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高中生都对语文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厌学的学生按照语文成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针对这三种类型学生的厌学情况,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应对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语文;对策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十二年的学习生涯中,语文一直陪伴着学生成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很容易,或者语文学与不学没差别。到了高中阶段,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学生出现了厌倦的状态。我所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语文课堂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厌学的学生按照语文成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厌学情绪最严重的、成绩最低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似乎对高中的课程都不感兴趣,觉得学什么都学不会,听什么都听不懂。所以,一上课就打瞌睡,不让趴桌子,他就坐着睡;不让睡就说话,干扰课堂纪律,前后左右总能聊得不亦乐乎;不让睡觉,又不让说话,他就开始“打坐”,双目无神,两眼空词,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在思考着重大的人生课题。 2.厌学情绪化的、成绩中等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听课,但不认真,专注力不集中,上课开始十五分钟听得非常认真,十五到二十分钟之后就开始溜号,老师一提醒他,他就回过神来继续听课。有时,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绪化严重,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是很有原则的一类人,他们的原则就三个字:看心情。这类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有一定的语感,有一定的阅读见解。他们往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只是缺乏耐心。 3.厌学情绪偶尔化、成绩最高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他们会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决定自己听与不听。因为他们认为语文不像数理化,一个环节落下,再衔接会很困难。所以,有时他们会在语文课上做其他科的作业。 二、应对策略 针对我所观察到的这些学生厌学语文的状况,根据我从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面对以上这三种类型学生的厌学状况时,我总结了一些应对的方法。 1.委以重任,给予信心 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我的方法是让他们做我的课代表。很多老师在选课代表的时候,都会选择该学科成绩最好的那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可以帮助老师给成绩差的学生补习,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教给全班同学讲题,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我正是看到一个课代表可以比其他同学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与老师接触这一点,才发现这正是一个可以改变那些学生厌学的机会,让这一类型的学生当课代表,使其从中受到鼓励。 肯定与赞扬是每个学生所渴求的,关注与鼓励都是每个学生所期许的。所以,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得到关注和赞美的机会,他们就如得到灌溉的嫩苗,茁壮成长。 2.贴近生活,化繁为简 第二种类型的厌学学生,他们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同时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他们对能贴近他们生活的、新鲜的事情很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适时地找到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恰当的切入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方法是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做新闻小评议,结合前一天的时事要闻,挑选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新闻素材,让学生对新闻进行评议,当有不同见解时,可以进行简短的辩论。在高考题型的语言表达题中就有一个题为新闻评述,这样,既结合了考点,又联系了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远离生活,毫无实际效用的。 3.拓展知识,文史合一 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他们不是不想听课,而是他们想听到更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知识,他们更渴望了解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因为凭借他们的知识水平,自学的能力还是可以的,课前他们会自行阅读书本上已有的知识、相关练习册和教材全解中关于课文的解析。他们自学之后,很多知识已经吸收,那么,课堂上,老师要是还重复他们已知的内容,他们自然觉得无用,认为会浪费时间,这时,他们就把语文课当成了自习课,做其他科作业。所以,针对这类学生,我会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既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文章背景、人物形象,同时又对学生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鼓励他们阅读史书,感悟经典。 其实,要想真正改变学生厌学语文的状况,绝不仅仅是一两种方法、一两天就能做到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同一层次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做主角,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收获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艳.高中生厌学语文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7). [2]方兴捷.高中生厌学语文现象调查及成因分析报告[J].考试周刊,2011(05). 作者简介:张娜,女,1983年5月1日出生,黑龙江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 薛直艳
摘 要: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高中生都对语文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厌学的学生按照语文成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针对这三种类型学生的厌学情况,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应对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语文;对策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十二年的学习生涯中,语文一直陪伴着学生成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很容易,或者语文学与不学没差别。到了高中阶段,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学生出现了厌倦的状态。我所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语文课堂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厌学的学生按照语文成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厌学情绪最严重的、成绩最低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似乎对高中的课程都不感兴趣,觉得学什么都学不会,听什么都听不懂。所以,一上课就打瞌睡,不让趴桌子,他就坐着睡;不让睡就说话,干扰课堂纪律,前后左右总能聊得不亦乐乎;不让睡觉,又不让说话,他就开始“打坐”,双目无神,两眼空词,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在思考着重大的人生课题。 2.厌学情绪化的、成绩中等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听课,但不认真,专注力不集中,上课开始十五分钟听得非常认真,十五到二十分钟之后就开始溜号,老师一提醒他,他就回过神来继续听课。有时,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绪化严重,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是很有原则的一类人,他们的原则就三个字:看心情。这类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有一定的语感,有一定的阅读见解。他们往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只是缺乏耐心。 3.厌学情绪偶尔化、成绩最高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他们会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决定自己听与不听。因为他们认为语文不像数理化,一个环节落下,再衔接会很困难。所以,有时他们会在语文课上做其他科的作业。 二、应对策略 针对我所观察到的这些学生厌学语文的状况,根据我从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面对以上这三种类型学生的厌学状况时,我总结了一些应对的方法。 1.委以重任,给予信心 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我的方法是让他们做我的课代表。很多老师在选课代表的时候,都会选择该学科成绩最好的那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可以帮助老师给成绩差的学生补习,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教给全班同学讲题,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我正是看到一个课代表可以比其他同学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与老师接触这一点,才发现这正是一个可以改变那些学生厌学的机会,让这一类型的学生当课代表,使其从中受到鼓励。 肯定与赞扬是每个学生所渴求的,关注与鼓励都是每个学生所期许的。所以,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得到关注和赞美的机会,他们就如得到灌溉的嫩苗,茁壮成长。 2.贴近生活,化繁为简 第二种类型的厌学学生,他们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同时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他们对能贴近他们生活的、新鲜的事情很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适时地找到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恰当的切入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方法是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做新闻小评议,结合前一天的时事要闻,挑选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新闻素材,让学生对新闻进行评议,当有不同见解时,可以进行简短的辩论。在高考题型的语言表达题中就有一个题为新闻评述,这样,既结合了考点,又联系了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远离生活,毫无实际效用的。 3.拓展知识,文史合一 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他们不是不想听课,而是他们想听到更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知识,他们更渴望了解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因为凭借他们的知识水平,自学的能力还是可以的,课前他们会自行阅读书本上已有的知识、相关练习册和教材全解中关于课文的解析。他们自学之后,很多知识已经吸收,那么,课堂上,老师要是还重复他们已知的内容,他们自然觉得无用,认为会浪费时间,这时,他们就把语文课当成了自习课,做其他科作业。所以,针对这类学生,我会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既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文章背景、人物形象,同时又对学生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鼓励他们阅读史书,感悟经典。 其实,要想真正改变学生厌学语文的状况,绝不仅仅是一两种方法、一两天就能做到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同一层次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做主角,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收获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艳.高中生厌学语文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7). [2]方兴捷.高中生厌学语文现象调查及成因分析报告[J].考试周刊,2011(05). 作者简介:张娜,女,1983年5月1日出生,黑龙江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