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续)

  石哥:各位聊友,上一期“我的父亲母亲”的话题引起了全国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共鸣,为了让更多的聊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大家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各位请: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8年前,在我截瘫9个月之后,他老人家也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可父亲为了我,在刚刚扔掉拐杖之后,就不顾医生不让他干重体力活的忠告,起早贪黑地承担起种植一家人的责任田的重担。母亲今年65岁了。她性格沉稳,是个朴实、勤劳的人。母亲有哮喘病,每年的冬季都是她老人家难过的“关口”。自从我截瘫之后,父母双亲对我疼爱有加,竭尽全力地呵护我,有一百分的力量,绝不使九十九分。望着白发一天天增多的父亲、母亲,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您们二老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要永远敬重、热爱您。”   孙传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医院 辛店镇南二路74号(255400)       父亲教我自立       在过些日子,就是父亲逝世20周年的忌日。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就该87岁了。父亲为人老实憨厚,与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七个养育成人。还培养我这个自幼双腿残疾的小儿子上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残疾人是上不了大学的。父亲就给我找了个修鞋的师傅,让我跟师傅学会了修鞋的手艺。当我用修鞋挣的钱给父亲买酒喝的时候,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甜,他老人家好像是在说:“我的儿子能挣钱了,以后能自立了。”后来,父亲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没有留给我一句话。他老人家没有看到我的成绩,没有看到我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父亲,我这个残疾儿子没有能力在您活着的时候对您尽孝,而我有能力的时候,您却走了。儿子愧对您,儿子怀念您。   秦连兴 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胡营东路48号 (101206)       母亲的白发       小时候,听奶奶讲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熬白了头的故事,总觉得不是奶奶的夸张,就是作者为渲染气氛的胡说。哪有一晚上就白了头的事呢?但后来的事验证了奶奶的故事。在我遭遇车祸昏迷了几天几夜后,被母亲温柔的声音唤醒,我看见在我面前站着一个似曾相识的白发老人。我奇怪地问:“我娘呢?”她留着泪说:“孩子,我就是你娘啊。”我当时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位白发老妇人就是我的母亲。我哪里知道,就在我徘徊在死神门槛的几天几夜里,守在我床头的母亲急白了头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做母亲难,做一个残疾人的母亲更难。在我瘫痪在床的日子里,母亲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倍的艰辛照顾我,她老人家是我重新生存下去的依赖和希望。望着母亲的满头白发,我心总会感到阵阵酸楚,母亲,您辛苦了,让我这当儿女的,怎样报答您啊?   袁观春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楼台乡洪盛村三组 (442219)       父母的叹息       长夜难眠,隔壁房间传来父母发出的声声叹息,深深地刺痛了我。一时间,愧疚、自责和不安,一起涌上心头。父亲是教师,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在父亲母亲自豪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并如愿地走进了高校的大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我击倒。……在一声叹息里,父母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又从亲戚朋友那儿东挪西借,为我凑够了手术费。尽管手术还算成功,但我最终还是下肢瘫痪了。在那难忘的1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母亲轮流着守候在病床前,精心地护理我,我经常在睡梦中听到他们的长吁短叹。看着父母犯愁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难道我回报他们二老的却是痛苦和泪水吗?不,我不能这样,我要坚强地活出个人样来。因为我生命的支撑点除了拐杖之外,还有父母的爱。我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我要自强自立,让生我养我的父母不再叹息。   刘文开 山东省昌乐县崔家庄镇东枣林村(262417)       我的母亲       今天是我的生日,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难日”,在这个时刻,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母亲虽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却有过人的见识和意志。我致残后,母亲对我更加疼爱但绝不溺爱。为了让我重新下地走路,“狠心”的母亲每天早晨就把我从床上拉起来,搂着我的腰帮助我锻炼双腿。我们母子如雨的汗水让我又回到了外面的世界。瘦弱的母亲经常背着我走在极难走的路上,接送我上下学。家境贫寒的我喜欢绘画,母亲就节衣缩食,为我购买画笔、颜料和纸张,并且带上我的作品到县城请教名师。见我小有成绩后,又四处奔波为我联系画展。直到她老人家病重在北京住院,也不忘为我操劳。打算病情稳定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让我赴京学习。然而,无情的病魔却逼着母亲带着她未了的心愿离开了这个世界。光阴荏苒,母亲离开我已经14年了,如果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能看到我走向自立,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母亲,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   王峰 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045217)       父爱重如山       父亲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他老人家从小就没了父母,是我姑奶奶把他带大的。