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综述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及其在国内企业研究中的运用

《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1期

一个综述: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

及其在国内企业研究中的运用

李正彪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00)

一、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研究

社会关系网络的思想最早发端于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上,对于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

究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宝贵的思想遗

产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毕生都在探讨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动和变迁;杜尔凯姆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内部社会劳动分工与道德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

韦伯则试图建设一门以“社会一经济”现象为基本要素和研究主题的“社会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

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经济学的“社

会化”趋势,具体地说,就是表现为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视角引入经济学,重视社会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与

经济的相互作用。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

一书中试图从历史上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挖掘经济发展的社会学思想。他指出,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个体在给定的环境中如何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新制度学派”的创始人、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人缪尔达尔(GunnatKarlMyrdal,1974)认

为,如果经济学者想要确切了解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

则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

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进行研究才有意义。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GaryStanleyBeeker)突破传统经

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生产延伸到非物质方面,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

成果(1957,1976)。

美国的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与尼尔・斯梅尔瑟(NeilJ.Smelser)较为系统地探索了经

济与社会的关系,1956年他们在合作出版的《经济与社会——对经济与社会的理论统一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以下理论观点:经济,作为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经济像所有的社会系统一样,超越它的界限与其情境进行投入与产出的交

换。经济同经济情境之间的交换不是随意分布的,但具体的投入与产出范畴所集中针对的是其他特定的同类社会子系统。具体的经济过程通常受非经济因素的

制约,这些非经济因素在社会的非经济子系统的参数

特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波兰尼在20世纪中期首创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

一个核心概念:“嵌入性”(embeddednCSS),他提出了

58

万 

方数据经济学理论家缺少关注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的社会体系支持的影响力。波兰尼在《伟大的转折》(1944)中,

阐述了历史维度对经济与社会理论的重要性。在《早

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一书中,他对作为制度过程的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与非经济制度的作用都是

为了便于经济交换。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在《论社会结

构》(1940)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社会网”(social

networks)的概念,他通过“社会网”理论来解释社会分配和社会支持。之后,巴恩斯通过对一个挪威渔

村阶级体系的分析首次把社会网的隐喻转化为系统的研究。而英国学者伊丽莎白・伯特(ElizabethBott)

1957年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城市百姓人家中的角色、规范、外界体系》则被视为英国社会网研究的范例。

在美国,社会网络分析始于60年代,在两个不同的分支领域平行发展。第一个群体遵循着社会计量学

的传统,他们研究整体网络即一个社会体系中角色关系的综合结构。该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分析概念,如紧密性(closeless)、中距性(betweenness)、网络中心性(networkcentrality)等,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是林顿・弗里曼(LintonFreeman)。第二个群体的学者集中于个体间的自我中心网络,他们从个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网,该群体沿着英国人类学家的传统发展,

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其人际网络的影响,个体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为社会团体。他们对

个体间关系模式的关注使这个群体归于结构主义社会

学的范畴。这个领域的著名代表性人物是马克・格兰

诺维特(MarkGranoveter)、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te)、林南(NanLin)和罗纳德・博特(RonaldBurr)、边燕杰(Bianyanjie)等。他们在研究社会结

构时,持有与传统地位结构观截然不同的网络结构观。自帕森斯以来的传统的地位结构观认为,人都是具有

某些属性(attributes)的,人是按其属性而分类(cal.

egories)的,人的社会行为就是用所属的类别来解释的。比如,该理论的地位获得模型就试图证明,人们的经济地位是由其先赋性地位和个人努力的教育地位决定的。而以格兰诺维特和怀特等为代表的网络结构

观,则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

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分析这些纽带关系对人或组织的影响。网络结构观认为,任何主体(人或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同地位结构观相比,网络结构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1)

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来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地位结

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来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

(2)网络结构观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的网络,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分类。(3)网络结构观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人性”,而地位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4)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而地位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5)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位置,其网络资源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

而地位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级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

关于社会网的研究,70年代后获得了很大发展。米切尔(Miehell)在1969将社会网界定为“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然而,社会网的概

