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业务学习内容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5月份业务学习内容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1)

尊严来自高贵的心灵

作者:李镇西

没查过词典,但我以为我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不会太离谱——所谓“尊严”,通俗地说,是一种被人尊重的权利。既然是“权利”那就人人拥有,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拥有权利和权利的实现是两码事。

一次在飞机上,和邻座一名医生闲聊。当他得知我是教师后,说:“我俩的职业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和人打交道;第二,社会声誉都不佳。”我笑了,心想“都和人打交道”并不准确,我每天面对的“人”充满活力,你每天面对的“人”能和我比吗?但他说医生和教师的社会声誉都不佳,我是同意的。平时听听周围人的议论,打开报纸看看那些负面新闻,真是没几个说医生好老师好的。相反有人把医生、警察和老师相提并论比作不同的蛇——“白蛇”、“黑蛇”、“眼镜蛇”!这说法当然既片面又偏激,但这三类职业的社会声誉远不如过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见,相当一部分(不是所有)教师和医生、警察一样,并没有获得普遍的社会尊重,虽然有被人尊重的权利确实上并不被尊重,拥有的权利并没有广泛实现,因此谈不上“尊严”。尽管政府花了大量精力宣传“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还设立了“教师节”,但老百姓依然看不起一些老师。“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是无法强迫的。

我想,一门职业要受人尊重至少有三个原因: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个人素养。且让我稍微回顾一下历史。民国时期我不了解,至少从我记事起,我就从我当老师的父母身上感觉到,教师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令人自豪”。原因还是从我刚才说的三方面去找。

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被当做“改造对象”。“镇反”“肃反”“反右”„„每一次政治运动,教师无一例外都会被冲击。到了“文革”,毛泽东公开宣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

能继续下去了!”——这是毛泽东1966年5月7日致“林彪同志”的信(亦称“五七指示”)中的原话,小时候我可是背的滚瓜烂熟的——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小学,教师队伍再次面临劫难:侮辱、批斗、殴打以至迫害致死的老师不计其数。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特级教师袁丽华,因为不堪忍受曾经叫她“袁老师好”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伴随着着谩骂吐唾沫的批斗,而饮恨自尽,年仅38岁!在我少年的记忆中,我亲眼看见我的老师在被批斗时惨遭毒打,从台下向他砸去的一块石头击中他的头部,鲜血一下子从额头流下来,整个面部顷刻间成了鲜红!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被批被斗被毒打,但在那个年代所有教师头上都悬着一柄达摩克里斯剑,时时刻刻都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事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臭老九”。如此“臭老九”,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不高,似乎自古而然。尽管老祖宗有“天地君亲师”的排列,但到了明代便有了“九儒十丐”之说,教师的地位仅在乞丐至上。这里当然更多的是指经济状况。当教师从来就不可能发财,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就有了“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古训。不过,在运行正常的社会,教师虽然不可能成为富翁,但生活充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已经有不少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也绝不可能仅比乞丐好一点。即使50年代中前期,中学教师的收入也颇为可观。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我岳父50年代初便开始在中学任教,当时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大小十几口人,而且生活还算比较富裕。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到了后来,教师的工资便渐渐衰落了。六十年代初,我的一个叔叔(父亲的同事)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则回到农村的家。一次回家前想给家里老小买点吃的都没钱,最后脱下自己的毛衣换了一个大南瓜带回家!我从小就听惯了“穷教书”的说法,却从来没有听谁说过“穷当官的”。因此,便有了公社书记对小学老师说“你好好干,以后我提拔你当售货员”的真实笑话。

教师在旧时被人称作“先生”,这个称呼包含着人们对教师学识和人品的认可,或者说期待。过去,哪怕是一位乡村小学的教师,都会被周围的乡亲们视为一方神圣。因为“先生”就代表着学问。逢年过节,主持各种礼仪,大家都要去请“先生”。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大家乃至大师,年轻时都有过当小学老师的

经历。比如叶圣陶,当年师范毕业后,就是在苏州郊外的甪直镇以“小学老师”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可以想象,当年学识渊博、人品高尚的叶圣陶会给孩子们怎样的启蒙?当然,叶圣陶是名人,可是我们完全还可以从大家熟知的魏巍《我的老师》中了解一位名叫“蔡芸芝”的普通小学老师对孩子心灵最初的滋润。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孩子们感恩一辈子的!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在现在的中小学中,究竟还有没有叶圣陶这样的大学问家?究竟有多少像蔡芸芝这样充满爱心的老师?孩子们每天见着我们都要叫“老师好”,但如果孩子仅仅是出自礼貌而不是发像魏巍对蔡芸芝老师那样发自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恩,这礼节性的“老师好”三个字是没有多少尊严的含金量的。

好了,我们来看看,现在有的老师(注意,我一直说是“有的老师”而非全部老师)为什么没有尊严?

是政治地位依然低下吗?当然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已摆脱了政治上的歧视,一般情况下,更不可能无端遭受政治迫害。相反,“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等口号已经写进了党和政府的各类文件。尽管有些口号并不见得就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了学校,落实到了教师身上,但毫无疑问,整个社会氛围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比起几十年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就个体而言,也许还会有辱骂甚至殴打老师的现象,但就整体上说,教师在政治上已经翻身,这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吧!

是经济待遇依然不高吗?恐怕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是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教师的工资偏低,我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教高三毕业班的时候,要动员学生报考师范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原因很多,但收入低是重要的一点。就在前几年,在职教师辞职下海做生意的也不是个别。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绩效工资的落实,绝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在当地应该还算过得去——当然,我们不能和大款富翁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中等水平吧,而且教师职业相对还比较稳定,收入自然也比较稳定。这也是近几年师范院校出现报考热的原因。现在每年大学生毕业,包括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参与学校招聘的竞争,经济待遇绝对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有的教师不被人尊敬,既然主要不是因为政治地位,也不是因为经济待遇,那我们只有到教师个人素质上找原因了。按说教师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有着怎样的人格与学识?换句话说,我们就应以什么去赢得社会的尊敬?

最近读《南渡北归》,我实在震惊于上世界上半叶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学识。一边读我一边想,当代知识分子和那一代知识分子在学识与人格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先说学识。

1924年清华学校(当时还不叫清华大学)拟办国学研究院。校长曹云祥邀请1917年因新文化运动而“暴得大名”的胡适担任院长,胡适很有自知之明,立即推辞。他认为,当时大师如云,他算几斤几两?曹云祥说,院长你不愿当,那就退而求其次,担任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吧!胡适依然觉得自己学问肤浅,哪敢冒充“国学导师”?

