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 个人品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如下。

——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 ——勤奋学习、工作台的品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二) 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

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三) 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开成的调节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去的运动和动乱,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造成的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不讲社会公德的遗毒深远,因此社会公德教育应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注重仪表,维护尊严。追求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表美的统一。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尊严。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是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此项内容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做社会的主人。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要使学生懂得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的尊重的桥梁。要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礼貌的言谈、举目和态度。

(四) 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指人们为维护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正确处理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全人类的社会公德。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乃至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和兴衰。环境道德超越制度、国家、民族、宗教、信仰之不同的时间、地域之差异,60多亿人都必须恪守。但是,过去长时期只重视调节、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教育,而忽视了调节、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道德教育。

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环境,掌握一定环境知识,产生热爱环境情感;学会保护环境的技能,恪守保护环境的规范、准则,以使人类共同生存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知识、环境情感、环境道德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技能的教育。环境总是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很多。它既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又包括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环境道德修养。环境道德是人类公德,是人类根本长远利益所在。任何国家的、民族的、团体的、个人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都必须服从人类最高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正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法纪教育内容

法制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法律包括成文和不成文法的,制度包括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制度,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教育、社会主义人权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守法、用法、护法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知道运用法律可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认识法律的平等性和强制性,初步了解现行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制度。对学生还应适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在两性间关系中哪些是应该制止和反对的,哪些是法律允许和提倡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法律主要有:《宪法》《交通法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

(一) 纪律教育内容

纪律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纪律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以下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促进学生道德良心的形成;

——为稳定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控制所必须的。

遵规守纪,是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的要求,是在学校中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牢记并遵守学校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劳动制度、体育锻炼制度以及课堂常、校园纪律、图书馆规则等各项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自觉纪律教育有以下特征。

——尊重学生人格;

——强调自我控制;

——不应单纯抑制;

——反对苛求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法律与规章制度教育,不仅是熟读、知晓、理解这些条文、规定,而且要注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学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四、心理教育内容

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我国古人称“仁、智、勇”为三大德,即心理学研究的“情、知、行”。当前世界教育的一致目标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生存与做事”。因此,心理教育的内容也应是对应这三点的。

(一) 交往心理

这是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应建立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和相互依存的观念,帮助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能够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和谅解的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共事。与他人相处共事中,既要勇于竞争,又要成果共享;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既要经得委屈误会,又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团结,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学生良好的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都是教育的内容。青春期性教育中还包括正确进行异性交往的内容。这方面内容中有影响人际吸引因素的介绍,分两个方面:

一是幸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交往双方的相似与互补;能力与专长;仪表。

二是阻碍人际吸引的因此。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二)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热爱学习,并掌握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思考的知识和技能。在21世纪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将被社会淘汰。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创造、情感等方面的培养问题,有时一讲到底,一问到底。针对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以下学习指导的内容。一是学习动力激励。包括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信培养和学习动机激励。二是学习环节指导。包括预习指导;上课指导;复习指导;作业指导;小结指导。三是学习方法指导。包括感知策略指导;记忆策略指导;思维策略指导,其中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学习习惯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刻苦认真学习,一丝不苟;

——守时惜时,学习有序、有计划;

——勤于思考,不拘泥于定式。五是学习中的心理卫生指导。反对疲劳战术和突击战术,提倡科学用脑:理解脑;喂好脑;善用脑;保护脑。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调节。

(三)个性心理

帮助学生完善个性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个性不仅有助于健康,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如果学生能保持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既不妄自尊

大,也不妄自菲薄,情绪稳定,心境开朗,就容易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青春期教育及坚强意志、耐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等。最近,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的测查和验证,发现了个性的五个主要因素。一是外倾向。它包括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果断性、活动性。社会多数职业,少了外倾向的各种品质,其工作绩效将会大打折扣。二为随和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热心、善良和诚实。缺乏这几点,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三为认真尽责。也包括三个方面:认真、负责和勤奋。这是一个成功者最突出的特点。四为情绪稳定性。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有了这个品质,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并能提高效率。五为求新求异性。包括求新性、兴趣和聪明。这是创新精神的核心成分。这五大因素,就是人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说培养学生和谐的个性,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外倾性、人际关系好、认真负责而又刻苦努力、情绪稳定而善于适应环境、求新求异、聪明敏捷的人才。

五、思想教育内容

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五爱”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思想教育内容的主要部分就是“三观”教育,以下分别论述之。

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 个人品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如下。

——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 ——勤奋学习、工作台的品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二) 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

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三) 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开成的调节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去的运动和动乱,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造成的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不讲社会公德的遗毒深远,因此社会公德教育应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注重仪表,维护尊严。追求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表美的统一。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尊严。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是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此项内容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做社会的主人。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要使学生懂得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的尊重的桥梁。要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礼貌的言谈、举目和态度。

(四) 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指人们为维护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正确处理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全人类的社会公德。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乃至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和兴衰。环境道德超越制度、国家、民族、宗教、信仰之不同的时间、地域之差异,60多亿人都必须恪守。但是,过去长时期只重视调节、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教育,而忽视了调节、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道德教育。

