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3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学分:2学分

学时:36学时

开设学期:第6学期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并认识外国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 认识不同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外国教育改革基本经验和教训。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外国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思想。

2.难点:掌握外国各个时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教师讲授外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研究知识。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富有争议的问题。

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外国教育名著。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的起源及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通过了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伯来等世界文明古国早期文明的现状,把握学校起源的基本背景;明确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的类型、特点及其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1.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3.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4.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二、史前教育的概况

1. 原始社会的分期及研究途径

2. 史前教育的概况

第二节 巴比伦的教育

一、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一、宫廷学校(court school)

二、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temple school)

三、职官学校(亦称书吏学校,department school)

四、文士学校(scribe school)

第四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一、古代印度社会概况

二、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三、佛教教育

第五节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一、第一时期的教育

二、第二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古希腊教育的历史分期和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过程;明确不

同历史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斯巴达和雅典城邦教育的异同。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一、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

1. 社会结构

2. 经济状况

3. 文化特征

4. 道德观念

二、荷马时代的教育

第二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三、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一、古典时代的雅典社会

二、古典时期的教育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古希腊三哲的教育观与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之间的关系;掌握古希腊三哲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

1. 论教育的意义

2. 教育目的:造就治国人才。

3. 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美德

4. 苏格拉底方法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时代与生平

二、理念论与回忆说: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理想国: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四、教育体制

1.学制

2.女子教育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观

1.生 平

2. 政治思想

3.哲学思想

二、教育思想

1. 公共教育

2.年龄分期与教育

3. 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状况,把握古罗马教育的背景;明确古罗马教育发展的阶段;思考古罗马教育对西方教育发展的影响;理解古罗马教育思想的兴起与发展;掌握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共和时期的教育

一、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

二、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1. 初等教育

2. 中等教育

3. 高等教育

第二节 帝国时期的教育

一、帝国时期的政治概况

二、帝国的教育变革

1.国家控制教育

2.教育内容的变化

3.大学萌芽的出现

4.教育呈现出宗教性

第三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早期基督教教会的教育活动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

二、早期的基督教教会学校

1. 初级教义学校

2. 高级教义学校

第四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

1. 生平

2. 关于雄辩家的定义

二、昆体良

1.生 平

2. 教育思想

三、奥古斯丁

1. 生 平

2. 教育思想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成为主流的原因,以及修道院的教育;理解并掌握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对封建世俗教育的意义;掌握中世纪大学诞生的背景、概况和特征。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基督教的演变和基本教义

二、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1. 隐修院学校

2. 主教学校

3. 堂区学校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1.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

2.基督教的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

3.基督教会创办了大量的教育机构。

4.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

四、经院哲学和教育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一、宫廷学校

二、骑士教育

1. 家庭教育时期。

2. 侍童教育时期。

3. 骑士侍从时期。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

一、中世纪大学起源的历史条件

二、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方式、阶段和地理趋势

三、中世纪大学的类型及特点

四、大学与外部的关系

五、大学的内部组织与管理

六、大学的入学、课程和教学

七、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和价值

第四节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历史影响;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掌握宗教改革的意义及宗教改革时期主要教派的教育活动;理解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及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1. 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

2. 埃拉斯谟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

3. 拉伯雷和蒙旦的教育思想

4. 莫尔的教育思想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 人本主义

2. 古典主义

3. 世俗性

4. 宗教性

5. 贵族性

第二节 新教教育

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二、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三、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四、英国国教与教育

第三节 天主教教育

一、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会的改革与复兴

二、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三、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七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夸美纽斯的生平活动、世界观;掌握夸美纽斯关于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思想、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及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问题的理论和主张。

第一节 生平和世界观

一、生平

二、世界观

第二节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一、论教育的目的

二、论教育的作用

1. 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2. 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 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

第三节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第四节 论普及教育

一、普及教育的可能性

二、普及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三、普及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节 论学前教育

一、胎教

二、体育

三、智育

四、德育

五、关于学前儿童游戏

第六节 论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三、巩固性原则

四、量力性原则

五、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

第七节 论分科教学

一、关于自然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艺术的教学方法

三、关于语文的教学方法

第八节 论道德教育

一、德育的重要性

二、德育内容

三、德育方法

第九节 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

一、国家教育管理职权

二、督学的职责

三、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的设想

四、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五、关于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

1. 关于校长的规定:

2. 关于教师的规定:

3. 关于学生的规定

六、论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八章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了解17世纪至18世纪欧美教育思想的主要倾向、它们对人类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1. 慈善教育

2. 文法学校和公学

3. 学园

4. 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二、培根论教育

三、弥尔顿论教育

四、洛克的教育思想

1. 生平与著述

2.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 绅士教育思想

4.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

第二节 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二、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

1. 爱尔维修论教育

2. 狄德罗论教育

3. 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

三、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1. 国立初等教育的肇始

2. 泛爱学校

3. 文科中学的发展和实科教育的兴起

4. 现代大学的雏形

二、康德论教育

1. 人与教育

2. “道德人”的培养

3. 广义的体育

第四节 17~18世纪的俄国教育

一、16~17世纪的文教复兴和兄弟会学校

二、18世纪初的教育改革

三、罗蒙诺索夫与莫斯科大学的创建

四、18世纪后期的俄国教育

第五节 17~18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三大殖民地区的教育概况

二、18世纪建国前的教育变化

三、富兰克林的教育贡献

四、建国初期的教育和教育理想

1. 国家教育的理想与教育分权制的确立

2. 建国初期的教育发展

3. 杰斐逊的《知识普及法案》

第九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卢梭的生平和哲学、社会政治思想;掌握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感官教育的思想、教学理论和劳动教育思想,认识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批判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第一节 生平、活动、著作

第二节 论人的天性

一、性善论

二、感觉论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自然主义的基本含义

二、自然主义的培养目标

三、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1. 主张教育“归于自然”,摆脱封建社会的污染

2. 主张实施“消极教育”,对儿童少加干涉

第四节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一、婴儿期(出生至2岁)

二、儿童期(2至12岁)

三、青年期(12至15岁)

四、青春期(15至20岁)

五、女子教育

第五节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第十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感受其为教育鞠躬尽瘁的模范精神;重点把握裴斯泰洛齐有关教育目的、和谐教育、要素教育的思想和主张;能够对裴斯泰洛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做出科学评价。

第—节 为教育革新事业奉献的一生

一、涅伊霍夫(Neuhof,意即“新庄”) 时期(1768~1798年)

二、斯坦兹(Stanz)时期(1798~1799年)

三、布格多夫(Burgdorf)时期(1799~1805年)

四、伊佛东(Yverdon)时期(1805~1827年)

第二节 论教育目的

第三节 论教育心理学化

一、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二、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第四节 论要素教育

一、德育

二、智育

三、体育

第五节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一、语言教学

二、算术教学

三、测量教学

第六节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十一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目的、儿童管理、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的形式阶段和道德训练等问题;能够全面科学地评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

1. 伯尔尼——不来梅时期(1797—1802)

2. 哥廷根时期(1802—1809)

3. 哥尼斯堡时期(1809—1833)

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 赫尔巴特伦理学

2. 赫尔巴特心理学

第二节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性教学原则

三、道德教育

第三节 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经验的兴趣

2.思辨的兴趣

3.审美的兴趣

4.同情的兴趣

5.社会的兴趣

6.宗教的兴趣

二、统觉与课程

三、儿童发展与课程

第四节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进程”理论(教学方法论)

1. 单纯提示的教学

2. 分析教学

3. 综合教学。

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1.明了

2. 联合

3. 系统

4. 方法

第五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十二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整体上了解福禄培尔在幼儿教育方面的革新意义;领会其带有神秘的形式化意味的教育原则和这些原则应用在教育理论建设中的后果;掌握他的教育分期观点与关于幼儿教育在这些连续的阶段中的独特地位的观点;理解他的幼儿教育的制度与课程设计。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一、统一的原则

二、顺应自然的原则

三、发展的原则

四、创造的原则

第三节 教育的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三、少年期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理论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二、幼儿园教育方法

三、幼儿园课程

1. 游戏与歌谣

2. 福禄培尔恩物

3. 作业

4. 运动游戏

四、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

第五节 论学校教育

第十三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的发展概况;掌握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19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学前教育

2. 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3. 中等教育

4. 洪堡与高等教育改革

二、费希特论国民教育

1.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2.论国民教育的途径

3.教育目标的分类

三、第斯多惠论教育

1. 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2. 论教育目的

3. 教学论

4. 论教师

第二节 19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第一帝国时期的教育

2. 波旁王朝复辟至巴黎公社前的教育

3. 巴黎公社教育改革

4.19世纪末的教育

二、涂尔干论教育

1. 论教育功能

2. 论道德教育

3. 论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节 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国家逐步干预教育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改革