今天,稍微会说几句论语孟子,加上年长一点,立马就被媒体称作“国学大师”,相比之下,胡适简直就是“文化昆仑”了。但胡适当时很清醒,因为他怎么也不能无视当时真正的学界泰斗的存在。他谦虚而真诚地对曹云祥说:“非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他还向曹云祥推荐了几位大师。

最后,根据胡适的推荐,曹云祥正式聘请的“四大导师”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和近一百年前的大师们相比,说现在的我们简直就是“文盲”一点都不夸张。从学问上说,我们现在究竟哪一点比前人强?想去想来,也就会点计算机操作,会点“爱疯”“爱拍的”而已!

特别让我感慨的是,那年头真的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非虚名,更不轻信文凭。“四大导师”之中,只有赵元任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而王国维、梁启超

和陈寅恪三位学贯中西,却均无博士、硕士文凭。陈寅恪海外留学十几年,分别在柏林、哈佛等欧美名校攻读,却终没拿回一张博士文凭。

试看今天的中国,“博士”“硕士”何其多也!中学甚至小学早已本科化,每年的硕士也如过江之鲫涌入中学,但恕我直言,现在不少博士硕士其学问还不如民国时期的高中毕业生。

所以,我从不敢在我的名片上印“博士”二字。不是虚心,而是心虚。 再说人格。

上面所说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指的是以“教授”的头衔担任导师的四位大师,其实,该院第一批导师是五位而不只是四位。还有一位叫李济,但他是以“讲师”的头衔担任导师的,所以便没有进入“四大导师”之列。

这位李济也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14岁考入清华学堂,18岁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在克拉克大学主攻心理学、社会学,后在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以《中国民族的形成》论文或哈佛大学哲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这是第一位中国人获此殊荣。那一年,李济27岁。

学成之后,李济毫不犹疑启程回国。和若干年以后的许多留美中国学生不同,他想都没有过“在美国发展”。在他的心中,有着成为学术大师的愿望,却没有成为百万富文的大亨或权势显赫的大官的追求。他一门心思想的是“新文化,科学救国,振兴民族”。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抱负,而是他那一代人共同的理想。若干年后,李济这样说:“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想在美国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

渴望中国尽快崛起,这不但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强烈愿望,也是他们的行动。他们清醒地看到了当时中国在各个方面与欧美的差距,并大胆地向西方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强国梦”,梁启超特意安排长子梁思成赴美学建筑,安排次

子梁思永学考古。这一安排,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用梁启超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后来梁思成和梁思永的学术贡献证明,梁启超的目的达到了,梁氏兄弟学成归国后,分别成为自己专业学科中领一代风骚的宗师。他们赢得的,不只是梁氏家族的“风头”,而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这就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

读《南渡北归》,我真的自惭形秽,我甚至不敢对自己说“我是知识分子”。我甚至觉得,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加个引号,为“知识分子”,意思是“所谓的”。

坦率地说,我现在对某些教授、院士,或者号称“大师”的专家,实在不敢轻易尊敬。如今学术腐败这么猖獗,我怎么只知道你的“教授”“院士”是怎么来的?就算你在你所研究的专业上的确达到了某种高度,但人品的高度也上去了吗?一个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自以为有学问,趾高气扬;但怎么看也觉得像没有文化的老板。

过去讲“道德文章”,这是一体的。而现在,道德是道德,文章是文章,两码事!我曾经和一位教授接触过,该教授在全国有数不清的粉丝,因为他的书很是受一线教师追捧,但他在房间里于我聊天的时候,大骂中小学一线的老师是“白痴”,而且言谈举止粗俗猥琐,格调低下。当时我感到吃惊:这就是全国中小学老师心目中的偶像?如果老师们知道他们的偶像如此骂他们,该作何感想?

我再次想到——

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算不上!

请问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有几个在业余时间读书的?有几个教师家里有藏书?除了教材和教参,还有多少人在读教育学著作,读教育专业著作,读教学专业杂志?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他们阅读了多少?他们有没有比较宽阔的人文视野?对于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凝

望了多少?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思考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生活,以及各种暗流汹涌的思潮,又关注了多少?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否能够写一手还算说得过去的文章?当他要求学生背诵古典诗词的时候,他是否能够背诵?有一次,我到某大学中文系去招老师,系主任给我推荐了几位“高材生”,面试时,我只出了一道题:“请背诵一首你能够背的最长的古典诗词。”结果几位“高材生”面面相觑,继而面红耳赤。最后一个男生红着脸背了一首“床前明月光”!曾有媒体报道,某著名高校中文系有学生考试写作文时,因写不起某些常用汉字而改用拼音表达!还有一个学生因为不会写“钥匙”二字,竟然用“key”代替!以前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题词,觉得那一代人的字写得实在是好,包括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彭德怀,也写得一手好字。可现在,随便你到哪所学校去听课,有几位老师板书的字迹能够说漂亮?当学生家长看着孩子作业本上老师那蚯蚓爬行似的批语时,他怎么会对老师肃然起敬?

现在,接受家长送礼请吃,俨然已经是一些老师的“潜规则”了。我就亲耳听一位老师说:“靠山吃山嘛,我们当教师的,也就靠这个了!比起那些巨贪,我们收点礼算什么?”可怕的不是老师收礼,而是老师收礼之后的心安理得,他觉得这是正常的!其实,家长给老师送礼,恰恰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蔑视——送点礼就把“老师”搞掂了!家长当面对我们说奉承话,心里却在骂我们呢!所谓“进门拜三拜,出门骂三代”!我认识的一位小学老师,因为拒绝收家长的礼而在学校成为“另类”,颇为“孤立”。但她说:“我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心里踏实。因为我不欠任何家长的情,所以我在教育处理学生的时候,敢于向任何家长说不!我有这个底气!”有一次,一个学生的母亲给这位老师送礼被退回后,孩子的家长理解了老师的真诚,很是感动。她对老师说:“其实每年给老师红包送购物卡,我心里也不愿意,但一想到别人都送而我不送,我的孩子要吃亏啊!每次我把红包送给老师,老师收下的时候,我心里就说,孙子,你拿去花吧!”你们看,当学生家长表面上对我们毕恭毕敬而心里却在骂我们“孙子”的时候,所谓教师的“尊严”已经荡然无存了。然而,教师的尊严恰恰是被没有自尊的教师自己剥夺的。

没有渊博的学识,缺乏应有的人格,这样的“老师”,你凭什么让家长让社会尊重你?即使政府把一年365天都设为“教师节”,即使政府再把教师的绩效工资翻一倍,也没人尊重这样的“老师”!

