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是( A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生产经营单位的( B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安全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 C )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A 、岗位工作人员
B、当事人
C 、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4.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B )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等级分为( )。
A 三级 二级、三级
B 三级 一级、二级
C 四级 一级、二级
5.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 B )。
A 、要求 B、义务
C、责任 D、规定
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事故等级可分为( D )。
A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
B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很大事故、特大事故
C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恶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D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7.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C)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 、及时 B、逐级
C、立即 D、迅速
8.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C )的基本措施。
A 、落实整改 B、防止事故隐患进一步蔓延
C、消除事故 D、有效监督
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 ( D ) 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地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A 、谁主管谁负责
B、人人管安全
C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D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10.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 A ),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 、应急预案 B、安全提案 C、处理方案
1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B )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 、按美观原则 B、正确 C、按自愿原则
12.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 B )报告或者举报。
A 、国家安全部门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
C 、安全中介机构 D、当地政府
13. “全国交通安全日”为( )
A 11月2日
B 12月2日
C 1月22日
14.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A),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 、 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15.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 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16. 《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品包括( A)。
A 、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 、 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17. 生产经营单位对( 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 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 、重大危险源
18.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 )。
A 、 安全宣传标语
B 、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19. 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A) 安排。
A 、 生产经营单位
B、从业人员
C 、政府财政部门
20. (B )负责本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A 交通运输部
B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C 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 )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22.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 B )。
A、持证上岗 B、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B、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D、经三级教育后上岗
23. 用人单位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是(A )。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 安全检查制度 D.安全操作规程
24. “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 )。 A 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5.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B )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A 分管领导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责任人
二.判断题:
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对 )
2. 危害是指必须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错 )
3.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对 )
4. 安全生产指标具有否决的作用。( 错 )
5. 我国目前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对 )
6. 安全生产年度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目标分解为“自下而上”层层制定措施。(错 )
7.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拥有20辆及以上营运客车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错 )
8.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和设备。(对 )
9. “5S ”管理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对 )
10. 重大隐患治理坚持“六定”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定完成时间、定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对 )
三.问答题: 1.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答: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一)应当登记建档;
(二)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三)制定应急预案;
(四) 告知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 安全生产中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3. 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判断题答案:
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
2.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4. 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5. 我国目前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6. 安全生产年度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目标分解为“自上而下”层层制定措施。
7.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拥有10辆及以上营运客车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8.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和设备。
9. “5S ”管理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0. 重大隐患治理坚持“六定”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定完成时间、定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
13年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是( A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生产经营单位的( B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安全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 C )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A 、岗位工作人员
B、当事人
C 、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4.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B )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等级分为( )。
A 三级 二级、三级
B 三级 一级、二级
C 四级 一级、二级
5.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 B )。
A 、要求 B、义务
C、责任 D、规定
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事故等级可分为( D )。
A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
B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很大事故、特大事故
C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恶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D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7.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C)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 、及时 B、逐级
C、立即 D、迅速
8.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C )的基本措施。
A 、落实整改 B、防止事故隐患进一步蔓延
C、消除事故 D、有效监督
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 ( D ) 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地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A 、谁主管谁负责
B、人人管安全
C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D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10.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制定( A ),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 、应急预案 B、安全提案 C、处理方案
1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B )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 、按美观原则 B、正确 C、按自愿原则
12.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 B )报告或者举报。
A 、国家安全部门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
C 、安全中介机构 D、当地政府
13. “全国交通安全日”为( )
A 11月2日
B 12月2日
C 1月22日
14.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A),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 、 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15.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 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16. 《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品包括( A)。
A 、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 、 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17. 生产经营单位对( 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 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 、重大危险源
18.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 )。
A 、 安全宣传标语
B 、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19. 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A) 安排。
A 、 生产经营单位
B、从业人员
C 、政府财政部门
20. (B )负责本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A 交通运输部
B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C 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 )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22.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 B )。
A、持证上岗 B、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B、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D、经三级教育后上岗
23. 用人单位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是(A )。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 安全检查制度 D.安全操作规程
24. “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 )。 A 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5.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B )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A 分管领导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责任人
二.判断题:
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对 )
2. 危害是指必须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错 )
3.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对 )
4. 安全生产指标具有否决的作用。( 错 )
5. 我国目前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对 )
6. 安全生产年度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目标分解为“自下而上”层层制定措施。(错 )
7.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拥有20辆及以上营运客车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错 )
8.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和设备。(对 )
9. “5S ”管理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对 )
10. 重大隐患治理坚持“六定”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定完成时间、定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对 )
三.问答题: 1.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答: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一)应当登记建档;
(二)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三)制定应急预案;
(四) 告知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 安全生产中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3. 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判断题答案:
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
2.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4. 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5. 我国目前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6. 安全生产年度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目标分解为“自上而下”层层制定措施。
7.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拥有10辆及以上营运客车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8.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和设备。
9. “5S ”管理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0. 重大隐患治理坚持“六定”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定完成时间、定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