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化_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原因初探_于海峰

2011年2期

(总第103期)

满族研究№2,2011

(Gereral№.103)

MANZUMINORITYRESEARCH

“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原因初探

于海峰

(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3)

摘要:本文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原因,通过综合应用传播学、民族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提出人口流动性增强、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是当代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五化”;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冲击;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11)02-0072-10

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满族传统文化经历过两次革命性的变迁:一次是满族从长白山走向中原,另一次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两次革命性变迁都来自于中国的国家政治革命。而在当代,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则与人口流动、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所产生的文化冲击直接相关,并具体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的文化符号的新老更替以及满族传统文化体系的现代化重新构建。

因为,从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冲击是由于文化聚合后的文化辐射扩散所产生的。一定区域内的众多文化因素,汇集于一个中心(中心区或中心点),经过系统的整合,形成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聚合。文化聚合后在“聚合效应”的作用下,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就形成了文化辐射扩散。文化扩散或辐射能力是与文化聚合程度成正比的,文化聚合程度越高,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就越强。所以,在“五化”背景下,人口流动性增强、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播的速度、强度、广度(范围)得以空前强化,不同民族文化彼此间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向城市或城镇等文化中心区域聚合程度增高、文化辐射和扩散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文化冲击并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变迁。而满族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异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强烈而直接的冲击而发生变迁。

一、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

本文中的人口流动概念是广义的。一方面,它包括了中国社会当下两种不同情况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的户口迁移;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现象。另一方面,除了具有人口在地理单元间移动的基本含义外,

“还往往包括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

理空间移动的同时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即有社会流动的含义。”[1]因此,人口流动既包括长距离、长时间跨度的人口移动,如改变常住地的户口迁移、外出求学等;也包括短距

·72·

离、时间不确定的人口移动,如旅游、经商、探亲、访友等。

在当代“五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趋势下,满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趋势十分明显,并且以“乡村———城镇”流动以及“乡村———城镇———乡村”流动为主要流动形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中国国民经济结构长期以来是一种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体系并存的二元结构,正是这种二元结构中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间的差异,尤其是收入上的差异导致农业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其二,随着“五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促使城镇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以及更好的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生活环境,从而对农村劳动力形成一种“拉力”,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和生产成本的提高形成一种经济负担,从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一种“推力”,在这种“拉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流动。

第一,从满族人口城镇化水平上来看,满族人口的乡村———城镇流动趋势明显(参见表1)。

表1

1990年、2000年全国及满族城镇化水平情况

市镇合计

乡(村)

总计(%)

1990

满族全国

200020.723.5

199010.17.5

200014.613.4

199028.126.2

200035.236.9

199071.973.8

200064.863.1

18.018.7

100.0100.0

注:市、镇、县人口的划分根据普查的第二种口径资料来源:

《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表1的数据变化显示,在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满族人口的城镇化的水平提高了7.1%。而根据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满族生育率远高于城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城市为26.69%,镇为33.51%,乡村为40.93%。这就意味着,满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人口流动即从农村迁居到城镇造成的。此外,应该强调一点,表1中的满族城镇化水平是按照居民户口登记统计出来的,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步放开,出现了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家庭举家外出的情况,即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所谓“空院套”现象。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该县2008年末举家在外住户共有285户,共计1205人,其中劳动力为565人。[2]而上述“人户分离”的人口流动在以户籍为对象的统计中是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来的。因此,在目前这种“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满族人口实际的城镇化水平要高于上述数据,满族人口的乡村———城镇流动的实际情况要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为明显。

第二,从满族就业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满族人口中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明显(参见表2)。这一趋势也从侧面证实了满族乡村———城镇人口流动性的增强。

表2第一产业

1990年、2000年全国及满族就业人口分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1990

满族全国

200066.064.4

199016.115.3

200012.916.8

199015.812.5

200021.118.8

68.172.2

100100

注: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128—129页;

《中国

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29页。

从表2中的数据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从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满

·73·

族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下降了2.1%和3.2%,而从事第三产业的满族就业人口比例则增加了5.3%。这说明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事了第三产业。而在目前满族主要聚集的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尚不能提供如此之多的就业机会的客观条件下,笔者认为,这些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主要是流动至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这种情况也符合托达罗的“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理论的描述。人口流动趋势。

第三,从农民全年纯收入结构来看,务农人口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这种趋势显然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直接关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往返于农村与城镇之间,从事季节性务工。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则到乡镇或城市中打工,从而形成乡村———城镇———乡村的钟摆式流动。通过笔者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在所回收的189份有效问卷中,18岁—60岁的劳动力共有115人,其中目前主要职业为务农的有81人,而这81人中有25人有工资性收入(参见表3)。笔者认为,这25个有工资性收入的劳动力就应该是季节性打工者,其所占主要职业为务农的劳动力人数比例高达30.86%。

表3

[3]

因此,满族就业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也证明了满族人口乡村———城镇的

16—60岁满族被访者职业结构及具有工资性收入情况表单位:人

主要从事的职业

合计

务农

无工资性收入有工资性收入

合计

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科教文卫工人个体经营者外出打工者其他

562581

066

134

134

707

077

156

6649115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此外,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季节性打工者在满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人多地少的地区尤为明显。