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转业后在商业部门工作。1985年,我不幸受伤致残,父亲为照顾我提前退休,他老人家千里迢迢陪着我到西安、北京治病,一走就是两年。在两年的求医过程中,父亲除了伺候我的吃喝拉撒,还得东跑西颠地购买日用品,为我煎汤熬药,帮助我进行康复锻炼。父亲原来身材较胖,因为操劳他累坏了身体,在两年的时间里,父亲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瘦的小老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维持我们这个家,古稀之年的父亲还在经营着他的小卖部。每当望着他佝偻的背影,艰难地上货、卖货,我心里就像碰倒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父亲,您一生磨难,老了老了还为我熬干了身体,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儿也是七尺男儿,却没能在父亲面前尽孝,儿也万分遗憾啊,儿想,报答您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活着。父亲,您听到了吗?   宋宏新 山东省青岛市永嘉路12号101(266071)       父亲母亲是我们的榜样       我父亲是一个用假肢走路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她不因为父亲残疾而远离他,父亲母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车祸失去了小腿,成了一个残疾人。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伤口痊愈了,但装上了假肢。在刚刚用假肢走路的时候,疼得父亲留下了眼泪。但他咬紧牙关,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又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更增强了父亲生活的勇气。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父亲学习了新闻报道工作。1992年,他的作品在《农民日报》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了。到今天,我们县还没有第二个人在国家级报刊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作品。父亲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父亲,我们为您自豪。   崔希武 河南省修武县城关镇政府(454350)       感谢父亲母亲       看到“我的父亲母亲”这个话题,又一次唤起了我对二老双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好了。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从小就受到父亲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大成人后,我自食其力,靠国家的贷款创业,那时我租不起铺面房,就摆地摊。是年迈的父亲、母亲在冰天雪地中推着三轮车帮助我上货、卖货。他们用瘦弱的肩膀帮助我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叫过一声苦。每当我卖货回来,父亲总是提前给我打开大门的锁,照顾我进屋吃饭、休息,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到门市上替我值班。二老省吃简用,在炎热的夏日里,连空调都舍不得装,却把他们惟一的电扇搬到了我的屋里。阵阵凉风吹来,给我送来父亲母亲的爱,我暗下决心,把我的残疾人用品服务部经营好,用勤劳致富的成果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崔俊平 河北省魏县正阳街残疾人用品服务部(056800)       妈妈,我爱你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作为母亲最小的孩子,我出生在鲜花盛开的4月,可当妈妈的却是道不尽的心酸和艰辛。我自幼体弱多病,在13岁那年,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症。10多年来,妈妈虽然想尽一切办法为我求医问药,但却没有治好我的病。6年前,我彻底丧失了活动能力,更加重了妈妈的负担。可她老人家总是内疚地说:“都怪妈没用,不能治好你的病,让你受这么大的罪。”每当这时,我都紧紧搂住妈妈,留着泪说:“妈,这怎么能怨您呢,是女儿让您受苦了。”如今的母亲已经老了,再也没有力气搬动我的身体,只能把我扶起来坐在床上。望着白发苍苍的母亲,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像她老人家这样的年纪,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可妈妈却整日为我操劳。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一个身强力壮的儿子,我要用千倍万倍的爱来报答您。      石哥:大家的肺腑之言,让我感慨万千。我现在也说说我的父亲,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1岁多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腿细得像面条,看到别人能走路特别羡慕,就试探着在地上爬,父亲看见后,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巴掌:“是人你就站起来走。”从那儿以后,我再也没有爬过,尽管走起路来依里歪斜,可那也是在走啊。为了我的腿,父亲不辞辛苦地四处求医,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甚至在半年前我摔伤了腿,年逾古稀的父亲还为我送饭送水。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七八岁就跟着我爷爷四处奔波,后来又当了几十年的警察。父亲没有什么学历,是解放后通过速成识字班学的文化。但老人家是个要强的人,经过自己几十年的努力,从一个电影院的普通职工,成为共和国一级警督、处级干部。父亲的品质熏陶了我,他的言传身教激励我自强不息。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父亲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当我的处女作发表的时候,当我的第一本书出版的时候,当我加入作家协会的时候,当我参与主持“实话石说”栏目的时候,父亲比我还要高兴。父亲退休后过着别人羡慕的好日子,老人家在经济上不但不需要我们帮助,反而能帮助我们。看着老爷子灿烂的笑容,我暗下决心,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这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

