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教育文章推荐

精彩教育文章推荐

付出的越多,回报就越多吗?那可不一定!尤其是对子女的爱!满怀慈爱的父母一定要看看此文!

珍惜的奥秘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

新去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

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

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

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

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养猴子的人和养河马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他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够,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其实才是好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够着困难,又十分费劲,还不一定能够得着,我们才去珍惜,才觉得它贵重。天下有许多事,一旦容易了,就等于过剩,人们就会抛弃它。不管它是多,还是少,它的原有价值都会被降低。人世间,什么是最好、最宝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准确的,就是那些往往离我们最远,又最难够到的东西最为宝贵。当然,这些东西有时并非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珍惜,在生活中永远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我们常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把我们十分珍惜的东西想方设法弄到手,但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却发现,这种千方百计弄来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我们最终常常是把这些东西放烂或是遗弃,但它却使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追求。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懂得了珍惜,才使我们无处不获益。

总之,拿一切“稀少”、“难得”当成宝贝,对一切够不着的东西努力去够,是人类的本性。这种伟大的本性,也是生命不断延续下去的深奥秘密。

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以心养心。

你希望孩子“温文尔雅”,而你能做到“处惊不变”吗? 今天你又发火了吗?

刘心怡 焦躁的家长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的两个女友都去了幼儿园看儿子的节目表演。一个女友是哼着歌回来的,可见儿子的表现让她满意。另一个一脸的沮丧,我们见面后,她还在给儿子打电话说:儿子,妈妈对你今天的表现很失望,你看别的小朋友表现那么好,你看你,就知道哭。说完她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后来,向一个很有教育孩子经验的女友说了这事,她说:这两个女人都很自私,想的都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小孩子的表现总是时好时坏,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强化这种东西呢?太自私了。

我一下子也脸红了,孩子表现没有达到我的心愿时,我不也是控制不住地发火吗?等孩子上学走了时,我又后悔得不行,自责到再看到他为止。

一位女友为了让她上高中的女儿说出自己的心事,主动把自己的一些心事告诉女儿,想以此换来女儿同样的倾诉,以便了解她的一些心理轨迹。可是,她的女儿在她说了又说之后,没有告诉她一点儿心事。

女友气急败坏地问女儿:我什么隐私都告诉你了,你为什么一点也不说自己的事呢?做女儿的很无辜地说:我让你说了吗?我没有让你告诉我你的心事呀。 女友哭笑不得地反省道:你看看,成人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加给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有自控力的可能很不开心,没有自控力的可能会大发雷霆。

烦恼的孩子

其实,上面提到的场景,几乎在每个家庭都上演着:

一个上初中的女孩,因为作业有错别字,妈妈愤怒地撕破了她的作业本,并恨恨地哭道:我不上班,整天围着你转,你就拿这种态度对我吗?搞得孩子不知所措,恨不得跑出去自杀算了。那一刻她说她恨死了妈妈,一点也没有修养,像一个泼妇。

另有一个十岁的男孩离家出走,被好心人发现送到警察那里,问他出走原因,他哭了,说:我爸爸看我考了高分就乐,考了低分就打我,他真是个白痴,竟然不问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们打着为孩子好这个旗号,总是让孩子这样让孩子那样,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会大发雷霆。这让孩子不知所措,时间久了,很可能会有心理上的疾病。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拒绝跟妈妈交流,急得妈妈带她看心理医生。当妈妈的回避之后,小女孩对心理医生说:我妈妈很烦,我不喜欢跳舞,她非要我练。我做得不好,她就骂我笨,我才不要理她。当妈妈的在外面听到这话,泪流满面,不知心里做何想。

家长和孩子,谁更该自控

很多家长在面对教育专家时会说:我也极力在控制自己不发火,但是,看到搞乱的房间,没写的作业,考得一塌糊涂的成绩,真的一点也控制不住地想发火。 而孩子对专家说:他们大人都无法改掉自己的毛病,想让我们一下子改好,

可能吗?

大人对孩子发火,总好像是应该的事情。但是,据了解,家长发火的次数越多,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越来越有交流障碍,并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孩子在中国家长的心里,好比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发火想打他就那么做了,从没有感到做得有什么过分。

一个在母亲的打骂中成才的男孩对朋友说:小时候,我妈妈对我大发雷霆的样子我还记得,我现在对她一点也亲近不起来。

这样看来,孩子就是成才了又怎样,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温和的爱的教育,恶狠狠的教育也许可以让孩子很有出息,但他不能够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愿意吗?

对家长的几点警示:

1、当孩子的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时,不要一张口就说怎么搞的怎么搞的?尽量让自己平静一分钟再说话,或者让孩子自检一下再说,分析比指责发火有用得多。

2、当他考得一次比一次糟糕时,千万别绝望得失控,天没有塌下来,不是吗?带他出去吃一次他很早以前就想吃的西餐吧,在那样的好气氛中,你们可以推心置腹地聊一下,一起想办法克服,总比发火来得有效。

3、当他面对电脑视你为无物时,更不能发火。与他一起玩一场游戏,证明你也很喜欢玩,你也想玩得不吃不睡不工作。但是,可能吗?孩子面对你的心平气和,热爱打游戏却能够自控时,他就会自觉地有节制了。

4、当孩子出现早恋的倾向时,帮他出出主意好了,做他的知心朋友,总比敌人更能掌握他的心态。可以讲一下自己像他那么大时失意的恋情,为什么失意呢?他想知道的就是你的经验了。这就是最好的机会,还用得着发火生气担心吗? 家长学会了自控,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坏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也会传染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女孩会变得越来越优雅,男孩会变得越来越绅士的。你愿意这样做吗?慢慢来,你控制自己不发火了,再去与孩子交流吧。 你会为你的孩子自豪吗,哪怕他其实并不是多么优秀? 爸的老丫头 文/王璐

(1)

“吹牛王”这个名字是我给他取的,因为他太喜欢吹牛,无边无际的,常常让我啼笑皆非。

比如,小学六年里,我唯一得过一次奖状,是在作文比赛中得了三等奖,可他却把那奖状裱起来,中规中矩地挂在墙上,无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他都一脸兴奋地吹嘘:“看,这是我们家老丫头得的奖状,作文大赛,几百个学生中选出来的前三名,厉害着呢!”即使是邻居家6岁的孩子来玩,他也要抱起那孩子来到奖状旁,说:“看我们家你姐姐多出息,你长大了得学着点儿„„”