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有717户,人口2580人,其中满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0%,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00元。石湖沟村人均耕地面积1亩,林地3亩。据该村村长介绍:石湖沟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靠外出务工和在乡镇工矿企业中打工的工资收入,外出打工一般是到沈阳、大连、本溪、赤峰等城市,近几年还有一些村民通过县劳动局组织的劳务中介,到台湾、日本、韩国、埃及、意大利等国劳务。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有800多户,2800余人,其中满族人口占该村人口总数的70%。该村人均耕地只有0.3亩,2009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据河口村村长介绍,河口村家庭收入主要是靠打工收入和旅游时节的“农家乐”,其中打工收入是主要来源。该村男子一般都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而妇女主要在本地打工,收入一般不固定。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磨石域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730户、人口2320人,其中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0%。该村人均耕地面积1.5亩、林地面积15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据该村书记介绍:磨石域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在外打工和本村企业打工,村里有铁矿石矿厂、洗煤厂、药茶厂、铸铁厂、养兔厂几个企业。在本村打工的,女工每月工资800—900元,男工每月工资1000—1500元,有技术的外出打工者年收入能达到30000—50000元。

第四,从满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旅游产业促使这些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

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为这些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以全国满族自治县为例,在全国十个满族自治县、一个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域内,截至

2007年底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家;截至2008年9月,共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个以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4]上述这些满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大的

·74·

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满族传统人文艺术文化作为上述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业中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市场重视而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并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

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朝的发祥地,满族历史遗迹、人文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县域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永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秃顶子、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永陵镇、国家——赫图阿拉城、猴石国家森林公园。该县从2000年开始,依托县域内丰富的旅AAAA级旅游景区—

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0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亿元人民币。[5]2006年,该县又以满族人文艺术文化资源为基础,成功举办了满族风情节、迹,利用青山秀水的生态优势,开发出“启运之旅”、收入6.6亿元人民币。

[6]

“满乡秋韵”大型

文艺演出等活动,提升了新宾旅游知名度。至2008年,新宾满族自治县通过深挖满族文化、清前古

“满族民俗之旅”、

“生态之旅”三条主要旅

[7]

游精品线路。2008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200万元人民币,实现旅游综合

2009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带动这些地区人口流动性快速提高,这点从辽宁省满族自治县2005年至2009年接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中可见一斑(参见表4)。

表4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

辽宁省满族自治县2005年———2009年接待旅游人数情况表(单位:万人次)

满族自治县

岫岩

新宾

清原

本溪

桓仁

宽甸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年平均增长比例(%)资料来源:

5081.[1**********]2.4

[1**********]026.2

[1**********]3.9

[**************]44.2

97.5122148.717422526.2

77.390.8104.1261.238178.6

《2005年———2009年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从以上四个方面看,“五化”背景下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人口流

动性的增强所产生的文化冲击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满族人口的流动促使着以人为载体的满族传统文化向城镇等文化中心的聚合,并在文化聚合过程中发生变迁。城镇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本身就是文化聚合、创新、传递和积累的重要策源地。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镇,而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随之而至,使不同语言、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在同一城镇中广泛接触、交流、传播,最终整合形成一种“既源于不同民族、种族和区域的文化又超越它并融合现代文化因素的一种共同文化———城镇文化”

[8]

,从而导致原有的文化发生变迁。因此,满族传统文化随着满族人口流动,从乡

村或者从不同的地区汇聚到城镇,传统文化因素受到异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并在城镇文化整合过程中发生了变迁,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因素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不适应当代的文化因素的逐渐消失,例如满文、满语以及满族萨满祭祀的衰落;另一方面是适应当代的文化因素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如满族传统饮食、旗袍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满族人口流动促使乡村中的满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变。满族传统文化通过人口流动向城镇等文化中心的聚合,并在文化整合中发生变迁,随后又通过人口流动向周围的乡村或者是人口流出地区扩散和辐射,从而冲击着那些地区原本的传统文化。前文论述中那些“乡村———城镇———乡村”流动模式的满族人口就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这些人口将城镇中的文化因素比如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行为规则、时尚观念、饮食习惯、现代科技技术和产品等带回乡村,从而促使着乡村的

·75·

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

第三,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有益于弘扬和发展满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导致这些地区保存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困难。近些年来,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很多满族聚居地区利用本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大打满族文化旅游牌,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益于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掘、保护,又通过游客的流动传播到更远的范围,从而更大限度地弘扬了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但是,大量游客的流动也为这些地区带来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因素的汇集,加速了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因而必然会对这些地区原本的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当地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如传统民居、道德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更难得到保护。

总之,在“五化”背景下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直接促使满族传统文化与异族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广泛接触,进而导致满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而自觉与不自觉的发生着变迁。

二、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播媒介接受终端的广泛使用

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等现代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则是这一途径的具体载体。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加之满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视机、组合音响、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主要表现在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拥有数量快速增加和使用率提高两个方面。

一是从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看。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数量有着显著的提高(参见表5和表6)。传统接收终端如电视机,固定电话等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在城镇地区,彩色电视机完全取代黑白电视机;而在农村,彩色电视机也已经基本取代黑白电视机。新型接收终端如移动电话和电脑等,从2000年之后开始快速发展。其中,移动电话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其拥有量都快速增长,以至于出现了逐步取代固定电话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城镇地区的表现尤为明显,城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从2006年达到每百户拥有93.3部的峰值后,开始逐渐回落,而同期的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仍然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

表5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组合音响(套)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家用电脑(台)资料来源:

1990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

199589.7910.52

—————————

199059.04

————————————

1999111.5719.66

———

2000116.6022.20

———

2006137.4329.0593.30152.8847.20

2007137.7930.2090.52165.1853.77

2008132.8927.4382.01172.0259.26

7.145.91

19.509.70

《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323页;

表6

《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9年,第323页。

1990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19904.739.7

—————————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黑白电视机(台)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家用电脑(台)资料来源:

199516.963.8

—————————

200048.753.026.44.30.5

200689.417.564.162.12.7

200794.412.168.477.83.7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76·

其次,从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来看,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应该大致相同。虽然笔者没有掌握全国满族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的相关数据,但从笔者调研的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得到的统计数据来看,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应该大致相同。以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三县(市)情况为例。

