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定方法控制中药质量的思考

2007第九卷第六期★Vol.9No.6

生物检定方法控制中药质量的思考*

□王伽伯

李会芳

肖小河**

北京

100039)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

摘要: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现行的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仅

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而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疗效的药物,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在现行化学控制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控方法,比目前主要基于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质控体系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优势,亦将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中药

质量控制

生物检定

方法学

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其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规律尚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全部揭示,在实际工作中仅靠现行的以指标性成分测定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控制理念、模式和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中药的质量控制需求,难以准确控制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的物质内涵特点、质量控制内在需求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道地药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构建基于道地优质药材和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新模式的设想[1]。即在目前常规的理化分析手段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从常规、化学和生物多角度共同

收稿日期:2007-09-12修回日期:2007-11-07

把关,完善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物检定方法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探讨,丰富了上述新设想。

一、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随着中药科学的逐步发展,质量控制理念和水平也逐步转变和提高。纵览我国历版药典的发展,从早期的外观、质地、气味、口味、大小等经验判别,已逐步发展到以化学成分定性、定量检测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控制体系,体现了对中药质量从宏观感性到化学分子的认识发展过程,大大促进了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发展。然而,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民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8B03):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研究,负责人:肖小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625042):中药鉴定学,负责人:肖小河。

联系人:肖小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及质量控制,Tel:010-66933322,E-mail:pharmacy302@126.com。

36〔and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

现行的以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存在以下局限:(1)指标性成分不一定是有效成分。如板蓝根、冬虫夏草分别以精氨酸和腺苷为指标成分控制质量与疗效几无关系。(2)即使是有效成分,其含量高低与质量优劣也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如人参茎叶中人参皂苷含量远高于人参(主根),若仅以皂苷含量高低来量化质量,必然得到人参茎叶优于人参(主根)的结论。(3)指标性成分不能真实地反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变化。指标性成分虽然稳定,但制剂的临床疗效已大打折扣。(4)指标性成分不能客观地反映道地药材的物质内涵。道地药材是历代中医评价中药材品质的“金标准”,是优质正品药材的代名词,然而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高低而论,许多道地药材的质量却不一定优于普通药材。

综上,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直接反映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完全、有效控制中药的质量,尚需要补充和完善。

二、生物检定控制中药质量的优势

生物检定是在严格控制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标准品和供试品对生物体或离体器官与组织的特定生物效应,从而控制和评价供试品的质量或活性,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以生物效价(单位)表达[2]。适用于结构复杂或理化方法不能测定其含量、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生物活性的药物,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具有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直接关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量效关系确切,可为临床用药剂量的规范化提供参考;(3)不用关注中药具体的物质组成,不受物质基础研究进程的限制,符合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现状;(4)生物检定不仅可量化中药的效价值,生物效应谱还可为中药品种、品质定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3,4]。

生物检定方法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由来已久,我国学者楼之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利用小鼠服植物性泻剂后排湿粪这一规律,建立了植物泻剂的生物检定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水蛭

的质量控制即采用生物检定方法(抗凝血酶活性检测法)[5],其它如益母草(缩宫素生物效价检测法)[6]、板蓝根(凝集素活性检验法)[7]、大蒜油(抑菌圈检测法)[8,9]等也有报道。但由于长期受化学药质量控制思路和模式的影响,生物检定方法并未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广泛采用。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对中药质量控制要求的不断加强,仅靠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已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的内在需求,中药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模式亟待转变。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目前主要基于化学药质量控制思路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优势,将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趋势[10]。

三、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生物检定方法是基于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达到定量表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归于定量药理学范畴。常用的中药生物检定方法有微生物抑制活性检测、抗氧化活性检测、抗凝集素活性检测以及常规的药理毒理方法等。尽管生物检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有独到优势,但生物检定影响因素多,精密度相对较低,消耗实验动物或材料多,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时应选择操作简单、量效关系确切的生物检定模型,严格按照生物统计学要求设计实验,控制实验影响因素(动物性别、窝别,细胞活力等),降低系统误差,提高中药生物检定方法的重现性和耐用性。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目前最迫切的是针对物质基础不明确、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无法控制的中药品种,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并逐步扩大到其它品种,最终建立完善的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体系。

1.关于中药生物检定模型及指标的选择问题

生物检定方法的模型和反应指标首先应能够体现临床药效,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通用性、耐用性。质量控制不同于药效研究,方法越简单、重现性越好,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有效控制中药质量。在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模型时,药效模型只是候选方法之一,不能为反映“药效”而盲目追求繁杂的动物药理模型。应在大量相关性研究的基