读中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属于中等水平,即便这样,他每次去开家长会的时候,还是认真地穿上自己唯一像样的衣服,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举着我的成绩单,看看前座,再看看后座,回家后对垂头丧气的我说:“老丫头,我看了,你后边那学生,比起你的成绩差多了,你前边那学生也就比你好一点儿。不错了,这次考第20名,下次不就考到第10名了,大下一次„„”我没有心情告诉他,我们班级的座位是按照成绩划分的,坐在我后边的当然比我要差一点儿。而他还在掐着手指头算——“嗯,用不了几次,就能拿全班第一!”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普通高中,我和他一起站在分数榜下,当他看到我的名字时,在人群里大呼小叫:“老丫头,快看,你考进了四中!”我皱着眉头拉他的衣袖。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相熟的、不相熟的人都要热情地打招呼,告诉人家:“我们家老丫头考上高中了,成绩可真不错,回头去我们家喝酒啊!” 回到家,我气得对他喊:“你能不能不吹牛了,考上四中是什么光彩事吗?那只是一所名气不好的普通高中,有什么可炫耀的?”他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谁说的,我都听说了,四中每年也有考上好大学的,我们家老丫头哪都不比别人差,一准儿也能去读重点大学。”我不再理他,他就自己叨咕:“老李家的儿子学习不好,只读了职高;老张家的孩子,听说去学修汽车了。还是我们家老丫头有出息,考上了高中,真争气!”说完,独自倒上二两酒,心满意足地哼哼着小曲,好像我真的给他争了多大的面子。

(2)

和很多普通高中的情形一样,同学们在高二时就不太好好学了,上课睡觉,看课外书,或者干脆逃课。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开始逐渐放弃,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连老师讲课都显得那么枯燥无趣。

有几次,我想对他说,我不想念了,去学习一门技术算了,这样还能早些挣钱,省得他摆摊修车那么辛苦。可每当看到他天天晚上站在路口等我的身影,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总是絮絮叨叨地问:“今天都学什么课了,今天老师表扬你没?”我说:“我都多大了,别总问我十几年不变的问题。”他提着书包,快步跟着我,“你多大了也是我的老丫头,老丫头就永远是孩子。快说说,今天老师表扬你没?”

我不耐烦:“表扬了表扬了,老师天天不干别的,就一个劲儿地表扬我,行了吧?”他嘿嘿笑了,明明知道我是在敷衍他,还是好脾气地说:“我就知道,我们老丫头那么优秀,老师一准儿天天表扬。”

学校开了夜课,每晚9点放学。晚上6点时,门前挤满了家长送饭的队伍。他风雨无阻地送饭给我,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把饭盒层层包好后放在怀里,见到我便说:“拿回教室去快吃,别等凉了,对胃不好。吃鱼时注意点刺儿。”我已经转身走了,他还要在后边高声来一句:“老丫头,好好听课,晚上我来接你!”

这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像每天我的晚饭里都有鱼,而且是把刺摘掉的鱼,他还要嘱咐我注意点刺儿。那时候,我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点多余。当然,我知道,这是他爱我的方式。

因为他听说吃鱼补脑,所以每天早晨,他都去赶早晨的菜市,买一条最新鲜的鱼回来。虽然我知道他不会舍得吃鱼,但我却没想到他每天的晚饭是泡菜拌在米饭里,每晚都一样。他说:“泡菜咋了,多少人家连泡菜都吃不上,我又不用补脑,吃些好的没用!我爱吃这口。”

我吼他:“是,你爱吃这口,就把自己瘦成麻秆一样了。”他举起自己的胳膊,摆出十分强壮的姿势:“谁说我是麻秆?我是大树,为我们老丫头遮风挡雨的大树。”

可是,有一米七五的个子,却刚刚120斤,是大树吗?他笑的时候,我偷偷哭了。

(3)

因为他,我发誓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从我手里接到通知书那刻,像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贝,用手抚摸着,又举在眼前看着,问我:“老丫头,本科是最高学历了吧?”我笑,对他解释他也不一定能懂,便点头说是。他更高兴了,逢人便说:“我们老丫头考上本科了,大学!知道吧?那可不是谁都能考上的啊,那是最高学历!”

他还在修车摊外竖了个牌子——免费修车3天!说这是叫“普天同庆”。无论谁来修车,他都要海阔天空地表述一番:“我们家老丫头从小学习就好。这不,我屋里还有她小时候得的奖状呢!你说这孩子聪明吧,就随我了,其实我就聪明„„”

送我报到那天,他背着行李,一路挺胸抬头。在校园里一块英语牌子下,他清了清嗓子,得意地说:“老丫头,来,给爸念念,这上边写着啥?”他的话引来了很多目光,我小声说:“快走吧,一会儿我再告诉你,别丢人现眼了。”他依旧大嗓门,“这咋丢人现眼了?这洋玩意,你以为谁都能念出来啊!也就我们老丫头,英语学得好。”

在寝室里,他不让我动手,亲自为我铺床,一边整理行李,一边对旁边的家长说:“你们家孩子考了多少分?540?我们家老丫头考了550。她呀,从小就有学习的天分,那时候我就知道,长大一准儿错不了„„”我哭笑不得地拉他的胳膊,让他别乱说话了。他叨咕:“我说错话了?”想了想,又自言自语,“没说错,就是考了550,从小就有学习的天分!”

他再次来看我时,我和李梅在图书馆,寝室同学给李梅打了传呼。我俩回到寝室后,李梅向他问了好,说:“叔叔,幸好我带呼机了,不然您就得在这等上两个小时了。”他愣一下,然后问:“你们就是用呼机联系的?怪不得这么快就知道我来了,呼机这玩意真是好。”

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他的400元汇款,他在电话里说:“老丫头,你也去买个呼机,我打听了,现在的大学生都用这个,咱买不起好的,先买个一般的,别人有的东西,我们家老丫头也不能落下!”

我说:“我们不能和人家比,我上学的学费还是借的呢,这么浪费买呼机做什么?”他不高兴了,第一次对我吼:“这些你不用管。钱不是还能挣吗,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快去买!”

