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命题人 侯金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面的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
2、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答案1D2D
如图右图,完成3~5 题
3、A 点在B 点的什么方向( )
A 、正东 B 、西北 C 、正西 D 、东南
4、如果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东南
5、如果AB 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 的长度为( )
A 、5000km B 、10000km C 、2500km D 、3000km
小题3:A
小题4:C5 A
6、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
A 、0°,180° B 、0°,20°W C 、0°,0° D 、0°,20°E
7、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B 7.D
8. 右是一幅经纬网格图,A 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10ºS ,170ºE) B .(10ºN ,170ºW)
C .(10ºN ,170ºE) D .(10ºS ,170ºW)
8.C
9.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北斗七星 B .火星 C .木星 D .天王星
9.B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 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开普勒-452b, 距地球约1 400光年。回答10~11题。
10. 开普勒-452b 行星属于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11. 作为宜居行星, 开普勒-452b 应 ( )
A. 有肥沃的土壤
B. 有适宜的温度
C. 表面比较平坦
D. 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10选C,11选B
12.2013年12月25日, 我国首个月球车“玉兔号”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 月球车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 于2014年2月12日首次自主苏醒。“玉兔号”月球车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有( )
①沟谷密布, 泥泞难行 ②极端气温, 温差巨大 ③漫天风沙, 易迷失方向 ④强烈的太阳辐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 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 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13~14题。
13. 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答案:D
14. 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 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15.读右图“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包括的天体
系统有( )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
级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
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
16.太阳辐射( )
A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释放能量
B .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
C .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D .目前可被一般耕地中的农作物利用20%
17.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答案 16.A
17.D
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2012年太阳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 太阳活动是( )
A. 有规律可循的, 但尚无法预报
B.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 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9.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 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20.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 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 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18.C 19.A 20.D
21.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 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
空北极星附近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 。图像反映的运动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流星运动 D. 恒星运动
答案A
22. 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
A.a B.b C.a+b D.a-b
答案C
23. 如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答案A
读“2012年12月3日木星冲日图”,完成24~25题。
24. 图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总星系 D. 银河系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与地月系,地月系级别较低。
25. “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木星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了行星运动的哪一个特征
A. 同向性 B. 近圆性 C. 共面性 D. 连续性
答案:C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26~27题。
26.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答案:A
解析: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相关,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反映。
27.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 .23小时56分 B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24小时
答案:A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28~29题。
28.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球上的昼夜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拨动地球仪会使地球仪表面受到的电灯照射情况(光照) 发生变化,因而能演示昼夜的更替;在同一时刻地球仪表面灯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能反映出昼夜状态的差异。
29.图中P 地( )
A .位于晨线上 B .位于昏线上
C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此时太阳高照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随着地球仪自西向东的转动,P 地会进入白昼,因而P 地位于晨线上。晨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30~31题
30. 根据图中a 、b 、c 、d 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点纬度比c 点低 B .b 点海拔比c 点高
C .c 点纬度比d 点低 D.d 点地势比a 点低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地心和地表的距离,一般的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高度越高,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高度。
31. 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 .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 .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 .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答案:D
解析:影响地球自传线速度的因素有纬度和海拔高度,主导因素是纬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纬度成反比。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
“嫦娥二号”在轨运行期间,卫星可能要经受“日凌”干扰考验和月食考验。读图,完成32题。
32.“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
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日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日凌时,月球及其卫星位于日地之间,卫星信号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强烈干扰,而太阳耀斑并不经常发生,故题中①正确,②错误;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于地球阴影中,卫星外温度急剧下降,卫星中的许多仪器设备会因温度低而影响工作,而且卫星上的许多仪器工作时所需能源为太阳能,故③④正确;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升高,但无论是日凌时还是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基本不变,故⑤错误。
2010
年6月27日,北半球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牧夫座流星雨。回答33~34题。
33.牧夫座流星体属于( )
A .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 .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 .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 .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答案:B
解析: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
34.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 .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 .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 .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答案:C
解析: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
35. 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 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C. 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对于地球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其时间过长过短不会影响生命的存在
D.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特有的地理现象,因而成为保证地球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只有一半能被阳光照射, 产生了昼夜现象。进而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正因为地球周期性的昼夜交替, 才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致于过低也不致于过高, 为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36.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 、可见光区 B 、红外区 C 、紫外区 D 、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紫外区 答案:A
解析:可见光辐射能力最强,约占太阳辐射的能量百分之五十。
37. 下列文字描述的事象蕴含的力量。最终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B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C .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D .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答案:D
解析:四段文字描述的依次是风、石油、煤和火山喷发,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从根本上看,它们蕴含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故选项D 正确。
读“沿我国30°N 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完成38~39题。
38. 图中A 地年太阳辐射量最高,该地区位于:( )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横断山区
39. D 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年太阳总辐射 量
相比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
A .地势高,反射率大
B .盆地地形多,多阴雨雾天
C .日照时间长
D .太阳高度角小
38. C.39. B
40.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发出警告:2013年地球可能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到时全球将陷入大停电,手机通信将全部无法使用,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引发材料中所述的太阳风暴最可能是( )
A. 太阳黑子暴发 B. 太阳爆炸 C. 光球层扩大 D. 日冕层萎缩
答案:A.
