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469 - 公元前399

〖古希腊〗

--------------------------------------------------------------------------------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雕塑作坊。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性格尤其特别。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是一个勇敢、顽强的战士,平时生活像一个智者,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与智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从不收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爱智慧者”和“有智慧者”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知识赚钱的智者。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7 - 公元前347

〖古希腊〗

--------------------------------------------------------------------------------

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得名。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亚里士多德在悼念他的诗文中写道:“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也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性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

-------------------------------------------------------------------------------- 著作

Republic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 - 公元前322

〖古希腊〗

--------------------------------------------------------------------------------

出生在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在亚里士多德幼年时去世。 亚里士多德18岁时被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担任教师。柏拉图逝世后,他离开雅典来到亚洲的密细亚的阿索斯城,建立学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3年后,波斯帝国攻陷城池,亚里士多德逃到累斯博岛的米提利尼城。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由此,他的学园被称为“吕克昂”。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被作为政治打击的对象,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他把学园交给泰奥弗拉斯多,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其著作分为两大类,一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用的是对话体,这类著作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一些片段流传到今天。另一类作品相素无华,推论严谨,大概是亚里士多德的讲授提纲、研究札记或学生的听讲笔记,此类保存下了一部分。 其著作主要有:《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辩》、《智者的驳辩》,总称《工具论》,主要涉及逻辑问题;《形而上学》,主要涉及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物理学》、《论天》、《论生灭》、《论灵魂》,主要涉及自然哲学问题;《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主要涉及伦理问题。此外还有《政治学》、《诗学》、《修辞学》及其他有关生物、经济方面的著作。

-------------------------------------------------------------------------------- 著作

Metaphysics

categories

Physics

NICOMACHEAN ETHICS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 Epicurus

公元前342 - 公元前270

〖古希腊〗

--------------------------------------------------------------------------------

伊壁鸠鲁生于萨摩斯,早年学习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学说。18岁时来到雅典服兵役。之后在外

地学习和教学。公元前306年再次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他的学校因而被称作“花园”。花园聚集着伊壁鸠鲁的朋友,吸引了不少学生,包括一些妇女。伊壁鸠鲁生前享有崇高威望,追随者把他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传统。伊壁鸠鲁著述传说有三百余卷,但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通过论辨和讨论的方式产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正如不能治疗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为了能够幸福地生活,必须学习伦理学;为了摆脱错误的认识和不必要的忧虑与恐惧,必须学习物理学。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

354 - 430

〖罗马〗

--------------------------------------------------------------------------------

奥里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他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回到北非的家乡,隐居三年之后被教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3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之前。他去世之后,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脱离了罗马帝国,从此不再受罗马教会的管辖。但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可算作代表作,包含不少哲学论述。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24 - 1274

〖意大利〗

--------------------------------------------------------------------------------

托马斯·阿奎那生于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该城堡是阿奎那家庭的领地。阿奎那家族是伦巴底望族,与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托马斯5岁时被父母送到著名的卡西诺修道院当修童,父母希望把他培养成修道院长。1239年被革除教籍的弗里德利克二世派兵占领并关闭了卡西诺修道院,托马斯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在这里接触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与逻辑学著作,并于1244年加入多米尼克会。修会计划把他送到波洛尼亚的总堂深造,但在半路被他的兄弟劫回家囚禁。1245年他摆脱家庭控制,被修会送到巴黎的圣雅克修道院学习,直到1248年。大阿尔伯特在科隆开设大学馆时,他才随之来到科隆继续学习。在大阿尔伯特的推荐下,1252年秋托马斯进入巴黎大学神学院学习,1256年春完成学业。学校没有授予托钵僧侣神学硕士的先例,由于教皇亲自出面干预,托马斯才获得学位。从此托马斯正式开始了教学生涯。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伦理学》、《论感觉》、《论记忆》、《论灵魂》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 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 - 1626

〖英国〗

--------------------------------------------------------------------------------

弗兰西斯·培根,新贵族出身,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从政,历任国会议员、国王顾问、大法官等要职。1621年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他的主要著作是《伟大的复兴》、包括《论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两册。培根还是一位政论家,著有《政治和伦理论文集》。

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培根是除旧立新的思想革新者,他对经院哲学的科学观和传统逻辑思维方式的批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笛卡尔

笛卡尔 Réné Descartes

1596 - 1650

〖法国〗

--------------------------------------------------------------------------------

勒内·笛卡尔,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信奉天主教,从小在耶稣会办的学校受教育,后在大学学习医学和法学,同时对数学和科学保持着长期的兴趣。毕业后曾一度参加荷兰雇佣军,退役后到各地旅行。1628年后移居荷兰,潜心研究和写作,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荷兰完成的。晚年应瑞

