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

装 ○

订 ○

线 ○

1

装 ○

2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的《三字经》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请开火车背诵一遍。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1、 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 (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2、解释重点词语:

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 3.讲 “弈秋教棋”的故事。

(1)这一故事以弈秋的两个学生学棋的不同效果为正反教材,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

(2)两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本来接近,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迥乎不同,为什么? (3)这里所提供的弈秋的故事,只是辅助领悟《人之初》的文章精义,无需在这一典故上做过多引导,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概,形成整体的生动认识即可。 4、指导朗读: (1)听老师范读。

(2)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

(4)让学生齐读,分角色对读,加深印象,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布置作业。生字练习或诵读。

3

装 ○

订 ○

线 ○ 4

装 ○

5

订 ○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自读、合作读 (二)、解释重点句子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琢”,雕刻玉石。“器”,指器物。“义”,做人的道理。“玉不琢 出于《礼记·学记》。“君子比德于玉”,美玉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制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 ③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师友”,良师益友。“礼仪”,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 (三)、根据老师的解释,试着翻译 (四)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

(五)、同桌互相读、比赛读、全班齐读 (六)听故事:“秦始皇拜荆条” (七)试着背诵

三、总结。

6

装 ○

线 ○

订 ○

7

8

装 ○

订 ○

线 ○

1

装 ○

2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的《三字经》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请开火车背诵一遍。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1、 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 (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2、解释重点词语:

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 3.讲 “弈秋教棋”的故事。

(1)这一故事以弈秋的两个学生学棋的不同效果为正反教材,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

(2)两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本来接近,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迥乎不同,为什么? (3)这里所提供的弈秋的故事,只是辅助领悟《人之初》的文章精义,无需在这一典故上做过多引导,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概,形成整体的生动认识即可。 4、指导朗读: (1)听老师范读。

(2)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

(4)让学生齐读,分角色对读,加深印象,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布置作业。生字练习或诵读。

3

装 ○

订 ○

线 ○ 4

装 ○

5

订 ○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自读、合作读 (二)、解释重点句子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琢”,雕刻玉石。“器”,指器物。“义”,做人的道理。“玉不琢 出于《礼记·学记》。“君子比德于玉”,美玉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制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 ③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师友”,良师益友。“礼仪”,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 (三)、根据老师的解释,试着翻译 (四)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

(五)、同桌互相读、比赛读、全班齐读 (六)听故事:“秦始皇拜荆条” (七)试着背诵

三、总结。

6

装 ○

线 ○

订 ○

7

8


相关文章

  •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三字经>教学教案 (一) 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介绍& ...查看


  • 识字二教案
  • 识字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认.真"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查看


  • 教育部新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案设计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3.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 ...查看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三教案1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识字3 滨海实验小学 李青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识字和熟读课文,认识文中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片欣赏,朗读课文,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 ...查看


  • 三字经教学反思 1
  • <三字经>教学反思 俞卉 一.吵闹.自始至终都在吵闹. 吵闹的原因: 1. 学生喜欢<三字经>,压不住的喜欢.所以要说出来,甚至叫出来. 2. 老师不熟悉教案. 虽然整堂课就四个部分:背<三字经>导入:& ...查看


  • [雷锋精神代代传好榜样]主题班会教案
  • 雷锋精神代代传 预备(7)班 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通过"雷锋精神代代传"的主题班会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 ...查看


  • 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 古诗文诵读活动课教案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 ...查看


  •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班会课教案
  •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班会课教案 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看着你们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老师真为你们感到欣慰.我们能够来到这个精彩的世界,要感谢赐予我们生命的妈妈.然而生命对于我们是脆弱的,因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