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保护重要性
导言
认真施工后,如果不仔细做好成品保护,那就不算是善始善终,到头来返工费力,耽误时间。具体如何保护成品呢?无外乎正确的施工顺序与细致的保护措施,既要杜绝工序的交叉污染,还要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因地制宜的保护成品,我们整理了相关要点,下面一起看。
工序安排要合理
细部的分部分项工程保护,首先更要明确宏观的注意要点,即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务必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安排工序间的施工顺序,制订一定的施工顺序,并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如预埋与结构的协调、主体结构与装饰装修等,考虑整个工程的全面质量,尤其在交叉作业时要考虑每项交叉工序对已完成部分的影响,共同将成本保护工作做好。
四步分类从容应对
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类型、体积、位置等因素,对成品和半成品采取护(提前防护)、包(将被保护物进行包裹,防止磕碰或污染)、盖(表面覆盖防止管道或预留洞口等被堵塞)、封(局部封闭防护)。
再来看分部分项工程防护要点
1土建部分
(1)电气焊作业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损坏已做好的地面和墙面;
(2)注意防止钢筋的污染,并做好除锈、防锈,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不得上人;
(3)施工剔凿时必须待混凝土基本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墙柱等拆模后及时进行包封保护,防止阳角受损;
(4)严禁在土建建筑上乱涂乱画,如需开洞开凿须先进行审批,且未经许可不得切割结构钢筋。
2安装部分
(1)交叉施工时注意安排工序并相互配合、相互保护,安装作业时首先注意不可破坏土建成品,待其他工序施工时注意检查预留预埋是否被破坏,各种管线是否受影响;
(2)对全部精密仪器、仪表元件、灯具、面板等脆弱物品进行封闭围护,防止磕碰损坏,安装完毕后还应设置覆盖等密封措施以防尘防水,以免影响后期使用。
3防水部分
(1)防水层基层找平层抹平、压光、平整后,控制含水率低于9%,并将阴阳角抹成圆弧角以免损伤;
(2)施工防水层前先清理面层杂物、凸起硬块等,卷材防水层铺设后禁止在其上堆放材料、机具,禁止穿钉鞋上屋面,并及时设置保护层。
4楼梯与门窗
(1)安装钢楼梯时在踏步面层覆盖麻袋片保护;
(2)焊接扶手时局部用水湿润;
(3)刚刚完工的楼梯禁止直接搬运重物;
(4)运输门框窗框时对四角进行包裹,进入室内时注意避免破坏室内墙壁抹灰成品;
(5)门窗在安装前先粘贴薄膜以防水泥砂浆污染或划伤,交工前撕去时,须轻轻剥离。最后别忘了对周围影响的控制
(1)施工时还必须注意对临近建筑物、市政管线的影响,了解地下管线种类、走向和位置,加强跟踪监测,设定预警值、报警值、控制值,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并分析;
(2)对经过现场的所有原有管线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示意走向,以免施工时被破坏;
(3)建立健全现场用地规划审批制度,并设专人负责管线监测与保护,一旦发生事故
须立即上报,并主动配合抢修,降低影响减少损失。
做好这四方面,目标控制妥妥的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工程来说,目标控制都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应对工程目标进行严格管控,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通过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进行纠偏,以保证施工项目按预定计划实施。一般来说,工程项目应从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以及技术措施等4方面进行目标控制。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指分析由于组织原因而造成在项目目标实现上的问题,一般包括各类制度、机构以及人员团队等方面。在工程中,应事先委任执行人员进行执行、监督,以保证劳动力、机具、设备及材料等按计划投入,同时还应巡视、检查工程实施情况。
施工中还应做到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反馈项目信息,预测、发现目标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人员等。
组织措施是项目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应充分重视组织措施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遇到项目目标失控时应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以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即合同措施,是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通常管理措施是用来分析由管理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包括确定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以及签订有效合同(一般指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销合同等),及时做好预防和处理索赔等工作。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应对这些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同时业主方还可以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监管职责,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遇到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及时进行解决,从而对项目目标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用来分析由经济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一般指从项目提出到项目实现始终伴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工作进行的经济管控。为实现良好的项目目标控制,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核算以及二次经营等。
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要收集、加工、整理程经济信息和数据,及时对各种目标计划的资源、经济、财务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各种设计变更及其他工程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应对工程概况、预算进行审核,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审查工程付款。
做到以上要求,减少经济问题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影响,以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进行。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分析由于技术(包括设计和施工技术)原因而造成在项目目标实现上的问题,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想方设法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目标控制。
在整个项目的目标控制中遇到的问题大多用技术来解决,应通过科学试验,比较数据,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对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事先确定设计方案的评选原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必要论证。通过对以上方面进行控制,从而对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应建立一个有机的质量管控小组,以技术负责人为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均参与,同时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做到尽职负责,而且不同部门之间应相互
协调、监督,使施工现场项目管理逐渐健全化、制度化。