拿着呼机的时候,我心是疼的,尽管他说挣钱就是为了花,可是我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每一分钱,挣得多么辛苦,摆摊修车风吹日晒,冬天的时候,手指都冻裂了,他连药膏都舍不得买。

(4)

大学毕业后,我在报社做编辑,他更是有了吹牛的资本,每天拿着有我名字的报纸四处宣扬:“我们家老丫头出的报纸,看到没,这是她的名字,咱挣的是文化人的钱。真是3岁看到老,我们家老丫头小学的时候,作文就得过奖状,不信你去我家看看,现在还挂在我屋里呢„„”

我给他买了副老花镜,是那种带链子可以挂在脖子上的,他美滋滋地戴着,逢人就说:“这是我们家老丫头给我买的,你也有老花镜?那可不一样,你看我这个,是带链子的,高级货,在大商场买的,跟地摊货可不是一个档次!” 这么多年了,他依旧改不了吹牛的秉性。我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他说:“你小子真是有福气,能找到我们家老丫头这么好的孩子。她从小就漂亮,在我们这一带,属一属二,谁不说她长大能当明星啊!也就是我们家老丫头不愿意当明星又唱又跳的,就想当个文化人,就跟鲁迅似的,专门写文章„„”

我和男朋友都被他逗笑了,其实我有他说的那么漂亮吗?根本没有,更没人说我长大能当明星。论长相,我最多只能算是一般,绝对与漂亮不沾边。这个世上,想必也只有他认为,我是可以当明星的,也只有他认为,我和鲁迅可以划在一个等级里。

(5)

那天,5岁的女儿哭着跑回来说:“妈妈,他们说我外公是个傻子。”我一愣:“住嘴!你外公不是傻子,不许听别人乱说。”女儿指着他:“妈妈你看外公还流口水呢,外公真的是傻子!”我举起手给了女儿一巴掌。这是我第一次打她,她哭着跑回了房间。

我走过去,为他擦去了流出的口水,他对着我笑,含混不清地叫我“老丫头”。我的眼泪哗的一下落了下来,我摸着他的头发,叫了声“爸”!他抬起手为我擦眼泪,目光似乎不再呆滞,而是看到我流泪后的心疼,他一遍遍重复,“老丫头,老丫头„„”

是的,他是我的父亲,30岁那年有了我,母亲却在生下我的第二年就心脏病发作去世了。在东北,只有最小的女儿才被唤成老丫头,他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却也叫我老丫头,因为在他心里,我永远是他最心疼的小女儿。是他用乐观的精神将我带大,将我感染,他没有多少文化,这一生里,他却让我懂得什么叫知足常乐!

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吹牛王,在他60岁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一点点变得严重。而今,他唯一认识的人,就是他的老丫头。

我敲开女儿的门。我想,我应该把那些往事讲给她听,那些她的外公因为爱我而令人啼笑皆非的吹牛事„„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感吗?看看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

搬书的小男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12-9 11:20:56

小男孩正帮父亲把一些藏书从阁楼上搬到楼下较宽敞的地方。小男孩觉得能助父亲一臂之力是很了不得的事,虽然事实上他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还碍手碍脚,使工作进行得更缓慢。

但这男孩的父亲不仅有耐心,而且有智慧。他知道让儿子参与工作的意义,远比搬一大叠书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过,在这位父亲的藏书之中,有几本是又厚又重的教科书。对小男孩而言,要把这些书搬下楼,是相当吃力的事。有一回,他所抱的那叠书一连掉落好几次。最后他气急败坏地跌坐在阶梯上,难过得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不够强壮,无法捧着厚重的书走下狭窄的楼梯。想到自己不能为父亲效劳,他简直伤心极了。

父亲看在眼里,一言不发,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本,将它们放回小男孩的怀中,然后以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抱起捧着书的儿子,将书和儿子一并抱下楼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父子俩有说有笑地完成了任务:小男孩负责搬书,父亲负责搬小孩。

父母感悟:

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让孩子帮着一起做事,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帮了父母的忙而觉得自己是很有价值的人。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

价值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并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来源:陕西教育网 责任编辑:admin】

农民父亲如何教育出哈佛儿子

高中同学子俊从哈佛学成归来,我做东请客。

闲聊中,我谈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爱穿衣打扮,对待学习却漫不经心,并且屡教不改,我为此伤透脑筋。”子俊听后只是笑笑,不出声。

我好奇地问:“你父亲当年用了什么先进的教育方法,把你培养成哈佛博士的?”子俊说:“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哪懂得什么教育方法。”

“那你就是天生爱学习喽!”

子俊摇了摇头,说:“也不是。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父亲到城里打工,把我带去玩了几天。白天父亲忙,我就一个人在外面闲逛。到了晚上,父亲就带我去城里最豪华的宾馆。”

我大惑不解:“难道是带你去进行高档消费?”

“当然不是。”子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父亲只是带我去逛逛,让我见识一下宾馆里彬彬有礼的绅士、高雅的钢琴弹奏、辉煌的吊灯、柔软舒适的真皮沙发。父亲说:„世间除了我们山沟里的麦田和果树,还有许多富足和美好等待着你去追逐。‟”

见我若有所思,他继续说:“回乡的前一天,父亲专门带我去了趟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内,我听到了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父亲说,这些地方有比我们这个城市更高的楼、更多的车、更好的大学。我问父亲这些地方在哪?父亲说,很远,要漂洋过海。我摇头叹息。父亲又说:„其实也

不远,只要你有了足够的知识,也许10年后,你就可以乘着知识的翅膀到达。‟回去以后,我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梦:10年后到大海的那边去看看。” 我陷入沉思,说:“难怪高中时,你对待学习总是如饥似渴。”

“其实,我也有学不进去和懈怠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后,我总爱一个人跑到操场上,仰望天空飞过的客机,那里装载着我的梦想。我常想,它们飞向哪里,纽约还是东京?看着看着,我就有了一股飞翔的冲动,第二天,就像加了油的飞机,又动力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恍然大悟,那个文化不高的父亲,用一种朴实的方法赋予了儿子飞翔的欲望。而我呢,殚精竭虑地给女儿讲道理、教方法,到头来却事倍功半。我终于明白,如果人生的前行好比飞机的起飞,那么实现梦想的欲望就如机油,没有油,再好的引擎,再先进的雷达,也显得苍白无力;加足了油,方法的问题,斗志的问题,动力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知名的服装设计师正在演讲,她说:“小时候我喜欢漂亮的衣服,我的父亲告诉我,巴黎有很多好看的衣服,如果你想穿上世界上最美的衣服,长大后就该去巴黎,我的心中从此种上一颗小小的美丽梦想的种子……”