不是要我们当老师的都成为完美无瑕的“圣人”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的。其实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很普通,作为学校的一线老师(我现在有时还上课,因此我认为我也是“一线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承受着学生人身安全、教学质量要求、升学率任务以及家长过高的期待值等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每天早晨迎着太阳或冒着风霜雨雪匆匆赶到学校,然后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接待学生家长;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还要在灯下备课、阅读或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我们有着来自教育的困惑,或来自生活的烦恼,也因此而叹息乃至流泪„„但我们绝不苟且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们还坚守着内心的底线。我们不愿意只是埋怨(有时候当然也忍不住发些牢骚),而想通过我们每一天点点滴滴的努力——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从带好每一个班开始,从和每一个学生谈心开始,从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开始„„一句话,通过我们自己干净的教育行为,改善进而(或许能够)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当然不敢奢望改造中国教育,再进而影响我们周围的人改变对教育的看法,改变我们教师的社会形象,以赢得我们的尊严。

有一次去南京师大附中看望吴非,他给我谈到教师的风气:“教师是否被学生真心尊重关键还是教师自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着呐!”他很自豪地谈到他所在的语文组:“我们语文组有几位年轻老师真不错,庄敬自强,有真正的教师修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苟且!”

听到这里,当时我心里一震:“不苟且”这三个字太有分量了,撞击着我的心。我说:“我一定把这三个字对我校老师说。不苟且,意味着抵御外在的诱惑,坚守内心的良知,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决不放弃应有的理想、情操和气节!”

他说:“是的,教师不能放弃理想。人生在世,吃的穿的用的,能够花费多少钱呢?够用就行了。不能因为过分追求物质,而放弃了精神追求。”

吴非所说的“不苟且”是一种灵魂散发出的芬芳。是的,说到底,教师的尊严正是来自高贵的心灵——

厚实的学问,儒雅的修养,执着的理想,赤诚的爱心,纯洁的童真,丰富的智慧,宽阔的胸襟,凌云的气节,伟岸的风骨、朴素的良知、自由的精神„„构成了高贵心灵的全部内涵。

包括我在内的教师应该随时问问自己:我有这样高贵的心灵吗?

几年前的一天,在成都市区一辆公交车上,一位母亲摸样的女士在和旁边的朋友聊她孩子的初中班主任:“孩子从读小学起,每年她们都为给老师送什么礼而发愁。孩子进初中后,孩子的班主任潘老师不许我们给她送任何礼物。现在孩子都快毕业了,许多家长都在说,三年来,潘老师对我们的孩子那么好,可我们想请潘老师吃顿饭,就是那么艰难!”这里说的“潘老师”,就是我校的潘玉婷老师。听了这样的议论,我一点都不惊讶。“李校长,请将***安排在潘玉婷老师班上。拜托了!”每当潘玉婷老师带完一届毕业班,暑假里我总会收到一些领导这样的手机短信,要我把他们或他们亲戚、朋友的孩子安排在潘玉婷新接的班上。在我校,也有不少老师在计算,看他们的孩子读初一的时候,能否刚好赶上潘玉婷教初一,“这样,我的孩子就有福了!”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这里的“有福”不仅仅是说孩子可以享受潘老师精彩的语文课,更是可以享受班主任潘老师的爱。为此,我曾在大会上说:“什么是优秀教师?家长想方设法——甚至托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班上,你就是优秀教师!”

这就是一个教师真正的尊严。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2)

我们今天比孔子高明吗?

作者:李镇西

(早晨六点过匆匆发了这篇博文就出门了,一天都在忙。晚上回家打开网络,呵呵,这么多评论呀!谢谢大家的关注!特别谢谢有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其实,一出门,我就想到“超越”一词不妥。很多年前我在我的一本书中曾说:“中外历史上教育家之间从来就不是互相超越的关系,真正的教育家是无法超越的,但其思想是可以发展或者丰富的。”因此,我把标题改为“我们今天比孔子高明吗?”除此之外,我的基本观点依然不变。有人说我没有和欧美教育家相比,呵呵,我这篇文章本来就只是纵向比较,没想过横向比较——那是另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再次感谢大家!2012年9月27日晚上18:13分补记)

据考证,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那么明天,将是孔子诞生2562周年的纪念日。

孔子的思想当然不止于教育,但他的教育思想无疑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他也因此被誉为“万世师表”。

在许多人爱说“创新”的今天,在许多人动辄就爱说自己“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的今天,在不少学校爱标榜自己创立了什么什么“新模式”的今天,我想问问,我们今天真的比孔子高明吗?我们真的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吗?

不必查阅任何资料,几乎每一个中国教师都能随口说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什么“有教无类”呀,什么“因材施教”呀,什么“启发诱导”呀什么“言行一致”呀,什么“克己内省”呀 ,什么“温故知新”呀,什么“学思结合”呀,等等等等。

这些思想(理念、原则、主张、方法等)至今还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因为对比孔子的这些思想,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不好意思”。

比如“有教无类”,这其实就是说教育公平,或者说教育均衡,我们现在做到了吗?表面上看,似乎做到了。因为我们早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这只是表

象,而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早已被分为三六九等,择校之风屡禁不止。这叫“有教有类”。这比起孔子的主张,是进步还是退步?

比如“因材施教”,这其实就是个性教育。孔子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都尤其独特之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施与不同的教育。我们现在做到了吗?和“有教无类”相比,我们连表面上都没有做到。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评价统一„„用一个模子去框定所有学生。

比如“启发诱导”,这点似乎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但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假启发。过去的满堂灌,现在成了满堂问,而且反复追问——因为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所期待的,自然要一问到底,直到学生说出老师心目中的答案,老师才表扬道:“说得真好!”

比如“言行一致”,孔子认为言行不一,是不道德的。他认为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言不由衷,大话假话,何其多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有多少是连老师自己都不相信更不可能去践行的?可怕的是,说假话成了常态,不但老师不脸红,学生演讲作文也习以为常了。 比如“克己内省”,即与人相处时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是谓“克已”;而“内省”就是遇事多反思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认为孔子的这个主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还学生以成长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就是自我教育。而我们现在做到了吗?

比如孔子教授学生的“六艺”——礼,即礼节,也就是今天的德育;乐,即音乐,也就是今天的美育;射,即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即书法,包括书写和识字;数,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数学„„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吗?然而,孔子并不认为这是“素质教育”,他认为这就是“教育”。只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教育已经越来越远离教育,于是我们不得不“创新”一个术语叫“素质教育”来表明我们的教育追求。但其实不过是让教育回到朴素的原点——这哪里是什么创新呢?一点都不新呢!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聊天,曾点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的意思是说,在暮春三月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相约上五六个成年人,五六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情不自禁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

他的意思是,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在这里,我间接地感受到了孔子所追求的一种教育模式(境界?),这就是人与人(师生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我甚至想像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光明媚的原野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或席地而坐谈经论道,或迎风而跑歌咏舞蹈,他们的歌声在春风和阳光之中闪烁,他们的笑声蓝天和白云之间飘荡„„

这么一幅令人神往的教育图景,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真是一种奢望。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看,今天的孩子已经越来越成为笼中的金丝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退步了至少两千年,不算夸张吧?