表7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黑白电视机(台)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

凤城市历年农村家庭平均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

1982

———

19851.2545

——————

199012.581.25

——————

199516.2583.75

——————

2000655030

———

[1**********]5

2007118

———

6.67

——————

9493

注:辽宁省凤城市为省辖县级市,是辽宁省满族主要聚居区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凤城满族自治县,后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设立凤城市。2009年底,凤城市户籍总人口近59万,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1%。

资料来源:

《凤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第329页。

表7中凤城市农村家庭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虽略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参见表6),但总体发展趋势是与全国基本趋势相一致的。而从2008年凤城市、宽甸、岫岩三(市)县的情况来看,也与全国同期情况基本相同(参见表8)。

表8

黑白电视机

凤城市宽甸县岫岩县

———

凤城市、宽甸、岫岩满族自治县2008年彩色电视机

VCD/DVD播放机

285711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脑———

118119115

949598

11211488

11

———

12

农村每百户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单位:台/部)资料来源:年)》,第103页;

《凤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第276页;《岫岩统计年鉴(2008)》,第140页。

表9

平板电视机

无有无效值总计(%)

满族被访者家庭拥有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状况统计(%)彩色电视机

《宽甸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08

此外,从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数据来看,也符合上述趋势(参见表9)。

VCD/DVD播放机

54.044.91.1100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电脑

95.754.30.0100

2.197.90.0100

29.470.10.5100

19.879.70.5100

79.719.81.1100

注:样本总数N=189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将表9中的数据与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拥有情况数据(参见表6)进行比较,如果将后者换算成百分比值再做比较,则两者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基本相似的,在考虑到两组数据的统计时间相差2年,笔者认为,这种数据上的相差是合理的。而另一项针对“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的抽样调查”

[9]

数据显示:在289个被访家庭中,传播媒介接受终端设备基

础较好,其中电视机、电话机、VCD/DVD机等普及率达到较高水平,且有线电视使用率已达到

80%;新型传播媒介拥有率较高,手机拥有率高达94.5%,而拥有3部以上手机的家庭也达到了28.8%;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33.2%,且有93%用户使用宽带上网[10](参见表10)。

·77·

表10新宾满族自治县289户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统计(%)

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VCD/DVD播放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电脑

无一台(部)二台(部)三台(部)及以上

无效值总计(%)

2.080.615.92.20.3100

94.54.80.70.00.0100

76.821.12.10.00.0100

66.130.82.11.00.0100

77.922.10.00.00.0100

23.964.710.70.70.0100

11.169.215.64.10.0100

5.545.718.028.22.0100

83.015.90.70.40.0100

65.733.21.10.00.0100

资料来源:刘海贵,杨景泰,杨保达,《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77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满族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以及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拥有数量和质量上快速提高。

二是从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使用情况看。电视和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满族使用率和接触频度最高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参见表11)。

表11电视

从来不接触

满族被访者每日与传播媒介接触情况(单位:人)

广播

书籍和报刊

互联网

[1**********]187

[**************]

[**************]

[1**********]187

1小时以内1至3小时3小时以上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如果我们把衡量接触度(使用频度)的选项设为:从来不接触=1,每天1小时以下=2,每天1至3小时=3,每天3小时以上=4。平均得分为所有有效样本的加权平均,平均得分越接近4,表明总体接触频度越高,反之代表接触频度越低。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类传播媒介的接触度平均分为,电视:3.10;广播:1.27;书籍和报刊:1.61;互联网:1.26。传播媒介的接触度依次为电视>书籍和报刊>广播>互联网。在上文中提到的“针对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中,调查者对于电视、杂志、报纸、互联网、书籍和广播等几种传播媒介接触程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是:电视>杂志>报纸>互联网>书籍>广播。[11]这个调查的结果与笔者所做调查情况虽有不同,但电视在所调查的区域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和接触频度最高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是相同的。

此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电视已经成为那些满族被访者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获取各种信息的工具,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参见表12、13)。

表12

满族被访者获取信息使用的传播媒介情况

人数(人)

电视广播

选择方式

报纸杂志互连网手机短息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比例(%)

[1**********]187

89.31.12.74.30.597.92.1100.0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78·

表13满族被访者传递信息使用的方式情况

人数(人)

比例(%)

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互联网

选择方式

手机短信串门聊天托人带话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

78.60.51.615.51.197.32.7100.0

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近些年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应用更为广泛。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使满族人接触各种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机会增多,接受信息的速度、深度和数量上更快捷、更深刻、更丰富。因此,满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而发生变迁。

首先,从文化传播理论角度看,无论是“表现论”、

“影响论”还是“仪式论”都从不同角度阐

释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文化变迁之间的确存在着关系。[12]就两者关系而言,笔者认为传播媒介既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内涵,又影响这一文化的内涵。其次,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上看,依据一些学者的分类方法将当代我国社会中传播媒介的内容以粗线条形式分类,根据其内容的原产地、文化根源和价值观基本取向大体可分为四类:国产的以宣传党的执政路线和政府政策为主体的内容,如新闻、评论及宣传类娱乐;国产的以各民族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为主体的娱乐节目,如传统歌舞、戏曲、绘画及文学作品;国外进口娱乐内容,如进口电影、电视剧、音乐、体育竞技等;以及反映和刺激消费行为的广告和营销内容。[13]上述四类内容从意识形态和其文化表现上基本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景观,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西方现代文化。

因此,就本文而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包含了大量异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信息通过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影响着满族人的日常生活、道德规范、知识结构乃至价值观的基本取向,进而导致满族传统文化在整体上发生变迁;另一方面,将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以歌舞、绘画、文学、民俗表演、历史介绍等形式通过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在当前满族传统文化产业化较快发展的推动下,满族传统文化为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人们所共同了解和喜爱。在这一过程中,也促使着满族越来越关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从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189名有效被访者中,有74.1%的被访者“喜爱”或“非常喜爱”满族传统文化节目。