典女王之邀到宫廷讲学,次年在瑞典逝世。笛卡尔不但是哲学家,还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指导心智的规则》(1628)、《方法谈》(1637)、《第一哲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洛克

洛克 John Locke

1632 - 1704

〖英国〗

--------------------------------------------------------------------------------

约翰·洛克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原是学习古典文献的,但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感到厌恶,转向实验科学。他精通医学、化学,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后任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利伯爵的家庭教师和秘书,随之参加辉格党活动。詹姆士二世复辟期间,流亡法国,五年后因“光荣革命”成功回国,任政府部长等职。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等著作。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Bauch/Benedict Spinoza

1632 - 1677

〖荷兰〗

--------------------------------------------------------------------------------

巴鲁赫(本尼狄克)·斯宾诺莎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在他24岁时,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他的教籍,把他驱逐出犹太社团。他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等地,以磨制镜片为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他的思想通过通信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赢得人们的尊敬,普鲁士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被他谢绝。斯宾诺莎的一生是思想自由、品德高尚的哲学家的榜样。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 - 1716

〖德国〗

--------------------------------------------------------------------------------

莱布尼茨是德国莱比锡一个哲学教授的儿子,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德国以及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

莱布尼茨曾担任过外交官、宫廷顾问和王室图书馆馆长,广泛结交政治、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精英,参与不少国家科学团体的发起和组织工作,曾作为俄国彼得大帝的顾间,参加拟定创办俄国科学院的计划。他是德国柏林科学院的创办人和第一任院士,他还曾致信清朝的康熙皇帝,提议在北京也创立一家科学院。

在与牛顿并列为微积分的发明者之后,莱布尼茨变得非常自负,瞧不起任何人。哪知,这种自负也有不堪一击的一天。当他读到中国《河图洛书》的拉丁文译本后,激动之下将自己的微积分的书扔进了垃圾箱,大叹自己虽然了不起,却比不过中国人的脑筋。由此,他如痴如醉地研读有关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甚至托朋友向康熙皇帝申请加入中国籍,只是自恃国势强盛的大清皇帝并不

肯屈尊降贵地接纳这个化外之邦的“蛮夷”。

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第一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以单子论的实体学说而名扬一时。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古典辩证法的直接思想先驱,其观点及批判被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所批判继承。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辩证思维系统的建立,更是与莱布尼茨的思想贡献密不可分。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康德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 1804

〖德国〗

--------------------------------------------------------------------------------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Puritianism),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在创造了深刻反映启蒙精神的批判哲学之后,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启蒙运动”这一至今还吸引着哲学家的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便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著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观却被普鲁士政论指责为“歪曲蔑视《圣经》和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康德是卢梭的崇拜者,他与卢梭一样,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他说:“我生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有所发明才觉得快乐。我曾经相信这才能给予人的生活以尊严,并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想象中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学恢复一切人的公共权利,我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劳动者更有用。”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成了青年学生向往的导师,政府也不断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他不顾政府的禁令,在退休之后发表了《学院之争》(1798),继续讨论宗教问题。

人们为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著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 著作

康德著作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边沁

边沁 Bentham

1748 - 1832

〖英国〗

--------------------------------------------------------------------------------

杰尼米·边沁(Jeremy Bentham)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成名作是《政府论片断》(1776年),他在其中尖锐地反驳了守旧派对英国宪法的美化,揭露了这部宪法的缺陷。在他的代表作《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功利主义的原则第一次得到明确的表达。边沁在实践上是激进的社会改革者,他反对君主制,提倡普选制度。他对被压迫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心,他制定了监狱改革计划,并亲自担任典狱长实施之,他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还为农民创办了“节俭银行”。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黑格尔

黑格尔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 - 1831

〖德国〗

--------------------------------------------------------------------------------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叔本华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1789 - 1860

〖德国〗

--------------------------------------------------------------------------------

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

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他为这部悲观主义巨著作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该书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售出的,极度失望的叔本华只好援引别人的话来暗示他的代表作,说这样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当一头蠢驴去照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死后,有关他的哲学讲座逐渐将黑格尔排挤了出去,终于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他一时成了德国最时髦的哲学家。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马克思