梦里的设计师,就是20年后我的女儿。(摘自《孩子》)

皇甫军伟:养孩子先从养“心”开始

《深圳特区报》记者何招鑫

有人常抱怨孩子难教育,但很少人想过,我们是不是在用正确的“心”在教育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者,也就是我们自己。

如何做个有智慧的家长?——日前,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儿童发展研究教育专家皇甫军伟在深圳图书馆与听众分享做一个好家长的智慧。他说,养孩子要先从养“心”开始。

1教育是养“心”的工作

家庭教育是教育什么?皇甫军伟说,我相信深圳90%的家长都在努力开发孩子的大脑,增加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技能,但很可惜,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养”孩子的心。如果一家几口人只是一味地往孩子脑子里灌输知识,这样的孩子跟没受过家庭教育没有差别,因为孩子的心是没有人“养”的。

现在孩子学习的根本问题是内心的营养不足。养孩子“心”的人是家长,而环境是在家庭。如果孩子是花苗,那么家庭就是土壤。现在我们的家长都爬到孩子的“树干”、“树头”或“树冠”上去修剪,而忘记了根的存在,更忽视了孩子的“根”所依附的这片土壤。这片土壤是什么?就是父母身上的教育素养,包括家长的教育智慧、教育意识,还有孩子一直依赖的这个家庭。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份量不到20%,但它起的作用占到80%,孩子在家跟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是决定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家长在家养的孩子那颗“心”的状态,是孩子家庭环境的那片土壤。一个孩子的内心强大了,他的才智才能表现其价值。

听说深圳有位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位家教,开出的条件是年薪12万,并配一辆车。这叫家庭教育吗?这不是,这离教育很远,甚至是背离。

2养心先养父母的“心”

皇甫军伟说,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表现浮躁,这是孩子成长的大忌。家长的心浮躁,孩子的心就会跟着浮躁,所有孩子对学习产生的障碍,全是来源于内心的浮躁。家长如果过于功利,孩子学一个东西,马上就问“学到了什么”,这样是教不好孩子的。

现在仍然流行的赏识教育,出发点当然不错。但有的家长经常眼睛含着泪水给孩子竖大拇指,或者一脸哭相站在那儿说让他的孩子快乐起来,这都是缺乏教育状态的表现。父母们自己养“心”,就是为了养一种教育的状态,一种适可而止、天时人和的智慧。父母的表情、情绪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家长的教育状态。

家长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一种精神导向。在这里面,父母的情感和责任是核心内容。亲子之间,需要情感作为纽带,而情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更是第一力量,这种能量能把孩子的自信心给“养”出来,把孩子的理想、目标、意识给孵化出来。它就像一个鸟巢,能孵化孩子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深刻、难忘,就是他父亲的背影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导向。

一个家庭文化的基本构成是父性文化和母性文化。母亲给孩子平和的情绪,父亲用风度来阐释宽容和坚毅。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具备平和、宽容和坚毅的品质,那么父母的养“心”工作算完成了。

3七字养好孩子的“心”

皇甫军伟认为,养好孩子的“心”,家长需要做到七个字:止、减、白、定、相、守、虚。

“止”即停止,家长要“知止”。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很多时候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家庭教育靠的是“三分的点悟,七分的等待”,不需要忙活太多。对孩子说的话,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少说,但一旦话话说出来,就一定要让他心有所动,有所顿悟。

“减”,用减法尽可能去掉现实带给我们浮躁。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孩子的哪些事情我要放,而不去管。一流的孩子、将来成才的孩子,绝对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

“白”,教育的智慧接近国画的留白,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教育的过程求的不是直,求的是弯曲。谁在教育中把这个弯捏得漂亮,教育的效果越好。

“定”,即定力。教育孩子需要内在的一份淡定。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在给家长提问题,找困难,但是面对困难的时候,家长能不能表现出内在的淡定,内心的强大? “相”是相互、相对。家长和孩子要经常换位思考,进行互动。家长甚至要对孩子无条件接纳,甚至仰视。接纳不是放纵,是非常有分寸的和孩子内心的距离。因为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事。

“守”,一要“守”住家庭文化之根——理、礼、德。教育孩子明理,有礼,重德。二要“守”住生命发展之根。我们的家长要有发展的眼光,站到孩子心灵和生命的前方去等待。6岁的孩子,要给他12岁的目光和空间。三要“守”住养、育之根。学校里面80%是教,家庭80%是养和育,家庭的养育重在培养孩子坚强的“心”。

“虚”,即虚化。孩子出错的时候,家长要拿出来2/3的肯定,加上1/3的引导,然后就结束。冷静、耐心是“虚”的包含内容,而耐心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精彩教育文章推荐

付出的越多,回报就越多吗?那可不一定!尤其是对子女的爱!满怀慈爱的父母一定要看看此文!

珍惜的奥秘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

新去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

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

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

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

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养猴子的人和养河马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他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够,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其实才是好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够着困难,又十分费劲,还不一定能够得着,我们才去珍惜,才觉得它贵重。天下有许多事,一旦容易了,就等于过剩,人们就会抛弃它。不管它是多,还是少,它的原有价值都会被降低。人世间,什么是最好、最宝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准确的,就是那些往往离我们最远,又最难够到的东西最为宝贵。当然,这些东西有时并非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珍惜,在生活中永远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我们常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把我们十分珍惜的东西想方设法弄到手,但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却发现,这种千方百计弄来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我们最终常常是把这些东西放烂或是遗弃,但它却使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追求。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懂得了珍惜,才使我们无处不获益。

总之,拿一切“稀少”、“难得”当成宝贝,对一切够不着的东西努力去够,是人类的本性。这种伟大的本性,也是生命不断延续下去的深奥秘密。

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以心养心。

你希望孩子“温文尔雅”,而你能做到“处惊不变”吗? 今天你又发火了吗?