  石哥:各位聊友,上一期“我的父亲母亲”的话题引起了全国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共鸣,为了让更多的聊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大家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各位请: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8年前,在我截瘫9个月之后,他老人家也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可父亲为了我,在刚刚扔掉拐杖之后,就不顾医生不让他干重体力活的忠告,起早贪黑地承担起种植一家人的责任田的重担。母亲今年65岁了。她性格沉稳,是个朴实、勤劳的人。母亲有哮喘病,每年的冬季都是她老人家难过的“关口”。自从我截瘫之后,父母双亲对我疼爱有加,竭尽全力地呵护我,有一百分的力量,绝不使九十九分。望着白发一天天增多的父亲、母亲,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您们二老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要永远敬重、热爱您。”   孙传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医院 辛店镇南二路74号(255400)       父亲教我自立       在过些日子,就是父亲逝世20周年的忌日。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就该87岁了。父亲为人老实憨厚,与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七个养育成人。还培养我这个自幼双腿残疾的小儿子上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残疾人是上不了大学的。父亲就给我找了个修鞋的师傅,让我跟师傅学会了修鞋的手艺。当我用修鞋挣的钱给父亲买酒喝的时候,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甜,他老人家好像是在说:“我的儿子能挣钱了,以后能自立了。”后来,父亲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没有留给我一句话。他老人家没有看到我的成绩,没有看到我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父亲,我这个残疾儿子没有能力在您活着的时候对您尽孝,而我有能力的时候,您却走了。儿子愧对您,儿子怀念您。   秦连兴 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胡营东路48号 (101206)       母亲的白发       小时候,听奶奶讲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熬白了头的故事,总觉得不是奶奶的夸张,就是作者为渲染气氛的胡说。哪有一晚上就白了头的事呢?但后来的事验证了奶奶的故事。在我遭遇车祸昏迷了几天几夜后,被母亲温柔的声音唤醒,我看见在我面前站着一个似曾相识的白发老人。我奇怪地问:“我娘呢?”她留着泪说:“孩子,我就是你娘啊。”我当时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位白发老妇人就是我的母亲。我哪里知道,就在我徘徊在死神门槛的几天几夜里,守在我床头的母亲急白了头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做母亲难,做一个残疾人的母亲更难。在我瘫痪在床的日子里,母亲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倍的艰辛照顾我,她老人家是我重新生存下去的依赖和希望。望着母亲的满头白发,我心总会感到阵阵酸楚,母亲,您辛苦了,让我这当儿女的,怎样报答您啊?   袁观春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楼台乡洪盛村三组 (442219)       父母的叹息       长夜难眠,隔壁房间传来父母发出的声声叹息,深深地刺痛了我。一时间,愧疚、自责和不安,一起涌上心头。父亲是教师,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在父亲母亲自豪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并如愿地走进了高校的大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我击倒。……在一声叹息里,父母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又从亲戚朋友那儿东挪西借,为我凑够了手术费。尽管手术还算成功,但我最终还是下肢瘫痪了。在那难忘的1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母亲轮流着守候在病床前,精心地护理我,我经常在睡梦中听到他们的长吁短叹。看着父母犯愁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难道我回报他们二老的却是痛苦和泪水吗?不,我不能这样,我要坚强地活出个人样来。因为我生命的支撑点除了拐杖之外,还有父母的爱。我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我要自强自立,让生我养我的父母不再叹息。   刘文开 山东省昌乐县崔家庄镇东枣林村(262417)       我的母亲       今天是我的生日,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难日”,在这个时刻,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母亲虽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却有过人的见识和意志。我致残后,母亲对我更加疼爱但绝不溺爱。为了让我重新下地走路,“狠心”的母亲每天早晨就把我从床上拉起来,搂着我的腰帮助我锻炼双腿。我们母子如雨的汗水让我又回到了外面的世界。瘦弱的母亲经常背着我走在极难走的路上,接送我上下学。家境贫寒的我喜欢绘画,母亲就节衣缩食,为我购买画笔、颜料和纸张,并且带上我的作品到县城请教名师。见我小有成绩后,又四处奔波为我联系画展。直到她老人家病重在北京住院,也不忘为我操劳。打算病情稳定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让我赴京学习。然而,无情的病魔却逼着母亲带着她未了的心愿离开了这个世界。光阴荏苒,母亲离开我已经14年了,如果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能看到我走向自立,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母亲,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   王峰 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045217)       父爱重如山       父亲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他老人家从小就没了父母,是我姑奶奶把他带大的。