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刻板印象

简介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他的行为既可能影响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影响,是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的反应。要想让自己的行为发生好的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他人及其行为的规律。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目的是根据对他人的认知决定自己的行为趋向。

定义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刻板印象的定义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

产生

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途径

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

电视常常有强化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因为电视要利用"刻板印象"来取得大众对它的认同。如果美国西部牛仔不是一个硬汉形象,而是一个温柔且有很好知识艺术修养的男性,人们会觉得很别扭,很难接受。不仅如此,电视还要超越现实生活,塑造更为典型的某类群体的代表,以刺激大众的观赏兴趣。因此,电视中出现的某个群体中的人,绝大多数被赋予了其所属群体的特征。当我们需要依靠电视来了解社会和他人时,当电视表现的这类人群的特征恰恰与现实不符时,刻板印象就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60年代的美国,参加工作的妇女已超过50%,但在当时出版的获奖小人书中,没有一个妇女有工作或职业,她们全都在家做家务和照料孩子。负责这项研究的伦诺·韦茨曼指出:"媒介所提供的角色模型为儿童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将来的形象,因而会影响儿童的志向和目标。"伦诺·韦茨曼发现受其影响的女孩子的志向就是要生儿育女,而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缺少考虑。

其他

电视及其他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有许多方面,如:种族与国家(非洲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美国人等),性别(男人或女人),年龄(儿童、青年或老人),职业(政治家、教师、律师等),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地位高或低)。

种族与国家

电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认识种族、国家特征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1977年,英国、联邦德国、匈牙利和加拿大曾联合调查了四国青少年对外国人的印象,发现在电视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大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和过时的。青少年们接触外国人越少,看电视越多,则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当时欧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前苏联人,对原苏联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所知甚少。谈起前苏联,英国青少年只会说:"苏联人爱好战争,他们对武器很感兴趣","苏联人想进攻美国","苏联人喜欢占领其他国家"……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原苏联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闻兴趣的反映。谈到中国,匈牙利青少年说:"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中国人爱打仗","如果中国人来了,我们就逃跑"。许多英国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别东德和西德,还认为德国就是纳粹。美国从50年代就研究过黑人在电视中的形象,曾提出过两个问题:其一,黑人出现比例极小,只占2%,但实际生活中的比例比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电视中主要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经过民权运动,到70、80年代,黑人在电视(包括黄金时间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师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与白人一起在电视中出现,这仍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目前,我国大量播放国外连续剧、电影,其中不乏陈旧的刻板印象。

简介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他的行为既可能影响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影响,是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的反应。要想让自己的行为发生好的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他人及其行为的规律。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目的是根据对他人的认知决定自己的行为趋向。

定义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刻板印象的定义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

产生

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途径

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

电视常常有强化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因为电视要利用"刻板印象"来取得大众对它的认同。如果美国西部牛仔不是一个硬汉形象,而是一个温柔且有很好知识艺术修养的男性,人们会觉得很别扭,很难接受。不仅如此,电视还要超越现实生活,塑造更为典型的某类群体的代表,以刺激大众的观赏兴趣。因此,电视中出现的某个群体中的人,绝大多数被赋予了其所属群体的特征。当我们需要依靠电视来了解社会和他人时,当电视表现的这类人群的特征恰恰与现实不符时,刻板印象就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60年代的美国,参加工作的妇女已超过50%,但在当时出版的获奖小人书中,没有一个妇女有工作或职业,她们全都在家做家务和照料孩子。负责这项研究的伦诺·韦茨曼指出:"媒介所提供的角色模型为儿童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将来的形象,因而会影响儿童的志向和目标。"伦诺·韦茨曼发现受其影响的女孩子的志向就是要生儿育女,而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缺少考虑。

其他

电视及其他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有许多方面,如:种族与国家(非洲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美国人等),性别(男人或女人),年龄(儿童、青年或老人),职业(政治家、教师、律师等),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地位高或低)。

种族与国家

电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认识种族、国家特征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1977年,英国、联邦德国、匈牙利和加拿大曾联合调查了四国青少年对外国人的印象,发现在电视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大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和过时的。青少年们接触外国人越少,看电视越多,则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当时欧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前苏联人,对原苏联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所知甚少。谈起前苏联,英国青少年只会说:"苏联人爱好战争,他们对武器很感兴趣","苏联人想进攻美国","苏联人喜欢占领其他国家"……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原苏联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闻兴趣的反映。谈到中国,匈牙利青少年说:"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中国人爱打仗","如果中国人来了,我们就逃跑"。许多英国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别东德和西德,还认为德国就是纳粹。美国从50年代就研究过黑人在电视中的形象,曾提出过两个问题:其一,黑人出现比例极小,只占2%,但实际生活中的比例比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电视中主要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经过民权运动,到70、80年代,黑人在电视(包括黄金时间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师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与白人一起在电视中出现,这仍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目前,我国大量播放国外连续剧、电影,其中不乏陈旧的刻板印象。


相关文章

  •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_理论假设及研究
  • 心理科学进展2006,]4(1):138-]45 11:竺!!!:!生2竺!!!!g:::!!!竺!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 ̄D的 ...查看


  • 社会心理学 地域刻板印象(我是河南人,但我不是骗子)
  • 社会心理学新进展 期末作业 姓名:王萌 学号:H[1**********] 我是河南人,但我不是骗子 ----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 你的人生有没有这种时刻? "你是学心理学的吗?那你说说我在想些什么呗--" "你 ...查看


  • 高中生内隐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关系
  • 850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9,32(4):850-853 高中生内隐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关系 侯东辉 郝兴昌XX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牡丹江,157012)(2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哈尔滨,1 ...查看


  •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
  •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 王 沛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兰州,730070) 摘 要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分别探讨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 ...查看


  • 试论国产电视连续剧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 摘要 近几年来,一些女性题材以及非传统的女性形象频频出现于国产连续剧当中.这是传媒谋划对女性刻板印象的一种颠覆!本文以大热季播剧<丑女无敌>为例,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发现这只是传媒以另一种形式在对女性刻板印象进行固化,颠覆的表象只 ...查看


  • 社会刻板印象 1
  • 社会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 ...查看


  • 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 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媒介广告对女性形象刻板化的再现,揭示媒介广告在形成对女性刻板印象中所起的作用,及在这背后反映出的性别价值观.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媒介广告 再现 刻板印象是以选择及建构未经发展的.概括化的符号,将社 ...查看


  • SNS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SNS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 作者:王昱卉 燕晓春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2期 [摘 要]在以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时代,女性一直以"敏感.脆弱.顺从&q ...查看


  •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_吴廷俊
  • 潺潺肇{幕翼熊缪濒缀电视广告中女性粼戮鄙颧耀姗O吴廷俊郑捐[中图分类号1GZ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geess3252(2004)05一~.068---2[内容提要」电视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