念,今天已经超越了个人间关系的范畴,一个网络的

行动者,可以是社团行动者如商业公司甚至民族或国

家。关系既包括把行动者连结起来的联系(不限于个

人问的关系),也包括商业公司之间的交易关系如领袖人物的共享,金钱、组织信息和群体成员的流动。今天的网络分析者,把社会结构界定为网络的系统

(Wellman

and

Berkowitz,1988)。

网络分析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

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社会网的结构及其对社

会行为的影响模式是社会网的研究对象。社会网研究

深层的社会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系统的复杂表象之下的

固定网络模式。他们强调了研究网络结构性质的重要性,集中研究某一网络中的联系模式如何提供机会与限制,其分析以连结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交叉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网络分析者将社会系统视为一种

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网络分析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强调按照行为的结构性限制而不是行动者的内在驱力来解释行为(Ruan,1993)。

巴里・韦尔曼(BarryWellman)指出,如下命题支配着网络分析者的研究工作。(I)内容和强度不同

的关系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的。社会资源通过关

系和网络而流动。(2)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将网络成员

连结起来;因此,必须在较大的网络结构框架内对关

系进行分析。关系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互动双方愿意彼

此交往。一种关系的特定性质由其所处的网络界定。较小的、密切联系的团体的关系同较大的、一般联系的网络中的关系是相当不同的。(3)社会关系结构创造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产生了网络群、界限和交互关系。这个命题又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中的关系经

常是过渡性的。如果A与B和B与C之间有一种关系,那么A和C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建立这种联系是有代价的,那么这些联系中的每一

个交点都会调动某种流动资源,因此,网络成员认识到维持直接联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第二,个体可以

维持关系的数量和强度具有特定的限度。如果人们不

放弃全部或现存的关系,多数人不可能增加新的关系。(4)交互联系将群体和个体联系起来。网络的交点不一定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有联系的群体、社区、民万 

方数据存在于个体之间,其结构重要性正象群体之间的联系

一样。(5)不对称联系和复杂网络分布在不同的稀缺资源中。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系统中流动。群体密度、群体界限的严密性和群体内外联系的模式规定了资源流动的方式。由于社会系统中各个成员的位置各异,他们获得资源的方式也极为不同。实际上,不平等地获取稀缺资源增加了联系的不对称性。(6)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集体行为和竞争行为。有组织的竞争稀缺资源是一个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在一个具有不同对称关系的非随机的等级网络中,成员必须运用协作或补充联系去获取资源。一个网络中的群体

将这些联系组成集团和联盟(Wellman,1983,1988)。

为了方便把握,我们把有关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

理论成果简单归纳如下: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re)在其1981年

的著名论文《市场从何而来》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第一,生产经营者们从一开始就处在同一社会网络之中,他们互相接触,相互观察对方在做什么,特别是对方

在同类和相关产品上是如何定价的,所以,生产经营者的社会网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经营信息。第二,处

于同一网络中的生产经营者们相互传递信息并相互暗示,从而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在这种信任关系的制约下,大家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一起维持共识,从而使商业往来得以延续。第三,市场秩序事实上产生于

同处一个网络圈子中的生产经营者,他们并不是按照纯粹的市场规律来行事。换言之,市场秩序是生产经

营者网络内部相互交往产生的暗示、信任和规则的反映(White,1981)。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

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被认为

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弱关系力量假设的提

出和经验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分析产生了重大影

响。格拉诺维特所说的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

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这

种关系与传统社会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表示人们属性和类别特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不同。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他从4个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一是互动的

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

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关系充当信

息桥”的判断。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

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

59

族——国家或其他离散的单位。这些交点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某些人是几个群体的成员或某些人与网络的其

他部分具有异质性联系而产生的。同时,有形的联系

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

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

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格拉诺维特断言,虽然所有的弱关系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弱关系充当信息

桥的判断,是格拉诺维特提出“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Granovetter,1973,1974,1995)。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伟大的转折>一书中提出的“嵌人性”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他指出,在经济领域最基本的行为就是交换,而交换行为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双方必须建立一定程度的相互信