三、现代教育的普及以及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从功能的角度说,教育(家庭教育、现代学校教育,自我学习)的功能是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说,文化是通过教育来传承的,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代人传授给下一代人。随着“五化”的深化发展,满族教育特别是现代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为37.09%。其中,初中26.47%、高中

7.30%、中专1.74%、大学(本科、专科)1.58%;全国各民族15岁及15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

人口平均比例为22.21%。同期满族人口15岁及15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则为11.41%,

·79·

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各项比例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参见表14)。在全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规模民族中,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仅排在朝鲜族(65.82%)之后,居第二位。

经过十年的发展,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为52.3%。其中,初中36.5%、高中

8.6%、中专3.4%、大学(本科、专科)3.7%、研究生0.1%。同期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参见表14)。在全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规模民族中,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

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排在朝鲜族(65.82%)、蒙古族(20%)、哈萨克族(17.2%)之后,居第四位。

表14

年份

总人数

1990年、2000年全国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单位:人)

未上过学及扫盲班

——————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

1990比例(%)2000比例(%)

资料来源:

[***********]00

374115649.[1**********].49

270937136.[1**********].45

[1**********]39.538.49

2.483.62

[1**********]0

1008071.343082663.10

614730.821601591.61

——————

5118185.15

86940.09

《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49页;《中国民族统

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86页。

其次,从满族自身来看,1990年———2000年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4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满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明显提高。小学以上学历人数比例在十年间提高7.58%,其中受过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分别提高1.76%、0.79%、

0.09%,增幅比例达到131%、96%、100%。同时,满族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绝对数

由1990年的777673人减少至2000年的449507人,所占满族人口总数比例由1990年的11.41%下降到5.54%,降幅比例达到51.45%。

[14]

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表明满族人更多地学习、了解和掌握现代文化、特别是科学文化知识。而现代科学技术、哲学、法律以及现代思想观念等会潜移默化的对满族人产生影响,从而对满族传统文化变迁产生推动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满族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部分满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也在悄然增强。当然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并非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而是一种民族大局观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在对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对自身民族身份的一种认同。只有在这种满族人口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才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满族人口流动性增强、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文化冲击是“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及重要推动力。

注释:

[1]王积超著,

《人口流动与白族家族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页。

《岫岩满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8年)》,第185页。

[2]岫岩满族自治县统计局:

[3]托达罗的“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新兴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城乡收入差异和对城市预期收入的期盼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并进一步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后,并非全部立即进入现代工业部门,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会在迁入城镇后先在城市传统部门找工作,然后才到现代工业部门中找到固定工作。

[4]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版社,2009年,第783页—792页。

《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

·80·

[5]资料来源:《2005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6]资料来源:《2008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7]资料来源:《2009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8]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县为个案》,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第65页。——“少数民族传播历史与趋向”[9]该调查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项目调查。

[10][11]刘海贵、杨景泰、杨保达:

《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

《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

77页。

[12]参见潘忠党:《传播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第5期,第16-24页。

[13]参见潘忠党、魏然:《大众传媒的内容丰富之后———传媒与价值观念之关系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现代传播》1996年,第4期,第9-14页;

1997年,第4期,第40页。

[14]资料来源:《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82页;《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90页。

[责任编辑:闫立新]

(上接第67页)

[8]参见《魏书·序纪》卷1:圣武皇帝元年、29年、39年条。

[9]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7页。[10]《魏书·官氏志》卷113,“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

[11]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7—58页。[12]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8页。[13]参照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第174—175页。

[14]《魏书·序纪》卷1,力微58年条,“上恨如曹谗杀太子,今欲尽受诸大人长子杀之。”[15]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9页。

[16]《魏书·序纪》卷1,文帝条,“文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阳,为魏宾之冠。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人奉遗金帛缯絮,岁以万计。”

[17]《魏书·序纪》卷1,始祖神元皇帝力微42年条到章皇帝悉鹿条。[18]《魏书·序纪》卷1,平皇帝条,“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19]《魏书·序纪》卷1,思皇帝条。

[20]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元年条。[21]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条。[22]《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条。

[23]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3年~7年条。[24]包括今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5]《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10年条。[26]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13年条。[27]参照《魏书·序纪》卷1,穆皇帝3年条。

[28]参照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71页。

[责任编辑:闫立新]

·81·

2011年2期

(总第103期)

满族研究№2,2011

(Gereral№.103)

MANZUMINORITYRESEARCH

“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原因初探

于海峰

(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3)

摘要:本文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原因,通过综合应用传播学、民族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提出人口流动性增强、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是当代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五化”;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冲击;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11)02-0072-10

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满族传统文化经历过两次革命性的变迁:一次是满族从长白山走向中原,另一次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两次革命性变迁都来自于中国的国家政治革命。而在当代,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则与人口流动、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所产生的文化冲击直接相关,并具体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的文化符号的新老更替以及满族传统文化体系的现代化重新构建。

因为,从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冲击是由于文化聚合后的文化辐射扩散所产生的。一定区域内的众多文化因素,汇集于一个中心(中心区或中心点),经过系统的整合,形成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聚合。文化聚合后在“聚合效应”的作用下,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就形成了文化辐射扩散。文化扩散或辐射能力是与文化聚合程度成正比的,文化聚合程度越高,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就越强。所以,在“五化”背景下,人口流动性增强、现代教育普及、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广泛应用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播的速度、强度、广度(范围)得以空前强化,不同民族文化彼此间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向城市或城镇等文化中心区域聚合程度增高、文化辐射和扩散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文化冲击并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变迁。而满族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异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强烈而直接的冲击而发生变迁。