4. 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斯宾塞论教育

1. 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2. 教学原则与方法

三、赫胥黎论教育

1.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 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的发展

4. 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贺拉斯•曼论教育

1. 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2. 论教育内容

3. 论师范教育

第五节 19世纪的俄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

3.70年代的教育复辟

二、乌申斯基论教育

1. 论教育想作用和目的

2. 论教学

3. 论道德教育

4. 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

第六节 19世纪的日本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的发展

4. 高等教育

5. 师范教育

二、福泽谕吉论教育

1. 论教育的作用

2. 论智育

3. 论德育

4. 论体育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的社会背景,理解并

掌握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掌握著名的教育实验并对其进行评论;掌握著名教育家的教育观。

第一节 新教育

一、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二、爱伦•凯

三、德可乐利

四、罗素

第二节 进步教育

一、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二、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Quincy plan)

2.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Organic schoo1)

3. 沃特的葛雷制(Gary system,Gary plan)

4.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

5.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Winnetka plan)

6.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

第三节 实验教育学

一、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1. 梅伊曼

2. 拉伊

二、霍尔、桑代克

1. 霍尔

2. 桑代克

三、儿童学(pedology)

四、智力测验

1. 比纳的智力测验

2. 智力测验的发展

第四节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公民教育理论

三、劳作学校理论

第十五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杜威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的观点和主张;全面理解和评价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第—节 时代与生平

第二节 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即生活

二、教育即生长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第三节 教育目的

一、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二、杜威的教育目的

第四节 课程与教材

一、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二、从做中学

三、杜威课程论的特点

第五节 思维与教学方法

一、反省思维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二、思维方法的社会价值

三、教学方法论的不足

第六节 道德教育

一、个人与社会

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六章 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的教育发展(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英、法、德、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形成的主要历程及其特;掌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对20世纪前期各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节 英国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行政领导体制的变化

二、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 中等教育的改革

第二节 法国教育的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三、中学课程的改革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发展

一、德意志帝国后期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第四节 美国教育的发展

一、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初级学院运动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日本教育的发展

一、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1. 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发展

三、战时教育体制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的教育改革(2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二战后美、英、法、德、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历程及其特点;体会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 美国的教育改革

一、《国防教育法》和60年代的教育改革

1. 《国防教育法》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二、70-8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

1.70年代的教育改革

2.8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

三、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纲领

1. 《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2.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第二节 英国的教育改革

一、1944年教育改革法的实施

二、60年代和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 中等教育的改革

2. 高等教育的改革

3. 师范教育的改革

三、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1. 《雷沃休姆报告》

2. 《1988年教育改革法》

第三节 法国的教育改革

一、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二、50年代至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教育

一、195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

二、60年代至7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五节 日本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二、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五、其他教学环节

1.在学习苏格拉底、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后,组织一次师德

楷模的课堂讨论。

2.选择一位教育家,撰写一篇教育思想述评的小论文。

3.指导学生阅读外国教育经典名著三部,选择一部著作,撰写一篇书评。

六、考核要求

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综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作业评定成绩,期末考核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选用教材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八、参考书目

1.《外国教育史》,刘新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外国教育史》,戴本博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外国教育史》,王宝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外国教育史》,贺国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执笔人:

审核人:×××

审定人:×××

时 间:2013年7月

21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3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学分:2学分

学时:36学时

开设学期:第6学期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并认识外国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 认识不同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外国教育改革基本经验和教训。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外国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思想。

2.难点:掌握外国各个时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教师讲授外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研究知识。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富有争议的问题。

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外国教育名著。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的起源及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通过了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伯来等世界文明古国早期文明的现状,把握学校起源的基本背景;明确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的类型、特点及其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1.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3.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4.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二、史前教育的概况

1. 原始社会的分期及研究途径

2. 史前教育的概况

第二节 巴比伦的教育

一、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一、宫廷学校(court school)

二、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temple school)

三、职官学校(亦称书吏学校,department school)

四、文士学校(scribe school)

第四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一、古代印度社会概况

二、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三、佛教教育

第五节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一、第一时期的教育

二、第二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古希腊教育的历史分期和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过程;明确不

同历史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斯巴达和雅典城邦教育的异同。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一、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

