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计量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工业计量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计量技术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的活动。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是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差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故对计量定义可以理解为“是以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为目的的测量”;或者说,“是以保证单位统

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这表明了计量的本质特征就是测量,但其测量的对象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具有某一准确度级别的测量手段。在技术管理和法制管理上,计量又高于一般测量。计量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也可以说是两重性。它依靠计量技术作物质基础,实现单位量值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

计量又可分为法制计量,科技计量和工业计量。三者密不可分,工业计量也可以认为是计量学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计量的对象主要是除了商贸企业之外的企业,它包括工业企业,交通企业,建筑企业和其他服务性企业。因此,工业计量范围也是指在上述领域中的计量工作,包括计量管理工作和计量技术工作。

企业计量管理主要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的计量活动,保证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和调查研究活动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计量保证,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工业计量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计量是实现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

每一个企业根据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物料管理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企业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只有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从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效益工作的不断深化,进而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 计量是实现物料核算,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证

进厂原材料进行计量验收、出厂产品进行计量核算,是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计量检测手段或计量不准确,将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降低消耗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要素。降低消耗,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实现消耗考核,做到合理用能、用料;二是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设备、改造工艺、改革能耗结构、改进产品设计。但无论通过哪一条途径,都要以测量结果提供和各项数据为依据。计量在降低消耗的作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 利用计量器具探索最佳控制点; 2 利用计量器具掌握能源和物料消耗规律;3 利用计量器具指导均衡合理用能;4 采用先进计量检测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

三 计量检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到生产加工的各个重要环节,只有每道工序检验合格,才有最终产品的检验合格。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要不断地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如何,又需要计量检测。所以,计量检测是基础手段。从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发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早期的质量检验阶段,中期的统计管理阶段,还是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都是以完备的计量检测手段作为其技术基础保证产品质量的。

四 计量是科学利用能源的基本条件

能源计量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节约能源的重要技术基础,它能使企业做到三保证,即保证能源统计报表信息的数据资料的准确,保证能源消耗的可比性,进而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如:首钢矿业公司通过强化三级用电计量管理,将电网“峰、谷、平”三期用电分时分价的计费政策引入企业内部,强化了动态管理。1997,1998两年仅强化计量管理就节约电费720余万元。辽宁发电厂强化燃料管理,严把入厂煤的检斤、检质两大关,在1992——1996年共节约燃料费用1。78亿元。

五 计量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必要保证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关系到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大事,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必须做好的工作,而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又要依靠计量器具对可能危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参数和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监测。

朱总理曾经说过:“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计量检测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水平。产品标准要靠计量检测才能制定出来,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又要靠测量监督、检验。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计量全球化,为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我们更应该加强计量保证能力的管理。以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企业计量的特殊性,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开展的业务有:三级计量体系确认,二级计量体系确认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

工业计量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计量技术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的活动。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是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差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故对计量定义可以理解为“是以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为目的的测量”;或者说,“是以保证单位统

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这表明了计量的本质特征就是测量,但其测量的对象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具有某一准确度级别的测量手段。在技术管理和法制管理上,计量又高于一般测量。计量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也可以说是两重性。它依靠计量技术作物质基础,实现单位量值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

计量又可分为法制计量,科技计量和工业计量。三者密不可分,工业计量也可以认为是计量学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计量的对象主要是除了商贸企业之外的企业,它包括工业企业,交通企业,建筑企业和其他服务性企业。因此,工业计量范围也是指在上述领域中的计量工作,包括计量管理工作和计量技术工作。

企业计量管理主要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的计量活动,保证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和调查研究活动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计量保证,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工业计量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计量是实现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

每一个企业根据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物料管理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企业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只有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从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效益工作的不断深化,进而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 计量是实现物料核算,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证

进厂原材料进行计量验收、出厂产品进行计量核算,是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计量检测手段或计量不准确,将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降低消耗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要素。降低消耗,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实现消耗考核,做到合理用能、用料;二是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设备、改造工艺、改革能耗结构、改进产品设计。但无论通过哪一条途径,都要以测量结果提供和各项数据为依据。计量在降低消耗的作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 利用计量器具探索最佳控制点; 2 利用计量器具掌握能源和物料消耗规律;3 利用计量器具指导均衡合理用能;4 采用先进计量检测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

三 计量检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到生产加工的各个重要环节,只有每道工序检验合格,才有最终产品的检验合格。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要不断地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如何,又需要计量检测。所以,计量检测是基础手段。从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发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早期的质量检验阶段,中期的统计管理阶段,还是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都是以完备的计量检测手段作为其技术基础保证产品质量的。

四 计量是科学利用能源的基本条件

能源计量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节约能源的重要技术基础,它能使企业做到三保证,即保证能源统计报表信息的数据资料的准确,保证能源消耗的可比性,进而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如:首钢矿业公司通过强化三级用电计量管理,将电网“峰、谷、平”三期用电分时分价的计费政策引入企业内部,强化了动态管理。1997,1998两年仅强化计量管理就节约电费720余万元。辽宁发电厂强化燃料管理,严把入厂煤的检斤、检质两大关,在1992——1996年共节约燃料费用1。78亿元。

五 计量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必要保证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关系到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大事,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必须做好的工作,而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又要依靠计量器具对可能危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参数和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监测。

朱总理曾经说过:“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计量检测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水平。产品标准要靠计量检测才能制定出来,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又要靠测量监督、检验。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计量全球化,为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我们更应该加强计量保证能力的管理。以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企业计量的特殊性,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开展的业务有:三级计量体系确认,二级计量体系确认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


相关文章

  • 吴清海.谢军.方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计量如何为质量强国提供保障
  • 点击关注 计量资讯速递,一同见证中国计量事业发展历程! 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清海,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交流. 吴清海副局长在介绍计量的重要性时指出:计量是 ...查看


  • 铁合金行业能耗限额标准贯彻实施方案
  • 铁合金行业能耗限额标准贯彻实施方案 (2014-201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促进铁合金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决定深入开展铁合金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特 ...查看


  • 压力表的分类与检定周期
  • 压力表的分类与检定周期 关于压力表分级检验的相关规定 1988年10月10日,化学工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化学工业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计量器具按A.B.C三级分级进行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对压力表也是实行分级管 ...查看


  • 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业务流程再造应用实例
  • 摘 要:业务流程再造(BPR),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包钢工业自动化系统BPR这一实例的分析,得出BPR理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53361.htm 关 ...查看


  •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讲义)
  •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7167-2006 目录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查看


  • 抄表核算收费员题库2
  • 抄表核算收费员技能鉴定题库 一.选择题 1.国家对电力供应与使用以安全用电管理为基础.下列行为不属于用电管理工作范畴的是(D) A.对用电单位进行定期性的安全检查B.对用电单位重大电气设备事故进行调查C.对用电单位的受电工程进行中间检查D. ...查看


  • 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创中国名牌的保障
  • 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创中国名牌的保障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柳工产品中国名牌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柳州工程机械厂,1958年由上海内迁建厂, 1993年11月改制为广西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以制造"柳工" ...查看


  • 抄表核算收费员判断
  • 1.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截面积无关.(³) 2.擅自引入(供出)供电企业电源或将备用电源和其他电源私自并网的,应承担违约容量 30元/kW或30元/(kVA)的违约使用电费.(³) 3.供电量就是售电量.(³) 4.电力企业的营业管理工作 ...查看


  • 2014年5月能源审计方法(二)
  • 2014年5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二级证书考试 能源审计方法(二) (课程代码12038)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