成品保护重要性
导言
认真施工后,如果不仔细做好成品保护,那就不算是善始善终,到头来返工费力,耽误时间。具体如何保护成品呢?无外乎正确的施工顺序与细致的保护措施,既要杜绝工序的交叉污染,还要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因地制宜的保护成品,我们整理了相关要点,下面一起看。
工序安排要合理
细部的分部分项工程保护,首先更要明确宏观的注意要点,即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务必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安排工序间的施工顺序,制订一定的施工顺序,并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如预埋与结构的协调、主体结构与装饰装修等,考虑整个工程的全面质量,尤其在交叉作业时要考虑每项交叉工序对已完成部分的影响,共同将成本保护工作做好。
四步分类从容应对
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类型、体积、位置等因素,对成品和半成品采取护(提前防护)、包(将被保护物进行包裹,防止磕碰或污染)、盖(表面覆盖防止管道或预留洞口等被堵塞)、封(局部封闭防护)。
再来看分部分项工程防护要点
1土建部分
(1)电气焊作业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损坏已做好的地面和墙面;
(2)注意防止钢筋的污染,并做好除锈、防锈,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不得上人;
(3)施工剔凿时必须待混凝土基本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墙柱等拆模后及时进行包封保护,防止阳角受损;
(4)严禁在土建建筑上乱涂乱画,如需开洞开凿须先进行审批,且未经许可不得切割结构钢筋。
2安装部分
(1)交叉施工时注意安排工序并相互配合、相互保护,安装作业时首先注意不可破坏土建成品,待其他工序施工时注意检查预留预埋是否被破坏,各种管线是否受影响;
(2)对全部精密仪器、仪表元件、灯具、面板等脆弱物品进行封闭围护,防止磕碰损坏,安装完毕后还应设置覆盖等密封措施以防尘防水,以免影响后期使用。
3防水部分
(1)防水层基层找平层抹平、压光、平整后,控制含水率低于9%,并将阴阳角抹成圆弧角以免损伤;
(2)施工防水层前先清理面层杂物、凸起硬块等,卷材防水层铺设后禁止在其上堆放材料、机具,禁止穿钉鞋上屋面,并及时设置保护层。
4楼梯与门窗
(1)安装钢楼梯时在踏步面层覆盖麻袋片保护;
(2)焊接扶手时局部用水湿润;
(3)刚刚完工的楼梯禁止直接搬运重物;
(4)运输门框窗框时对四角进行包裹,进入室内时注意避免破坏室内墙壁抹灰成品;
(5)门窗在安装前先粘贴薄膜以防水泥砂浆污染或划伤,交工前撕去时,须轻轻剥离。最后别忘了对周围影响的控制
(1)施工时还必须注意对临近建筑物、市政管线的影响,了解地下管线种类、走向和位置,加强跟踪监测,设定预警值、报警值、控制值,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并分析;
(2)对经过现场的所有原有管线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示意走向,以免施工时被破坏;
(3)建立健全现场用地规划审批制度,并设专人负责管线监测与保护,一旦发生事故
须立即上报,并主动配合抢修,降低影响减少损失。
做好这四方面,目标控制妥妥的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工程来说,目标控制都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应对工程目标进行严格管控,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通过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进行纠偏,以保证施工项目按预定计划实施。一般来说,工程项目应从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以及技术措施等4方面进行目标控制。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指分析由于组织原因而造成在项目目标实现上的问题,一般包括各类制度、机构以及人员团队等方面。在工程中,应事先委任执行人员进行执行、监督,以保证劳动力、机具、设备及材料等按计划投入,同时还应巡视、检查工程实施情况。
施工中还应做到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反馈项目信息,预测、发现目标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人员等。
组织措施是项目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应充分重视组织措施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遇到项目目标失控时应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以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即合同措施,是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通常管理措施是用来分析由管理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包括确定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以及签订有效合同(一般指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销合同等),及时做好预防和处理索赔等工作。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应对这些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同时业主方还可以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监管职责,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遇到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及时进行解决,从而对项目目标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用来分析由经济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一般指从项目提出到项目实现始终伴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工作进行的经济管控。为实现良好的项目目标控制,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核算以及二次经营等。
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要收集、加工、整理程经济信息和数据,及时对各种目标计划的资源、经济、财务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各种设计变更及其他工程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应对工程概况、预算进行审核,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审查工程付款。
做到以上要求,减少经济问题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影响,以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进行。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分析由于技术(包括设计和施工技术)原因而造成在项目目标实现上的问题,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想方设法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目标控制。
在整个项目的目标控制中遇到的问题大多用技术来解决,应通过科学试验,比较数据,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对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事先确定设计方案的评选原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必要论证。通过对以上方面进行控制,从而对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应建立一个有机的质量管控小组,以技术负责人为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均参与,同时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做到尽职负责,而且不同部门之间应相互
协调、监督,使施工现场项目管理逐渐健全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