任。在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中,双方必须首先相互了

解,相信对方有交换的诚意,信任对方对交换条件的认可,然后才能进行实质性的交换。即使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现代社会交换中,双方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如果信任感降到最低的程度,在每一次交易中,双方都必须在获得了必要的监督保证之后才能进行,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大大提高。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而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

(Granovetter.1985)o

(三)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发展和修正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时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

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

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在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中,弱关系的作用超出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是信息沟通的作用。由于弱关系连结着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所以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通过弱关系纽带来完成。而强关系

连结着阶层相同、资源相似的人们,因此,类似资源

的交换既不十分必要,也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为此。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的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人们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机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人们的社会资源越丰富,

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Lin,1981,1982,1990)。

社会资源理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否认了资源具有通过占有才能运用的地位结构观。林南认为,资源不但可以被个人占有,而且也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通过关系网络可以摄取。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更重要,是因为前者在摄取社会资源时比后者更有效。

万 

方数据(四)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首先使用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他的最大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了系统研究,指出了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团体、社会网络和网络摄取三个方面。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社会资本越丰富;个人从社会网络摄取的资源越多,其社会资本越多。第二是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联系起来,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Coleman,1988)。

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指出了个人可以利用周围的社会关系实现工具性目标。从这两个概念的最初涵义来看,社会资源仅仅与社会网络相联系,而社会资本的范围更宽泛。林南在后来的研究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作了重新探讨。认为这两者都与社会网络相关。在林南看来,科尔曼所说的“社会团体成员资格”也就是成员的另一种社会网络,而社会资本则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并未涉及关系力量问题。林南将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联系起来,使社会资本与关系力量有了关联,即弱关系能导致较丰富的社会资源。

(五)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罗纳德・博特(RonaldBurr)1992年发表《结构洞》(StructurialHoles)一文,他在书中首次明确指

出,关系强弱与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多寡没有必然

的联系。无论主体是个人还是组织,其社会网络均表

现为两种关系。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每一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

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

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象网络

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例如在ABC网络中,如果AB之间有关系,BC之间有关系,而

AC之间没关系,则AC是一个结构洞。AC如果要发生联系,必须通过B。格兰诺维特认为,B与A、C的联系必然是弱关系。对博特来说,B与A、C的关系可

能强,也可能弱,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假如A、B、c处于资源竞争的状态,AC结构洞的存在为B提

供了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两大优势(Burr,1992)。

博特依据结构洞理论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在经济组织中,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即占有结构洞多的竞争者,其关系优势就大,更有地位与声望,获得较大利益回报的机会就高。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无关联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取信息和控制优势。博特在微观层次上试图说明市场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说明私人关系是经济行动的前提。

(六)边燕杰的强关系力量假设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力量假设对格拉诺维特的弱

关系力量假设和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提出了挑战。边

燕杰指出,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工作分配体制下,个人

网络主要用于获得分配决策人的信息和影响而不是用来收集就业信息。因为求职者即使获得了信息,但没

有关系强的决策人施加影响,也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

工作。在工作分配的关键环节,人情关系的强弱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和主管分配的决策人建立直接的强关系,必须通过中间人建立

关系,而中间人与求职者和最终帮助者双方必然都是

强关系。反之,如果中间人与双方的关系弱,中间人和最终帮助者未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因此,强关

系而非弱关系可以充当没有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网络桥

梁。他的主要贡献是在分析中国的工作分配制度时,区分了在求职过程中通过网络流动的是信息还是影响和求职者使用直接还是间接关系来获得信任与影响

(Bian,1997a,1997b)。

二、国内对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现状

从80年代以来,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开始引入中国,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中国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关系网络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的经济进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1)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2)经济改革中人的角色变换与行为调适;(3)失业

与再就业;(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行为;(5)经

济发展与社会保障;(6)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7)社会公平;(8)经济组织中的关系网络等。

在这里我只简单的把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运用于企业研究的有关成果作一个介绍:

张维迎、柯荣住(2002)通过中国跨省的信任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信任对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引进外资的影响;杨瑞龙,朱春燕(2002)作了建立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框架的尝试;李新春(2000)探讨了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石秀印(1998)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成功的社会关系网络基础。对社会资本系统研究的是张其仔(1999),他从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具有网络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其社会资本理论。陈劲、张方华(2002)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刘中荣、陈卫(1997)研究了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特征包括“单位”制组织形式、泛化的目标追求、多元均衡的动力系统、双轨运行机制,认为这些非经济特征不是内生的、主动的,而是外加的、被动的。它们造成的负担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非经济性是国有企业亏损的社会历史原因,非经济资源短缺是国有企业亏损的社会原因;李路路(1995)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人们在进入私营经济领域时,一般倾向于进入那些自己有比较熟悉的社会关系的行业,特别是与自己的原来职业相关的行业,或与此有关的行业。彭庆恩(1996)进行的另一项对现阶段中国包工头的地位获得的实证

调研结果也发现,包工头借占有关系资本而占有了生

产方式,从而获得了较多的资源,也就获得了较其他农民工为高的地位;并且,为了维持既得地位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包工头努力谋求关系资本的再生产。关系资本是包工头地位获得的决定因素。

宋林飞(1994)论证了私人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当社会资本投入企业活动之后。

万 

方数据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增值,而且还会再生新的社会资本。刘世定(1995)研究得出,利用关系资源是乡镇企业

兴起的重要途径私营企业家与他的亲戚和朋友的关系,

特别是这些亲戚和朋友的权力地位,对他们进入私营经济领域、获得资源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李路路(1995)认为,社会文化传统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如“单位制”),是积累这种社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浓厚土壤。

朱秋霞(1998)认为,现阶段中国乡村私人企业的管理运作之主体,既非一般意义上的“家族”,亦非农业经济研究中惯用之“家庭”,而是传统的家庭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组合形式——网络家庭,抑或是扩大的网络家庭。卢汉龙(1997)认为,利用社会网资源,感情因素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具有非理性的成分;陈质慈(1995)的研究结论是家庭网强

关系在就业领域13见式微,但仍起相当实际的作用;

但肖唐镖、幸珍宁(1997)则认为,私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负效应,地方亲族组织的积极作用远远不及负面作用。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把社会关系运用于企业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在经济学界更是如此(这也凸出了本人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还谈不上形

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而明显的分歧也还未凸现。如果算有什么分歧的话,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社会关

系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究竟是积极大于消极,还是消

极大于积极?二是随着中国市场制度不断的健全,是

否就意味着社会关系网络的价值不断下降?

参考文献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andSocial

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AmericanJour-

nalofSociology.1991.

[2]Lin,Nan,Walter

M.EnselandJohnC.

Vaughn,1981,“SocialResourcesandStrengthofTies:StructuralFactorsinOccupationalStatusAttainment”,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46.

[3]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5]程恩富、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

期.

[6]杨瑞龙、朱春燕.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l期.

[7]林南.构建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J].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6期.

[8]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国外社会

学,1998年第2期.

[9]边燕杰.找回强关系[J].国外社会学,

1998年第2期.

(编辑校对:余朝锡李金发)

61

《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1期

一个综述: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

及其在国内企业研究中的运用

李正彪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00)

一、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研究

社会关系网络的思想最早发端于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上,对于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

究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宝贵的思想遗

产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毕生都在探讨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动和变迁;杜尔凯姆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内部社会劳动分工与道德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

韦伯则试图建设一门以“社会一经济”现象为基本要素和研究主题的“社会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

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经济学的“社

会化”趋势,具体地说,就是表现为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视角引入经济学,重视社会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与

经济的相互作用。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

一书中试图从历史上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挖掘经济发展的社会学思想。他指出,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个体在给定的环境中如何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新制度学派”的创始人、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人缪尔达尔(GunnatKarlMyrdal,1974)认

为,如果经济学者想要确切了解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

则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

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进行研究才有意义。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GaryStanleyBeeker)突破传统经

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生产延伸到非物质方面,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