〕37

2007第九卷第六期★Vol.9No.6

础上,合理简化、优化,选择合理的体内/外(细胞、分子、免疫)生物学模型和指标,既保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又保证实际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中药往往并非单一的药理作用,中药复方制剂更是如此。因此,在建立生物检定方法时应首选中药最主要的药效作用,对于毒剧药物及含毒剧药物的复方制剂还应建立毒性检定方法,以全面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中药生物检定模型和指标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医病证理论,将有利于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对规范中药临床应用剂量、完善中医病证模型、深层次揭示中药的疗效和毒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参、虫草等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基于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现以物质基础相对清楚的黄连为例,从最简单的抑菌活性出发,比较化学和生物方法表征黄连质量的差异性,探讨生物检定方法辅助控制中药质量的必要性。一般认为,生物碱是黄连的药效物质,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因此药典以小檗碱作为质控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檗碱含量随黄连生长年限延长而降低,生长期越短的黄连质量反而“越好”,这与传统认为黄连4 ̄6年采收为宜不一致。但以生物检定方法来评价,四年后的黄连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二年生者,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生长年限长的黄连使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曲线延后,抑制作用强。总生物碱含量与抑菌活性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特异性较差,仅可作参考。由此可见,即使是物质基础相对较清楚的黄连,现行的主要基于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质控模式也难以准确表征其质量,更何况大多数中药物质基础还不明确,所测的化学成分仅仅是指标性成

表1

不同生长年限黄连的生物碱含量与抑菌活性比较

总生物碱/%

小檗碱/%

抑菌IC50/mgml-1

2.关于中药生物检定参照物质的选择问题

合理的参照物质是保证中药生物检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不同于化学药,中药组成成分复杂,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混合体作为参照物质,如道地优质药材。一方面有利于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整合作用的特点,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彰显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特色,从内涵、质控和管理上不同于植物药、天然药物。我国药典已成功应用对照药材为参照物质实施薄层鉴别实验,对鉴别中成药的真伪优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本文提出的标准药材参照物质除了定性鉴别外,还是定量的计量标准,应符合国际、国家级标准物质的要求[11]:选择基源准确、来源稳定的道地优质药材作为标准品,并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及程序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进行综合考察,并最终经国际、国家权威机构认可成为法定的计量标准。

中药生物检定方法及标准物质的建立需根据品种的性质、要求、难度、适用性和精密度等要求,邀请科研、生产单位参与协作验证,保证方4 ̄10个检定、

法的准确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实施方法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物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制

[12]备、鉴定、标化的指导原则”。

生长年限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9.7610.8016.9712.05

5.844.743.674.34

9.3087.3224.8225.430

2.52.0P/mW

1.51.00.50.0-0.5

50010001500200025003000

t/min

图1

大肠杆菌在黄连作用下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

3.关于检定方法及标准物质的协作验证问题

四、生物检定方法辅助控制中药质量的实例[13]近年来,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黄连、板蓝根、大黄、

38

A对照;B二年生黄连;C三年生黄连;

D四年生黄连;E五年生黄连

〔and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

分与药效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联。因此,目前主要基于化学定性定量分析的质控模式亟待完善和提高,而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生物检定方法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

五、结语与展望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直接反映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完全、有效控制中药的质量。笔者通过分析中药物质内涵特点及质量控制内在需求,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在目前常规的理化分析手段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从常规、化学和生物多角度共同把关,完善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目前笔者所在课题组以板蓝根、大黄和人参为代表,正在研究并构建基于道地优质药材和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体系和指标,相关研究结果将陆续报道。

参考文献

肖小河,金城,赵中振,等.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

展.中国中药杂志,2007,38(7):1 ̄5.

23

周海钧.药品生物检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ZhaoZZ,HuYN,LiangZT,etal.AuthenticationisfundamentalforstandardizationofChinesemedicines.PlantaMed,2006,72(10):865 ̄874.

4WuYW,GaoWY,XiaoXH,etal.CalorimetricinvestigationoftheeffectofhydroxyanthraquinonesinRheumofficinaleBaillonStaphy-lococcusaureusgrowth.ThermochimActa,2005,429:167 ̄170.

5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7.

杨明华,杨苏蓓,金祖汉.益母草药材生物检定方法的研究(II)———缩宫素、益母草量效关系和检定适用效应模式的建立.中药材,2002,6(6):410.

789101112

胡兴昌,程佳蔚.板蓝根凝集素效价与抑制感冒病毒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3):56 ̄57.

周重阳,陈海波.用生物检定法测定大蒜油中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的含量.中草药,1997,28(1):18 ̄20.