一、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

本文中的人口流动概念是广义的。一方面,它包括了中国社会当下两种不同情况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的户口迁移;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现象。另一方面,除了具有人口在地理单元间移动的基本含义外,

“还往往包括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

理空间移动的同时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即有社会流动的含义。”[1]因此,人口流动既包括长距离、长时间跨度的人口移动,如改变常住地的户口迁移、外出求学等;也包括短距

·72·

离、时间不确定的人口移动,如旅游、经商、探亲、访友等。

在当代“五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趋势下,满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趋势十分明显,并且以“乡村———城镇”流动以及“乡村———城镇———乡村”流动为主要流动形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中国国民经济结构长期以来是一种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体系并存的二元结构,正是这种二元结构中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间的差异,尤其是收入上的差异导致农业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其二,随着“五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促使城镇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以及更好的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生活环境,从而对农村劳动力形成一种“拉力”,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和生产成本的提高形成一种经济负担,从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一种“推力”,在这种“拉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流动。

第一,从满族人口城镇化水平上来看,满族人口的乡村———城镇流动趋势明显(参见表1)。

表1

1990年、2000年全国及满族城镇化水平情况

市镇合计

乡(村)

总计(%)

1990

满族全国

200020.723.5

199010.17.5

200014.613.4

199028.126.2

200035.236.9

199071.973.8

200064.863.1

18.018.7

100.0100.0

注:市、镇、县人口的划分根据普查的第二种口径资料来源:

《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表1的数据变化显示,在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满族人口的城镇化的水平提高了7.1%。而根据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满族生育率远高于城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城市为26.69%,镇为33.51%,乡村为40.93%。这就意味着,满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人口流动即从农村迁居到城镇造成的。此外,应该强调一点,表1中的满族城镇化水平是按照居民户口登记统计出来的,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步放开,出现了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家庭举家外出的情况,即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所谓“空院套”现象。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该县2008年末举家在外住户共有285户,共计1205人,其中劳动力为565人。[2]而上述“人户分离”的人口流动在以户籍为对象的统计中是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来的。因此,在目前这种“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满族人口实际的城镇化水平要高于上述数据,满族人口的乡村———城镇流动的实际情况要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为明显。

第二,从满族就业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满族人口中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明显(参见表2)。这一趋势也从侧面证实了满族乡村———城镇人口流动性的增强。

表2第一产业

1990年、2000年全国及满族就业人口分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1990

满族全国

200066.064.4

199016.115.3

200012.916.8

199015.812.5

200021.118.8

68.172.2

100100

注: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128—129页;

《中国

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29页。

从表2中的数据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从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满

·73·

族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下降了2.1%和3.2%,而从事第三产业的满族就业人口比例则增加了5.3%。这说明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事了第三产业。而在目前满族主要聚集的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尚不能提供如此之多的就业机会的客观条件下,笔者认为,这些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主要是流动至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这种情况也符合托达罗的“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理论的描述。人口流动趋势。

第三,从农民全年纯收入结构来看,务农人口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这种趋势显然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直接关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往返于农村与城镇之间,从事季节性务工。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则到乡镇或城市中打工,从而形成乡村———城镇———乡村的钟摆式流动。通过笔者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在所回收的189份有效问卷中,18岁—60岁的劳动力共有115人,其中目前主要职业为务农的有81人,而这81人中有25人有工资性收入(参见表3)。笔者认为,这25个有工资性收入的劳动力就应该是季节性打工者,其所占主要职业为务农的劳动力人数比例高达30.86%。

表3

[3]

因此,满族就业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也证明了满族人口乡村———城镇的

16—60岁满族被访者职业结构及具有工资性收入情况表单位:人

主要从事的职业

合计

务农

无工资性收入有工资性收入

合计

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科教文卫工人个体经营者外出打工者其他

562581

066

134

134

707

077

156

6649115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此外,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季节性打工者在满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人多地少的地区尤为明显。

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有717户,人口2580人,其中满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0%,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00元。石湖沟村人均耕地面积1亩,林地3亩。据该村村长介绍:石湖沟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靠外出务工和在乡镇工矿企业中打工的工资收入,外出打工一般是到沈阳、大连、本溪、赤峰等城市,近几年还有一些村民通过县劳动局组织的劳务中介,到台湾、日本、韩国、埃及、意大利等国劳务。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有800多户,2800余人,其中满族人口占该村人口总数的70%。该村人均耕地只有0.3亩,2009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据河口村村长介绍,河口村家庭收入主要是靠打工收入和旅游时节的“农家乐”,其中打工收入是主要来源。该村男子一般都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而妇女主要在本地打工,收入一般不固定。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磨石域村,截止到2009年12月该村共730户、人口2320人,其中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0%。该村人均耕地面积1.5亩、林地面积15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据该村书记介绍:磨石域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在外打工和本村企业打工,村里有铁矿石矿厂、洗煤厂、药茶厂、铸铁厂、养兔厂几个企业。在本村打工的,女工每月工资800—900元,男工每月工资1000—1500元,有技术的外出打工者年收入能达到30000—50000元。

第四,从满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旅游产业促使这些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

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为这些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以全国满族自治县为例,在全国十个满族自治县、一个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域内,截至

2007年底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家;截至2008年9月,共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个以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4]上述这些满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大的

·74·

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满族传统人文艺术文化作为上述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业中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市场重视而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并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

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朝的发祥地,满族历史遗迹、人文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县域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永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秃顶子、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永陵镇、国家——赫图阿拉城、猴石国家森林公园。该县从2000年开始,依托县域内丰富的旅AAAA级旅游景区—