成果(1957,1976)。

美国的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与尼尔・斯梅尔瑟(NeilJ.Smelser)较为系统地探索了经

济与社会的关系,1956年他们在合作出版的《经济与社会——对经济与社会的理论统一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以下理论观点:经济,作为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经济像所有的社会系统一样,超越它的界限与其情境进行投入与产出的交

换。经济同经济情境之间的交换不是随意分布的,但具体的投入与产出范畴所集中针对的是其他特定的同类社会子系统。具体的经济过程通常受非经济因素的

制约,这些非经济因素在社会的非经济子系统的参数

特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波兰尼在20世纪中期首创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

一个核心概念:“嵌入性”(embeddednCSS),他提出了

58

万 

方数据经济学理论家缺少关注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的社会体系支持的影响力。波兰尼在《伟大的转折》(1944)中,

阐述了历史维度对经济与社会理论的重要性。在《早

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一书中,他对作为制度过程的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与非经济制度的作用都是

为了便于经济交换。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在《论社会结

构》(1940)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社会网”(social

networks)的概念,他通过“社会网”理论来解释社会分配和社会支持。之后,巴恩斯通过对一个挪威渔

村阶级体系的分析首次把社会网的隐喻转化为系统的研究。而英国学者伊丽莎白・伯特(ElizabethBott)

1957年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城市百姓人家中的角色、规范、外界体系》则被视为英国社会网研究的范例。

在美国,社会网络分析始于60年代,在两个不同的分支领域平行发展。第一个群体遵循着社会计量学

的传统,他们研究整体网络即一个社会体系中角色关系的综合结构。该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分析概念,如紧密性(closeless)、中距性(betweenness)、网络中心性(networkcentrality)等,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是林顿・弗里曼(LintonFreeman)。第二个群体的学者集中于个体间的自我中心网络,他们从个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网,该群体沿着英国人类学家的传统发展,

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其人际网络的影响,个体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为社会团体。他们对

个体间关系模式的关注使这个群体归于结构主义社会

学的范畴。这个领域的著名代表性人物是马克・格兰

诺维特(MarkGranoveter)、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te)、林南(NanLin)和罗纳德・博特(RonaldBurr)、边燕杰(Bianyanjie)等。他们在研究社会结

构时,持有与传统地位结构观截然不同的网络结构观。自帕森斯以来的传统的地位结构观认为,人都是具有

某些属性(attributes)的,人是按其属性而分类(cal.

egories)的,人的社会行为就是用所属的类别来解释的。比如,该理论的地位获得模型就试图证明,人们的经济地位是由其先赋性地位和个人努力的教育地位决定的。而以格兰诺维特和怀特等为代表的网络结构

观,则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

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分析这些纽带关系对人或组织的影响。网络结构观认为,任何主体(人或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同地位结构观相比,网络结构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1)

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来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地位结

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来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

(2)网络结构观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的网络,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分类。(3)网络结构观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人性”,而地位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4)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而地位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5)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位置,其网络资源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

而地位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级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

关于社会网的研究,70年代后获得了很大发展。米切尔(Miehell)在1969将社会网界定为“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然而,社会网的概

念,今天已经超越了个人间关系的范畴,一个网络的

行动者,可以是社团行动者如商业公司甚至民族或国

家。关系既包括把行动者连结起来的联系(不限于个

人问的关系),也包括商业公司之间的交易关系如领袖人物的共享,金钱、组织信息和群体成员的流动。今天的网络分析者,把社会结构界定为网络的系统

(Wellman

and

Berkowitz,1988)。

网络分析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

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社会网的结构及其对社

会行为的影响模式是社会网的研究对象。社会网研究

深层的社会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系统的复杂表象之下的

固定网络模式。他们强调了研究网络结构性质的重要性,集中研究某一网络中的联系模式如何提供机会与限制,其分析以连结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交叉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网络分析者将社会系统视为一种

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网络分析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强调按照行为的结构性限制而不是行动者的内在驱力来解释行为(Ruan,1993)。