张贵君.常用中药生物鉴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7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2006-2007中医药学学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9.

周海钧.生物标准物质的建立及其要求.中国药学杂志,1993,28(2):108.

Recommendationsforthe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establish-mentofinternationalandotherbiologicalreferencematerials.WHOBS/04.1995,2004.

13代春美,肖小河,王迪,等.微量热法对不同生长年份黄连品质的评价.中草药,37(2):205 ̄209.

BioassayBasedTCMQualityControlWangJiabo,LiHuifang,XiaoXiaohe,JinCheng

(PLAInstituteofMateriaMedica,302HospitalofPLA,Beijing100039)

Qualitycontroliscrucialtoboththeefficiencyandsafe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However,theefficiencyandsafetyofTCMcanhardlybeguaranteed,underthecurrentqualitycontrolsystemfeaturedwithchemi-caldetermination,thoughthesystemallowsconsistencyforsomemarkersubstances.Bioassayhasbeenconsideredadesirablequalitycontroltechniqueforthedrugs,inparticular,TCM,thatareofcomplexsubstances,andaredifficulttobedeterminedusingregularphysicalandchemicalmeans.Inthiscontext,bioassaymakesabetterqualitycontroltechnique,comparedwiththecurrentsystem,andisapromisingnovelupgradeforqualitycontrol.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qualitycontrol;bioassay;methodology

(责任编辑:张述庆,责任译审:邹春申)

〕39

2007第九卷第六期★Vol.9No.6

生物检定方法控制中药质量的思考*

□王伽伯

李会芳

肖小河**

北京

100039)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

摘要: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现行的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仅

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而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疗效的药物,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在现行化学控制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控方法,比目前主要基于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质控体系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优势,亦将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中药

质量控制

生物检定

方法学

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其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规律尚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全部揭示,在实际工作中仅靠现行的以指标性成分测定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控制理念、模式和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中药的质量控制需求,难以准确控制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的物质内涵特点、质量控制内在需求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道地药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构建基于道地优质药材和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新模式的设想[1]。即在目前常规的理化分析手段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从常规、化学和生物多角度共同

收稿日期:2007-09-12修回日期:2007-11-07

把关,完善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物检定方法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探讨,丰富了上述新设想。

一、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随着中药科学的逐步发展,质量控制理念和水平也逐步转变和提高。纵览我国历版药典的发展,从早期的外观、质地、气味、口味、大小等经验判别,已逐步发展到以化学成分定性、定量检测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控制体系,体现了对中药质量从宏观感性到化学分子的认识发展过程,大大促进了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发展。然而,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民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8B03):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研究,负责人:肖小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625042):中药鉴定学,负责人:肖小河。

联系人:肖小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及质量控制,Tel:010-66933322,E-mail:pharmacy302@126.com。

36〔and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

现行的以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存在以下局限:(1)指标性成分不一定是有效成分。如板蓝根、冬虫夏草分别以精氨酸和腺苷为指标成分控制质量与疗效几无关系。(2)即使是有效成分,其含量高低与质量优劣也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如人参茎叶中人参皂苷含量远高于人参(主根),若仅以皂苷含量高低来量化质量,必然得到人参茎叶优于人参(主根)的结论。(3)指标性成分不能真实地反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变化。指标性成分虽然稳定,但制剂的临床疗效已大打折扣。(4)指标性成分不能客观地反映道地药材的物质内涵。道地药材是历代中医评价中药材品质的“金标准”,是优质正品药材的代名词,然而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高低而论,许多道地药材的质量却不一定优于普通药材。

综上,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直接反映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完全、有效控制中药的质量,尚需要补充和完善。

二、生物检定控制中药质量的优势

生物检定是在严格控制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标准品和供试品对生物体或离体器官与组织的特定生物效应,从而控制和评价供试品的质量或活性,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以生物效价(单位)表达[2]。适用于结构复杂或理化方法不能测定其含量、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生物活性的药物,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具有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直接关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量效关系确切,可为临床用药剂量的规范化提供参考;(3)不用关注中药具体的物质组成,不受物质基础研究进程的限制,符合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现状;(4)生物检定不仅可量化中药的效价值,生物效应谱还可为中药品种、品质定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3,4]。

生物检定方法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由来已久,我国学者楼之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利用小鼠服植物性泻剂后排湿粪这一规律,建立了植物泻剂的生物检定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水蛭

