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高校学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摘 要 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阐述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得出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大力推进学术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关键词 学术队伍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 重要性  前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物质平台等内容,其中学术队伍建设是核心,重点开展学术队伍建设,能有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003年,贵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强效战略,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学术队伍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的发展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学术队伍概况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办学已逾七十年,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0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26人,教授210人、副教授502人;博士222人、硕士81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6.72%,博硕士比例为69.59%,教师平均年龄为36.7岁,外校学历教师比例为70.53%;学术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大幅度改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7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二、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  自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博士授权建设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学术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一级学科为目标、二级学科为中心、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行队伍建设,根据二级学科的建设需要,规划配置学科队伍,通过研究方向来归属、培养学科队伍;充分运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发展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重点学科、人才基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坚持“引人、引智”并举,加大学科骨干的引进力度,积极改善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综合实力。  (一)学术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形成  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研究方向是衡量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校以研究方向凝聚学术队伍,以学术队伍开展创新研究和学术活动,开辟发展特色学科的道路。在研究方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显学科特色。2009年至今,贵州师范大学在经费和政策上对博士建设点给予大力支持,5个博士点的学术队伍投入经费2400余万元,占学校博士立项建设总投入的30%。其学术队伍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促使学科研究方向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方向稳定性。规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成员长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使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方向趋于稳定。第二,特色性。学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转变自身研究领域,按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学科能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学科自身的历史积淀,在研究方向上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特色。目前,地理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都已形成了4-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贵州的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学术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科水平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包括该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才。学校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他们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随着一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的出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凭借科研人员的综合实力和科研热情, 学校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成绩显著。从科研项目上看,2009年以来,学校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首次获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有大幅增长,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0项;较2005-2008年分别增加157%、139%。科研经费1.47亿元,比2005-2008年增加了120%。从科研成果上看,学校科研成果逐年递增。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6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省级哲社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4项;获专利30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1913篇。科研人才开展了石漠化防治、资源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健康监测、网络计算和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集成等高新技术研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学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其依靠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学术队伍。学校通过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制,综合考虑导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从学校学术队伍中遴选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们一般具有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同时,导师一般承担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研究生在他们精心指导下,通过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导师的科研精神、事业心和道德品质常常影响着研究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素质。2009年以来,学校的学生科研项目立项833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69项,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项目立项24项;共 926项,比2005-2008年增加近3倍。贵州省高等学校首届“硕博论坛”中,学校共获奖5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6项,在贵州高校中名列第一。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型竞赛奖2330项;考博人数和考博录取率逐年递增。这些成绩充分表明,学术队伍为学校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实践证明,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它深刻影响着学校学科建设成败甚至学校发展的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原因,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学术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术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获得学术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推进学科建设进程,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长春,吴霄,陈阳.《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2(30)164-166.  [2]范 玫.《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4-85.  [3]唐燕.《加强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10) 211-213.  作者简介:  杜明凤(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管理基金项目(研管【2010】4号)

  摘 要 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阐述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得出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大力推进学术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关键词 学术队伍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 重要性  前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物质平台等内容,其中学术队伍建设是核心,重点开展学术队伍建设,能有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003年,贵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强效战略,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学术队伍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的发展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学术队伍概况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办学已逾七十年,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0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26人,教授210人、副教授502人;博士222人、硕士81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6.72%,博硕士比例为69.59%,教师平均年龄为36.7岁,外校学历教师比例为70.53%;学术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大幅度改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7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二、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  自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博士授权建设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学术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一级学科为目标、二级学科为中心、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行队伍建设,根据二级学科的建设需要,规划配置学科队伍,通过研究方向来归属、培养学科队伍;充分运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发展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重点学科、人才基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坚持“引人、引智”并举,加大学科骨干的引进力度,积极改善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综合实力。  (一)学术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形成  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研究方向是衡量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校以研究方向凝聚学术队伍,以学术队伍开展创新研究和学术活动,开辟发展特色学科的道路。在研究方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显学科特色。2009年至今,贵州师范大学在经费和政策上对博士建设点给予大力支持,5个博士点的学术队伍投入经费2400余万元,占学校博士立项建设总投入的30%。其学术队伍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促使学科研究方向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方向稳定性。规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成员长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使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方向趋于稳定。第二,特色性。学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转变自身研究领域,按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学科能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学科自身的历史积淀,在研究方向上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特色。目前,地理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都已形成了4-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贵州的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学术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科水平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包括该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才。学校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他们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随着一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的出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凭借科研人员的综合实力和科研热情, 学校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成绩显著。从科研项目上看,2009年以来,学校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首次获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有大幅增长,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0项;较2005-2008年分别增加157%、139%。科研经费1.47亿元,比2005-2008年增加了120%。从科研成果上看,学校科研成果逐年递增。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6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省级哲社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4项;获专利30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1913篇。科研人才开展了石漠化防治、资源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健康监测、网络计算和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集成等高新技术研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学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其依靠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学术队伍。学校通过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制,综合考虑导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从学校学术队伍中遴选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们一般具有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同时,导师一般承担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研究生在他们精心指导下,通过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导师的科研精神、事业心和道德品质常常影响着研究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素质。2009年以来,学校的学生科研项目立项833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69项,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项目立项24项;共 926项,比2005-2008年增加近3倍。贵州省高等学校首届“硕博论坛”中,学校共获奖5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6项,在贵州高校中名列第一。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型竞赛奖2330项;考博人数和考博录取率逐年递增。这些成绩充分表明,学术队伍为学校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实践证明,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它深刻影响着学校学科建设成败甚至学校发展的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原因,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学术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术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获得学术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推进学科建设进程,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长春,吴霄,陈阳.《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2(30)164-166.  [2]范 玫.《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4-85.  [3]唐燕.《加强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10) 211-213.  作者简介:  杜明凤(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管理基金项目(研管【2010】4号)


相关文章

  • 谢焕忠再接再厉
  • 谢焕忠:再接再厉 预先谋划 超前布局"十二五" 来源: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杂志 谢焕忠 摘 要:"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拓进取,综合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显著加强.面对&q ...查看


  • 发展大学高科技产业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 作者: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11期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0)02-0001-(04) 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认识.适应环境的视角和能力,一体化正在 ...查看


  • 教育事业发展 - 国家发改委
  •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发[2007]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 ...查看


  • 西部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 作者:余贵忠杨琴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04期 法学教育历经建国初期的重建,动乱时期的衰退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至20世纪90 年代,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依法治国的推进,使法学教育 得到迅速发展.法学教育是 ...查看


  • 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
  • 2008年10月总第23卷第10期社科纵横 SOCIALSCIENCESREVIEWOct,2008 VOL.23NO.10 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 张 炜 季建华 周锦鹤 1 2 333 (1.西昌学院团委;2.西昌学院保卫处; ...查看


  • 美国斯坦福大学办学理念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 美国斯坦福大学办学理念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摘 要:斯坦福大学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内由昔日的"乡村大学"一跃成为今日 美国西部之"哈佛",居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本文就斯坦福大学的办学创新理念. ...查看


  • _中国兰大百年发展历程文库
  • +_中国兰大百年发展历程文库.txt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 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 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查看


  •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_孙鋆
  • 2014年第6期(总第124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F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62014 SerialNo.124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地方 ...查看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工作进展报告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工作进展报告 按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总体要求,山西医科大学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强化实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