这是一个喜欢大谈“教育创新”而毫不脸红的时代。“理念”层出不穷,“模式”花样翻新,“特色”眼花缭乱„„而实际上,把这些“肥皂泡”挑破之后,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比孔子新鲜多少高明多少。我们实在是没有资格侈谈什么什么“创新”。

真理总是素雅的,教育也总是质朴的。在纪念孔子诞辰的今天,让我们擦去教育的油彩,褪去教育的口红,抖去教育的脂粉,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3)

教育的刚与柔

作者:李镇西

我越来越觉得,在抽象的道理层面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没有分歧。比如说抽象地谈论“该不该吃饭”,会有分歧吗?当然不会有——谁能说不该吃饭呢?但是,吃什么饭?怎么吃饭?谁吃饭?和谁吃饭?何时吃饭?何处吃饭?吃多少饭?„„分歧就出来了,而且针锋相对,甚至势不两立。

关于学校应不应该有民主教育,我想无论哪位老师都会高度一致地回答:“当然应该有!”但是,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民主教育包括民主训练?等等,分歧便出来了。

我曾说过:“民主是最硬的。”但我说这话的针对性是,有不少人认为民主就是纵容,就是无法无天,就是让步,就是软弱„„所以我说“民主是最硬的”,具体含义是指成人社会的法律权威,是行动上服从由多数民意形成的国家意志(注意我的每一个措辞)。

但在儿童世界,不能简单地这样说。我当然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强硬的东西,我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

教育,通俗地说,就促进一个人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形成。具体说,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文明行为的养成和高尚心灵的形成——注意,我这里只是说的“基本功能”,还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等等我从略。或者再简化地说,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孩子的“行为”和“心灵”。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训练,需要规则,需要强制,需要鼓励,需要惩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尚心灵的形成,需要引领,需要榜样,需要感动,需要熏染,需要陪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想强调,这两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个过程,不过,“行为”和“心灵”并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细心领会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我们自然会明白,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哪怕这个“法”仅仅是相当于“法”的班级规章制度。

愚以为,面对学生违“法”——触犯了已经告知的规章制度,“容情于法”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我刚才忘记说了,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的法,都是具有“弹性”的,这个“弹性”体现在量刑的尺度上,比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也体现在“免于刑事处分”上。因此,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第二,即使必须执行规矩,以示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实施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在方式上柔和些艺术些,比如王君老师对那三个孩子的处理方式。第三,如果孩子不是当众犯错,而且后果并不严重,如果“公事公办”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干脆放他一马。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效果。

当然,如果是当众犯了严重错误,触犯了纪律,若不处理则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那也不得不“严格执法”,照章处理。宽容也不是无条件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说一不二”,不过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属于教育中“不得已”的“非常态事件”。

现在不少学校热衷于“军事化管理”,我特别反感,而且包括军训我也反对,虽然我的学校也按上级要求不得不每年都对新生进行所谓“军训”。我反对军训的理由这里不多说了,总之,我始终认为,学校需要纪律,学生需要规则,但把学校办成军营是可怕的,让孩子只知服从是可悲的。

请允许我不那么严谨但自以为大体差不多地说——

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马卡连柯语)是相对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是绝对的„„

5月份业务学习(4)

案 例 分 析

任何的德育资源其教育功效都不是绝对的,在不同对象、不同目标与内容上、不同背景下教育功效会有所不同。

开学不久,我发现我班上有个学生很有灵气并且活泼、好动,但他在学习上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说话;在做练习时不爱动笔,即使写也是随心所欲,不符合规范。其次,也是更为严重的,这位同学有明显的偏科现象,他不爱学英语。在每次的英语考试中,他总是在年级中倒数一、二。

一天,英语该查背课文了,全班同学除了他都背下来了。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问他:“你昨天知道留背课文的作业吗?怎么没背下来?”他低着头回答道:“知道,就是不愿意背。”“为什么?”他很理直气壮地说:“我从小学就不愿意学英语。”此时,我意识到,他是因为在开始学英语时就没有好的习惯,抵触心理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换了个话题:“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吗?”他看看我,感到很奇怪,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我立即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此时,我看出他很高兴。我接着说:“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几个老师都认为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将来学习一定错不了。” 他听到了这里,头更低了,好像等着我批评。我接着说:“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发现你确实很聪明,数学上,你一听就会,当别人还在思考问题时,你已经有了答案。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你。”这时, 他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我想,你能学好数学,一定是除了爱好数学的同时,还有好的方法并且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工夫,是吗?”他不住地点头。“既然你很聪明,我相信你除了能学好数学,也一定能学好每一科。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能成功。”此时,他的眼睛一亮,透出了希望。“你的外语不好,应好好找找原因。学习外语其实并不 难,除了背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当然,首先必须正确对待,不能因为不愿意学就不学了。你不但要学,并且还要学好。你能行吗?”他自信地点点头。“今天,咱们就先把这段课文背下来,用心点儿背, 你一定可以。”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能把课文读熟了,但不能背下来。我告诉 他,先一段段地背。终于,经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够把整篇课文 背下来了。“怎么样,就是因为你认真了,所以一会儿你就能背下来 了吧。”我笑了,他也笑了。在临走时,我再次告诉他,“我相信你, 能行!”“我一定能学好英语。”他自信地回答。

思考题:1、在此案例中教育者为什么能成功改变学生?

2、结合您的工作实际,谈谈如果您遇到类似案例,您打算如何处理?

(两个思考题答完之后5月30日发到[email protected]邮箱)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5月份业务学习内容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1)

尊严来自高贵的心灵

作者:李镇西

没查过词典,但我以为我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不会太离谱——所谓“尊严”,通俗地说,是一种被人尊重的权利。既然是“权利”那就人人拥有,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拥有权利和权利的实现是两码事。

一次在飞机上,和邻座一名医生闲聊。当他得知我是教师后,说:“我俩的职业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和人打交道;第二,社会声誉都不佳。”我笑了,心想“都和人打交道”并不准确,我每天面对的“人”充满活力,你每天面对的“人”能和我比吗?但他说医生和教师的社会声誉都不佳,我是同意的。平时听听周围人的议论,打开报纸看看那些负面新闻,真是没几个说医生好老师好的。相反有人把医生、警察和老师相提并论比作不同的蛇——“白蛇”、“黑蛇”、“眼镜蛇”!这说法当然既片面又偏激,但这三类职业的社会声誉远不如过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见,相当一部分(不是所有)教师和医生、警察一样,并没有获得普遍的社会尊重,虽然有被人尊重的权利确实上并不被尊重,拥有的权利并没有广泛实现,因此谈不上“尊严”。尽管政府花了大量精力宣传“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还设立了“教师节”,但老百姓依然看不起一些老师。“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是无法强迫的。

