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初中数学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年级 初三 课题 平行性的判定定理 课时 设计者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判定定理的证明。 2、初步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公理证明平行线的两个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应用这个两个判定定理 2、掌握应用数学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通过 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教 学 方 法

引导发现 尝试探究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得到两 教师引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条件 结论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巧设情境(5 分钟)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出示幻灯片:如图,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独立回答 如果 ∠3 = ∠6 那么____∥____.( ) 如果 ∠6 = ∠9 那么____∥____.( ) 如果 ∠1+∠2+∠3=180°那么____∥____ .( )

通过复习判定平行的三种方法,由“已知”得“可知” 。

二、讲授新课

探索新知 (15 分钟)

上面的练习题其实是复习了我们初一学过的直线平行的条件。在上一节课《公理与定理》 中,我们知道: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公理,不需证明。那另外两个真命题可以怎样 证明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探索(一)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是一个文字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请同学们先 思考: (1)你能作出相关的图形吗? (2)你能根据所作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3)你能说说证明的思路吗? 学生先自己解决,然后教师出示幻灯片 已知:如下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 和∠2 是同旁内角,并且∠1+∠2=180 求证:AB∥CD。 (见幻灯片) 证明:∵∠1+∠2=180° ( ∠2+∠3=180° ( ∴∠1=180°-∠2 ( ∠3=180°-∠2 ( ∴∠l=∠3 ( ∴AB∥CD ( )。 )。 ), ), )。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这 些根据, 可以是已知条件, 也可以是 定义、公理,以及已经学过的定理。 现在是初学阶段, 要求把根据写在每 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启发,点 拨。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发现问题可有针 对性解决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解决办法。

由此,我们得到: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

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根据这一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证明的一般步骤、格式和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证明的一般步骤

探索(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看课本 85 页的议一议并讨论:小明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其实小明同学的做法体现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正规的几何 学生动手做,在“做数学”中学习数 学

方法给予证明。 已知:如下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 和∠2 是内错角,并且∠l=∠2。 求证:AB∥CD。 (见幻灯片) 分析:要想从内错角相等推出两直线平行,可先由内错角 相等推出同位角相等,进而利用平行线判定公理得出两直线平 行。事实上,根据对顶角相等和等量代换,容易从内错角相等 得到同位角相等。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我们得到:

请一优生板演, 然后根据黑板上板演 步骤进行点评, 师生共同进一步理清 证明的步骤。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

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议一议:同学们能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公理,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二 吗?小组交流。

三、新知应用

1、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上面的问题希望同学多种方法解答 2、课本 86 页随堂练习第 1 题,习题第 2 题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答此题, 以巩固 平行线判定公理和定理的应用

巩固应用 (14 分钟)

四、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4 分钟) 求证:

如图,直线 AB、CD 被 EF 所截,∠1 =∠2,∠CNF =∠BME。 AB∥CD ,MP∥NQ。

E A C N F M

1 2

B P D

同桌交流,畅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与归纳

Q

要求:证 AB∥CD 时用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巩固了这 节课所学知识点 。

完成练习并说明理由

课堂达标(3 分钟)

五、课堂检测

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求证:AB//CD

六、课堂小结

贯穿综合

课堂小结(3 分钟) 布置作业(1 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点及所得收获。

七、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结束后, 小组自 行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自由发言,借此提高学生的概括能 力、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1.平行线的判定 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同

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要提醒学生注意证明的严谨性, 要步 步有据,并且依据只能是有关概念的定义、所规 定的公理及已经证明的定理, 忌不假思索地把以 前学过的结论用来作为证明的依据。 因为初一初二时对证明步骤要求不高, 虽然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但学生对证明步骤书写的理 解还是有些模糊,在下节还要加以巩固。

初中数学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年级 初三 课题 平行性的判定定理 课时 设计者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判定定理的证明。 2、初步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公理证明平行线的两个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应用这个两个判定定理 2、掌握应用数学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通过 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教 学 方 法

