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燎沉香)最终版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②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③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鉴赏本词擅长铺叙、用语自然的艺术特色。

情感与价值观: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感受作者久居京华的羁旅思乡之情。 感悟周词中那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美及含蓄深沉的乡愁。

【教学重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

二、知人论世: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周邦彦是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

三、诵读词作,初步感知:

1、初读要求:读准字音

燎(liáo) 溽(rù) 侵(qīn) 窥(kuī) 楫(jí) 浦(pǔ)

2、教师点评,指导诵读:

注意节奏、语气、重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3、请同学示范朗读。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

思考: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词主要写的景是盛夏早晨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板书)

五、内容赏析:

(一)赏析上阕。

1、“燎沉香,消溽暑”。

此句描述了室内的活动。梅雨季节,一场连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又潮又闷,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的暑气。人的心情也是沉闷的。——燎香消暑(板书)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词人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叽叽喳喳,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鸟雀呼晴(板书) 问题:此句中“呼”和“窥”两个字有何妙处?

明确: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作者信步走到户外。)移步室外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还原画面)

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接着,词人的视线推向整片荷塘。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有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风荷出水(板书)

4、问题探究(语言品味):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这两句词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精于炼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5、上片小结: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上阕所写的景中,词人选取了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出水三幅画面,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6、诵读指导:词的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应重读,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7、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上阕。

(二)赏析下阕。

1、“故乡遥,何日去?”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2、“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的家在南方,可是我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词人的乡愁很浓,可语出淡然,这愁绪便如薄雾轻烟。作者为钱塘人,久客京华的羁旅之思,伴着浓浓的乡愁溢于言表。(板书)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在这五月的季节,我的在故乡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我非常想念你们,我在梦中划着小船,和你们一起畅游芙蓉浦中。

4、问题探究: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故乡的朋友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主客移位的手法)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忆旧友,而是用设问的手法,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的《月夜》用设想妻子思念自己而儿女不懂思念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思念远方的妻与子的复杂感情。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下片小结:下片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词以如梦似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余韵袅袅。

6、诵读指导:词的下阕抒发思乡之情,格调轻柔,语速要慢,“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作者思乡的伤感与愁绪。“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7、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下阕。

六、思考探究: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情与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明确】情与景的关系:见景生情。(板书)

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有荷花的家乡,转入虚构的梦境“芙蓉浦”的描写。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2、下片写思乡之情,分几层来写归思?

第一层写思归,“故乡遥,何日去?”由实转虚,由荷花引出乡思。“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故乡吴门之遥、长安羁旅之久,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上表露出淡淡乡愁。“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第二层写归梦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初夏五月,联系自己昔日荡舟荷塘的美妙生活,所以初夏最易勾起久旅京城的诗人的乡愁。“梦入芙蓉浦”补足了上片对荷花的描写,且梦境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诗人的乡思得到片刻的满足。

七、全词总结: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周词中少数的例外。全词清新淡雅,浑然天成,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八、拓展延伸: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荷花来比喻自己美好高洁的节操。大家还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历代文人咏荷词举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看似信手勾勒的几笔,却令人叹为观止,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苏幕遮》。

2、完成导学案。

附:板书设计

苏幕遮

周邦彦(词家之冠)

沉闷

风荷

上片鸟雀呼晴 欢快 写景(见景生情) 欣喜

清水出芙蓉 教学反思:

羁旅之思

忧愁 下片 抒情 朴素见神韵伤感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②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③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鉴赏本词擅长铺叙、用语自然的艺术特色。

情感与价值观: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感受作者久居京华的羁旅思乡之情。 感悟周词中那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美及含蓄深沉的乡愁。

【教学重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

二、知人论世: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周邦彦是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

三、诵读词作,初步感知:

1、初读要求:读准字音

燎(liáo) 溽(rù) 侵(qīn) 窥(kuī) 楫(jí) 浦(pǔ)

2、教师点评,指导诵读:

注意节奏、语气、重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3、请同学示范朗读。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

思考: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词主要写的景是盛夏早晨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板书)

五、内容赏析:

(一)赏析上阕。

1、“燎沉香,消溽暑”。

此句描述了室内的活动。梅雨季节,一场连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又潮又闷,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的暑气。人的心情也是沉闷的。——燎香消暑(板书)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词人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叽叽喳喳,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鸟雀呼晴(板书) 问题:此句中“呼”和“窥”两个字有何妙处?

