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探讨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探讨

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组织发展最为理想的形态。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具有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组织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实施途径就是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军队、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对于中国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组织学习对于现代组织至关重要。组织学习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而且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解决之道”,并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尤其是面临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变得特别重要。当代社会可谓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据统计,1946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是由2名科学家编写的,1967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则是1万名专家共同劳动的结晶;而最新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动用了几万名专家学者进行编写而成。与此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急剧上升。例如,植物学文章的半衰期为10年,就是说这一领域的一半文章在10年以后就很少被他人利用和参考。根据他们的统计,生物医学的半衰学业期为3年,冶金学为3.9年,物理学为4.6年,化工学为4.8年,社会学为5年,机械学为5.2年,生理学为7.2年,化学为8年,数学为10.5年,地质学为11.8年,地理学为16年等等。因此,不断学习是个人和组织迅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一个组织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组织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

《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戴维A加尔文(Garvin)认为:“一个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鲍尔沃尔纳(Paul Woolner)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马恰德(Marquadt)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沃特金斯和马席克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在个人、团体、组织或组织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统一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展。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学习型组织定义为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派得乐(Pedler)等认为:“学习型公司是促使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学习,并不断改革自身的组织。”Kemn认为,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不管其是有意还是无意。一般组织则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从而逐步削弱了其学习能力;而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有意识地激励组织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组织。尽管众多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流派都强调组织内部竞争力的开发与培养,着眼于使组织内部形成竞争中的某种优势。“学习能力是学习型组织参与世界竞争的基石,也是所有学习型组织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具有一种共性特点。”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对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涵义可概括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能够积极主动地、持续高效地进行组织学习,不断完善组织运作方式,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从而获取组织成功的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和采取适当的组织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组织学习的障碍,取得可持续的组织发展和成功。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彼特圣吉(PeterM.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需要开展五项修炼(Five Disci plines):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l)、改善心智模式(T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望(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

队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s)。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作为整个组织的一种机能,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马恰德提出了组织学习的6个系统模型。他认为,组织学习系统应由学习、组织、人员、知识、技术和管理等6个子系统组成。在一个成功的学习型组织中,6个子系统中的每1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互为补充,共同一致促进组织愿景的实现。(1)人员子系统;(2)知识子系统;(3)技术子系统;(4)组织子系统;(5)学习子系统;(6)管理子系统。彼得柯莱恩和伯纳德桑德斯在其所著的《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十个步骤》中明确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的十个步骤:(1)评估组织的学习文化;(2)增进组织的积极性;(3)在工作场所能安然地思考;(4)奖励冒险;(5)协助成员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6)运用学习能力到工作上;(7)描绘组织的远景;(8)将组织的远景融入生活;(9)连结系统;(10)明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上海同济大学的张声雄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能让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过程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每一个成员,上至最高决策者,下至普通员工,都有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应为他们提供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和时间,学习体现在工作的时时处处,充满工作的全过程。它强调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离,既要把工作过程看作学习过程,强调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又要把学习与工作一样对待,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2)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促使组织成员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成员学习是组织开展工作和发展的需要,组织正是通过其成员个体的不断学习、进步而获得组织整体进步、发展的。学习不但是个体成员的学习,作为组织层面也要学习,个人与组织是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3)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队组成:由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权力下放到每个团队,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的目标是由团队来间接达到的。

(4)组织结构呈现扁平的网络状。学习型组织其体制画出来的结构图是扁平形的,最上面的决策层与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最好能实现面对面对话,面对面领导。这样

的体制,上下才能不断沟通,下层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光辉,上层能亲自了解下层的动态,吸取第一线营养。这样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5)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能使组织成员边工作边学习,是使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好方法。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要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

(6)创新性和超越性。学习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创新,为了创造未来。一个组织如果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是毫无意义的。一个组织整天学习而不能把学习转化成创造自我与未来的能量,那就不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全体成员全身心持续的学习,一方面,促使成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推动组织自身在管理思想、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断创新,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创造力,确保组织能够在丰富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得到发展。

(7)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扮演了多重角色,它既为整个组织规划服务,还是教导组织中个体不断创造的督导,更重要的是为设计组织发展的理念而存在。

(8)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家树立整体的思维方式,行动时考虑全局,消除彼此间的分歧,运用系统的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系统思考使组织更敏捷更易应变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优势力。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一个组织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无法替代的愿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能有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所有人都共同认可和追求的景象,即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愿景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渗入组织的各个方面,使组织更有力、更有精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因素。有了共同愿景,组织和个人才会散发活力和热情,并为愿景而努力奋斗。在组织中为了更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西方组织领导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让员工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就会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产生动力;二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一个组织要形成让每个员工在主观上感觉到“我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充实”,这就是一个好组织。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I(一个

小的自我)+V(大的集体)=FULLI(完整的自我)。个人只有融人集体当中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二)建立多维度立体的组织学习系统

组织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全体人员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学习以便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学习系统指的是学习的层次、类型以及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组织学习比个体学习更为复杂,它包含个体学习、团体学习、组织学习三个层次。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学习型个人,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以学习促进个人发展,学习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团队学习是指团体成员共同学习与相互学习,其核心观念为: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戒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团队学习的形式有深度汇谈和讨论。深度汇谈是一个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盲,充分表达自己意见,自由交换看法,以多样化观点创造性地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讨论是讨论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和解剖,在不同观点经过充分撞击后,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组织学习要满足三个条件:(1)组织中存在知识源,即善于创新的个人和团体,因为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起点;(2)组织系统中有流畅的知识传播机制,能够使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3)组织能不断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三)建立高效的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