引导发现 尝试探究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得到两 教师引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条件 结论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巧设情境(5 分钟)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出示幻灯片:如图,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独立回答 如果 ∠3 = ∠6 那么____∥____.( ) 如果 ∠6 = ∠9 那么____∥____.( ) 如果 ∠1+∠2+∠3=180°那么____∥____ .( )

通过复习判定平行的三种方法,由“已知”得“可知” 。

二、讲授新课

探索新知 (15 分钟)

上面的练习题其实是复习了我们初一学过的直线平行的条件。在上一节课《公理与定理》 中,我们知道: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公理,不需证明。那另外两个真命题可以怎样 证明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探索(一)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是一个文字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请同学们先 思考: (1)你能作出相关的图形吗? (2)你能根据所作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3)你能说说证明的思路吗? 学生先自己解决,然后教师出示幻灯片 已知:如下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 和∠2 是同旁内角,并且∠1+∠2=180 求证:AB∥CD。 (见幻灯片) 证明:∵∠1+∠2=180° ( ∠2+∠3=180° ( ∴∠1=180°-∠2 ( ∠3=180°-∠2 ( ∴∠l=∠3 ( ∴AB∥CD ( )。 )。 ), ), )。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这 些根据, 可以是已知条件, 也可以是 定义、公理,以及已经学过的定理。 现在是初学阶段, 要求把根据写在每 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启发,点 拨。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发现问题可有针 对性解决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解决办法。

由此,我们得到: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

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根据这一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证明的一般步骤、格式和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证明的一般步骤

探索(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看课本 85 页的议一议并讨论:小明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其实小明同学的做法体现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正规的几何 学生动手做,在“做数学”中学习数 学

方法给予证明。 已知:如下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 和∠2 是内错角,并且∠l=∠2。 求证:AB∥CD。 (见幻灯片) 分析:要想从内错角相等推出两直线平行,可先由内错角 相等推出同位角相等,进而利用平行线判定公理得出两直线平 行。事实上,根据对顶角相等和等量代换,容易从内错角相等 得到同位角相等。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我们得到:

请一优生板演, 然后根据黑板上板演 步骤进行点评, 师生共同进一步理清 证明的步骤。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

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议一议:同学们能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公理,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二 吗?小组交流。

三、新知应用

1、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上面的问题希望同学多种方法解答 2、课本 86 页随堂练习第 1 题,习题第 2 题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答此题, 以巩固 平行线判定公理和定理的应用

巩固应用 (14 分钟)

四、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4 分钟) 求证:

如图,直线 AB、CD 被 EF 所截,∠1 =∠2,∠CNF =∠BME。 AB∥CD ,MP∥NQ。

E A C N F M

1 2

B P D

同桌交流,畅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与归纳

Q

要求:证 AB∥CD 时用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巩固了这 节课所学知识点 。

完成练习并说明理由

课堂达标(3 分钟)

五、课堂检测

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求证:AB//CD

六、课堂小结

贯穿综合

课堂小结(3 分钟) 布置作业(1 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点及所得收获。

七、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结束后, 小组自 行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自由发言,借此提高学生的概括能 力、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1.平行线的判定 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同

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要提醒学生注意证明的严谨性, 要步 步有据,并且依据只能是有关概念的定义、所规 定的公理及已经证明的定理, 忌不假思索地把以 前学过的结论用来作为证明的依据。 因为初一初二时对证明步骤要求不高, 虽然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但学生对证明步骤书写的理 解还是有些模糊,在下节还要加以巩固。


相关文章

  • 人教社A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人教社A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论文题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研究与教学 工作单位:盐池县师资培训中心 作者姓名:刘 邮 编:实验教材经验交流会 推 荐 论 文 祥 751500 手 机:[1**********] 时 间:2006.1 ...查看


  • [数学宝典]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7-四边形
  • 知识点: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 ...查看


  • 初中几何知识点
  • 初中几何知识点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 ...查看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说课设计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对角线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 ...查看


  • 初一至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
  • 初一至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查看


  •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 ...查看


  • 几何中的定理
  • 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4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查看


  •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第十六章 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 知道分式的概念.知道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于联系 2.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 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16.1.2 分式基本性质(1) 1.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 会 ...查看


  •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1
  •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同一 平面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