明确: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作者信步走到户外。)移步室外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还原画面)

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接着,词人的视线推向整片荷塘。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有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风荷出水(板书)

4、问题探究(语言品味):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这两句词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精于炼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5、上片小结: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上阕所写的景中,词人选取了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出水三幅画面,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6、诵读指导:词的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应重读,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7、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上阕。

(二)赏析下阕。

1、“故乡遥,何日去?”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2、“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的家在南方,可是我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词人的乡愁很浓,可语出淡然,这愁绪便如薄雾轻烟。作者为钱塘人,久客京华的羁旅之思,伴着浓浓的乡愁溢于言表。(板书)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在这五月的季节,我的在故乡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我非常想念你们,我在梦中划着小船,和你们一起畅游芙蓉浦中。

4、问题探究: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故乡的朋友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主客移位的手法)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忆旧友,而是用设问的手法,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的《月夜》用设想妻子思念自己而儿女不懂思念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思念远方的妻与子的复杂感情。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下片小结:下片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词以如梦似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余韵袅袅。

6、诵读指导:词的下阕抒发思乡之情,格调轻柔,语速要慢,“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作者思乡的伤感与愁绪。“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7、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下阕。

六、思考探究: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情与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明确】情与景的关系:见景生情。(板书)

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有荷花的家乡,转入虚构的梦境“芙蓉浦”的描写。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2、下片写思乡之情,分几层来写归思?

第一层写思归,“故乡遥,何日去?”由实转虚,由荷花引出乡思。“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故乡吴门之遥、长安羁旅之久,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上表露出淡淡乡愁。“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第二层写归梦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初夏五月,联系自己昔日荡舟荷塘的美妙生活,所以初夏最易勾起久旅京城的诗人的乡愁。“梦入芙蓉浦”补足了上片对荷花的描写,且梦境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诗人的乡思得到片刻的满足。

七、全词总结: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周词中少数的例外。全词清新淡雅,浑然天成,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八、拓展延伸: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荷花来比喻自己美好高洁的节操。大家还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历代文人咏荷词举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看似信手勾勒的几笔,却令人叹为观止,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苏幕遮》。

2、完成导学案。

附:板书设计

苏幕遮

周邦彦(词家之冠)

沉闷

风荷

上片鸟雀呼晴 欢快 写景(见景生情) 欣喜

清水出芙蓉 教学反思:

羁旅之思

忧愁 下片 抒情 朴素见神韵伤感


相关文章

  •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典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自古以来,沉香就被列为众香之首,近 ...查看


  •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1
  •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议论文 2014-10-08 14:24 : 新材料作文"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指导与示例 [典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查看


  • 酒香不怕巷子深_读了木炭与沉香有感
  • "酒香不怕巷子深"_读了<木炭与沉香>有感_450字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一句流传千年,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民间俗语.在今天读了这篇叫做<木炭与沉香>的文章后,对这句话更有了 ...查看


  • 逝水沉香[散文欣赏]
  • 我打从一座叫做"你"的小镇经过,小镇里盛开着玫瑰千千万朵,那触目横斜的每一朵,都绽放成我眸里跳跃的火."我爱你"-或许只是你甜梦中的一句呓语,没成想三字成谶,竟令我耗尽一生的蹉跎,至死也不能勘破. 当 ...查看


  • 儿童节的回忆
  • 十五年前,日本有对兄妹穿着盛装一起去过儿童节,而如今,他们再次走过同一条路,这一次,是一起去参加成人礼.看到这样有爱的画面,想必各位,也都和我一样,深深怀念起自己儿时,过儿童节的记忆了吧.虽说关于儿童节的记忆因人而异,但作为同时代.同环境下 ...查看


  • 沉香的价格
  • 沉香的价格 曾经用作药用.熏香的沉香如今已成为一种投资品,价格一路飙升.去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上海香博会上,一对不过矿泉水瓶大小的极品沉香木,价值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每克价值超过了3万元.沉香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收藏家与拍卖机构如此痴迷 ...查看


  • 沉香的鉴别与保养
  • 沉香的鉴别与保养 在中国医学中,沉香是一味罕贵的药料,味辛温,进入脾胃和肾,有降气,纳肾,平肝,壮阳的作用.主治胸腹痛,呕吐,平胃,平哮喘,治小便闭塞,月事不顺,延缓衰老,镇痛安神. 现今知道沉香的人越来越多了,能够有一串沉香的念珠或佩件已 ...查看


  • 任刚:闻香识君子
  • 任刚和马云同年,与后者的张狂不同,任刚的金丝边眼镜后面透着雅士的斯文,担任中国香道协会副会长的他是个兴趣广泛的藏家,瓷器.银器.红珊瑚--但凡是宝贝都能让他精神百倍地钻研许久.任刚的朋友多为商界精英和收藏家,他们不仅追求奢侈品,对传统文化的 ...查看


  • 颐和园长廊彩绘故事之三十六排云门至秋水亭6老子出关
  • 老子出关(第27间廊外南侧) 原文 老子将去而西出关,以升昆仑.关令尹喜占风气,逆知当有神人来过,乃扫道四十里.见老子而知是也.老子在中国,都未有所授,知喜命应得道,乃停关中. 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万钱.甲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