我想,一门职业要受人尊重至少有三个原因: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个人素养。且让我稍微回顾一下历史。民国时期我不了解,至少从我记事起,我就从我当老师的父母身上感觉到,教师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令人自豪”。原因还是从我刚才说的三方面去找。

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被当做“改造对象”。“镇反”“肃反”“反右”„„每一次政治运动,教师无一例外都会被冲击。到了“文革”,毛泽东公开宣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

能继续下去了!”——这是毛泽东1966年5月7日致“林彪同志”的信(亦称“五七指示”)中的原话,小时候我可是背的滚瓜烂熟的——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小学,教师队伍再次面临劫难:侮辱、批斗、殴打以至迫害致死的老师不计其数。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特级教师袁丽华,因为不堪忍受曾经叫她“袁老师好”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伴随着着谩骂吐唾沫的批斗,而饮恨自尽,年仅38岁!在我少年的记忆中,我亲眼看见我的老师在被批斗时惨遭毒打,从台下向他砸去的一块石头击中他的头部,鲜血一下子从额头流下来,整个面部顷刻间成了鲜红!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被批被斗被毒打,但在那个年代所有教师头上都悬着一柄达摩克里斯剑,时时刻刻都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事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臭老九”。如此“臭老九”,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不高,似乎自古而然。尽管老祖宗有“天地君亲师”的排列,但到了明代便有了“九儒十丐”之说,教师的地位仅在乞丐至上。这里当然更多的是指经济状况。当教师从来就不可能发财,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就有了“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古训。不过,在运行正常的社会,教师虽然不可能成为富翁,但生活充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已经有不少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也绝不可能仅比乞丐好一点。即使50年代中前期,中学教师的收入也颇为可观。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我岳父50年代初便开始在中学任教,当时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大小十几口人,而且生活还算比较富裕。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到了后来,教师的工资便渐渐衰落了。六十年代初,我的一个叔叔(父亲的同事)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则回到农村的家。一次回家前想给家里老小买点吃的都没钱,最后脱下自己的毛衣换了一个大南瓜带回家!我从小就听惯了“穷教书”的说法,却从来没有听谁说过“穷当官的”。因此,便有了公社书记对小学老师说“你好好干,以后我提拔你当售货员”的真实笑话。

教师在旧时被人称作“先生”,这个称呼包含着人们对教师学识和人品的认可,或者说期待。过去,哪怕是一位乡村小学的教师,都会被周围的乡亲们视为一方神圣。因为“先生”就代表着学问。逢年过节,主持各种礼仪,大家都要去请“先生”。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大家乃至大师,年轻时都有过当小学老师的

经历。比如叶圣陶,当年师范毕业后,就是在苏州郊外的甪直镇以“小学老师”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可以想象,当年学识渊博、人品高尚的叶圣陶会给孩子们怎样的启蒙?当然,叶圣陶是名人,可是我们完全还可以从大家熟知的魏巍《我的老师》中了解一位名叫“蔡芸芝”的普通小学老师对孩子心灵最初的滋润。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孩子们感恩一辈子的!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在现在的中小学中,究竟还有没有叶圣陶这样的大学问家?究竟有多少像蔡芸芝这样充满爱心的老师?孩子们每天见着我们都要叫“老师好”,但如果孩子仅仅是出自礼貌而不是发像魏巍对蔡芸芝老师那样发自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恩,这礼节性的“老师好”三个字是没有多少尊严的含金量的。

好了,我们来看看,现在有的老师(注意,我一直说是“有的老师”而非全部老师)为什么没有尊严?

是政治地位依然低下吗?当然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已摆脱了政治上的歧视,一般情况下,更不可能无端遭受政治迫害。相反,“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等口号已经写进了党和政府的各类文件。尽管有些口号并不见得就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了学校,落实到了教师身上,但毫无疑问,整个社会氛围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比起几十年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就个体而言,也许还会有辱骂甚至殴打老师的现象,但就整体上说,教师在政治上已经翻身,这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吧!

是经济待遇依然不高吗?恐怕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是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教师的工资偏低,我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教高三毕业班的时候,要动员学生报考师范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原因很多,但收入低是重要的一点。就在前几年,在职教师辞职下海做生意的也不是个别。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绩效工资的落实,绝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在当地应该还算过得去——当然,我们不能和大款富翁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中等水平吧,而且教师职业相对还比较稳定,收入自然也比较稳定。这也是近几年师范院校出现报考热的原因。现在每年大学生毕业,包括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参与学校招聘的竞争,经济待遇绝对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有的教师不被人尊敬,既然主要不是因为政治地位,也不是因为经济待遇,那我们只有到教师个人素质上找原因了。按说教师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有着怎样的人格与学识?换句话说,我们就应以什么去赢得社会的尊敬?

最近读《南渡北归》,我实在震惊于上世界上半叶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学识。一边读我一边想,当代知识分子和那一代知识分子在学识与人格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先说学识。

1924年清华学校(当时还不叫清华大学)拟办国学研究院。校长曹云祥邀请1917年因新文化运动而“暴得大名”的胡适担任院长,胡适很有自知之明,立即推辞。他认为,当时大师如云,他算几斤几两?曹云祥说,院长你不愿当,那就退而求其次,担任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吧!胡适依然觉得自己学问肤浅,哪敢冒充“国学导师”?

今天,稍微会说几句论语孟子,加上年长一点,立马就被媒体称作“国学大师”,相比之下,胡适简直就是“文化昆仑”了。但胡适当时很清醒,因为他怎么也不能无视当时真正的学界泰斗的存在。他谦虚而真诚地对曹云祥说:“非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他还向曹云祥推荐了几位大师。

最后,根据胡适的推荐,曹云祥正式聘请的“四大导师”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和近一百年前的大师们相比,说现在的我们简直就是“文盲”一点都不夸张。从学问上说,我们现在究竟哪一点比前人强?想去想来,也就会点计算机操作,会点“爱疯”“爱拍的”而已!