解析:太阳阳风暴是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潮时, 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太空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 表示________,D 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 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
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 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遥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答案 (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4.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人们根据统计材料绘制了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2)图B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3)图C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由图A 、B 、C 可知太阳黑子和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4)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天,德国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命令。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他检查机器,电台完好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结果,前线军队与司令部失去联系,像群龙无首似地陷入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而告终。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请你帮忙找出造成布鲁克枉死的可能“元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气候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有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
(6)为了预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正相关。 (2)负相关。 (3)有些时段为正相关,有些时段为负相关。 (4)太阳活动,它的增强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5)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6)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预报体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2. 读以极地为中心投影的太阳光照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A地天文台工作人员每天观测一恒星, 结果发现观测周期与自己的生活周期逐渐不同步, 为什么?
(3)试比较A 、B 两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在A 、B 哪一处建航天发射场效果更好? 向什么方向发射?
(4)2014年春节期间, 家住华盛顿(西五区) 的张华一家, 欲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1月30日20时), 在当地1月29日8时乘飞机飞行13个小时到达北京, 问能否参加晚会?[来源:学科网]
答案(1) 图略。提示:图甲为逆时针; 图乙为顺时针。
(2)观测恒星采用的是恒星日, 即23时56分4秒, 而人们的生活周期为太阳日, 即24小时。观测恒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的时间将比前一天提前3分56秒, 与人们所用时间不同步。
(3)角速度A=B,线速度B>A。发射场建在B 处好。发射方向为自西向东。
(4)能。因为到达北京机场时间为1月30日10时。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命题人 侯金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面的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
2、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答案1D2D
如图右图,完成3~5 题
3、A 点在B 点的什么方向( )
A 、正东 B 、西北 C 、正西 D 、东南
4、如果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东南
5、如果AB 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 的长度为( )
A 、5000km B 、10000km C 、2500km D 、3000km
小题3:A
小题4:C5 A
6、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
A 、0°,180° B 、0°,20°W C 、0°,0° D 、0°,20°E
7、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B 7.D
8. 右是一幅经纬网格图,A 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10ºS ,170ºE) B .(10ºN ,170ºW)
C .(10ºN ,170ºE) D .(10ºS ,170ºW)
8.C
9.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北斗七星 B .火星 C .木星 D .天王星
9.B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 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开普勒-452b, 距地球约1 400光年。回答10~11题。
10. 开普勒-452b 行星属于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11. 作为宜居行星, 开普勒-452b 应 ( )
A. 有肥沃的土壤
B. 有适宜的温度
C. 表面比较平坦
D. 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10选C,11选B
12.2013年12月25日, 我国首个月球车“玉兔号”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 月球车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 于2014年2月12日首次自主苏醒。“玉兔号”月球车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有( )
①沟谷密布, 泥泞难行 ②极端气温, 温差巨大 ③漫天风沙, 易迷失方向 ④强烈的太阳辐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 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 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13~14题。
13. 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答案:D
14. 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 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15.读右图“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包括的天体
系统有( )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
级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
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
16.太阳辐射( )
A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释放能量
B .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
C .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D .目前可被一般耕地中的农作物利用20%
17.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答案 16.A
17.D
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2012年太阳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 太阳活动是( )
A. 有规律可循的, 但尚无法预报
B.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 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9.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 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20.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 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 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18.C 19.A 20.D
21.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 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
空北极星附近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 。图像反映的运动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流星运动 D. 恒星运动
答案A
22. 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
A.a B.b C.a+b D.a-b
答案C
23. 如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答案A
读“2012年12月3日木星冲日图”,完成24~25题。
24. 图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总星系 D. 银河系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与地月系,地月系级别较低。
25. “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木星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了行星运动的哪一个特征
A. 同向性 B. 近圆性 C. 共面性 D. 连续性
答案:C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26~27题。
26.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答案:A
解析: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相关,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反映。
27.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 .23小时56分 B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24小时
答案:A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28~29题。