马克思 Karl Marx

1818 - 1883

〖德国〗

--------------------------------------------------------------------------------

著作

马克思著作集(德文版)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皮尔士

皮尔士 Peirce

1839 - 1914

〖美国〗

--------------------------------------------------------------------------------

查尔士·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的父亲是一位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著名数学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皮尔士从小接受良好的哲学和科学的训练,他能背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6岁起学化学,12岁开始做实验,后来转学动物学。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数理逻辑学家。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建立一个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即使在遥远的未来,它也能包含人类的全部学科”。但他并不真的对哲学体系有兴趣,他有志建立的是一个能适应于各门学科的科学的逻辑。他在1878年1月发表的《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标志着实用主义的诞生,后来又发表了一系列阐述他的科学逻辑的文章,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898年詹姆士把他的哲学冠以“实用主义”的名称大力推广,人们才把他尊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哲学著作,他的丰富的思想是在他的遗稿出版之后才发掘出来的。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詹姆士

詹姆士 James

1842 - 1910

〖美国〗

--------------------------------------------------------------------------------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出身于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他于1869年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6年到哈佛哲学系任教,70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士,并接受其影响。1898年8月26日,詹姆士在伯克利大学发表题为“哲学概念和实际结果”的演讲,宣布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开始。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80年)、《信仰意志》(1897年)、《实用主义》(1907年)、《多元的宇宙》(1909年)和《几个哲学问题》(1911年)、《彻底的经验主义》(1912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尼采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 - 1900

〖德国〗

--------------------------------------------------------------------------------

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尼采的哲学打破了以往哲学演变的逻辑秩序,凭的是自己的灵感来作出独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晦涩,而是文笔优美,寓意隽永。有人称,尼采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是散文家和诗人。尼采富于影响的代表作有《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与恶》以及《权力意志论》等。

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对女性放弃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开始拼命攻击女性,与此同时,为自己大唱赞歌。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他的自吹自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么写出这么多的好书?”,竟成了这本书的主要章目。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在他之后,人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地以“理性”动物、“道德”动物自居了,人的虚荣、鄙俗、伪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剥落在人前,让人无地自容。人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权力意志-这个被掩盖已久、被压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东西,无论你是去极力地否定它还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会感到内心的震颤,这就是尼采哲学的威力所在。

与叔本华一样,尼采在去世以后,其哲学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权力意志哲学和超人哲学对德国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赴前线的德国士兵的背包中有两本书是最常见的,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的强权思想对希特勒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为希特勒终生恪守:“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采的疯狂是学者型的,只停留在口头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实践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弗雷格

弗雷格 Frege

1848 - 1925

〖德国〗

--------------------------------------------------------------------------------

哥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德国耶拿大学数学教授,在耶拿平静地度过一生,但他的革命性思想却与他的平静生活形成强烈反差,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逻辑学界的康德。他的主要著作有:《概念文字》(1879年)、《算术基础》(1884年)、《算术基本法则》(第一卷,1893年;第二卷,1903年)。 大多数人在当时或者不理解、或者忽视了他的著作,只有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少数思想敏锐的哲学家注意到他的开创性成果,从中获得很多启发。长期以来,人们只把他当作数理逻辑的开创者,对于他的哲学贡献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是通过杜麦特的解释,人们才把他看做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杜麦特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一书中,把他评价为“分析哲学之父”,是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并列的第一流哲学家。确实,弗雷格和亚里士多德、康德一样,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进程。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胡塞尔

胡塞尔 Husserl

1859 - 1938

〖德国〗

--------------------------------------------------------------------------------

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尔玛和德里达的出发点都是对胡塞尔哲学的反思。胡塞尔和康德一样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一生都在纯思想领域做艰辛的探索。他生前发表7部著作,但遗留的手稿比这些著作的份量大得多。胡塞尔是犹太人,晚年遭纳粹迫害。死后他的妻子把他的全部手稿转移至比利时的卢汶大学保存,战后成立“胡塞尔档案馆”,对胡塞尔用速记法写下的手稿加以整理编辑,出版《胡塞尔文集》,这项工作至今还没有完成。我们按照胡塞尔发表的7部著作,把他的思想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的研究。胡塞尔是数学博士,1853年随布伦坦诺学哲学,受其经验主义影响。胡塞尔1891年发表《算术哲学:心理和逻辑研究》,探讨数学、逻辑与心理学的关系,弗雷格对之严加批判,认为胡塞尔的观点受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影响。胡塞尔本人也自觉有不妥之处,遂重新研究逻辑基础问题。 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以《逻辑研究》(1900-1901)为标志,第一卷是对心理主义的批判,第二卷建立了“描述心理学方法”,实际上是现象学方法。 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唯心论。《作为严格的哲学》(1910)已包含了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过渡,《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于1913年出版,后两卷死后出版)、《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的沉思》(1931)等书提出“现象学还愿”和“先验自我”对世界的构造。 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变。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前两部分于1936年出版)一书中,对自己的唯理智主义倾向做了自我批评,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柏格森