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转业后在商业部门工作。1985年,我不幸受伤致残,父亲为照顾我提前退休,他老人家千里迢迢陪着我到西安、北京治病,一走就是两年。在两年的求医过程中,父亲除了伺候我的吃喝拉撒,还得东跑西颠地购买日用品,为我煎汤熬药,帮助我进行康复锻炼。父亲原来身材较胖,因为操劳他累坏了身体,在两年的时间里,父亲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瘦的小老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维持我们这个家,古稀之年的父亲还在经营着他的小卖部。每当望着他佝偻的背影,艰难地上货、卖货,我心里就像碰倒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父亲,您一生磨难,老了老了还为我熬干了身体,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儿也是七尺男儿,却没能在父亲面前尽孝,儿也万分遗憾啊,儿想,报答您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活着。父亲,您听到了吗?   宋宏新 山东省青岛市永嘉路12号101(266071)       父亲母亲是我们的榜样       我父亲是一个用假肢走路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她不因为父亲残疾而远离他,父亲母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车祸失去了小腿,成了一个残疾人。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伤口痊愈了,但装上了假肢。在刚刚用假肢走路的时候,疼得父亲留下了眼泪。但他咬紧牙关,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又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更增强了父亲生活的勇气。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父亲学习了新闻报道工作。1992年,他的作品在《农民日报》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了。到今天,我们县还没有第二个人在国家级报刊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作品。父亲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父亲,我们为您自豪。   崔希武 河南省修武县城关镇政府(454350)       感谢父亲母亲       看到“我的父亲母亲”这个话题,又一次唤起了我对二老双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好了。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从小就受到父亲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大成人后,我自食其力,靠国家的贷款创业,那时我租不起铺面房,就摆地摊。是年迈的父亲、母亲在冰天雪地中推着三轮车帮助我上货、卖货。他们用瘦弱的肩膀帮助我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叫过一声苦。每当我卖货回来,父亲总是提前给我打开大门的锁,照顾我进屋吃饭、休息,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到门市上替我值班。二老省吃简用,在炎热的夏日里,连空调都舍不得装,却把他们惟一的电扇搬到了我的屋里。阵阵凉风吹来,给我送来父亲母亲的爱,我暗下决心,把我的残疾人用品服务部经营好,用勤劳致富的成果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崔俊平 河北省魏县正阳街残疾人用品服务部(056800)       妈妈,我爱你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作为母亲最小的孩子,我出生在鲜花盛开的4月,可当妈妈的却是道不尽的心酸和艰辛。我自幼体弱多病,在13岁那年,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症。10多年来,妈妈虽然想尽一切办法为我求医问药,但却没有治好我的病。6年前,我彻底丧失了活动能力,更加重了妈妈的负担。可她老人家总是内疚地说:“都怪妈没用,不能治好你的病,让你受这么大的罪。”每当这时,我都紧紧搂住妈妈,留着泪说:“妈,这怎么能怨您呢,是女儿让您受苦了。”如今的母亲已经老了,再也没有力气搬动我的身体,只能把我扶起来坐在床上。望着白发苍苍的母亲,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像她老人家这样的年纪,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可妈妈却整日为我操劳。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一个身强力壮的儿子,我要用千倍万倍的爱来报答您。      石哥:大家的肺腑之言,让我感慨万千。我现在也说说我的父亲,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1岁多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腿细得像面条,看到别人能走路特别羡慕,就试探着在地上爬,父亲看见后,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巴掌:“是人你就站起来走。”从那儿以后,我再也没有爬过,尽管走起路来依里歪斜,可那也是在走啊。为了我的腿,父亲不辞辛苦地四处求医,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甚至在半年前我摔伤了腿,年逾古稀的父亲还为我送饭送水。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七八岁就跟着我爷爷四处奔波,后来又当了几十年的警察。父亲没有什么学历,是解放后通过速成识字班学的文化。但老人家是个要强的人,经过自己几十年的努力,从一个电影院的普通职工,成为共和国一级警督、处级干部。父亲的品质熏陶了我,他的言传身教激励我自强不息。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父亲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当我的处女作发表的时候,当我的第一本书出版的时候,当我加入作家协会的时候,当我参与主持“实话石说”栏目的时候,父亲比我还要高兴。父亲退休后过着别人羡慕的好日子,老人家在经济上不但不需要我们帮助,反而能帮助我们。看着老爷子灿烂的笑容,我暗下决心,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这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