特别让我感慨的是,那年头真的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非虚名,更不轻信文凭。“四大导师”之中,只有赵元任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而王国维、梁启超

和陈寅恪三位学贯中西,却均无博士、硕士文凭。陈寅恪海外留学十几年,分别在柏林、哈佛等欧美名校攻读,却终没拿回一张博士文凭。

试看今天的中国,“博士”“硕士”何其多也!中学甚至小学早已本科化,每年的硕士也如过江之鲫涌入中学,但恕我直言,现在不少博士硕士其学问还不如民国时期的高中毕业生。

所以,我从不敢在我的名片上印“博士”二字。不是虚心,而是心虚。 再说人格。

上面所说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指的是以“教授”的头衔担任导师的四位大师,其实,该院第一批导师是五位而不只是四位。还有一位叫李济,但他是以“讲师”的头衔担任导师的,所以便没有进入“四大导师”之列。

这位李济也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14岁考入清华学堂,18岁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在克拉克大学主攻心理学、社会学,后在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以《中国民族的形成》论文或哈佛大学哲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这是第一位中国人获此殊荣。那一年,李济27岁。

学成之后,李济毫不犹疑启程回国。和若干年以后的许多留美中国学生不同,他想都没有过“在美国发展”。在他的心中,有着成为学术大师的愿望,却没有成为百万富文的大亨或权势显赫的大官的追求。他一门心思想的是“新文化,科学救国,振兴民族”。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抱负,而是他那一代人共同的理想。若干年后,李济这样说:“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想在美国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

渴望中国尽快崛起,这不但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强烈愿望,也是他们的行动。他们清醒地看到了当时中国在各个方面与欧美的差距,并大胆地向西方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强国梦”,梁启超特意安排长子梁思成赴美学建筑,安排次

子梁思永学考古。这一安排,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用梁启超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后来梁思成和梁思永的学术贡献证明,梁启超的目的达到了,梁氏兄弟学成归国后,分别成为自己专业学科中领一代风骚的宗师。他们赢得的,不只是梁氏家族的“风头”,而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这就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

读《南渡北归》,我真的自惭形秽,我甚至不敢对自己说“我是知识分子”。我甚至觉得,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加个引号,为“知识分子”,意思是“所谓的”。

坦率地说,我现在对某些教授、院士,或者号称“大师”的专家,实在不敢轻易尊敬。如今学术腐败这么猖獗,我怎么只知道你的“教授”“院士”是怎么来的?就算你在你所研究的专业上的确达到了某种高度,但人品的高度也上去了吗?一个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自以为有学问,趾高气扬;但怎么看也觉得像没有文化的老板。

过去讲“道德文章”,这是一体的。而现在,道德是道德,文章是文章,两码事!我曾经和一位教授接触过,该教授在全国有数不清的粉丝,因为他的书很是受一线教师追捧,但他在房间里于我聊天的时候,大骂中小学一线的老师是“白痴”,而且言谈举止粗俗猥琐,格调低下。当时我感到吃惊:这就是全国中小学老师心目中的偶像?如果老师们知道他们的偶像如此骂他们,该作何感想?

我再次想到——

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算不上!

请问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有几个在业余时间读书的?有几个教师家里有藏书?除了教材和教参,还有多少人在读教育学著作,读教育专业著作,读教学专业杂志?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他们阅读了多少?他们有没有比较宽阔的人文视野?对于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凝

望了多少?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思考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生活,以及各种暗流汹涌的思潮,又关注了多少?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否能够写一手还算说得过去的文章?当他要求学生背诵古典诗词的时候,他是否能够背诵?有一次,我到某大学中文系去招老师,系主任给我推荐了几位“高材生”,面试时,我只出了一道题:“请背诵一首你能够背的最长的古典诗词。”结果几位“高材生”面面相觑,继而面红耳赤。最后一个男生红着脸背了一首“床前明月光”!曾有媒体报道,某著名高校中文系有学生考试写作文时,因写不起某些常用汉字而改用拼音表达!还有一个学生因为不会写“钥匙”二字,竟然用“key”代替!以前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题词,觉得那一代人的字写得实在是好,包括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彭德怀,也写得一手好字。可现在,随便你到哪所学校去听课,有几位老师板书的字迹能够说漂亮?当学生家长看着孩子作业本上老师那蚯蚓爬行似的批语时,他怎么会对老师肃然起敬?

现在,接受家长送礼请吃,俨然已经是一些老师的“潜规则”了。我就亲耳听一位老师说:“靠山吃山嘛,我们当教师的,也就靠这个了!比起那些巨贪,我们收点礼算什么?”可怕的不是老师收礼,而是老师收礼之后的心安理得,他觉得这是正常的!其实,家长给老师送礼,恰恰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蔑视——送点礼就把“老师”搞掂了!家长当面对我们说奉承话,心里却在骂我们呢!所谓“进门拜三拜,出门骂三代”!我认识的一位小学老师,因为拒绝收家长的礼而在学校成为“另类”,颇为“孤立”。但她说:“我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心里踏实。因为我不欠任何家长的情,所以我在教育处理学生的时候,敢于向任何家长说不!我有这个底气!”有一次,一个学生的母亲给这位老师送礼被退回后,孩子的家长理解了老师的真诚,很是感动。她对老师说:“其实每年给老师红包送购物卡,我心里也不愿意,但一想到别人都送而我不送,我的孩子要吃亏啊!每次我把红包送给老师,老师收下的时候,我心里就说,孙子,你拿去花吧!”你们看,当学生家长表面上对我们毕恭毕敬而心里却在骂我们“孙子”的时候,所谓教师的“尊严”已经荡然无存了。然而,教师的尊严恰恰是被没有自尊的教师自己剥夺的。

没有渊博的学识,缺乏应有的人格,这样的“老师”,你凭什么让家长让社会尊重你?即使政府把一年365天都设为“教师节”,即使政府再把教师的绩效工资翻一倍,也没人尊重这样的“老师”!

不是要我们当老师的都成为完美无瑕的“圣人”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的。其实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很普通,作为学校的一线老师(我现在有时还上课,因此我认为我也是“一线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承受着学生人身安全、教学质量要求、升学率任务以及家长过高的期待值等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每天早晨迎着太阳或冒着风霜雨雪匆匆赶到学校,然后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接待学生家长;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还要在灯下备课、阅读或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我们有着来自教育的困惑,或来自生活的烦恼,也因此而叹息乃至流泪„„但我们绝不苟且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们还坚守着内心的底线。我们不愿意只是埋怨(有时候当然也忍不住发些牢骚),而想通过我们每一天点点滴滴的努力——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从带好每一个班开始,从和每一个学生谈心开始,从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开始„„一句话,通过我们自己干净的教育行为,改善进而(或许能够)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当然不敢奢望改造中国教育,再进而影响我们周围的人改变对教育的看法,改变我们教师的社会形象,以赢得我们的尊严。

有一次去南京师大附中看望吴非,他给我谈到教师的风气:“教师是否被学生真心尊重关键还是教师自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着呐!”他很自豪地谈到他所在的语文组:“我们语文组有几位年轻老师真不错,庄敬自强,有真正的教师修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苟且!”