柏格森 Bergson

1859 - 1941

〖法国〗

--------------------------------------------------------------------------------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为犹太后裔,1881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后,任中学教师,1897年起任高师教授,190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年)、《创造进化论》(1907年)、《笑》(1900年)、《形而上学导论》(1903年)和《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中国古代哲学家

老子 孔子 邓析 曾子 子思

墨子 庄周 荀子 董仲舒 扬雄

王充 嵇康 王弼 玄奘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李觏 邵雍

中国近现代哲学家

冯友兰

西方古代哲学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奥古斯丁

托马斯·阿奎那

西方近现代哲学家

弗兰西斯·培根 笛卡尔 洛克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康德 边沁 黑格尔 叔本华 马克思

皮尔士 詹姆士 尼采 弗雷格 胡塞尔

柏格森 杜威 罗素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波普 萨特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杜威

杜威 Dewey

1859 - 1952

〖美国〗

--------------------------------------------------------------------------------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一位评论家说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M.怀特)。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詹姆士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杜威论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年)、《经验与自然》(1925年)、《确定性的追求》(1929年)、《逻辑:探究的理论》(1938年)、《能知和所知》(1948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罗素

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 - 1970

〖英国〗

--------------------------------------------------------------------------------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他于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1931年他继承为第三世罗素勋爵。1949年获荣誉勋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0年代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而获得世界和平奖。1970年2月2日去世。

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罗素学识渊博,通晓的学科之多大概是20世纪学者们少有的。而且,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哲学观点多变,以善于吸取别人见解、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而著称。主要哲学、逻辑学著作有:《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年)、《莱布尼茨的哲学》(1900年)、《数学原则》(1903年)、《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哲学问题》(1911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年)、《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至1919年)、《数理哲学导论》(1919年)、《心的分析》(1921年)、《物的分析》(1927年)、《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年)、《西方哲学史》(1945年)、《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年)、《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等等。

-------------------------------------------------------------------------------- 著作

西方哲学史(中文版)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889 - 1951

〖奥地利〗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庭,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到数学基础的问题,读了罗素《数学的原理》一书,激起了学习逻辑和哲学的兴趣。他于1911年到剑桥,以罗素为师学逻辑,罗素非常欣赏他的这位学生的才能,把他视为最理想的接班人,预言哲学下一步的重大发展将由维特根斯坦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任炮兵中尉,战争后期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他把书稿寄给罗素,罗素此时因为反战被关在监狱中,也完成了一部书(《数学逻辑导论》)的写作。两位朋友在战后重逢,但终由意见不合而分手。在罗素的推荐下,《逻辑哲学论》于1919年出版,次年出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小学教师。他的早期著作还有《1914-1916年笔记》。 维特根斯坦于1928年重返剑桥,并于1936年接替穆尔成为哲学教授。经过长期思考,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想,转而采用日常语义规则为意义的标准。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他在写作、思考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有和《逻辑哲学论》相对照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不仅是内容上的对照,而且也是风格上的对照。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Heidegger

1889 - 1976

〖德国〗

--------------------------------------------------------------------------------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469 - 公元前399

〖古希腊〗

--------------------------------------------------------------------------------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雕塑作坊。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性格尤其特别。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是一个勇敢、顽强的战士,平时生活像一个智者,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与智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从不收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爱智慧者”和“有智慧者”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知识赚钱的智者。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7 - 公元前347

〖古希腊〗

--------------------------------------------------------------------------------

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得名。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亚里士多德在悼念他的诗文中写道:“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也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性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

-------------------------------------------------------------------------------- 著作

Republic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 - 公元前322

〖古希腊〗

--------------------------------------------------------------------------------

出生在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在亚里士多德幼年时去世。 亚里士多德18岁时被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担任教师。柏拉图逝世后,他离开雅典来到亚洲的密细亚的阿索斯城,建立学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3年后,波斯帝国攻陷城池,亚里士多德逃到累斯博岛的米提利尼城。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由此,他的学园被称为“吕克昂”。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被作为政治打击的对象,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他把学园交给泰奥弗拉斯多,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其著作分为两大类,一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用的是对话体,这类著作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一些片段流传到今天。另一类作品相素无华,推论严谨,大概是亚里士多德的讲授提纲、研究札记或学生的听讲笔记,此类保存下了一部分。 其著作主要有:《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辩》、《智者的驳辩》,总称《工具论》,主要涉及逻辑问题;《形而上学》,主要涉及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物理学》、《论天》、《论生灭》、《论灵魂》,主要涉及自然哲学问题;《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主要涉及伦理问题。此外还有《政治学》、《诗学》、《修辞学》及其他有关生物、经济方面的著作。