相关文章

  • [我的父亲母亲]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我的父亲母亲夏 芳 1. 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2. 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3. 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4. ...查看


  • 父母的私房钱阅读答案
  • 篇一:父母的私房钱阅读答案 父母的私房钱 张达明 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从懂事起,就经常见父母为小事不断地吵架,他烦透了. 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从懂事起,就经常见父母为小事不断地吵架,他烦透了. 去年冬天,母亲给他打电话,说父亲病了.他赶到医 ...查看


  • 夕阳爱情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夕阳爱情 我一直恨父亲. 父亲是镇上的中学教师,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考取了重点高中.原本前途无量,但因为被一个城里的姑娘伤了心,便自暴自弃,没有继续学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 母亲相貌平平,因为仰慕父亲的才华,下决心要 ...查看


  • 母亲节与父亲节的日期以及由来
  • 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那么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呢??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陈云林的父亲民间.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 ...查看


  • 父亲生日快乐
  • 父亲生日快乐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知道父亲不会上网,也看不到这日志,但还是要把心底的祝福写出来. 一直想做张贺卡,但懒,感觉深深自责.说实话,父亲是我所崇拜的偶像,因为父亲一直是那么吃苦耐劳,父亲纯朴.忠厚,不爱言语,他常常把对亲人的爱用默默 ...查看


  •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写在父亲<笔墨传和谐>一书出版之际 李耀君 (二○一五年春节前夕) 2015年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 随着我们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父母的健康是儿女的福气.在我们周围,父母双双都80岁 ...查看


  • [父母的私房钱张达明]阅读答案
  • 父母的私房钱 张达明 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从懂事起,就经常见父母为小事不断地吵架,他烦透了.参加工作后,他庆幸终于逃离了那个让人烦心的家. 去年冬天,母亲给他打电话,说父亲病了.他赶到医院时,看到父亲身上插着几根塑料管子,样子很痛苦.父亲看 ...查看


  • 我的父亲母亲
  • 家庭暴力如果没有得到扼制,它会像魔鬼一样一点点膨胀.我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父亲属羊,生于1930年6月29日;母亲属牛,生于1934年5月5日. 弟弟6岁那年母亲与父亲分开,母亲从此远走他乡.二老却在25年后得了同一种病相继辞世. 长眠后 ...查看


  • 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来历
  • 庆祝母亲节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呢? 最早是古早古早的希腊人,为了荣耀希腊诸神之母 -Rhea而开始的节庆. 英国母亲节的发展 十七世纪英格兰,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 Sunday」,人们在这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