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2010-2011年中美关系相关问题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学09-1班
姓名:贺成龙
学号:[1**********]1
目录
一.胡锦涛主席访美
二、对台军售
三、中美军事交流
四、中美经贸问题
五、结语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在国际格局和中美两国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关系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备受关注。
在2010-2011年中美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访美、盖茨访华,都显示了中美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对台军售、中美军事交流、中美经贸摩擦又表明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为更好了解中美关系在2010-2011的新发展,就有必要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下面我将从胡锦涛访美、对台军售、中美军事交流、中美经贸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以下分析。
一、胡锦涛主席访美
2011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马举行会谈,讨论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并就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以下5点建议
第一,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中美两国能否建立战略互信,事关大国关系和世界和平。双方应该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但只要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中美关系就不会偏离正常航道。
第二,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已经形成,但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中方愿同美方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相向而行缓解贸易不平衡,共同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实质进展。
第三,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共同承担负责任、建设性大国作用,共同推进金融和经贸领域的国际机制改革,在处理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严重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中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良好的中美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双方应该鼓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进他们相互了解和友谊,调动支持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性,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中美省州长对话交流机制即将启动,这是拓展两国地方合作的一项创举。希望双方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五,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两国元首继续通过会晤、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应该继续充分发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以及商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等机制作用,加强对话、交流、协商。我们要继续创新形式,及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敏感问题进行沟通,以加深了解、扩大共识。
胡主席同时还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中美关系就能稳步发展,两国合作就会比较顺畅。反之,中美关系就会发生波折。
依据胡锦涛主席发言可见,关系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因此,下面就针对台湾问题做下相关分析。
二、对台军售
2010年1月,美国政府无视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于29日正式向美国国会通报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总额近64亿美元。美方的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和统一大业,再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而且会严重损害中美合作的大局。
毋庸讳言,美国对台军售一直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历史痼疾。根据1982年中美双方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在数量和质量上减少对台军售,直至最后终止。白纸黑字,美方却执意做出对台军售的错误决定,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行径,势必使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近年来,在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对话和往来频繁,经贸关系日趋密切,两岸关系步入良性互动轨道。美国政府也曾多次表示,海峡两岸的和平“符合美国利益”,并表示美方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然而,在海峡关系出现良
好局面时,美方却做出新的军售决定,这不仅违背了两岸人民谋发展求合作的主流意愿,更让人进一步看清了美方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的虚伪性、两面性。
三、中美军事交流
1、2010年:中美军事交流在曲折中发展。
2010年年初,由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总价值近64亿美元的武器,中方决定暂停一系列军事交流项目,包括盖茨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互访等。6月5日,盖茨在第九届亚洲安全大会上发表演讲称,美国不会因为与中方的军事交往受阻而改变对台政策。盖茨原计划在参加完亚洲安全会议后访问中国,但中方以工作安排原因婉拒了他的请求,中美军事交流陷入低谷。10月,在越南河内,梁光烈与盖茨实现年内首次会晤,其间梁光烈邀请盖茨于2011年年初访华,盖茨接受了邀请。11月,美国海军黄蜂级“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停靠中国香港。分析认为,这是中美军事交流升温的迹象。
2、2011年:中美军事交流和缓----盖茨访华
2011年1月12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乘坐的军用专机飞离首都机场。“圆满”结束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访问,盖茨此行表面上是为后面的中美元首华盛顿会晤营造良好气氛,实质上就是为中美两军即将恢复交往来摸底。
尽管美国军方在实际行动上经常做出不利于中美军事关系的事情,但他们一直主张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美国的思维是,越是强大的
对手之间,越是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美国2010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就专门列出一章,分析中美军事关系的重要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同时提出了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的六项原则:相互尊重、互信、对等、互利、持续对话和相互减少风险。