-------------------------------------------------------------------------------- 著作

Metaphysics

categories

Physics

NICOMACHEAN ETHICS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 Epicurus

公元前342 - 公元前270

〖古希腊〗

--------------------------------------------------------------------------------

伊壁鸠鲁生于萨摩斯,早年学习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学说。18岁时来到雅典服兵役。之后在外

地学习和教学。公元前306年再次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他的学校因而被称作“花园”。花园聚集着伊壁鸠鲁的朋友,吸引了不少学生,包括一些妇女。伊壁鸠鲁生前享有崇高威望,追随者把他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传统。伊壁鸠鲁著述传说有三百余卷,但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通过论辨和讨论的方式产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正如不能治疗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为了能够幸福地生活,必须学习伦理学;为了摆脱错误的认识和不必要的忧虑与恐惧,必须学习物理学。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

354 - 430

〖罗马〗

--------------------------------------------------------------------------------

奥里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他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回到北非的家乡,隐居三年之后被教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3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之前。他去世之后,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脱离了罗马帝国,从此不再受罗马教会的管辖。但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可算作代表作,包含不少哲学论述。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24 - 1274

〖意大利〗

--------------------------------------------------------------------------------

托马斯·阿奎那生于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该城堡是阿奎那家庭的领地。阿奎那家族是伦巴底望族,与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托马斯5岁时被父母送到著名的卡西诺修道院当修童,父母希望把他培养成修道院长。1239年被革除教籍的弗里德利克二世派兵占领并关闭了卡西诺修道院,托马斯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在这里接触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与逻辑学著作,并于1244年加入多米尼克会。修会计划把他送到波洛尼亚的总堂深造,但在半路被他的兄弟劫回家囚禁。1245年他摆脱家庭控制,被修会送到巴黎的圣雅克修道院学习,直到1248年。大阿尔伯特在科隆开设大学馆时,他才随之来到科隆继续学习。在大阿尔伯特的推荐下,1252年秋托马斯进入巴黎大学神学院学习,1256年春完成学业。学校没有授予托钵僧侣神学硕士的先例,由于教皇亲自出面干预,托马斯才获得学位。从此托马斯正式开始了教学生涯。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伦理学》、《论感觉》、《论记忆》、《论灵魂》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 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 - 1626

〖英国〗

--------------------------------------------------------------------------------

弗兰西斯·培根,新贵族出身,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从政,历任国会议员、国王顾问、大法官等要职。1621年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他的主要著作是《伟大的复兴》、包括《论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两册。培根还是一位政论家,著有《政治和伦理论文集》。

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培根是除旧立新的思想革新者,他对经院哲学的科学观和传统逻辑思维方式的批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笛卡尔

笛卡尔 Réné Descartes

1596 - 1650

〖法国〗

--------------------------------------------------------------------------------

勒内·笛卡尔,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信奉天主教,从小在耶稣会办的学校受教育,后在大学学习医学和法学,同时对数学和科学保持着长期的兴趣。毕业后曾一度参加荷兰雇佣军,退役后到各地旅行。1628年后移居荷兰,潜心研究和写作,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荷兰完成的。晚年应瑞

典女王之邀到宫廷讲学,次年在瑞典逝世。笛卡尔不但是哲学家,还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指导心智的规则》(1628)、《方法谈》(1637)、《第一哲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洛克

洛克 John Locke

1632 - 1704

〖英国〗

--------------------------------------------------------------------------------

约翰·洛克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原是学习古典文献的,但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感到厌恶,转向实验科学。他精通医学、化学,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后任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利伯爵的家庭教师和秘书,随之参加辉格党活动。詹姆士二世复辟期间,流亡法国,五年后因“光荣革命”成功回国,任政府部长等职。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等著作。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Bauch/Benedict Spinoza

1632 - 1677

〖荷兰〗

--------------------------------------------------------------------------------

巴鲁赫(本尼狄克)·斯宾诺莎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在他24岁时,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他的教籍,把他驱逐出犹太社团。他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等地,以磨制镜片为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他的思想通过通信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赢得人们的尊敬,普鲁士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被他谢绝。斯宾诺莎的一生是思想自由、品德高尚的哲学家的榜样。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 - 1716

