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南阳中学
教师 课题 三 维 目 标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化学科
课时计划
时间 2007 年 4 月 6 日,第七周星期五 3.2 羧酸 酯 课时 2 课时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 知识 的概念; 与 2.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 技能
一对可逆反应; 3 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研究羧基、酯基官能团的特点及其性质,进一步强化 “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通过了解羧酸和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知识 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乙酸、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模型和类比方法诱导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乙酸 (一).分子结构 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现象 (1)溶液变红色 (2)镁粉逐渐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3)试管里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无色无味。 结论 乙酸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1.弱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Na2CO3+2CH3COOH====CH3COONa+H2O+CO2↑ 实验二
现象 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具有水果香味油状液体产生, 。 结论 在有浓 H2SO4 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 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 酯化反应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思考 (1).浓 H2SO4 起什么作用 浓 H2SO4 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2).长导管的作用 导气 冷凝。 (3).如何混合三种液体 先把浓流酸慢慢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冰醋酸 (4).为什么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吸收乙酸乙酯?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 容易分层析出;②除去乙酸,溶解乙醇。 (5).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 CH3COOH+H18OC2H5
浓 H2SO4 △
CH3CO18OC2H5+H2O,
结论: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6).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说明: 酯化反应是有机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学性质。 不光有机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无机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
总结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P63 1、2 第二课时 二、羧酸 (一).概念及通式 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
COOH 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饱和一元羧酸,写出其通式:CnH2nO2(n≥1) (二).分类 据—CO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 (三).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多,酸性逐渐减弱. 2.酯化反应(写出乙二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 写出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点,说出其可能具有的化 学性质。
3.甲酸的特性 分子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也具有醛的性质。 思考 1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CH3CH2OH CH3CHO HCOOH CH3COOH 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 思考 2 .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的化 学性质呢?甲酸某酯,也具有醛基 【巩固练习】 三、酯 1、定义:酸和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分类:根据酸的不同分为: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 或根据羧酸分子中酯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酸酯、二元酸酯(如乙二酸二乙酯) 、多元 酸酯(如油脂)。 练习:写出 C6H12O2 的五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饱和一元羧酸酯的通式: CnH2n+1COOH 或 CnH2nO2 3、存在:低级酯存在于水果中 a.物理性质: 分子量小通常为液体的酯是具有芳香气味、难溶于水、比水轻的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4.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4H8O2 结构简式: CH3COOCH2CH3 乙酸乙酯是极性分子 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P.63 思考与交流 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②燃烧——完全氧化生成 CO2 和水 但不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应用:在进行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相关计算时要考虑氧的量。 小结:
要求:会写每一步反应式,记住反应条件。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P63 3 4
教学反思
本节是通过研究羧基、酯基官能团的特点来认识羧酸 酯的化学性质的,较好地 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阳山县南阳中学
教师 课题 三 维 目 标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化学科
课时计划
时间 2007 年 4 月 6 日,第七周星期五 3.2 羧酸 酯 课时 2 课时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 知识 的概念; 与 2.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 技能
一对可逆反应; 3 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研究羧基、酯基官能团的特点及其性质,进一步强化 “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通过了解羧酸和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知识 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乙酸、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模型和类比方法诱导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乙酸 (一).分子结构 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现象 (1)溶液变红色 (2)镁粉逐渐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3)试管里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无色无味。 结论 乙酸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1.弱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Na2CO3+2CH3COOH====CH3COONa+H2O+CO2↑ 实验二
现象 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具有水果香味油状液体产生, 。 结论 在有浓 H2SO4 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 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 酯化反应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思考 (1).浓 H2SO4 起什么作用 浓 H2SO4 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2).长导管的作用 导气 冷凝。 (3).如何混合三种液体 先把浓流酸慢慢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冰醋酸 (4).为什么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吸收乙酸乙酯?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 容易分层析出;②除去乙酸,溶解乙醇。 (5).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 CH3COOH+H18OC2H5
浓 H2SO4 △
CH3CO18OC2H5+H2O,
结论: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6).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说明: 酯化反应是有机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学性质。 不光有机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无机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
总结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P63 1、2 第二课时 二、羧酸 (一).概念及通式 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
COOH 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饱和一元羧酸,写出其通式:CnH2nO2(n≥1) (二).分类 据—CO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 (三).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多,酸性逐渐减弱. 2.酯化反应(写出乙二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 写出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点,说出其可能具有的化 学性质。
3.甲酸的特性 分子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也具有醛的性质。 思考 1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CH3CH2OH CH3CHO HCOOH CH3COOH 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 思考 2 .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的化 学性质呢?甲酸某酯,也具有醛基 【巩固练习】 三、酯 1、定义:酸和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分类:根据酸的不同分为: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 或根据羧酸分子中酯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酸酯、二元酸酯(如乙二酸二乙酯) 、多元 酸酯(如油脂)。 练习:写出 C6H12O2 的五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饱和一元羧酸酯的通式: CnH2n+1COOH 或 CnH2nO2 3、存在:低级酯存在于水果中 a.物理性质: 分子量小通常为液体的酯是具有芳香气味、难溶于水、比水轻的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4.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4H8O2 结构简式: CH3COOCH2CH3 乙酸乙酯是极性分子 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P.63 思考与交流 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②燃烧——完全氧化生成 CO2 和水 但不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应用:在进行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相关计算时要考虑氧的量。 小结:
要求:会写每一步反应式,记住反应条件。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P63 3 4
教学反思
本节是通过研究羧基、酯基官能团的特点来认识羧酸 酯的化学性质的,较好地 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