盖茨的访问对中美军事关系的恢复正常,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盖茨此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步入正常轨道,二是有利于扩大美国军方对华接触派的影响,三是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是建构良好的中美军事关系的关键机制,是良好的中美军事关系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是,中美军事交流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双方的分歧依旧。特别是美国军方一直不断地质疑中国军力发展的意图,视中国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挑战对手。美国军方提出的“军事关系非政治化”的本质,就是既想保持中美军事关系,又想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这种逻辑明显是违背它所提出的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的六项原则的,也是中方断然不能接受的。中国绝不可能同损害我们核心利益的国家,发展所谓的超政治的军事关系。
四、中美经贸问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全年,中国对美出口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中国自美进口1020.37亿美元,同比上升31.7%。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国。 在投资领域,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24.19亿美元,同比上升18.75%。截至10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5.9万余个,实际投入646.25亿
美元。中国对美投资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企业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42.2亿美元,涉及工业、科技、旅游等领域。
在全球经济仍未彻底走出危机阴影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不但是互利双赢,对于世界经济复苏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但是,过去一年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竞争、摩擦、博弈同样引人关注、令人担忧。“贸易战”、“货币战”等词汇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中方顺差,常常成为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引信。在过去一年中,美国联手欧盟等经济体在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稀土出口等问题上,频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对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限制措施也层出不穷。据统计,2010年美国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共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6起,“337调查”18起。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出口利益,恶化了中国外贸发展环境,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给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向常态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对待中美贸易问题,两国应坚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坚持互惠互利,共同促进两国经贸长期和谐发展。
五、结语
奥巴马曾说,“美中一直存在分歧,美中关系也一直都面临一些困难,但美中并非必然走向对抗。”的确如此,所谓历史的必然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政策选择。中美军事关系的未来也取决于中美双方的政策选择,特别是实力占优的美方的选择,是选择接触与合作,还是遏制与对抗,其结果会迥然不同。
中美两国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也有着很好的发展未来,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两国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两国在进行合作时,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切实考虑两国人民公共利益,为两国的长远交流发展打下基础,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形势与政策》
《2010-2011年中美关系相关问题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学09-1班
姓名:贺成龙
学号:[1**********]1
目录
一.胡锦涛主席访美
二、对台军售
三、中美军事交流
四、中美经贸问题
五、结语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在国际格局和中美两国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关系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备受关注。
在2010-2011年中美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访美、盖茨访华,都显示了中美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对台军售、中美军事交流、中美经贸摩擦又表明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为更好了解中美关系在2010-2011的新发展,就有必要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下面我将从胡锦涛访美、对台军售、中美军事交流、中美经贸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以下分析。
一、胡锦涛主席访美
2011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马举行会谈,讨论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并就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以下5点建议
第一,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中美两国能否建立战略互信,事关大国关系和世界和平。双方应该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但只要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中美关系就不会偏离正常航道。
第二,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已经形成,但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中方愿同美方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相向而行缓解贸易不平衡,共同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实质进展。
第三,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共同承担负责任、建设性大国作用,共同推进金融和经贸领域的国际机制改革,在处理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严重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中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良好的中美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双方应该鼓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进他们相互了解和友谊,调动支持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性,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中美省州长对话交流机制即将启动,这是拓展两国地方合作的一项创举。希望双方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五,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两国元首继续通过会晤、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应该继续充分发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以及商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等机制作用,加强对话、交流、协商。我们要继续创新形式,及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敏感问题进行沟通,以加深了解、扩大共识。