刘心怡 焦躁的家长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的两个女友都去了幼儿园看儿子的节目表演。一个女友是哼着歌回来的,可见儿子的表现让她满意。另一个一脸的沮丧,我们见面后,她还在给儿子打电话说:儿子,妈妈对你今天的表现很失望,你看别的小朋友表现那么好,你看你,就知道哭。说完她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后来,向一个很有教育孩子经验的女友说了这事,她说:这两个女人都很自私,想的都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小孩子的表现总是时好时坏,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强化这种东西呢?太自私了。

我一下子也脸红了,孩子表现没有达到我的心愿时,我不也是控制不住地发火吗?等孩子上学走了时,我又后悔得不行,自责到再看到他为止。

一位女友为了让她上高中的女儿说出自己的心事,主动把自己的一些心事告诉女儿,想以此换来女儿同样的倾诉,以便了解她的一些心理轨迹。可是,她的女儿在她说了又说之后,没有告诉她一点儿心事。

女友气急败坏地问女儿:我什么隐私都告诉你了,你为什么一点也不说自己的事呢?做女儿的很无辜地说:我让你说了吗?我没有让你告诉我你的心事呀。 女友哭笑不得地反省道:你看看,成人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加给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有自控力的可能很不开心,没有自控力的可能会大发雷霆。

烦恼的孩子

其实,上面提到的场景,几乎在每个家庭都上演着:

一个上初中的女孩,因为作业有错别字,妈妈愤怒地撕破了她的作业本,并恨恨地哭道:我不上班,整天围着你转,你就拿这种态度对我吗?搞得孩子不知所措,恨不得跑出去自杀算了。那一刻她说她恨死了妈妈,一点也没有修养,像一个泼妇。

另有一个十岁的男孩离家出走,被好心人发现送到警察那里,问他出走原因,他哭了,说:我爸爸看我考了高分就乐,考了低分就打我,他真是个白痴,竟然不问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们打着为孩子好这个旗号,总是让孩子这样让孩子那样,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会大发雷霆。这让孩子不知所措,时间久了,很可能会有心理上的疾病。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拒绝跟妈妈交流,急得妈妈带她看心理医生。当妈妈的回避之后,小女孩对心理医生说:我妈妈很烦,我不喜欢跳舞,她非要我练。我做得不好,她就骂我笨,我才不要理她。当妈妈的在外面听到这话,泪流满面,不知心里做何想。

家长和孩子,谁更该自控

很多家长在面对教育专家时会说:我也极力在控制自己不发火,但是,看到搞乱的房间,没写的作业,考得一塌糊涂的成绩,真的一点也控制不住地想发火。 而孩子对专家说:他们大人都无法改掉自己的毛病,想让我们一下子改好,

可能吗?

大人对孩子发火,总好像是应该的事情。但是,据了解,家长发火的次数越多,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越来越有交流障碍,并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孩子在中国家长的心里,好比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发火想打他就那么做了,从没有感到做得有什么过分。

一个在母亲的打骂中成才的男孩对朋友说:小时候,我妈妈对我大发雷霆的样子我还记得,我现在对她一点也亲近不起来。

这样看来,孩子就是成才了又怎样,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温和的爱的教育,恶狠狠的教育也许可以让孩子很有出息,但他不能够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愿意吗?

对家长的几点警示:

1、当孩子的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时,不要一张口就说怎么搞的怎么搞的?尽量让自己平静一分钟再说话,或者让孩子自检一下再说,分析比指责发火有用得多。

2、当他考得一次比一次糟糕时,千万别绝望得失控,天没有塌下来,不是吗?带他出去吃一次他很早以前就想吃的西餐吧,在那样的好气氛中,你们可以推心置腹地聊一下,一起想办法克服,总比发火来得有效。

3、当他面对电脑视你为无物时,更不能发火。与他一起玩一场游戏,证明你也很喜欢玩,你也想玩得不吃不睡不工作。但是,可能吗?孩子面对你的心平气和,热爱打游戏却能够自控时,他就会自觉地有节制了。

4、当孩子出现早恋的倾向时,帮他出出主意好了,做他的知心朋友,总比敌人更能掌握他的心态。可以讲一下自己像他那么大时失意的恋情,为什么失意呢?他想知道的就是你的经验了。这就是最好的机会,还用得着发火生气担心吗? 家长学会了自控,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坏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也会传染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女孩会变得越来越优雅,男孩会变得越来越绅士的。你愿意这样做吗?慢慢来,你控制自己不发火了,再去与孩子交流吧。 你会为你的孩子自豪吗,哪怕他其实并不是多么优秀? 爸的老丫头 文/王璐

(1)

“吹牛王”这个名字是我给他取的,因为他太喜欢吹牛,无边无际的,常常让我啼笑皆非。

比如,小学六年里,我唯一得过一次奖状,是在作文比赛中得了三等奖,可他却把那奖状裱起来,中规中矩地挂在墙上,无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他都一脸兴奋地吹嘘:“看,这是我们家老丫头得的奖状,作文大赛,几百个学生中选出来的前三名,厉害着呢!”即使是邻居家6岁的孩子来玩,他也要抱起那孩子来到奖状旁,说:“看我们家你姐姐多出息,你长大了得学着点儿„„”

读中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属于中等水平,即便这样,他每次去开家长会的时候,还是认真地穿上自己唯一像样的衣服,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举着我的成绩单,看看前座,再看看后座,回家后对垂头丧气的我说:“老丫头,我看了,你后边那学生,比起你的成绩差多了,你前边那学生也就比你好一点儿。不错了,这次考第20名,下次不就考到第10名了,大下一次„„”我没有心情告诉他,我们班级的座位是按照成绩划分的,坐在我后边的当然比我要差一点儿。而他还在掐着手指头算——“嗯,用不了几次,就能拿全班第一!”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普通高中,我和他一起站在分数榜下,当他看到我的名字时,在人群里大呼小叫:“老丫头,快看,你考进了四中!”我皱着眉头拉他的衣袖。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相熟的、不相熟的人都要热情地打招呼,告诉人家:“我们家老丫头考上高中了,成绩可真不错,回头去我们家喝酒啊!” 回到家,我气得对他喊:“你能不能不吹牛了,考上四中是什么光彩事吗?那只是一所名气不好的普通高中,有什么可炫耀的?”他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谁说的,我都听说了,四中每年也有考上好大学的,我们家老丫头哪都不比别人差,一准儿也能去读重点大学。”我不再理他,他就自己叨咕:“老李家的儿子学习不好,只读了职高;老张家的孩子,听说去学修汽车了。还是我们家老丫头有出息,考上了高中,真争气!”说完,独自倒上二两酒,心满意足地哼哼着小曲,好像我真的给他争了多大的面子。