1. 社会结构

2. 经济状况

3. 文化特征

4. 道德观念

二、荷马时代的教育

第二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三、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一、古典时代的雅典社会

二、古典时期的教育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古希腊三哲的教育观与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之间的关系;掌握古希腊三哲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

1. 论教育的意义

2. 教育目的:造就治国人才。

3. 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美德

4. 苏格拉底方法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时代与生平

二、理念论与回忆说: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理想国: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四、教育体制

1.学制

2.女子教育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观

1.生 平

2. 政治思想

3.哲学思想

二、教育思想

1. 公共教育

2.年龄分期与教育

3. 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状况,把握古罗马教育的背景;明确古罗马教育发展的阶段;思考古罗马教育对西方教育发展的影响;理解古罗马教育思想的兴起与发展;掌握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共和时期的教育

一、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

二、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1. 初等教育

2. 中等教育

3. 高等教育

第二节 帝国时期的教育

一、帝国时期的政治概况

二、帝国的教育变革

1.国家控制教育

2.教育内容的变化

3.大学萌芽的出现

4.教育呈现出宗教性

第三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早期基督教教会的教育活动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

二、早期的基督教教会学校

1. 初级教义学校

2. 高级教义学校

第四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

1. 生平

2. 关于雄辩家的定义

二、昆体良

1.生 平

2. 教育思想

三、奥古斯丁

1. 生 平

2. 教育思想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成为主流的原因,以及修道院的教育;理解并掌握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对封建世俗教育的意义;掌握中世纪大学诞生的背景、概况和特征。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基督教的演变和基本教义

二、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1. 隐修院学校

2. 主教学校

3. 堂区学校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1.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

2.基督教的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

3.基督教会创办了大量的教育机构。

4.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

四、经院哲学和教育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一、宫廷学校

二、骑士教育

1. 家庭教育时期。

2. 侍童教育时期。

3. 骑士侍从时期。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

一、中世纪大学起源的历史条件

二、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方式、阶段和地理趋势

三、中世纪大学的类型及特点

四、大学与外部的关系

五、大学的内部组织与管理

六、大学的入学、课程和教学

七、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和价值

第四节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历史影响;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掌握宗教改革的意义及宗教改革时期主要教派的教育活动;理解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及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1. 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

2. 埃拉斯谟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

3. 拉伯雷和蒙旦的教育思想

4. 莫尔的教育思想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 人本主义

2. 古典主义

3. 世俗性

4. 宗教性

5. 贵族性

第二节 新教教育

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二、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三、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四、英国国教与教育

第三节 天主教教育

一、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会的改革与复兴

二、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三、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七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夸美纽斯的生平活动、世界观;掌握夸美纽斯关于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思想、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及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问题的理论和主张。

第一节 生平和世界观

一、生平

二、世界观

第二节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一、论教育的目的

二、论教育的作用

1. 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2. 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 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

第三节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第四节 论普及教育

一、普及教育的可能性

二、普及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三、普及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节 论学前教育

一、胎教

二、体育

三、智育

四、德育

五、关于学前儿童游戏

第六节 论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三、巩固性原则

四、量力性原则

五、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

第七节 论分科教学

一、关于自然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艺术的教学方法

三、关于语文的教学方法

第八节 论道德教育

一、德育的重要性

二、德育内容

三、德育方法

第九节 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

一、国家教育管理职权

二、督学的职责

三、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的设想

四、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五、关于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

1. 关于校长的规定:

2. 关于教师的规定:

3. 关于学生的规定

六、论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八章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了解17世纪至18世纪欧美教育思想的主要倾向、它们对人类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1. 慈善教育

2. 文法学校和公学

3. 学园

4. 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二、培根论教育

三、弥尔顿论教育

四、洛克的教育思想

1. 生平与著述

2.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 绅士教育思想

4.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

第二节 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二、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

1. 爱尔维修论教育

2. 狄德罗论教育

3. 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

三、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概况

1. 国立初等教育的肇始

2. 泛爱学校

3. 文科中学的发展和实科教育的兴起

4. 现代大学的雏形

二、康德论教育

1. 人与教育

2. “道德人”的培养

3. 广义的体育

第四节 17~18世纪的俄国教育

一、16~17世纪的文教复兴和兄弟会学校

二、18世纪初的教育改革

三、罗蒙诺索夫与莫斯科大学的创建

四、18世纪后期的俄国教育

第五节 17~18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三大殖民地区的教育概况

二、18世纪建国前的教育变化

三、富兰克林的教育贡献

四、建国初期的教育和教育理想

1. 国家教育的理想与教育分权制的确立

2. 建国初期的教育发展

3. 杰斐逊的《知识普及法案》

第九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卢梭的生平和哲学、社会政治思想;掌握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感官教育的思想、教学理论和劳动教育思想,认识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批判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第一节 生平、活动、著作