巴里・韦尔曼(BarryWellman)指出,如下命题支配着网络分析者的研究工作。(I)内容和强度不同

的关系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的。社会资源通过关

系和网络而流动。(2)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将网络成员

连结起来;因此,必须在较大的网络结构框架内对关

系进行分析。关系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互动双方愿意彼

此交往。一种关系的特定性质由其所处的网络界定。较小的、密切联系的团体的关系同较大的、一般联系的网络中的关系是相当不同的。(3)社会关系结构创造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产生了网络群、界限和交互关系。这个命题又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中的关系经

常是过渡性的。如果A与B和B与C之间有一种关系,那么A和C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建立这种联系是有代价的,那么这些联系中的每一

个交点都会调动某种流动资源,因此,网络成员认识到维持直接联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第二,个体可以

维持关系的数量和强度具有特定的限度。如果人们不

放弃全部或现存的关系,多数人不可能增加新的关系。(4)交互联系将群体和个体联系起来。网络的交点不一定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有联系的群体、社区、民万 

方数据存在于个体之间,其结构重要性正象群体之间的联系

一样。(5)不对称联系和复杂网络分布在不同的稀缺资源中。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系统中流动。群体密度、群体界限的严密性和群体内外联系的模式规定了资源流动的方式。由于社会系统中各个成员的位置各异,他们获得资源的方式也极为不同。实际上,不平等地获取稀缺资源增加了联系的不对称性。(6)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集体行为和竞争行为。有组织的竞争稀缺资源是一个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在一个具有不同对称关系的非随机的等级网络中,成员必须运用协作或补充联系去获取资源。一个网络中的群体

将这些联系组成集团和联盟(Wellman,1983,1988)。

为了方便把握,我们把有关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

理论成果简单归纳如下: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re)在其1981年

的著名论文《市场从何而来》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第一,生产经营者们从一开始就处在同一社会网络之中,他们互相接触,相互观察对方在做什么,特别是对方

在同类和相关产品上是如何定价的,所以,生产经营者的社会网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经营信息。第二,处

于同一网络中的生产经营者们相互传递信息并相互暗示,从而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在这种信任关系的制约下,大家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一起维持共识,从而使商业往来得以延续。第三,市场秩序事实上产生于

同处一个网络圈子中的生产经营者,他们并不是按照纯粹的市场规律来行事。换言之,市场秩序是生产经

营者网络内部相互交往产生的暗示、信任和规则的反映(White,1981)。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

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被认为

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弱关系力量假设的提

出和经验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分析产生了重大影

响。格拉诺维特所说的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

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这

种关系与传统社会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表示人们属性和类别特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不同。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他从4个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一是互动的

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

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关系充当信

息桥”的判断。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

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

59

族——国家或其他离散的单位。这些交点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某些人是几个群体的成员或某些人与网络的其

他部分具有异质性联系而产生的。同时,有形的联系

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

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

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格拉诺维特断言,虽然所有的弱关系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弱关系充当信息

桥的判断,是格拉诺维特提出“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Granovetter,1973,1974,1995)。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伟大的转折>一书中提出的“嵌人性”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他指出,在经济领域最基本的行为就是交换,而交换行为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双方必须建立一定程度的相互信

任。在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中,双方必须首先相互了

解,相信对方有交换的诚意,信任对方对交换条件的认可,然后才能进行实质性的交换。即使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现代社会交换中,双方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如果信任感降到最低的程度,在每一次交易中,双方都必须在获得了必要的监督保证之后才能进行,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大大提高。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而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

(Granovetter.1985)o

(三)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发展和修正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时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

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

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在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中,弱关系的作用超出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是信息沟通的作用。由于弱关系连结着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所以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通过弱关系纽带来完成。而强关系

连结着阶层相同、资源相似的人们,因此,类似资源

的交换既不十分必要,也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为此。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的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人们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机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人们的社会资源越丰富,

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Lin,1981,1982,1990)。

社会资源理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否认了资源具有通过占有才能运用的地位结构观。林南认为,资源不但可以被个人占有,而且也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通过关系网络可以摄取。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更重要,是因为前者在摄取社会资源时比后者更有效。