〖德国〗

--------------------------------------------------------------------------------

莱布尼茨是德国莱比锡一个哲学教授的儿子,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德国以及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

莱布尼茨曾担任过外交官、宫廷顾问和王室图书馆馆长,广泛结交政治、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精英,参与不少国家科学团体的发起和组织工作,曾作为俄国彼得大帝的顾间,参加拟定创办俄国科学院的计划。他是德国柏林科学院的创办人和第一任院士,他还曾致信清朝的康熙皇帝,提议在北京也创立一家科学院。

在与牛顿并列为微积分的发明者之后,莱布尼茨变得非常自负,瞧不起任何人。哪知,这种自负也有不堪一击的一天。当他读到中国《河图洛书》的拉丁文译本后,激动之下将自己的微积分的书扔进了垃圾箱,大叹自己虽然了不起,却比不过中国人的脑筋。由此,他如痴如醉地研读有关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甚至托朋友向康熙皇帝申请加入中国籍,只是自恃国势强盛的大清皇帝并不

肯屈尊降贵地接纳这个化外之邦的“蛮夷”。

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第一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以单子论的实体学说而名扬一时。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古典辩证法的直接思想先驱,其观点及批判被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所批判继承。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辩证思维系统的建立,更是与莱布尼茨的思想贡献密不可分。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康德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 1804

〖德国〗

--------------------------------------------------------------------------------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Puritianism),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在创造了深刻反映启蒙精神的批判哲学之后,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启蒙运动”这一至今还吸引着哲学家的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便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著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观却被普鲁士政论指责为“歪曲蔑视《圣经》和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康德是卢梭的崇拜者,他与卢梭一样,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他说:“我生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有所发明才觉得快乐。我曾经相信这才能给予人的生活以尊严,并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想象中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学恢复一切人的公共权利,我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劳动者更有用。”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成了青年学生向往的导师,政府也不断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他不顾政府的禁令,在退休之后发表了《学院之争》(1798),继续讨论宗教问题。

人们为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著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 著作

康德著作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边沁

边沁 Bentham

1748 - 1832

〖英国〗

--------------------------------------------------------------------------------

杰尼米·边沁(Jeremy Bentham)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成名作是《政府论片断》(1776年),他在其中尖锐地反驳了守旧派对英国宪法的美化,揭露了这部宪法的缺陷。在他的代表作《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功利主义的原则第一次得到明确的表达。边沁在实践上是激进的社会改革者,他反对君主制,提倡普选制度。他对被压迫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心,他制定了监狱改革计划,并亲自担任典狱长实施之,他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还为农民创办了“节俭银行”。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黑格尔

黑格尔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 - 1831

〖德国〗

--------------------------------------------------------------------------------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叔本华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1789 - 1860

〖德国〗

--------------------------------------------------------------------------------

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

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他为这部悲观主义巨著作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该书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售出的,极度失望的叔本华只好援引别人的话来暗示他的代表作,说这样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当一头蠢驴去照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死后,有关他的哲学讲座逐渐将黑格尔排挤了出去,终于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他一时成了德国最时髦的哲学家。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马克思

马克思 Karl Marx

1818 - 1883

〖德国〗

--------------------------------------------------------------------------------

著作

马克思著作集(德文版)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皮尔士

皮尔士 Peirce

1839 - 1914

〖美国〗

--------------------------------------------------------------------------------

查尔士·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的父亲是一位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著名数学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皮尔士从小接受良好的哲学和科学的训练,他能背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6岁起学化学,12岁开始做实验,后来转学动物学。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数理逻辑学家。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建立一个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即使在遥远的未来,它也能包含人类的全部学科”。但他并不真的对哲学体系有兴趣,他有志建立的是一个能适应于各门学科的科学的逻辑。他在1878年1月发表的《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标志着实用主义的诞生,后来又发表了一系列阐述他的科学逻辑的文章,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898年詹姆士把他的哲学冠以“实用主义”的名称大力推广,人们才把他尊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哲学著作,他的丰富的思想是在他的遗稿出版之后才发掘出来的。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詹姆士

詹姆士 James

1842 - 1910

〖美国〗

--------------------------------------------------------------------------------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出身于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他于1869年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6年到哈佛哲学系任教,70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士,并接受其影响。1898年8月26日,詹姆士在伯克利大学发表题为“哲学概念和实际结果”的演讲,宣布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开始。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80年)、《信仰意志》(1897年)、《实用主义》(1907年)、《多元的宇宙》(1909年)和《几个哲学问题》(1911年)、《彻底的经验主义》(1912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尼采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 - 1900