听到这里,当时我心里一震:“不苟且”这三个字太有分量了,撞击着我的心。我说:“我一定把这三个字对我校老师说。不苟且,意味着抵御外在的诱惑,坚守内心的良知,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决不放弃应有的理想、情操和气节!”

他说:“是的,教师不能放弃理想。人生在世,吃的穿的用的,能够花费多少钱呢?够用就行了。不能因为过分追求物质,而放弃了精神追求。”

吴非所说的“不苟且”是一种灵魂散发出的芬芳。是的,说到底,教师的尊严正是来自高贵的心灵——

厚实的学问,儒雅的修养,执着的理想,赤诚的爱心,纯洁的童真,丰富的智慧,宽阔的胸襟,凌云的气节,伟岸的风骨、朴素的良知、自由的精神„„构成了高贵心灵的全部内涵。

包括我在内的教师应该随时问问自己:我有这样高贵的心灵吗?

几年前的一天,在成都市区一辆公交车上,一位母亲摸样的女士在和旁边的朋友聊她孩子的初中班主任:“孩子从读小学起,每年她们都为给老师送什么礼而发愁。孩子进初中后,孩子的班主任潘老师不许我们给她送任何礼物。现在孩子都快毕业了,许多家长都在说,三年来,潘老师对我们的孩子那么好,可我们想请潘老师吃顿饭,就是那么艰难!”这里说的“潘老师”,就是我校的潘玉婷老师。听了这样的议论,我一点都不惊讶。“李校长,请将***安排在潘玉婷老师班上。拜托了!”每当潘玉婷老师带完一届毕业班,暑假里我总会收到一些领导这样的手机短信,要我把他们或他们亲戚、朋友的孩子安排在潘玉婷新接的班上。在我校,也有不少老师在计算,看他们的孩子读初一的时候,能否刚好赶上潘玉婷教初一,“这样,我的孩子就有福了!”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这里的“有福”不仅仅是说孩子可以享受潘老师精彩的语文课,更是可以享受班主任潘老师的爱。为此,我曾在大会上说:“什么是优秀教师?家长想方设法——甚至托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班上,你就是优秀教师!”

这就是一个教师真正的尊严。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2)

我们今天比孔子高明吗?

作者:李镇西

(早晨六点过匆匆发了这篇博文就出门了,一天都在忙。晚上回家打开网络,呵呵,这么多评论呀!谢谢大家的关注!特别谢谢有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其实,一出门,我就想到“超越”一词不妥。很多年前我在我的一本书中曾说:“中外历史上教育家之间从来就不是互相超越的关系,真正的教育家是无法超越的,但其思想是可以发展或者丰富的。”因此,我把标题改为“我们今天比孔子高明吗?”除此之外,我的基本观点依然不变。有人说我没有和欧美教育家相比,呵呵,我这篇文章本来就只是纵向比较,没想过横向比较——那是另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再次感谢大家!2012年9月27日晚上18:13分补记)

据考证,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那么明天,将是孔子诞生2562周年的纪念日。

孔子的思想当然不止于教育,但他的教育思想无疑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他也因此被誉为“万世师表”。

在许多人爱说“创新”的今天,在许多人动辄就爱说自己“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的今天,在不少学校爱标榜自己创立了什么什么“新模式”的今天,我想问问,我们今天真的比孔子高明吗?我们真的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吗?

不必查阅任何资料,几乎每一个中国教师都能随口说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什么“有教无类”呀,什么“因材施教”呀,什么“启发诱导”呀什么“言行一致”呀,什么“克己内省”呀 ,什么“温故知新”呀,什么“学思结合”呀,等等等等。

这些思想(理念、原则、主张、方法等)至今还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因为对比孔子的这些思想,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不好意思”。

比如“有教无类”,这其实就是说教育公平,或者说教育均衡,我们现在做到了吗?表面上看,似乎做到了。因为我们早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这只是表

象,而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早已被分为三六九等,择校之风屡禁不止。这叫“有教有类”。这比起孔子的主张,是进步还是退步?

比如“因材施教”,这其实就是个性教育。孔子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都尤其独特之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施与不同的教育。我们现在做到了吗?和“有教无类”相比,我们连表面上都没有做到。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评价统一„„用一个模子去框定所有学生。

比如“启发诱导”,这点似乎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但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假启发。过去的满堂灌,现在成了满堂问,而且反复追问——因为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所期待的,自然要一问到底,直到学生说出老师心目中的答案,老师才表扬道:“说得真好!”

比如“言行一致”,孔子认为言行不一,是不道德的。他认为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言不由衷,大话假话,何其多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有多少是连老师自己都不相信更不可能去践行的?可怕的是,说假话成了常态,不但老师不脸红,学生演讲作文也习以为常了。 比如“克己内省”,即与人相处时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是谓“克已”;而“内省”就是遇事多反思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认为孔子的这个主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还学生以成长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就是自我教育。而我们现在做到了吗?

比如孔子教授学生的“六艺”——礼,即礼节,也就是今天的德育;乐,即音乐,也就是今天的美育;射,即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即书法,包括书写和识字;数,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数学„„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吗?然而,孔子并不认为这是“素质教育”,他认为这就是“教育”。只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教育已经越来越远离教育,于是我们不得不“创新”一个术语叫“素质教育”来表明我们的教育追求。但其实不过是让教育回到朴素的原点——这哪里是什么创新呢?一点都不新呢!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聊天,曾点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的意思是说,在暮春三月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相约上五六个成年人,五六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情不自禁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

他的意思是,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在这里,我间接地感受到了孔子所追求的一种教育模式(境界?),这就是人与人(师生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我甚至想像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光明媚的原野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或席地而坐谈经论道,或迎风而跑歌咏舞蹈,他们的歌声在春风和阳光之中闪烁,他们的笑声蓝天和白云之间飘荡„„

这么一幅令人神往的教育图景,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真是一种奢望。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看,今天的孩子已经越来越成为笼中的金丝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退步了至少两千年,不算夸张吧?