第二节 论人的天性

一、性善论

二、感觉论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自然主义的基本含义

二、自然主义的培养目标

三、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1. 主张教育“归于自然”,摆脱封建社会的污染

2. 主张实施“消极教育”,对儿童少加干涉

第四节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一、婴儿期(出生至2岁)

二、儿童期(2至12岁)

三、青年期(12至15岁)

四、青春期(15至20岁)

五、女子教育

第五节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第十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感受其为教育鞠躬尽瘁的模范精神;重点把握裴斯泰洛齐有关教育目的、和谐教育、要素教育的思想和主张;能够对裴斯泰洛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做出科学评价。

第—节 为教育革新事业奉献的一生

一、涅伊霍夫(Neuhof,意即“新庄”) 时期(1768~1798年)

二、斯坦兹(Stanz)时期(1798~1799年)

三、布格多夫(Burgdorf)时期(1799~1805年)

四、伊佛东(Yverdon)时期(1805~1827年)

第二节 论教育目的

第三节 论教育心理学化

一、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二、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第四节 论要素教育

一、德育

二、智育

三、体育

第五节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一、语言教学

二、算术教学

三、测量教学

第六节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十一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目的、儿童管理、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的形式阶段和道德训练等问题;能够全面科学地评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

1. 伯尔尼——不来梅时期(1797—1802)

2. 哥廷根时期(1802—1809)

3. 哥尼斯堡时期(1809—1833)

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 赫尔巴特伦理学

2. 赫尔巴特心理学

第二节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性教学原则

三、道德教育

第三节 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经验的兴趣

2.思辨的兴趣

3.审美的兴趣

4.同情的兴趣

5.社会的兴趣

6.宗教的兴趣

二、统觉与课程

三、儿童发展与课程

第四节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进程”理论(教学方法论)

1. 单纯提示的教学

2. 分析教学

3. 综合教学。

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1.明了

2. 联合

3. 系统

4. 方法

第五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十二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整体上了解福禄培尔在幼儿教育方面的革新意义;领会其带有神秘的形式化意味的教育原则和这些原则应用在教育理论建设中的后果;掌握他的教育分期观点与关于幼儿教育在这些连续的阶段中的独特地位的观点;理解他的幼儿教育的制度与课程设计。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一、统一的原则

二、顺应自然的原则

三、发展的原则

四、创造的原则

第三节 教育的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三、少年期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理论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二、幼儿园教育方法

三、幼儿园课程

1. 游戏与歌谣

2. 福禄培尔恩物

3. 作业

4. 运动游戏

四、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

第五节 论学校教育

第十三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的发展概况;掌握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19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学前教育

2. 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3. 中等教育

4. 洪堡与高等教育改革

二、费希特论国民教育

1.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2.论国民教育的途径

3.教育目标的分类

三、第斯多惠论教育

1. 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2. 论教育目的

3. 教学论

4. 论教师

第二节 19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第一帝国时期的教育

2. 波旁王朝复辟至巴黎公社前的教育

3. 巴黎公社教育改革

4.19世纪末的教育

二、涂尔干论教育

1. 论教育功能

2. 论道德教育

3. 论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节 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国家逐步干预教育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改革

4. 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斯宾塞论教育

1. 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2. 教学原则与方法

三、赫胥黎论教育

1.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 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的发展

4. 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贺拉斯•曼论教育

1. 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2. 论教育内容

3. 论师范教育

第五节 19世纪的俄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

3.70年代的教育复辟

二、乌申斯基论教育

1. 论教育想作用和目的

2. 论教学

3. 论道德教育

4. 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

第六节 19世纪的日本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1. 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2. 初等教育的发展

3. 中等教育的发展

4. 高等教育

5. 师范教育

二、福泽谕吉论教育

1. 论教育的作用

2. 论智育

3. 论德育

4. 论体育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的社会背景,理解并

掌握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掌握著名的教育实验并对其进行评论;掌握著名教育家的教育观。