〖德国〗

--------------------------------------------------------------------------------

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尼采的哲学打破了以往哲学演变的逻辑秩序,凭的是自己的灵感来作出独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晦涩,而是文笔优美,寓意隽永。有人称,尼采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是散文家和诗人。尼采富于影响的代表作有《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与恶》以及《权力意志论》等。

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对女性放弃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开始拼命攻击女性,与此同时,为自己大唱赞歌。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他的自吹自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么写出这么多的好书?”,竟成了这本书的主要章目。

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在他之后,人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地以“理性”动物、“道德”动物自居了,人的虚荣、鄙俗、伪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剥落在人前,让人无地自容。人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权力意志-这个被掩盖已久、被压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东西,无论你是去极力地否定它还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会感到内心的震颤,这就是尼采哲学的威力所在。

与叔本华一样,尼采在去世以后,其哲学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权力意志哲学和超人哲学对德国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赴前线的德国士兵的背包中有两本书是最常见的,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的强权思想对希特勒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为希特勒终生恪守:“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采的疯狂是学者型的,只停留在口头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实践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 (本简介摘录于http://www.de0049.com.cn德国之窗网站,在此表示感谢。)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弗雷格

弗雷格 Frege

1848 - 1925

〖德国〗

--------------------------------------------------------------------------------

哥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德国耶拿大学数学教授,在耶拿平静地度过一生,但他的革命性思想却与他的平静生活形成强烈反差,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逻辑学界的康德。他的主要著作有:《概念文字》(1879年)、《算术基础》(1884年)、《算术基本法则》(第一卷,1893年;第二卷,1903年)。 大多数人在当时或者不理解、或者忽视了他的著作,只有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少数思想敏锐的哲学家注意到他的开创性成果,从中获得很多启发。长期以来,人们只把他当作数理逻辑的开创者,对于他的哲学贡献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是通过杜麦特的解释,人们才把他看做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杜麦特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一书中,把他评价为“分析哲学之父”,是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并列的第一流哲学家。确实,弗雷格和亚里士多德、康德一样,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进程。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胡塞尔

胡塞尔 Husserl

1859 - 1938

〖德国〗

--------------------------------------------------------------------------------

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尔玛和德里达的出发点都是对胡塞尔哲学的反思。胡塞尔和康德一样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一生都在纯思想领域做艰辛的探索。他生前发表7部著作,但遗留的手稿比这些著作的份量大得多。胡塞尔是犹太人,晚年遭纳粹迫害。死后他的妻子把他的全部手稿转移至比利时的卢汶大学保存,战后成立“胡塞尔档案馆”,对胡塞尔用速记法写下的手稿加以整理编辑,出版《胡塞尔文集》,这项工作至今还没有完成。我们按照胡塞尔发表的7部著作,把他的思想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的研究。胡塞尔是数学博士,1853年随布伦坦诺学哲学,受其经验主义影响。胡塞尔1891年发表《算术哲学:心理和逻辑研究》,探讨数学、逻辑与心理学的关系,弗雷格对之严加批判,认为胡塞尔的观点受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影响。胡塞尔本人也自觉有不妥之处,遂重新研究逻辑基础问题。 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以《逻辑研究》(1900-1901)为标志,第一卷是对心理主义的批判,第二卷建立了“描述心理学方法”,实际上是现象学方法。 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唯心论。《作为严格的哲学》(1910)已包含了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过渡,《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于1913年出版,后两卷死后出版)、《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的沉思》(1931)等书提出“现象学还愿”和“先验自我”对世界的构造。 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变。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前两部分于1936年出版)一书中,对自己的唯理智主义倾向做了自我批评,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柏格森

柏格森 Bergson

1859 - 1941

〖法国〗

--------------------------------------------------------------------------------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为犹太后裔,1881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后,任中学教师,1897年起任高师教授,190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年)、《创造进化论》(1907年)、《笑》(1900年)、《形而上学导论》(1903年)和《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中国古代哲学家

老子 孔子 邓析 曾子 子思

墨子 庄周 荀子 董仲舒 扬雄

王充 嵇康 王弼 玄奘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李觏 邵雍

中国近现代哲学家

冯友兰

西方古代哲学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奥古斯丁

托马斯·阿奎那

西方近现代哲学家

弗兰西斯·培根 笛卡尔 洛克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康德 边沁 黑格尔 叔本华 马克思

皮尔士 詹姆士 尼采 弗雷格 胡塞尔

柏格森 杜威 罗素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波普 萨特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杜威