这是一个喜欢大谈“教育创新”而毫不脸红的时代。“理念”层出不穷,“模式”花样翻新,“特色”眼花缭乱„„而实际上,把这些“肥皂泡”挑破之后,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比孔子新鲜多少高明多少。我们实在是没有资格侈谈什么什么“创新”。

真理总是素雅的,教育也总是质朴的。在纪念孔子诞辰的今天,让我们擦去教育的油彩,褪去教育的口红,抖去教育的脂粉,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

5月份教师业务学习(3)

教育的刚与柔

作者:李镇西

我越来越觉得,在抽象的道理层面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没有分歧。比如说抽象地谈论“该不该吃饭”,会有分歧吗?当然不会有——谁能说不该吃饭呢?但是,吃什么饭?怎么吃饭?谁吃饭?和谁吃饭?何时吃饭?何处吃饭?吃多少饭?„„分歧就出来了,而且针锋相对,甚至势不两立。

关于学校应不应该有民主教育,我想无论哪位老师都会高度一致地回答:“当然应该有!”但是,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民主教育包括民主训练?等等,分歧便出来了。

我曾说过:“民主是最硬的。”但我说这话的针对性是,有不少人认为民主就是纵容,就是无法无天,就是让步,就是软弱„„所以我说“民主是最硬的”,具体含义是指成人社会的法律权威,是行动上服从由多数民意形成的国家意志(注意我的每一个措辞)。

但在儿童世界,不能简单地这样说。我当然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强硬的东西,我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

教育,通俗地说,就促进一个人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形成。具体说,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文明行为的养成和高尚心灵的形成——注意,我这里只是说的“基本功能”,还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等等我从略。或者再简化地说,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孩子的“行为”和“心灵”。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训练,需要规则,需要强制,需要鼓励,需要惩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尚心灵的形成,需要引领,需要榜样,需要感动,需要熏染,需要陪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想强调,这两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个过程,不过,“行为”和“心灵”并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细心领会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我们自然会明白,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哪怕这个“法”仅仅是相当于“法”的班级规章制度。

愚以为,面对学生违“法”——触犯了已经告知的规章制度,“容情于法”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我刚才忘记说了,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的法,都是具有“弹性”的,这个“弹性”体现在量刑的尺度上,比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也体现在“免于刑事处分”上。因此,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第二,即使必须执行规矩,以示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实施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在方式上柔和些艺术些,比如王君老师对那三个孩子的处理方式。第三,如果孩子不是当众犯错,而且后果并不严重,如果“公事公办”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干脆放他一马。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效果。

当然,如果是当众犯了严重错误,触犯了纪律,若不处理则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那也不得不“严格执法”,照章处理。宽容也不是无条件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说一不二”,不过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属于教育中“不得已”的“非常态事件”。

现在不少学校热衷于“军事化管理”,我特别反感,而且包括军训我也反对,虽然我的学校也按上级要求不得不每年都对新生进行所谓“军训”。我反对军训的理由这里不多说了,总之,我始终认为,学校需要纪律,学生需要规则,但把学校办成军营是可怕的,让孩子只知服从是可悲的。

请允许我不那么严谨但自以为大体差不多地说——

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马卡连柯语)是相对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是绝对的„„

5月份业务学习(4)

案 例 分 析

任何的德育资源其教育功效都不是绝对的,在不同对象、不同目标与内容上、不同背景下教育功效会有所不同。

开学不久,我发现我班上有个学生很有灵气并且活泼、好动,但他在学习上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说话;在做练习时不爱动笔,即使写也是随心所欲,不符合规范。其次,也是更为严重的,这位同学有明显的偏科现象,他不爱学英语。在每次的英语考试中,他总是在年级中倒数一、二。

一天,英语该查背课文了,全班同学除了他都背下来了。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问他:“你昨天知道留背课文的作业吗?怎么没背下来?”他低着头回答道:“知道,就是不愿意背。”“为什么?”他很理直气壮地说:“我从小学就不愿意学英语。”此时,我意识到,他是因为在开始学英语时就没有好的习惯,抵触心理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换了个话题:“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吗?”他看看我,感到很奇怪,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我立即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此时,我看出他很高兴。我接着说:“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几个老师都认为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将来学习一定错不了。” 他听到了这里,头更低了,好像等着我批评。我接着说:“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发现你确实很聪明,数学上,你一听就会,当别人还在思考问题时,你已经有了答案。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你。”这时, 他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我想,你能学好数学,一定是除了爱好数学的同时,还有好的方法并且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工夫,是吗?”他不住地点头。“既然你很聪明,我相信你除了能学好数学,也一定能学好每一科。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能成功。”此时,他的眼睛一亮,透出了希望。“你的外语不好,应好好找找原因。学习外语其实并不 难,除了背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当然,首先必须正确对待,不能因为不愿意学就不学了。你不但要学,并且还要学好。你能行吗?”他自信地点点头。“今天,咱们就先把这段课文背下来,用心点儿背, 你一定可以。”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能把课文读熟了,但不能背下来。我告诉 他,先一段段地背。终于,经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够把整篇课文 背下来了。“怎么样,就是因为你认真了,所以一会儿你就能背下来 了吧。”我笑了,他也笑了。在临走时,我再次告诉他,“我相信你, 能行!”“我一定能学好英语。”他自信地回答。

思考题:1、在此案例中教育者为什么能成功改变学生?

2、结合您的工作实际,谈谈如果您遇到类似案例,您打算如何处理?

(两个思考题答完之后5月30日发到[email protected]邮箱)


相关文章

  • 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月份工作总结
  • 八月份工作总结 九月份工作安排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年**月**日入职,至今已在*****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一月有余.入职以来,我努力工作和学习,在与领导.同事的学习和接触中,不断完善补充行业专业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修养和能 ...查看


  • 2014年度石门二中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 201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方案 石门县第二中学 二〇一四年三月 201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 化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特制定本方 案. 一.总体目标 以学科建 ...查看


  • 门诊护士长手册
  • 医 科 年 院 室 度 目 录 护理人员花名册-----------------5~7 病区护理人员结构--------------------8 病区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例-----------------8 护士考勤记录---------- ...查看


  • 唐村中心小学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二月 唐村社区唐村中心小学 2011年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特制定 ...查看


  • 常阴沙医院三基培训计划及方案
  • 三基培训计划及方案 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我院加大临床医师"三基三严"理论和操作培训.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将"三基三严"的培训.考核工作作为医师考核的重点.为了提高医 ...查看


  • 在全市业务领导培训会上的发言2015.10
  • 在全市业务领导培训会上的报告 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促进我们今后工作的完善和提高.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各 ...查看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考.含金量较高证书
  • 经常有学生问起:"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考哪些证书呢?" 现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考的.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列出,供学生参考.(当然,英语六级证书和必要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是前提). 一.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 单证员的工作 ...查看


  • 9月份业务笔记材料
  • 学习内容: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 2.实效性 3.研究性 4.创新性 5.统一性(辩证的统一 ) 6.超前性 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 2.整体意识 3 ...查看


  • 2012年医院医务科培训计划
  • 2012年医院医务科培训计划 2012年,为更好的抓好基础医疗质量 规范医疗操作程序 医务科将以"三基三严"."临床专业技术"及"医疗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训为中心内容 认真抓好医务 ...查看


  •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王根民 主任 成员:王勇 李翠珍 单丽芳 质控员:王根民(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