的质量控制即采用生物检定方法(抗凝血酶活性检测法)[5],其它如益母草(缩宫素生物效价检测法)[6]、板蓝根(凝集素活性检验法)[7]、大蒜油(抑菌圈检测法)[8,9]等也有报道。但由于长期受化学药质量控制思路和模式的影响,生物检定方法并未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广泛采用。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对中药质量控制要求的不断加强,仅靠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已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的内在需求,中药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模式亟待转变。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目前主要基于化学药质量控制思路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优势,将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趋势[10]。

三、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生物检定方法是基于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达到定量表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归于定量药理学范畴。常用的中药生物检定方法有微生物抑制活性检测、抗氧化活性检测、抗凝集素活性检测以及常规的药理毒理方法等。尽管生物检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有独到优势,但生物检定影响因素多,精密度相对较低,消耗实验动物或材料多,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时应选择操作简单、量效关系确切的生物检定模型,严格按照生物统计学要求设计实验,控制实验影响因素(动物性别、窝别,细胞活力等),降低系统误差,提高中药生物检定方法的重现性和耐用性。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方法目前最迫切的是针对物质基础不明确、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无法控制的中药品种,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并逐步扩大到其它品种,最终建立完善的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体系。

1.关于中药生物检定模型及指标的选择问题

生物检定方法的模型和反应指标首先应能够体现临床药效,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通用性、耐用性。质量控制不同于药效研究,方法越简单、重现性越好,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有效控制中药质量。在建立中药生物检定模型时,药效模型只是候选方法之一,不能为反映“药效”而盲目追求繁杂的动物药理模型。应在大量相关性研究的基

〕37

2007第九卷第六期★Vol.9No.6

础上,合理简化、优化,选择合理的体内/外(细胞、分子、免疫)生物学模型和指标,既保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又保证实际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中药往往并非单一的药理作用,中药复方制剂更是如此。因此,在建立生物检定方法时应首选中药最主要的药效作用,对于毒剧药物及含毒剧药物的复方制剂还应建立毒性检定方法,以全面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中药生物检定模型和指标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医病证理论,将有利于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对规范中药临床应用剂量、完善中医病证模型、深层次揭示中药的疗效和毒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参、虫草等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基于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现以物质基础相对清楚的黄连为例,从最简单的抑菌活性出发,比较化学和生物方法表征黄连质量的差异性,探讨生物检定方法辅助控制中药质量的必要性。一般认为,生物碱是黄连的药效物质,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因此药典以小檗碱作为质控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檗碱含量随黄连生长年限延长而降低,生长期越短的黄连质量反而“越好”,这与传统认为黄连4 ̄6年采收为宜不一致。但以生物检定方法来评价,四年后的黄连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二年生者,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生长年限长的黄连使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曲线延后,抑制作用强。总生物碱含量与抑菌活性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特异性较差,仅可作参考。由此可见,即使是物质基础相对较清楚的黄连,现行的主要基于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质控模式也难以准确表征其质量,更何况大多数中药物质基础还不明确,所测的化学成分仅仅是指标性成

表1

不同生长年限黄连的生物碱含量与抑菌活性比较

总生物碱/%

小檗碱/%

抑菌IC50/mgml-1

2.关于中药生物检定参照物质的选择问题

合理的参照物质是保证中药生物检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不同于化学药,中药组成成分复杂,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混合体作为参照物质,如道地优质药材。一方面有利于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整合作用的特点,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彰显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特色,从内涵、质控和管理上不同于植物药、天然药物。我国药典已成功应用对照药材为参照物质实施薄层鉴别实验,对鉴别中成药的真伪优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本文提出的标准药材参照物质除了定性鉴别外,还是定量的计量标准,应符合国际、国家级标准物质的要求[11]:选择基源准确、来源稳定的道地优质药材作为标准品,并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及程序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进行综合考察,并最终经国际、国家权威机构认可成为法定的计量标准。

中药生物检定方法及标准物质的建立需根据品种的性质、要求、难度、适用性和精密度等要求,邀请科研、生产单位参与协作验证,保证方4 ̄10个检定、

法的准确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实施方法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物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制

[12]备、鉴定、标化的指导原则”。

生长年限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9.7610.8016.9712.05

5.844.743.674.34

9.3087.3224.8225.430

2.52.0P/mW

1.51.00.50.0-0.5

50010001500200025003000

t/min

图1

大肠杆菌在黄连作用下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

3.关于检定方法及标准物质的协作验证问题

四、生物检定方法辅助控制中药质量的实例[13]近年来,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黄连、板蓝根、大黄、

38

A对照;B二年生黄连;C三年生黄连;

D四年生黄连;E五年生黄连

〔and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

分与药效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联。因此,目前主要基于化学定性定量分析的质控模式亟待完善和提高,而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生物检定方法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

五、结语与展望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直接反映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完全、有效控制中药的质量。笔者通过分析中药物质内涵特点及质量控制内在需求,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在目前常规的理化分析手段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量控制方法,从常规、化学和生物多角度共同把关,完善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目前笔者所在课题组以板蓝根、大黄和人参为代表,正在研究并构建基于道地优质药材和生物检定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体系和指标,相关研究结果将陆续报道。

参考文献

肖小河,金城,赵中振,等.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

展.中国中药杂志,2007,38(7):1 ̄5.