杜威 Dewey

1859 - 1952

〖美国〗

--------------------------------------------------------------------------------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一位评论家说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M.怀特)。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詹姆士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杜威论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年)、《经验与自然》(1925年)、《确定性的追求》(1929年)、《逻辑:探究的理论》(1938年)、《能知和所知》(1948年)。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罗素

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 - 1970

〖英国〗

--------------------------------------------------------------------------------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他于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1931年他继承为第三世罗素勋爵。1949年获荣誉勋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0年代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而获得世界和平奖。1970年2月2日去世。

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罗素学识渊博,通晓的学科之多大概是20世纪学者们少有的。而且,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哲学观点多变,以善于吸取别人见解、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而著称。主要哲学、逻辑学著作有:《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年)、《莱布尼茨的哲学》(1900年)、《数学原则》(1903年)、《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哲学问题》(1911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年)、《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至1919年)、《数理哲学导论》(1919年)、《心的分析》(1921年)、《物的分析》(1927年)、《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年)、《西方哲学史》(1945年)、《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年)、《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等等。

-------------------------------------------------------------------------------- 著作

西方哲学史(中文版)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889 - 1951

〖奥地利〗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庭,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到数学基础的问题,读了罗素《数学的原理》一书,激起了学习逻辑和哲学的兴趣。他于1911年到剑桥,以罗素为师学逻辑,罗素非常欣赏他的这位学生的才能,把他视为最理想的接班人,预言哲学下一步的重大发展将由维特根斯坦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任炮兵中尉,战争后期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他把书稿寄给罗素,罗素此时因为反战被关在监狱中,也完成了一部书(《数学逻辑导论》)的写作。两位朋友在战后重逢,但终由意见不合而分手。在罗素的推荐下,《逻辑哲学论》于1919年出版,次年出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小学教师。他的早期著作还有《1914-1916年笔记》。 维特根斯坦于1928年重返剑桥,并于1936年接替穆尔成为哲学教授。经过长期思考,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想,转而采用日常语义规则为意义的标准。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他在写作、思考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有和《逻辑哲学论》相对照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不仅是内容上的对照,而且也是风格上的对照。

--------------------------------------------------------------------------------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2001-2002. 版权所有 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Heidegger

1889 - 1976

〖德国〗

--------------------------------------------------------------------------------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


相关文章

  • 中外哲学人物
  • 哲学人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列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邓小平 马克 ...查看


  • 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异同
  •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的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西方哲学衍生而来的,都属于近代哲学.它们的流传以及发展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因此他们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理论特征,但是这两个理论又有着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以及方法论,所以这两者之间又有着许多本 ...查看


  • 略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区别及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 略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区别及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是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一词,中国本来是没有的,它是一个西方名词,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从周开始初具规模.哲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我想应该也是 ...查看


  • 浅谈西方哲学史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 [摘 要]西方哲学史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人类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史时,必须弄清楚它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西方哲学,我们就能够对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


  • 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上)
  • 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上) [作 者]刘放桐 百年学术 最近几年来,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哲学)的问题成了我国哲学和文化研究中热点话题之一.但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缺乏确定性的概念.西方学者对其所指很不相同,对其评 ...查看


  • [转载]本人西方哲学名著藏书目录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一卷  柏拉图的符咒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二卷  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 │  一个孤独散步者遐想:插图本 │  不正常的人 │ 文化霸权理论研究 │  东方编译所译丛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 ...查看


  • 研究和探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 摘 要:当代的西方哲学并不单指"当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思路和产品特性时代",同时也是当代社会的发展的情况和全球的发展的相应状况的反应的理论.而且其所研究的范畴也逐渐从科学和人类的"双方面"的科学,逐 ...查看


  • 听牛津大师讲西方哲学史--评[牛津西方哲学简史]
  • 听牛津大师讲西方哲学史 --评<牛津西方哲学简史> 李世琦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2日 05 版) 图片选自<牛津西方哲学史>(插图本) 在我国,罗素.梯利两本同名的<西方哲学史&g ...查看


  •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不同唐俊峰
  •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差异 编号:102 唐俊峰 [1**********]5 2011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一.绪论 哲学智慧的定义 哲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的思考和实践而存在,并且逐步演化和推进.简而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 ...查看


  •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思想和学术是理性进路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需要中和贯通,以把历史上的学术积累与时代需要的思想推定为当代理论形式,为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没有学术的思想是瞎子,没有思想的学术是瘸子.所以,一个正确的理论形式,需要思想和学术的双重保证.由双重保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