万 

方数据(四)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首先使用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他的最大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了系统研究,指出了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团体、社会网络和网络摄取三个方面。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社会资本越丰富;个人从社会网络摄取的资源越多,其社会资本越多。第二是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联系起来,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Coleman,1988)。

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指出了个人可以利用周围的社会关系实现工具性目标。从这两个概念的最初涵义来看,社会资源仅仅与社会网络相联系,而社会资本的范围更宽泛。林南在后来的研究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作了重新探讨。认为这两者都与社会网络相关。在林南看来,科尔曼所说的“社会团体成员资格”也就是成员的另一种社会网络,而社会资本则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并未涉及关系力量问题。林南将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联系起来,使社会资本与关系力量有了关联,即弱关系能导致较丰富的社会资源。

(五)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罗纳德・博特(RonaldBurr)1992年发表《结构洞》(StructurialHoles)一文,他在书中首次明确指

出,关系强弱与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多寡没有必然

的联系。无论主体是个人还是组织,其社会网络均表

现为两种关系。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每一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

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

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象网络

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例如在ABC网络中,如果AB之间有关系,BC之间有关系,而

AC之间没关系,则AC是一个结构洞。AC如果要发生联系,必须通过B。格兰诺维特认为,B与A、C的联系必然是弱关系。对博特来说,B与A、C的关系可

能强,也可能弱,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假如A、B、c处于资源竞争的状态,AC结构洞的存在为B提

供了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两大优势(Burr,1992)。

博特依据结构洞理论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在经济组织中,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即占有结构洞多的竞争者,其关系优势就大,更有地位与声望,获得较大利益回报的机会就高。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无关联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取信息和控制优势。博特在微观层次上试图说明市场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说明私人关系是经济行动的前提。

(六)边燕杰的强关系力量假设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力量假设对格拉诺维特的弱

关系力量假设和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提出了挑战。边

燕杰指出,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工作分配体制下,个人

网络主要用于获得分配决策人的信息和影响而不是用来收集就业信息。因为求职者即使获得了信息,但没

有关系强的决策人施加影响,也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

工作。在工作分配的关键环节,人情关系的强弱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和主管分配的决策人建立直接的强关系,必须通过中间人建立

关系,而中间人与求职者和最终帮助者双方必然都是

强关系。反之,如果中间人与双方的关系弱,中间人和最终帮助者未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因此,强关

系而非弱关系可以充当没有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网络桥

梁。他的主要贡献是在分析中国的工作分配制度时,区分了在求职过程中通过网络流动的是信息还是影响和求职者使用直接还是间接关系来获得信任与影响

(Bian,1997a,1997b)。

二、国内对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现状

从80年代以来,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开始引入中国,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中国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关系网络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的经济进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1)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2)经济改革中人的角色变换与行为调适;(3)失业

与再就业;(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行为;(5)经

济发展与社会保障;(6)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7)社会公平;(8)经济组织中的关系网络等。

在这里我只简单的把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运用于企业研究的有关成果作一个介绍:

张维迎、柯荣住(2002)通过中国跨省的信任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信任对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引进外资的影响;杨瑞龙,朱春燕(2002)作了建立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框架的尝试;李新春(2000)探讨了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石秀印(1998)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成功的社会关系网络基础。对社会资本系统研究的是张其仔(1999),他从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具有网络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其社会资本理论。陈劲、张方华(2002)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刘中荣、陈卫(1997)研究了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特征包括“单位”制组织形式、泛化的目标追求、多元均衡的动力系统、双轨运行机制,认为这些非经济特征不是内生的、主动的,而是外加的、被动的。它们造成的负担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非经济性是国有企业亏损的社会历史原因,非经济资源短缺是国有企业亏损的社会原因;李路路(1995)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人们在进入私营经济领域时,一般倾向于进入那些自己有比较熟悉的社会关系的行业,特别是与自己的原来职业相关的行业,或与此有关的行业。彭庆恩(1996)进行的另一项对现阶段中国包工头的地位获得的实证