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0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亿元人民币。[5]2006年,该县又以满族人文艺术文化资源为基础,成功举办了满族风情节、迹,利用青山秀水的生态优势,开发出“启运之旅”、收入6.6亿元人民币。

[6]

“满乡秋韵”大型

文艺演出等活动,提升了新宾旅游知名度。至2008年,新宾满族自治县通过深挖满族文化、清前古

“满族民俗之旅”、

“生态之旅”三条主要旅

[7]

游精品线路。2008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200万元人民币,实现旅游综合

2009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带动这些地区人口流动性快速提高,这点从辽宁省满族自治县2005年至2009年接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中可见一斑(参见表4)。

表4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

辽宁省满族自治县2005年———2009年接待旅游人数情况表(单位:万人次)

满族自治县

岫岩

新宾

清原

本溪

桓仁

宽甸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年平均增长比例(%)资料来源:

5081.[1**********]2.4

[1**********]026.2

[1**********]3.9

[**************]44.2

97.5122148.717422526.2

77.390.8104.1261.238178.6

《2005年———2009年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从以上四个方面看,“五化”背景下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人口流

动性的增强所产生的文化冲击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满族人口的流动促使着以人为载体的满族传统文化向城镇等文化中心的聚合,并在文化聚合过程中发生变迁。城镇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本身就是文化聚合、创新、传递和积累的重要策源地。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镇,而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随之而至,使不同语言、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在同一城镇中广泛接触、交流、传播,最终整合形成一种“既源于不同民族、种族和区域的文化又超越它并融合现代文化因素的一种共同文化———城镇文化”

[8]

,从而导致原有的文化发生变迁。因此,满族传统文化随着满族人口流动,从乡

村或者从不同的地区汇聚到城镇,传统文化因素受到异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并在城镇文化整合过程中发生了变迁,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因素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不适应当代的文化因素的逐渐消失,例如满文、满语以及满族萨满祭祀的衰落;另一方面是适应当代的文化因素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如满族传统饮食、旗袍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满族人口流动促使乡村中的满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变。满族传统文化通过人口流动向城镇等文化中心的聚合,并在文化整合中发生变迁,随后又通过人口流动向周围的乡村或者是人口流出地区扩散和辐射,从而冲击着那些地区原本的传统文化。前文论述中那些“乡村———城镇———乡村”流动模式的满族人口就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这些人口将城镇中的文化因素比如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行为规则、时尚观念、饮食习惯、现代科技技术和产品等带回乡村,从而促使着乡村的

·75·

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

第三,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有益于弘扬和发展满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导致这些地区保存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困难。近些年来,满族聚居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很多满族聚居地区利用本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大打满族文化旅游牌,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益于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掘、保护,又通过游客的流动传播到更远的范围,从而更大限度地弘扬了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但是,大量游客的流动也为这些地区带来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因素的汇集,加速了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因而必然会对这些地区原本的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当地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如传统民居、道德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更难得到保护。

总之,在“五化”背景下满族人口以及满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直接促使满族传统文化与异族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广泛接触,进而导致满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而自觉与不自觉的发生着变迁。

二、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播媒介接受终端的广泛使用

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等现代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则是这一途径的具体载体。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加之满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视机、组合音响、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主要表现在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拥有数量快速增加和使用率提高两个方面。

一是从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看。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数量有着显著的提高(参见表5和表6)。传统接收终端如电视机,固定电话等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在城镇地区,彩色电视机完全取代黑白电视机;而在农村,彩色电视机也已经基本取代黑白电视机。新型接收终端如移动电话和电脑等,从2000年之后开始快速发展。其中,移动电话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其拥有量都快速增长,以至于出现了逐步取代固定电话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城镇地区的表现尤为明显,城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从2006年达到每百户拥有93.3部的峰值后,开始逐渐回落,而同期的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仍然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

表5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组合音响(套)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家用电脑(台)资料来源:

1990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

199589.7910.52

—————————

199059.04

————————————

1999111.5719.66

———

2000116.6022.20

———

2006137.4329.0593.30152.8847.20

2007137.7930.2090.52165.1853.77

2008132.8927.4382.01172.0259.26

7.145.91

19.509.70

《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323页;

表6

《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9年,第323页。

1990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19904.739.7

—————————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黑白电视机(台)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家用电脑(台)资料来源:

199516.963.8

—————————

200048.753.026.44.30.5

200689.417.564.162.12.7

200794.412.168.477.83.7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76·

其次,从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来看,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应该大致相同。虽然笔者没有掌握全国满族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的相关数据,但从笔者调研的满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得到的统计数据来看,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应该大致相同。以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三县(市)情况为例。

表7

项目彩色电视机(台)黑白电视机(台)固定电话(部)移动电话(部)

凤城市历年农村家庭平均百户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

1982

———

19851.2545

——————

199012.581.25

——————

199516.2583.75

——————

2000655030

———

[1**********]5

2007118

———

6.67

——————

9493

注:辽宁省凤城市为省辖县级市,是辽宁省满族主要聚居区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凤城满族自治县,后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设立凤城市。2009年底,凤城市户籍总人口近59万,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1%。

资料来源:

《凤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第329页。

表7中凤城市农村家庭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虽略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参见表6),但总体发展趋势是与全国基本趋势相一致的。而从2008年凤城市、宽甸、岫岩三(市)县的情况来看,也与全国同期情况基本相同(参见表8)。

表8

黑白电视机

凤城市宽甸县岫岩县

———

凤城市、宽甸、岫岩满族自治县2008年彩色电视机

VCD/DVD播放机

285711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脑———

118119115

949598

11211488

11

———

12

农村每百户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单位:台/部)资料来源:年)》,第103页;