23

周海钧.药品生物检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ZhaoZZ,HuYN,LiangZT,etal.AuthenticationisfundamentalforstandardizationofChinesemedicines.PlantaMed,2006,72(10):865 ̄874.

4WuYW,GaoWY,XiaoXH,etal.CalorimetricinvestigationoftheeffectofhydroxyanthraquinonesinRheumofficinaleBaillonStaphy-lococcusaureusgrowth.ThermochimActa,2005,429:167 ̄170.

5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7.

杨明华,杨苏蓓,金祖汉.益母草药材生物检定方法的研究(II)———缩宫素、益母草量效关系和检定适用效应模式的建立.中药材,2002,6(6):410.

789101112

胡兴昌,程佳蔚.板蓝根凝集素效价与抑制感冒病毒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3):56 ̄57.

周重阳,陈海波.用生物检定法测定大蒜油中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的含量.中草药,1997,28(1):18 ̄20.

张贵君.常用中药生物鉴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7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2006-2007中医药学学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9.

周海钧.生物标准物质的建立及其要求.中国药学杂志,1993,28(2):108.

Recommendationsforthe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establish-mentofinternationalandotherbiologicalreferencematerials.WHOBS/04.1995,2004.

13代春美,肖小河,王迪,等.微量热法对不同生长年份黄连品质的评价.中草药,37(2):205 ̄209.

BioassayBasedTCMQualityControlWangJiabo,LiHuifang,XiaoXiaohe,JinCheng

(PLAInstituteofMateriaMedica,302HospitalofPLA,Beijing100039)

Qualitycontroliscrucialtoboththeefficiencyandsafe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However,theefficiencyandsafetyofTCMcanhardlybeguaranteed,underthecurrentqualitycontrolsystemfeaturedwithchemi-caldetermination,thoughthesystemallowsconsistencyforsomemarkersubstances.Bioassayhasbeenconsideredadesirablequalitycontroltechniqueforthedrugs,inparticular,TCM,thatareofcomplexsubstances,andaredifficulttobedeterminedusingregularphysicalandchemicalmeans.Inthiscontext,bioassaymakesabetterqualitycontroltechnique,comparedwiththecurrentsystem,andisapromisingnovelupgradeforqualitycontrol.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qualitycontrol;bioassay;methodology

(责任编辑:张述庆,责任译审:邹春申)

〕39


相关文章

  • 2015执业药师
  • 2015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冲刺试题汇总 1.按"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原则确定目录的是( E ). A.现代药 B.传统药 C.处方药 D.国家基本药物 E.基本医疗保险用 ...查看


  • 实验室管理规程
  • QC实验室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QC实验室的管理规程.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QC实验室安全与卫生,以及标准品.对照品.毒剧药品.各类试药.试液.指示剂.滴定液.培养基.中药材标本.检验用仪器设备.检定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的管理. 3.责 ...查看


  • 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药事管理学]考查课试题(有答案)
  • 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药事管理学>考查课试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英文缩写是(c) A. GPPP B.Ph.A C.SFDA D.CLPA E.WHO满分:1分 ...查看


  •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2
  •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 A.<药品生产许可证> B.<药品经营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进口许可证> 2.药品必 ...查看


  • 药学院实习报告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实习报告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1. 实习目的: 这次综合实习可以让我们对医院药剂科和药检所的药学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环境有更具体的,更深入的认识. 2. 实习内容:2015年6月30日,湖 ...查看


  • 河北省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生产企业 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的监督,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药 ...查看


  •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
  •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分析学 中药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简答题 1. 中药分析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研究内容 中药的鉴别 中药的检查 中药的含量测定 研 ...查看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070711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第 ...查看


  • 产道地药材的重金属含量测定与分析
  • 104 低,检测灵敏度比较低,为减少误差,最终选择称样量 为2 g.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05年版Is].一部.2005:78. [2]许腊英.半夏化学成分及饮片的现代研究进展FJ].时珍 国医国药,2004,15(7):44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