调研结果也发现,包工头借占有关系资本而占有了生

产方式,从而获得了较多的资源,也就获得了较其他农民工为高的地位;并且,为了维持既得地位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包工头努力谋求关系资本的再生产。关系资本是包工头地位获得的决定因素。

宋林飞(1994)论证了私人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当社会资本投入企业活动之后。

万 

方数据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增值,而且还会再生新的社会资本。刘世定(1995)研究得出,利用关系资源是乡镇企业

兴起的重要途径私营企业家与他的亲戚和朋友的关系,

特别是这些亲戚和朋友的权力地位,对他们进入私营经济领域、获得资源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李路路(1995)认为,社会文化传统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如“单位制”),是积累这种社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浓厚土壤。

朱秋霞(1998)认为,现阶段中国乡村私人企业的管理运作之主体,既非一般意义上的“家族”,亦非农业经济研究中惯用之“家庭”,而是传统的家庭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组合形式——网络家庭,抑或是扩大的网络家庭。卢汉龙(1997)认为,利用社会网资源,感情因素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具有非理性的成分;陈质慈(1995)的研究结论是家庭网强

关系在就业领域13见式微,但仍起相当实际的作用;

但肖唐镖、幸珍宁(1997)则认为,私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负效应,地方亲族组织的积极作用远远不及负面作用。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把社会关系运用于企业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在经济学界更是如此(这也凸出了本人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还谈不上形

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而明显的分歧也还未凸现。如果算有什么分歧的话,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社会关

系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究竟是积极大于消极,还是消

极大于积极?二是随着中国市场制度不断的健全,是

否就意味着社会关系网络的价值不断下降?

参考文献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andSocial

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AmericanJour-

nalofSociology.1991.

[2]Lin,Nan,Walter

M.EnselandJohnC.

Vaughn,1981,“SocialResourcesandStrengthofTies:StructuralFactorsinOccupationalStatusAttainment”,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46.

[3]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5]程恩富、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

期.

[6]杨瑞龙、朱春燕.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l期.

[7]林南.构建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J].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6期.

[8]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国外社会

学,1998年第2期.

[9]边燕杰.找回强关系[J].国外社会学,

1998年第2期.

(编辑校对:余朝锡李金发)

61


相关文章

  • 网络游戏运营与盈利文献综述
  • 毕业设计(论文) 献 述 文综 关于网络游戏运营和盈利模式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从产业链出发了解国内网络游戏的产业链结构,了解产业链的类型. 阐述国内外在网络游戏的研究发展,撰写关于网络游戏运营和盈利模式的文献综述. 1 产业链的相关综述 1. ...查看


  • 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
  • 第2卷第1期旅游论坛 "401.2No.1 2009年2月 TourismForum Feb.,2009 [旅游市场研究] 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 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桷蔓 ...查看


  • 1999_2009国外物流园区文献综述_刘俊华
  • 刘俊华,等:1999-2009国外物流园区文献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0.16.014 研究与探讨 1999-2009国外物流园区文献综述 刘俊华,周燕,韦晓鹏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古 ...查看


  •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电子商务环境下医药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指导老师: 吴军 教授 专 业: 物流管理 班 级: 物流1201 姓 名: 安 东 学 号: 2012015241 北京化工大学 本科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电子商务 ...查看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口向世聪 摘要:作为一种空问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 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迁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八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恶鲒了不同理论渊海的产 业 ...查看


  • 关系营销文献综述
  • 关于关系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关系营销理论是在传统营销理论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格局下产生的新的理论之一,它是建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上的一种新型营销.对于关系营销的定义,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系 ...查看


  • 关系营销论文文献综述
  • <关系营销研究(以XX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一.选题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 ...查看


  • 网络营销与物流配送1
  • 目录 摘要................................................................................................................... ...查看


  • 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申请书非常不错
  • 原件 □投送一级学科: 二 级 学 科: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复制件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金 申 请 表申请人姓名 编 号邬爱其 50877 浙江大学 工商管理设站单位 流动站名称 (一级学科) 进站日期 通讯地址2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