(2)

和很多普通高中的情形一样,同学们在高二时就不太好好学了,上课睡觉,看课外书,或者干脆逃课。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开始逐渐放弃,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连老师讲课都显得那么枯燥无趣。

有几次,我想对他说,我不想念了,去学习一门技术算了,这样还能早些挣钱,省得他摆摊修车那么辛苦。可每当看到他天天晚上站在路口等我的身影,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总是絮絮叨叨地问:“今天都学什么课了,今天老师表扬你没?”我说:“我都多大了,别总问我十几年不变的问题。”他提着书包,快步跟着我,“你多大了也是我的老丫头,老丫头就永远是孩子。快说说,今天老师表扬你没?”

我不耐烦:“表扬了表扬了,老师天天不干别的,就一个劲儿地表扬我,行了吧?”他嘿嘿笑了,明明知道我是在敷衍他,还是好脾气地说:“我就知道,我们老丫头那么优秀,老师一准儿天天表扬。”

学校开了夜课,每晚9点放学。晚上6点时,门前挤满了家长送饭的队伍。他风雨无阻地送饭给我,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把饭盒层层包好后放在怀里,见到我便说:“拿回教室去快吃,别等凉了,对胃不好。吃鱼时注意点刺儿。”我已经转身走了,他还要在后边高声来一句:“老丫头,好好听课,晚上我来接你!”

这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像每天我的晚饭里都有鱼,而且是把刺摘掉的鱼,他还要嘱咐我注意点刺儿。那时候,我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点多余。当然,我知道,这是他爱我的方式。

因为他听说吃鱼补脑,所以每天早晨,他都去赶早晨的菜市,买一条最新鲜的鱼回来。虽然我知道他不会舍得吃鱼,但我却没想到他每天的晚饭是泡菜拌在米饭里,每晚都一样。他说:“泡菜咋了,多少人家连泡菜都吃不上,我又不用补脑,吃些好的没用!我爱吃这口。”

我吼他:“是,你爱吃这口,就把自己瘦成麻秆一样了。”他举起自己的胳膊,摆出十分强壮的姿势:“谁说我是麻秆?我是大树,为我们老丫头遮风挡雨的大树。”

可是,有一米七五的个子,却刚刚120斤,是大树吗?他笑的时候,我偷偷哭了。

(3)

因为他,我发誓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从我手里接到通知书那刻,像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贝,用手抚摸着,又举在眼前看着,问我:“老丫头,本科是最高学历了吧?”我笑,对他解释他也不一定能懂,便点头说是。他更高兴了,逢人便说:“我们老丫头考上本科了,大学!知道吧?那可不是谁都能考上的啊,那是最高学历!”

他还在修车摊外竖了个牌子——免费修车3天!说这是叫“普天同庆”。无论谁来修车,他都要海阔天空地表述一番:“我们家老丫头从小学习就好。这不,我屋里还有她小时候得的奖状呢!你说这孩子聪明吧,就随我了,其实我就聪明„„”

送我报到那天,他背着行李,一路挺胸抬头。在校园里一块英语牌子下,他清了清嗓子,得意地说:“老丫头,来,给爸念念,这上边写着啥?”他的话引来了很多目光,我小声说:“快走吧,一会儿我再告诉你,别丢人现眼了。”他依旧大嗓门,“这咋丢人现眼了?这洋玩意,你以为谁都能念出来啊!也就我们老丫头,英语学得好。”

在寝室里,他不让我动手,亲自为我铺床,一边整理行李,一边对旁边的家长说:“你们家孩子考了多少分?540?我们家老丫头考了550。她呀,从小就有学习的天分,那时候我就知道,长大一准儿错不了„„”我哭笑不得地拉他的胳膊,让他别乱说话了。他叨咕:“我说错话了?”想了想,又自言自语,“没说错,就是考了550,从小就有学习的天分!”

他再次来看我时,我和李梅在图书馆,寝室同学给李梅打了传呼。我俩回到寝室后,李梅向他问了好,说:“叔叔,幸好我带呼机了,不然您就得在这等上两个小时了。”他愣一下,然后问:“你们就是用呼机联系的?怪不得这么快就知道我来了,呼机这玩意真是好。”

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他的400元汇款,他在电话里说:“老丫头,你也去买个呼机,我打听了,现在的大学生都用这个,咱买不起好的,先买个一般的,别人有的东西,我们家老丫头也不能落下!”

我说:“我们不能和人家比,我上学的学费还是借的呢,这么浪费买呼机做什么?”他不高兴了,第一次对我吼:“这些你不用管。钱不是还能挣吗,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快去买!”

拿着呼机的时候,我心是疼的,尽管他说挣钱就是为了花,可是我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每一分钱,挣得多么辛苦,摆摊修车风吹日晒,冬天的时候,手指都冻裂了,他连药膏都舍不得买。

(4)

大学毕业后,我在报社做编辑,他更是有了吹牛的资本,每天拿着有我名字的报纸四处宣扬:“我们家老丫头出的报纸,看到没,这是她的名字,咱挣的是文化人的钱。真是3岁看到老,我们家老丫头小学的时候,作文就得过奖状,不信你去我家看看,现在还挂在我屋里呢„„”

我给他买了副老花镜,是那种带链子可以挂在脖子上的,他美滋滋地戴着,逢人就说:“这是我们家老丫头给我买的,你也有老花镜?那可不一样,你看我这个,是带链子的,高级货,在大商场买的,跟地摊货可不是一个档次!” 这么多年了,他依旧改不了吹牛的秉性。我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他说:“你小子真是有福气,能找到我们家老丫头这么好的孩子。她从小就漂亮,在我们这一带,属一属二,谁不说她长大能当明星啊!也就是我们家老丫头不愿意当明星又唱又跳的,就想当个文化人,就跟鲁迅似的,专门写文章„„”