胡主席同时还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中美关系就能稳步发展,两国合作就会比较顺畅。反之,中美关系就会发生波折。
依据胡锦涛主席发言可见,关系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因此,下面就针对台湾问题做下相关分析。
二、对台军售
2010年1月,美国政府无视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于29日正式向美国国会通报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总额近64亿美元。美方的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和统一大业,再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而且会严重损害中美合作的大局。
毋庸讳言,美国对台军售一直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历史痼疾。根据1982年中美双方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在数量和质量上减少对台军售,直至最后终止。白纸黑字,美方却执意做出对台军售的错误决定,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行径,势必使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近年来,在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对话和往来频繁,经贸关系日趋密切,两岸关系步入良性互动轨道。美国政府也曾多次表示,海峡两岸的和平“符合美国利益”,并表示美方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然而,在海峡关系出现良
好局面时,美方却做出新的军售决定,这不仅违背了两岸人民谋发展求合作的主流意愿,更让人进一步看清了美方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的虚伪性、两面性。
三、中美军事交流
1、2010年:中美军事交流在曲折中发展。
2010年年初,由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总价值近64亿美元的武器,中方决定暂停一系列军事交流项目,包括盖茨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互访等。6月5日,盖茨在第九届亚洲安全大会上发表演讲称,美国不会因为与中方的军事交往受阻而改变对台政策。盖茨原计划在参加完亚洲安全会议后访问中国,但中方以工作安排原因婉拒了他的请求,中美军事交流陷入低谷。10月,在越南河内,梁光烈与盖茨实现年内首次会晤,其间梁光烈邀请盖茨于2011年年初访华,盖茨接受了邀请。11月,美国海军黄蜂级“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停靠中国香港。分析认为,这是中美军事交流升温的迹象。
2、2011年:中美军事交流和缓----盖茨访华
2011年1月12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乘坐的军用专机飞离首都机场。“圆满”结束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访问,盖茨此行表面上是为后面的中美元首华盛顿会晤营造良好气氛,实质上就是为中美两军即将恢复交往来摸底。
尽管美国军方在实际行动上经常做出不利于中美军事关系的事情,但他们一直主张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美国的思维是,越是强大的
对手之间,越是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美国2010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就专门列出一章,分析中美军事关系的重要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同时提出了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的六项原则:相互尊重、互信、对等、互利、持续对话和相互减少风险。
盖茨的访问对中美军事关系的恢复正常,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盖茨此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步入正常轨道,二是有利于扩大美国军方对华接触派的影响,三是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是建构良好的中美军事关系的关键机制,是良好的中美军事关系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是,中美军事交流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双方的分歧依旧。特别是美国军方一直不断地质疑中国军力发展的意图,视中国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挑战对手。美国军方提出的“军事关系非政治化”的本质,就是既想保持中美军事关系,又想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这种逻辑明显是违背它所提出的发展中美军事关系的六项原则的,也是中方断然不能接受的。中国绝不可能同损害我们核心利益的国家,发展所谓的超政治的军事关系。
四、中美经贸问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全年,中国对美出口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中国自美进口1020.37亿美元,同比上升31.7%。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国。 在投资领域,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24.19亿美元,同比上升18.75%。截至10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5.9万余个,实际投入646.25亿
美元。中国对美投资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企业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42.2亿美元,涉及工业、科技、旅游等领域。
在全球经济仍未彻底走出危机阴影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不但是互利双赢,对于世界经济复苏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但是,过去一年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竞争、摩擦、博弈同样引人关注、令人担忧。“贸易战”、“货币战”等词汇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中方顺差,常常成为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引信。在过去一年中,美国联手欧盟等经济体在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稀土出口等问题上,频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对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限制措施也层出不穷。据统计,2010年美国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共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6起,“337调查”18起。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出口利益,恶化了中国外贸发展环境,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给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向常态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对待中美贸易问题,两国应坚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坚持互惠互利,共同促进两国经贸长期和谐发展。
五、结语
奥巴马曾说,“美中一直存在分歧,美中关系也一直都面临一些困难,但美中并非必然走向对抗。”的确如此,所谓历史的必然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政策选择。中美军事关系的未来也取决于中美双方的政策选择,特别是实力占优的美方的选择,是选择接触与合作,还是遏制与对抗,其结果会迥然不同。
中美两国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也有着很好的发展未来,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两国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两国在进行合作时,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切实考虑两国人民公共利益,为两国的长远交流发展打下基础,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