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环境,掌握一定环境知识,产生热爱环境情感;学会保护环境的技能,恪守保护环境的规范、准则,以使人类共同生存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知识、环境情感、环境道德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技能的教育。环境总是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很多。它既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又包括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环境道德修养。环境道德是人类公德,是人类根本长远利益所在。任何国家的、民族的、团体的、个人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都必须服从人类最高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正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法纪教育内容

法制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法律包括成文和不成文法的,制度包括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制度,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教育、社会主义人权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守法、用法、护法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知道运用法律可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认识法律的平等性和强制性,初步了解现行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制度。对学生还应适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在两性间关系中哪些是应该制止和反对的,哪些是法律允许和提倡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法律主要有:《宪法》《交通法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

(一) 纪律教育内容

纪律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纪律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以下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促进学生道德良心的形成;

——为稳定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控制所必须的。

遵规守纪,是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的要求,是在学校中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牢记并遵守学校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劳动制度、体育锻炼制度以及课堂常、校园纪律、图书馆规则等各项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自觉纪律教育有以下特征。

——尊重学生人格;

——强调自我控制;

——不应单纯抑制;

——反对苛求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法律与规章制度教育,不仅是熟读、知晓、理解这些条文、规定,而且要注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学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四、心理教育内容

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我国古人称“仁、智、勇”为三大德,即心理学研究的“情、知、行”。当前世界教育的一致目标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生存与做事”。因此,心理教育的内容也应是对应这三点的。

(一) 交往心理

这是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应建立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和相互依存的观念,帮助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能够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和谅解的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共事。与他人相处共事中,既要勇于竞争,又要成果共享;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既要经得委屈误会,又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团结,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学生良好的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都是教育的内容。青春期性教育中还包括正确进行异性交往的内容。这方面内容中有影响人际吸引因素的介绍,分两个方面:

一是幸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交往双方的相似与互补;能力与专长;仪表。

二是阻碍人际吸引的因此。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二)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热爱学习,并掌握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思考的知识和技能。在21世纪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将被社会淘汰。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创造、情感等方面的培养问题,有时一讲到底,一问到底。针对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以下学习指导的内容。一是学习动力激励。包括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信培养和学习动机激励。二是学习环节指导。包括预习指导;上课指导;复习指导;作业指导;小结指导。三是学习方法指导。包括感知策略指导;记忆策略指导;思维策略指导,其中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学习习惯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刻苦认真学习,一丝不苟;

——守时惜时,学习有序、有计划;

——勤于思考,不拘泥于定式。五是学习中的心理卫生指导。反对疲劳战术和突击战术,提倡科学用脑:理解脑;喂好脑;善用脑;保护脑。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调节。

(三)个性心理

帮助学生完善个性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个性不仅有助于健康,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如果学生能保持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既不妄自尊

大,也不妄自菲薄,情绪稳定,心境开朗,就容易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青春期教育及坚强意志、耐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等。最近,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的测查和验证,发现了个性的五个主要因素。一是外倾向。它包括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果断性、活动性。社会多数职业,少了外倾向的各种品质,其工作绩效将会大打折扣。二为随和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热心、善良和诚实。缺乏这几点,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三为认真尽责。也包括三个方面:认真、负责和勤奋。这是一个成功者最突出的特点。四为情绪稳定性。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有了这个品质,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并能提高效率。五为求新求异性。包括求新性、兴趣和聪明。这是创新精神的核心成分。这五大因素,就是人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说培养学生和谐的个性,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外倾性、人际关系好、认真负责而又刻苦努力、情绪稳定而善于适应环境、求新求异、聪明敏捷的人才。

五、思想教育内容

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五爱”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思想教育内容的主要部分就是“三观”教育,以下分别论述之。


相关文章

  •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哪些弊端
  •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哪些弊端?怎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答: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弊端主要包括: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构成的一定的系统结构.在整个内容系统结构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 讨论: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分析"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根治这一教育弊病 (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 ...查看


  • 重庆各区县教师公招笔试科目
  • 一.北碚:考试分为笔试(含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和面试. 笔试 1. 公共科目笔试(分值为100分)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2. ...查看


  •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多样化特征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工作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 ...查看


  • 教育学 教学大纲
  •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课程类型: 总学时数: 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编写时间: 无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二版), ...查看


  •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科学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的依据. 2.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3.学习制定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重点 ...查看


  •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 ...查看


  • 法制教育黑板报内容:法制教育内容二
  • 法制教育内容,是指特定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为实现思想共识与行为统一,而进行互动所共同针对的法律制度的实质与情况.直观地说,所有法律的理论知识与规范表述均为法制教育内容的范畴.而法律是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调节器,涉及到社会现实生活的一 ...查看


  • 与你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考试题及答案(1)
  • 与你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董志超 (1) 知识点:岗位聘任 题型:判断题 1 题目内容:特设岗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2 题目内容:岗位设置需要根据单位性质.未来发展规划和单位目前实际 ...查看


  •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
  • 学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 潘舒忱 2001年9月, 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