,为普通汗腺,以皮丘处开口,分布在手掌、脚掌、头部、

全身分布的小汗腺约200~500万个。

皮脂膜的形成:皮脂表面会分泌汗水皮脂乳化结合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它呈弱酸性,PH 值4.5~6.5;其作用:

(1) 防止外面空气直接影响皮肤的湿润度或异物的侵入;

(2) 深入角质层,润滑角质,防止干燥;

(3) 具有杀菌、抑菌的功能,使细菌难以繁殖;

(4) 皮之内还有少量的脱氢固醇,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 ;

☆ 皮肤的血管、神经:

(一)血管:是指血管中的红血球素,皮肤表皮无血管。

(二)神经纤维:A 、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附于毛囊上的竖毛肌之上;

B 、知觉神经纤维:对热、冷触摸,压力及疼痛有所反应;

C 、分泌神经纤维:分布在皮肤的汗腺及皮脂腺上。

☆ 皮脂的化学成份:

皮肤主要成份是水份,约占70%~72%,占人体含水量的1/3,10%在皮肤外层,65%在皮肤内层。其它成份有矿盐、碳、氧、氢、氟、碘、氮、磷、氯、钙、锌、镁、钾、钠、铁等成份。

☆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皮肤的保护功能:

1、防御机械性刺激:皮肤可缓冲外力的撞击,保护内部免受损伤。

2、防御物理性刺激:阻绝电流,阻挡紫外线,防止体内水份蒸发及体外水份的渗入。

3、防御化学性刺激:角质层细胞对弱酸、弱碱的腐蚀有一定的抵抗力。

4、防御生物性刺激: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二)皮肤的知觉作用:

皮肤内有千千万万的触觉、温觉、冷绝、痛、痒的神经末梢,使我们对不同的感觉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三)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

正常人体的体温能维持36. 8℃左右,皮肤的调节作用,假如受到外面气温影响,皮肤的附属器官会自动调整体温(汗腺与皮脂腺会分泌汗水与皮脂);

(四)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1、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2、皮脂腺分泌皮脂:与汗水乳化结合后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

3、皮肤还参与呼吸排泄气体:脸部不易戴妆太久,不要选择密性太强的面膜(撕拉面膜)。

(五)皮肤吸收功能:

1、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先渗透入角质层,在经表皮各层达真皮面被吸收,途径之二是通过毛囊、皮脂腺各汗腺导管被吸收。

2、皮肤吸引条件:A 、皮肤易吸收油溶性的物质;B 、不易吸收水溶性物质;

3、皮肤自身有以下四种状态会影响皮肤的吸收;

A 、角质层的厚薄:角质层越薄,营养物质越易渗透,被吸收。

B 、皮肤的含水量多少:皮肤含水量越多,吸收能力越强。

C 、毛孔状态:毛孔扩张时,吸收能力增强。

D 、局部皮肤湿度:局部皮肤湿度增高,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4、吸收的辅助方法:去角质、蒸脸、按摩、美容仪器、携带吸收(用外在载体包裹物质)

(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新陈代谢功能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 皮肤的PH 值

皮肤的酸性与碱性通常用PH 值来表示。PH 值是指含水份的物体中,其含水份是酸性或碱性的区别。PH 值从0---14,酸碱平衡的中性为7。PH 值在7以下属酸性,PH 值越低酸性越大;PH 值在7以上属碱性,PH 值越高,碱性越大。

正常的皮肤的PH 值在4.5---6.5之间。通常指数在PH 值5.5,呈弱酸性。


相关文章

  • 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 1
  • 职业定义:根据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为其清洁.护理.保养皮肤,美化容颜的人员. 初级美容师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定义:根据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为其清洁.护理.保养皮肤,美化容颜的人员. 2.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3 ...查看


  • 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
  • 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 传统神经生理学和条件反射理论,把非随意注意看成是一种被动的非选择性注意过程.因此,外部刺激的强度因素在引起非随意注意中,具有重要意义.刺激的强度并不简单地决定于它的物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的新异性,即它对机体的不寻常性. ...查看


  • 压疮的防治新进展
  • 创伤骨科压疮的预防 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 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更准确概括本病的实质,反映出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变化.褥疮这一名词近年逐渐被废弃. 压疮的分期 ● I 期 淤血红润期 皮肤完整没有破损,有持续不退的红斑印.超过三十分钟 ...查看


  • 输液港维护
  • PORT使用与维护 静脉输液港插针: 操作准备:1.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 2.用物准备:蝶翼针.中心静脉护理包(皮肤消毒剂. 透明敷贴.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胶带).20ml生理盐水.10ml肝素冲管液(20ml空针抽).胶布.肝素 ...查看


  • 双氧水.碘伏.酒精?伤口处理该选什么消毒水
  • 看看这 2 例伤口不要被颜色蒙蔽了你的双眼 最近,笔者碰到了 2 例伤口,一例是乳腺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皮炎的患者,局部外涂紫药水.另一例是带入压疮病人,家属予外涂红药水.伤口处理选择红药水还是紫药水?怎样处理伤口?现将该 2 例伤口的处理过 ...查看


  •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八.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准备 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砂轮.1毫升注射器 ...查看


  •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 PFNA: 术中所见: 1.X线透下见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右下肢牵引骨折复位,股骨颈钉经股骨距进入股骨头,内固定稳定. 2.器械为施乐辉倚天钉内固定器械产品. 手术步骤: 1.麻醉满意后,患者平卧位于牵引手术床,右下肢牵引复位,左髋截石 ...查看


  •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 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 ...查看


  • 危化品学习
  • 电石.烧碱.PVC危化品理化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1.氯乙烯(乙烯基氯) 1.1 理化特性: 易燃,与空气成爆炸性混合物,为无色具有醚样气味的气体.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熔点:-159.8℃,沸点:-13.4℃,相对密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