我和男朋友都被他逗笑了,其实我有他说的那么漂亮吗?根本没有,更没人说我长大能当明星。论长相,我最多只能算是一般,绝对与漂亮不沾边。这个世上,想必也只有他认为,我是可以当明星的,也只有他认为,我和鲁迅可以划在一个等级里。

(5)

那天,5岁的女儿哭着跑回来说:“妈妈,他们说我外公是个傻子。”我一愣:“住嘴!你外公不是傻子,不许听别人乱说。”女儿指着他:“妈妈你看外公还流口水呢,外公真的是傻子!”我举起手给了女儿一巴掌。这是我第一次打她,她哭着跑回了房间。

我走过去,为他擦去了流出的口水,他对着我笑,含混不清地叫我“老丫头”。我的眼泪哗的一下落了下来,我摸着他的头发,叫了声“爸”!他抬起手为我擦眼泪,目光似乎不再呆滞,而是看到我流泪后的心疼,他一遍遍重复,“老丫头,老丫头„„”

是的,他是我的父亲,30岁那年有了我,母亲却在生下我的第二年就心脏病发作去世了。在东北,只有最小的女儿才被唤成老丫头,他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却也叫我老丫头,因为在他心里,我永远是他最心疼的小女儿。是他用乐观的精神将我带大,将我感染,他没有多少文化,这一生里,他却让我懂得什么叫知足常乐!

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吹牛王,在他60岁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一点点变得严重。而今,他唯一认识的人,就是他的老丫头。

我敲开女儿的门。我想,我应该把那些往事讲给她听,那些她的外公因为爱我而令人啼笑皆非的吹牛事„„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感吗?看看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

搬书的小男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12-9 11:20:56

小男孩正帮父亲把一些藏书从阁楼上搬到楼下较宽敞的地方。小男孩觉得能助父亲一臂之力是很了不得的事,虽然事实上他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还碍手碍脚,使工作进行得更缓慢。

但这男孩的父亲不仅有耐心,而且有智慧。他知道让儿子参与工作的意义,远比搬一大叠书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过,在这位父亲的藏书之中,有几本是又厚又重的教科书。对小男孩而言,要把这些书搬下楼,是相当吃力的事。有一回,他所抱的那叠书一连掉落好几次。最后他气急败坏地跌坐在阶梯上,难过得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不够强壮,无法捧着厚重的书走下狭窄的楼梯。想到自己不能为父亲效劳,他简直伤心极了。

父亲看在眼里,一言不发,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本,将它们放回小男孩的怀中,然后以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抱起捧着书的儿子,将书和儿子一并抱下楼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父子俩有说有笑地完成了任务:小男孩负责搬书,父亲负责搬小孩。

父母感悟:

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让孩子帮着一起做事,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帮了父母的忙而觉得自己是很有价值的人。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

价值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并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来源:陕西教育网 责任编辑:admin】

农民父亲如何教育出哈佛儿子

高中同学子俊从哈佛学成归来,我做东请客。

闲聊中,我谈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爱穿衣打扮,对待学习却漫不经心,并且屡教不改,我为此伤透脑筋。”子俊听后只是笑笑,不出声。

我好奇地问:“你父亲当年用了什么先进的教育方法,把你培养成哈佛博士的?”子俊说:“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哪懂得什么教育方法。”

“那你就是天生爱学习喽!”

子俊摇了摇头,说:“也不是。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父亲到城里打工,把我带去玩了几天。白天父亲忙,我就一个人在外面闲逛。到了晚上,父亲就带我去城里最豪华的宾馆。”

我大惑不解:“难道是带你去进行高档消费?”

“当然不是。”子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父亲只是带我去逛逛,让我见识一下宾馆里彬彬有礼的绅士、高雅的钢琴弹奏、辉煌的吊灯、柔软舒适的真皮沙发。父亲说:„世间除了我们山沟里的麦田和果树,还有许多富足和美好等待着你去追逐。‟”

见我若有所思,他继续说:“回乡的前一天,父亲专门带我去了趟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内,我听到了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父亲说,这些地方有比我们这个城市更高的楼、更多的车、更好的大学。我问父亲这些地方在哪?父亲说,很远,要漂洋过海。我摇头叹息。父亲又说:„其实也

不远,只要你有了足够的知识,也许10年后,你就可以乘着知识的翅膀到达。‟回去以后,我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梦:10年后到大海的那边去看看。” 我陷入沉思,说:“难怪高中时,你对待学习总是如饥似渴。”

“其实,我也有学不进去和懈怠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后,我总爱一个人跑到操场上,仰望天空飞过的客机,那里装载着我的梦想。我常想,它们飞向哪里,纽约还是东京?看着看着,我就有了一股飞翔的冲动,第二天,就像加了油的飞机,又动力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恍然大悟,那个文化不高的父亲,用一种朴实的方法赋予了儿子飞翔的欲望。而我呢,殚精竭虑地给女儿讲道理、教方法,到头来却事倍功半。我终于明白,如果人生的前行好比飞机的起飞,那么实现梦想的欲望就如机油,没有油,再好的引擎,再先进的雷达,也显得苍白无力;加足了油,方法的问题,斗志的问题,动力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知名的服装设计师正在演讲,她说:“小时候我喜欢漂亮的衣服,我的父亲告诉我,巴黎有很多好看的衣服,如果你想穿上世界上最美的衣服,长大后就该去巴黎,我的心中从此种上一颗小小的美丽梦想的种子……”

梦里的设计师,就是20年后我的女儿。(摘自《孩子》)

皇甫军伟:养孩子先从养“心”开始

《深圳特区报》记者何招鑫

有人常抱怨孩子难教育,但很少人想过,我们是不是在用正确的“心”在教育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者,也就是我们自己。

如何做个有智慧的家长?——日前,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儿童发展研究教育专家皇甫军伟在深圳图书馆与听众分享做一个好家长的智慧。他说,养孩子要先从养“心”开始。

1教育是养“心”的工作

家庭教育是教育什么?皇甫军伟说,我相信深圳90%的家长都在努力开发孩子的大脑,增加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技能,但很可惜,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养”孩子的心。如果一家几口人只是一味地往孩子脑子里灌输知识,这样的孩子跟没受过家庭教育没有差别,因为孩子的心是没有人“养”的。