第一节 新教育

一、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二、爱伦•凯

三、德可乐利

四、罗素

第二节 进步教育

一、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二、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Quincy plan)

2.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Organic schoo1)

3. 沃特的葛雷制(Gary system,Gary plan)

4.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

5.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Winnetka plan)

6.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

第三节 实验教育学

一、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1. 梅伊曼

2. 拉伊

二、霍尔、桑代克

1. 霍尔

2. 桑代克

三、儿童学(pedology)

四、智力测验

1. 比纳的智力测验

2. 智力测验的发展

第四节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公民教育理论

三、劳作学校理论

第十五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杜威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的观点和主张;全面理解和评价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第—节 时代与生平

第二节 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即生活

二、教育即生长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第三节 教育目的

一、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二、杜威的教育目的

第四节 课程与教材

一、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二、从做中学

三、杜威课程论的特点

第五节 思维与教学方法

一、反省思维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二、思维方法的社会价值

三、教学方法论的不足

第六节 道德教育

一、个人与社会

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六章 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的教育发展(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英、法、德、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形成的主要历程及其特;掌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对20世纪前期各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节 英国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行政领导体制的变化

二、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 中等教育的改革

第二节 法国教育的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三、中学课程的改革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发展

一、德意志帝国后期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第四节 美国教育的发展

一、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初级学院运动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日本教育的发展

一、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1. 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发展

三、战时教育体制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的教育改革(2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二战后美、英、法、德、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历程及其特点;体会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 美国的教育改革

一、《国防教育法》和60年代的教育改革

1. 《国防教育法》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二、70-8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

1.70年代的教育改革

2.8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

三、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纲领

1. 《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2.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第二节 英国的教育改革

一、1944年教育改革法的实施

二、60年代和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 中等教育的改革

2. 高等教育的改革

3. 师范教育的改革

三、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1. 《雷沃休姆报告》

2. 《1988年教育改革法》

第三节 法国的教育改革

一、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二、50年代至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教育

一、195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

二、60年代至7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五节 日本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二、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五、其他教学环节

1.在学习苏格拉底、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后,组织一次师德

楷模的课堂讨论。

2.选择一位教育家,撰写一篇教育思想述评的小论文。

3.指导学生阅读外国教育经典名著三部,选择一部著作,撰写一篇书评。

六、考核要求

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综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作业评定成绩,期末考核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选用教材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八、参考书目

1.《外国教育史》,刘新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外国教育史》,戴本博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外国教育史》,王宝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外国教育史》,贺国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执笔人:

审核人:×××

审定人:×××

时 间:2013年7月

21


相关文章

  • 语言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 外国教育研究[ 1006一7469] 出版频率:月刊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8501 email:[email protected] 网站:http:// ...查看


  • 学科门类(二级类)外国语言文学类
  • 学科门类(二级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2010 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法语文学与翻译"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户思社 所在院校: 西安外国语大学 推荐部门: 陕西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 ...查看


  •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地理发展概况 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史研究课题组 (一)清末与民国时期 我国中小学校开设地理课,始于清末.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中 ...查看


  • 外国学生汉语学习资源库建设构想
  • 建设资源建设<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 is@moe. edu. cn 外国学生汉语学习资源库建设构想 仇鑫奕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 摘要:建设外国学生汉语学习资源库,是为了给汉语水平尚未达 ...查看


  • 1张杰简介
  • 1.张杰简介 张杰,男,1956年生,浙江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俄语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 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 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语言符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巴 ...查看


  • [投稿]外国语类CSSCI来源期刊投稿指南
  • 以下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收录的11种外国语类期刊的简要介绍与投稿指南,供学界同行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尤其研究新手在投稿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切实提高论文投递与学术传播的效率.11种期刊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 ...查看


  • 商务英语专业
  • 商务英语专业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 二OO 九年三月 目录 一.商务英语专业简介 ................................................... 2 (一)专业设置 ................... ...查看


  • 学校合并演讲稿
  • 学校合并演讲稿 北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本部(东西两院) 占地32.4万平方米; 学校本部房屋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qu ...查看


  • 从[在桥边]看"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目标的设定
  • <在桥边>看"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目标的设定 [摘要]通过对新旧教材相关知识的比对不难发现,作为小说基本元素的八个话题和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有重合之处的.例如"场景"可以对应"环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