《凤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8年)》,第276页;《岫岩统计年鉴(2008)》,第140页。

表9

平板电视机

无有无效值总计(%)

满族被访者家庭拥有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状况统计(%)彩色电视机

《宽甸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08

此外,从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数据来看,也符合上述趋势(参见表9)。

VCD/DVD播放机

54.044.91.1100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电脑

95.754.30.0100

2.197.90.0100

29.470.10.5100

19.879.70.5100

79.719.81.1100

注:样本总数N=189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将表9中的数据与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传播媒介拥有情况数据(参见表6)进行比较,如果将后者换算成百分比值再做比较,则两者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基本相似的,在考虑到两组数据的统计时间相差2年,笔者认为,这种数据上的相差是合理的。而另一项针对“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的抽样调查”

[9]

数据显示:在289个被访家庭中,传播媒介接受终端设备基

础较好,其中电视机、电话机、VCD/DVD机等普及率达到较高水平,且有线电视使用率已达到

80%;新型传播媒介拥有率较高,手机拥有率高达94.5%,而拥有3部以上手机的家庭也达到了28.8%;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33.2%,且有93%用户使用宽带上网[10](参见表10)。

·77·

表10新宾满族自治县289户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状况统计(%)

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VCD/DVD播放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电脑

无一台(部)二台(部)三台(部)及以上

无效值总计(%)

2.080.615.92.20.3100

94.54.80.70.00.0100

76.821.12.10.00.0100

66.130.82.11.00.0100

77.922.10.00.00.0100

23.964.710.70.70.0100

11.169.215.64.10.0100

5.545.718.028.22.0100

83.015.90.70.40.0100

65.733.21.10.00.0100

资料来源:刘海贵,杨景泰,杨保达,《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77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满族家庭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拥有情况以及其发展趋势与上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拥有数量和质量上快速提高。

二是从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使用情况看。电视和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满族使用率和接触频度最高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参见表11)。

表11电视

从来不接触

满族被访者每日与传播媒介接触情况(单位:人)

广播

书籍和报刊

互联网

[1**********]187

[**************]

[**************]

[1**********]187

1小时以内1至3小时3小时以上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如果我们把衡量接触度(使用频度)的选项设为:从来不接触=1,每天1小时以下=2,每天1至3小时=3,每天3小时以上=4。平均得分为所有有效样本的加权平均,平均得分越接近4,表明总体接触频度越高,反之代表接触频度越低。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类传播媒介的接触度平均分为,电视:3.10;广播:1.27;书籍和报刊:1.61;互联网:1.26。传播媒介的接触度依次为电视>书籍和报刊>广播>互联网。在上文中提到的“针对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中,调查者对于电视、杂志、报纸、互联网、书籍和广播等几种传播媒介接触程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是:电视>杂志>报纸>互联网>书籍>广播。[11]这个调查的结果与笔者所做调查情况虽有不同,但电视在所调查的区域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和接触频度最高的传播媒介接收终端是相同的。

此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电视已经成为那些满族被访者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获取各种信息的工具,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参见表12、13)。

表12

满族被访者获取信息使用的传播媒介情况

人数(人)

电视广播

选择方式

报纸杂志互连网手机短息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比例(%)

[1**********]187

89.31.12.74.30.597.92.1100.0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78·

表13满族被访者传递信息使用的方式情况

人数(人)

比例(%)

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互联网

选择方式

手机短信串门聊天托人带话

有效样本缺失样本样本总数

数据来源: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满族抽样调查问卷。

[**************]

78.60.51.615.51.197.32.7100.0

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近些年满族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应用更为广泛。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使满族人接触各种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机会增多,接受信息的速度、深度和数量上更快捷、更深刻、更丰富。因此,满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而发生变迁。

首先,从文化传播理论角度看,无论是“表现论”、

“影响论”还是“仪式论”都从不同角度阐

释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文化变迁之间的确存在着关系。[12]就两者关系而言,笔者认为传播媒介既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内涵,又影响这一文化的内涵。其次,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上看,依据一些学者的分类方法将当代我国社会中传播媒介的内容以粗线条形式分类,根据其内容的原产地、文化根源和价值观基本取向大体可分为四类:国产的以宣传党的执政路线和政府政策为主体的内容,如新闻、评论及宣传类娱乐;国产的以各民族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为主体的娱乐节目,如传统歌舞、戏曲、绘画及文学作品;国外进口娱乐内容,如进口电影、电视剧、音乐、体育竞技等;以及反映和刺激消费行为的广告和营销内容。[13]上述四类内容从意识形态和其文化表现上基本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景观,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西方现代文化。

因此,就本文而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包含了大量异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信息通过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影响着满族人的日常生活、道德规范、知识结构乃至价值观的基本取向,进而导致满族传统文化在整体上发生变迁;另一方面,将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以歌舞、绘画、文学、民俗表演、历史介绍等形式通过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在当前满族传统文化产业化较快发展的推动下,满族传统文化为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人们所共同了解和喜爱。在这一过程中,也促使着满族越来越关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从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189名有效被访者中,有74.1%的被访者“喜爱”或“非常喜爱”满族传统文化节目。

三、现代教育的普及以及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从功能的角度说,教育(家庭教育、现代学校教育,自我学习)的功能是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说,文化是通过教育来传承的,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代人传授给下一代人。随着“五化”的深化发展,满族教育特别是现代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为37.09%。其中,初中26.47%、高中

7.30%、中专1.74%、大学(本科、专科)1.58%;全国各民族15岁及15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

人口平均比例为22.21%。同期满族人口15岁及15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则为11.41%,

·79·

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各项比例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参见表14)。在全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规模民族中,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仅排在朝鲜族(65.82%)之后,居第二位。