28.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球上的昼夜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拨动地球仪会使地球仪表面受到的电灯照射情况(光照) 发生变化,因而能演示昼夜的更替;在同一时刻地球仪表面灯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能反映出昼夜状态的差异。
29.图中P 地( )
A .位于晨线上 B .位于昏线上
C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此时太阳高照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随着地球仪自西向东的转动,P 地会进入白昼,因而P 地位于晨线上。晨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30~31题
30. 根据图中a 、b 、c 、d 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点纬度比c 点低 B .b 点海拔比c 点高
C .c 点纬度比d 点低 D.d 点地势比a 点低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地心和地表的距离,一般的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高度越高,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高度。
31. 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 .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 .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 .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答案:D
解析:影响地球自传线速度的因素有纬度和海拔高度,主导因素是纬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纬度成反比。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
“嫦娥二号”在轨运行期间,卫星可能要经受“日凌”干扰考验和月食考验。读图,完成32题。
32.“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
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日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日凌时,月球及其卫星位于日地之间,卫星信号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强烈干扰,而太阳耀斑并不经常发生,故题中①正确,②错误;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处于地球阴影中,卫星外温度急剧下降,卫星中的许多仪器设备会因温度低而影响工作,而且卫星上的许多仪器工作时所需能源为太阳能,故③④正确;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升高,但无论是日凌时还是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基本不变,故⑤错误。
2010
年6月27日,北半球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牧夫座流星雨。回答33~34题。
33.牧夫座流星体属于( )
A .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 .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 .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 .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答案:B
解析: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
34.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 .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 .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 .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答案:C
解析: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
35. 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 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C. 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对于地球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其时间过长过短不会影响生命的存在
D.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特有的地理现象,因而成为保证地球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只有一半能被阳光照射, 产生了昼夜现象。进而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正因为地球周期性的昼夜交替, 才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致于过低也不致于过高, 为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36.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 、可见光区 B 、红外区 C 、紫外区 D 、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紫外区 答案:A
解析:可见光辐射能力最强,约占太阳辐射的能量百分之五十。
37. 下列文字描述的事象蕴含的力量。最终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B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C .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D .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答案:D
解析:四段文字描述的依次是风、石油、煤和火山喷发,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从根本上看,它们蕴含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故选项D 正确。
读“沿我国30°N 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完成38~39题。
38. 图中A 地年太阳辐射量最高,该地区位于:( )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横断山区
39. D 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年太阳总辐射 量
相比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
A .地势高,反射率大
B .盆地地形多,多阴雨雾天
C .日照时间长
D .太阳高度角小
38. C.39. B
40.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发出警告:2013年地球可能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到时全球将陷入大停电,手机通信将全部无法使用,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引发材料中所述的太阳风暴最可能是( )
A. 太阳黑子暴发 B. 太阳爆炸 C. 光球层扩大 D. 日冕层萎缩
答案:A.
解析:太阳阳风暴是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潮时, 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太空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 表示________,D 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 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
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 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遥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答案 (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4.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人们根据统计材料绘制了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2)图B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3)图C 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由图A 、B 、C 可知太阳黑子和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4)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天,德国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命令。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他检查机器,电台完好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结果,前线军队与司令部失去联系,像群龙无首似地陷入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而告终。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请你帮忙找出造成布鲁克枉死的可能“元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气候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有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
(6)为了预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正相关。 (2)负相关。 (3)有些时段为正相关,有些时段为负相关。 (4)太阳活动,它的增强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5)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6)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预报体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2. 读以极地为中心投影的太阳光照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A地天文台工作人员每天观测一恒星, 结果发现观测周期与自己的生活周期逐渐不同步, 为什么?
(3)试比较A 、B 两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在A 、B 哪一处建航天发射场效果更好? 向什么方向发射?
(4)2014年春节期间, 家住华盛顿(西五区) 的张华一家, 欲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1月30日20时), 在当地1月29日8时乘飞机飞行13个小时到达北京, 问能否参加晚会?[来源:学科网]
答案(1) 图略。提示:图甲为逆时针; 图乙为顺时针。
(2)观测恒星采用的是恒星日, 即23时56分4秒, 而人们的生活周期为太阳日, 即24小时。观测恒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的时间将比前一天提前3分56秒, 与人们所用时间不同步。
(3)角速度A=B,线速度B>A。发射场建在B 处好。发射方向为自西向东。
(4)能。因为到达北京机场时间为1月30日1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