现在孩子学习的根本问题是内心的营养不足。养孩子“心”的人是家长,而环境是在家庭。如果孩子是花苗,那么家庭就是土壤。现在我们的家长都爬到孩子的“树干”、“树头”或“树冠”上去修剪,而忘记了根的存在,更忽视了孩子的“根”所依附的这片土壤。这片土壤是什么?就是父母身上的教育素养,包括家长的教育智慧、教育意识,还有孩子一直依赖的这个家庭。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份量不到20%,但它起的作用占到80%,孩子在家跟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是决定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家长在家养的孩子那颗“心”的状态,是孩子家庭环境的那片土壤。一个孩子的内心强大了,他的才智才能表现其价值。

听说深圳有位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位家教,开出的条件是年薪12万,并配一辆车。这叫家庭教育吗?这不是,这离教育很远,甚至是背离。

2养心先养父母的“心”

皇甫军伟说,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表现浮躁,这是孩子成长的大忌。家长的心浮躁,孩子的心就会跟着浮躁,所有孩子对学习产生的障碍,全是来源于内心的浮躁。家长如果过于功利,孩子学一个东西,马上就问“学到了什么”,这样是教不好孩子的。

现在仍然流行的赏识教育,出发点当然不错。但有的家长经常眼睛含着泪水给孩子竖大拇指,或者一脸哭相站在那儿说让他的孩子快乐起来,这都是缺乏教育状态的表现。父母们自己养“心”,就是为了养一种教育的状态,一种适可而止、天时人和的智慧。父母的表情、情绪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家长的教育状态。

家长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一种精神导向。在这里面,父母的情感和责任是核心内容。亲子之间,需要情感作为纽带,而情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更是第一力量,这种能量能把孩子的自信心给“养”出来,把孩子的理想、目标、意识给孵化出来。它就像一个鸟巢,能孵化孩子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深刻、难忘,就是他父亲的背影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导向。

一个家庭文化的基本构成是父性文化和母性文化。母亲给孩子平和的情绪,父亲用风度来阐释宽容和坚毅。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具备平和、宽容和坚毅的品质,那么父母的养“心”工作算完成了。

3七字养好孩子的“心”

皇甫军伟认为,养好孩子的“心”,家长需要做到七个字:止、减、白、定、相、守、虚。

“止”即停止,家长要“知止”。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很多时候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家庭教育靠的是“三分的点悟,七分的等待”,不需要忙活太多。对孩子说的话,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少说,但一旦话话说出来,就一定要让他心有所动,有所顿悟。

“减”,用减法尽可能去掉现实带给我们浮躁。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孩子的哪些事情我要放,而不去管。一流的孩子、将来成才的孩子,绝对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

“白”,教育的智慧接近国画的留白,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教育的过程求的不是直,求的是弯曲。谁在教育中把这个弯捏得漂亮,教育的效果越好。

“定”,即定力。教育孩子需要内在的一份淡定。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在给家长提问题,找困难,但是面对困难的时候,家长能不能表现出内在的淡定,内心的强大? “相”是相互、相对。家长和孩子要经常换位思考,进行互动。家长甚至要对孩子无条件接纳,甚至仰视。接纳不是放纵,是非常有分寸的和孩子内心的距离。因为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事。

“守”,一要“守”住家庭文化之根——理、礼、德。教育孩子明理,有礼,重德。二要“守”住生命发展之根。我们的家长要有发展的眼光,站到孩子心灵和生命的前方去等待。6岁的孩子,要给他12岁的目光和空间。三要“守”住养、育之根。学校里面80%是教,家庭80%是养和育,家庭的养育重在培养孩子坚强的“心”。

“虚”,即虚化。孩子出错的时候,家长要拿出来2/3的肯定,加上1/3的引导,然后就结束。冷静、耐心是“虚”的包含内容,而耐心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相关文章

  • 浅谈对初中生语文课外读物的推荐与指导
  • 浅谈对初中生语文课外读物的推荐与指导 作者:胡敏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2期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 ...查看


  • 雅思写作的四项评分
  • 智课网IELTS备考资料 雅思写作的四项评分 出国英语考试有哪些 雅思6.5是什么水平 雅思阅读评分标准 托福阅读评分标准 雅思和托福的区别 雅思写作高分密码原则一:题目为中心 在四项评分标准中第一项是Task Achievement / ...查看


  • 特级教师荐书 | 影响名师于漪.吴正宪.华应龙.王崧舟的那些书!
  • 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只需点标题下"<今日教育>杂志 "关注即可! 太忙,没时间看书! 事情多,没有完整时间阅读! 想多看几本书,别提有多奢侈了! 老师您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好在假期来了,不需要像 ...查看


  • 超棒游戏素材总汇
  • 目录导航 2008-11-30 20:41:10 阅读55973 评论10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Flash 动画--挑战您的洞察力! ● 准确测出你家的电话号码! ● 一个测试就知道你的年龄(超准哦) ● 动动你的鼠标就有惊喜 ● ...查看


  • 2013年年轻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精彩推荐
  •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3年年轻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精彩推荐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年轻教师,虽然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但是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追求.在我心目中,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 ...查看


  •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设计
  •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设计 依安县第一小学 马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课下能够自主学习,增加知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更好的在老师的提点之下吸收更多的知识,更让学生在脱离老师的保姆式教育后也能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查看


  •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 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屈 恺 江苏省泰兴市大庆路小学 225400 [1**********] [email protected]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查看


  • 读神话故事有感600字
  •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类型也很多,如文学类.科普类.教育类等. 我觉得最好的两本是<哈佛家训Ⅱ>和<中外神话故事>这两本书.我先给大家说说<哈佛家训Ⅱ>这本书吧.<哈佛家训Ⅱ>里面的内容精彩无比 ...查看


  •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习作评改教学设计
  • [关键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习作评改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58-02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不同形式的习作展示,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信心和乐于与 ...查看


  • [营造书香氛围构建学习型校园]结题报告
  • 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营造书香氛围,构建学习型校园> 结题报告 姓名:张婥恩 刘淑仪 曾文清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小学课题组 撰写时间:2011年9月 电子信箱:lsy3178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