经过十年的发展,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上学历占人口总数比例为52.3%。其中,初中36.5%、高中

8.6%、中专3.4%、大学(本科、专科)3.7%、研究生0.1%。同期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参见表14)。在全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规模民族中,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

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排在朝鲜族(65.82%)、蒙古族(20%)、哈萨克族(17.2%)之后,居第四位。

表14

年份

总人数

1990年、2000年全国满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单位:人)

未上过学及扫盲班

——————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

1990比例(%)2000比例(%)

资料来源:

[***********]00

374115649.[1**********].49

270937136.[1**********].45

[1**********]39.538.49

2.483.62

[1**********]0

1008071.343082663.10

614730.821601591.61

——————

5118185.15

86940.09

《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49页;《中国民族统

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86页。

其次,从满族自身来看,1990年———2000年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4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满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明显提高。小学以上学历人数比例在十年间提高7.58%,其中受过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分别提高1.76%、0.79%、

0.09%,增幅比例达到131%、96%、100%。同时,满族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绝对数

由1990年的777673人减少至2000年的449507人,所占满族人口总数比例由1990年的11.41%下降到5.54%,降幅比例达到51.45%。

[14]

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表明满族人更多地学习、了解和掌握现代文化、特别是科学文化知识。而现代科学技术、哲学、法律以及现代思想观念等会潜移默化的对满族人产生影响,从而对满族传统文化变迁产生推动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满族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部分满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也在悄然增强。当然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并非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而是一种民族大局观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在对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对自身民族身份的一种认同。只有在这种满族人口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才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满族人口流动性增强、传播媒介接收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满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文化冲击是“五化”背景下满族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及重要推动力。

注释:

[1]王积超著,

《人口流动与白族家族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页。

《岫岩满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8年)》,第185页。

[2]岫岩满族自治县统计局:

[3]托达罗的“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新兴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城乡收入差异和对城市预期收入的期盼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并进一步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后,并非全部立即进入现代工业部门,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会在迁入城镇后先在城市传统部门找工作,然后才到现代工业部门中找到固定工作。

[4]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版社,2009年,第783页—792页。

《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

·80·

[5]资料来源:《2005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6]资料来源:《2008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7]资料来源:《2009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8]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县为个案》,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第65页。——“少数民族传播历史与趋向”[9]该调查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项目调查。

[10][11]刘海贵、杨景泰、杨保达:

《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信息传播状况调查》,

《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

77页。

[12]参见潘忠党:《传播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第5期,第16-24页。

[13]参见潘忠党、魏然:《大众传媒的内容丰富之后———传媒与价值观念之关系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现代传播》1996年,第4期,第9-14页;

1997年,第4期,第40页。

[14]资料来源:《中国民族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82页;《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90页。

[责任编辑:闫立新]

(上接第67页)

[8]参见《魏书·序纪》卷1:圣武皇帝元年、29年、39年条。

[9]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7页。[10]《魏书·官氏志》卷113,“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

[11]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7—58页。[12]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8页。[13]参照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第174—175页。

[14]《魏书·序纪》卷1,力微58年条,“上恨如曹谗杀太子,今欲尽受诸大人长子杀之。”[15]参照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8月,第59页。

[16]《魏书·序纪》卷1,文帝条,“文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阳,为魏宾之冠。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人奉遗金帛缯絮,岁以万计。”

[17]《魏书·序纪》卷1,始祖神元皇帝力微42年条到章皇帝悉鹿条。[18]《魏书·序纪》卷1,平皇帝条,“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19]《魏书·序纪》卷1,思皇帝条。

[20]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元年条。[21]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条。[22]《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条。

[23]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3年~7年条。[24]包括今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5]《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10年条。[26]参照《魏书·序纪》卷1,昭皇帝13年条。[27]参照《魏书·序纪》卷1,穆皇帝3年条。

[28]参照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71页。

[责任编辑:闫立新]

·81·


相关文章

  • 海派旗袍造型与结构的变迁
  • " 海派旗袍"造型与结构的变迁 庄立新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通过比较20世纪初各个时期"海派旗袍"的典型款式,分析了"海派旗袍"的造型.结构.工艺 ...查看


  • 浅析满族民居与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特点之比较
  • 2009年96期(总第169期)安徽建筑 浅析满族民居与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特点之比较 ComparisonandContrastofManchuDwellingHouseandBeijingQuadrangleinSpatialDistri ...查看


  • 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创新思路初探
  • 作者:周林彬董淳锷 法学杂志 2007年05期 一.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制度创新:从经济政策到经济法律 (一)经济法制度变迁的传统模式 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府主导性相对应的,我国经济法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也体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其表现首先在于 ...查看


  • 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 12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 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张国旺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河北石家庄 050001) 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人类活动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近年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 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查看


  • 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县旅游开发初探
  • 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县旅游开发初探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探讨了类似于新宾县这样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县发展旅游业的现实意义.有利条件,并为该类地区发展旅游业 ...查看


  • 民间信仰研究信息3篇
  • 郑衡泌.陈文龙:"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泉州三个村庄神祇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地理研究>04期,2010年. 祝幸安.袁德新.丁涛:"浙江省舟山市积极做好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 ...查看


  •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5
  • 摘 要: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艺术形式,它承担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的传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重视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价值,挖掘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创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动漫服饰,民族化动漫产品. 关键词:满 ...查看


  • 写作背景茶馆
  • 写作背景茶馆 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 ...查看


  • 满族语言文化演变的浑沌学观察
  • 2011年1期 (总第52期)满语研究MANCHU STUDIES ɴ1 ,2011(General ɴ. 52) 满族语言文化演变的浑沌学观察 胡艳霞1a ,2贾瑞光1b (1.大连民族学院a 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b 体育教学研究部,辽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