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培养要注意建立各种集体学习条件,创建信任和共同理解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和人际关系,为知识和教育信息的自由流通、共享、使用和创造提供保障,激发员工对愿景的向往与追求。在组织内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彼此对组织的确切贡献,使每个人的贡献都能得到充分的认同,所有成员也都应积极主动地把个人潜力和智慧奉献出来。组织成员应营造良好和谐的气氛,信息、情感等方面要高效沟通,并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类型的组织冲突,在组织内部形成和谐、坦诚的组织氛围。组织必须提供积极的支持,因为团队只有能够获得有效运行所需的各种人力和物质资源、时间和技术的及时支援,方能进行训练、生产、科研、管理、服务,方能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学习。

(四)

发挥管理者的领导功能

组织管理者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往组织的目标或蓝图往往是某一管理者或管理者群体强加的。由于传统式组织领导处于权威、命令、支配的地位,在领导方式上讲究效率与下属的服从,于是形成有创见者往往“离群”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大多数组织员工习惯于听命行事、安于现状的被动消极的行为方式。组织管理者要适应组织变革的需要,担当起组织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管理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它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论;管理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他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管理者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协助人们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提高他们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在管理模式上要转变心智模式和管理领导方式,从以命令、控制为导向转变为服务、授权、合作为导向。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探讨

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组织发展最为理想的形态。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具有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组织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实施途径就是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军队、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对于中国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组织学习对于现代组织至关重要。组织学习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而且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解决之道”,并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尤其是面临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变得特别重要。当代社会可谓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据统计,1946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是由2名科学家编写的,1967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则是1万名专家共同劳动的结晶;而最新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动用了几万名专家学者进行编写而成。与此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急剧上升。例如,植物学文章的半衰期为10年,就是说这一领域的一半文章在10年以后就很少被他人利用和参考。根据他们的统计,生物医学的半衰学业期为3年,冶金学为3.9年,物理学为4.6年,化工学为4.8年,社会学为5年,机械学为5.2年,生理学为7.2年,化学为8年,数学为10.5年,地质学为11.8年,地理学为16年等等。因此,不断学习是个人和组织迅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一个组织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组织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

《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戴维A加尔文(Garvin)认为:“一个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鲍尔沃尔纳(Paul Woolner)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马恰德(Marquadt)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沃特金斯和马席克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在个人、团体、组织或组织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统一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展。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学习型组织定义为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派得乐(Pedler)等认为:“学习型公司是促使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学习,并不断改革自身的组织。”Kemn认为,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不管其是有意还是无意。一般组织则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从而逐步削弱了其学习能力;而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有意识地激励组织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组织。尽管众多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流派都强调组织内部竞争力的开发与培养,着眼于使组织内部形成竞争中的某种优势。“学习能力是学习型组织参与世界竞争的基石,也是所有学习型组织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具有一种共性特点。”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对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涵义可概括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能够积极主动地、持续高效地进行组织学习,不断完善组织运作方式,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从而获取组织成功的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和采取适当的组织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组织学习的障碍,取得可持续的组织发展和成功。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彼特圣吉(PeterM.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需要开展五项修炼(Five Disci plines):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l)、改善心智模式(T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望(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

队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s)。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作为整个组织的一种机能,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马恰德提出了组织学习的6个系统模型。他认为,组织学习系统应由学习、组织、人员、知识、技术和管理等6个子系统组成。在一个成功的学习型组织中,6个子系统中的每1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互为补充,共同一致促进组织愿景的实现。(1)人员子系统;(2)知识子系统;(3)技术子系统;(4)组织子系统;(5)学习子系统;(6)管理子系统。彼得柯莱恩和伯纳德桑德斯在其所著的《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十个步骤》中明确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的十个步骤:(1)评估组织的学习文化;(2)增进组织的积极性;(3)在工作场所能安然地思考;(4)奖励冒险;(5)协助成员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6)运用学习能力到工作上;(7)描绘组织的远景;(8)将组织的远景融入生活;(9)连结系统;(10)明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上海同济大学的张声雄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能让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过程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每一个成员,上至最高决策者,下至普通员工,都有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应为他们提供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和时间,学习体现在工作的时时处处,充满工作的全过程。它强调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离,既要把工作过程看作学习过程,强调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又要把学习与工作一样对待,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2)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促使组织成员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成员学习是组织开展工作和发展的需要,组织正是通过其成员个体的不断学习、进步而获得组织整体进步、发展的。学习不但是个体成员的学习,作为组织层面也要学习,个人与组织是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3)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队组成:由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权力下放到每个团队,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的目标是由团队来间接达到的。

(4)组织结构呈现扁平的网络状。学习型组织其体制画出来的结构图是扁平形的,最上面的决策层与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最好能实现面对面对话,面对面领导。这样

的体制,上下才能不断沟通,下层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光辉,上层能亲自了解下层的动态,吸取第一线营养。这样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5)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能使组织成员边工作边学习,是使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好方法。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要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

(6)创新性和超越性。学习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创新,为了创造未来。一个组织如果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是毫无意义的。一个组织整天学习而不能把学习转化成创造自我与未来的能量,那就不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全体成员全身心持续的学习,一方面,促使成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推动组织自身在管理思想、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断创新,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创造力,确保组织能够在丰富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得到发展。

(7)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扮演了多重角色,它既为整个组织规划服务,还是教导组织中个体不断创造的督导,更重要的是为设计组织发展的理念而存在。

(8)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家树立整体的思维方式,行动时考虑全局,消除彼此间的分歧,运用系统的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系统思考使组织更敏捷更易应变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优势力。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一个组织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无法替代的愿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能有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所有人都共同认可和追求的景象,即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愿景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渗入组织的各个方面,使组织更有力、更有精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因素。有了共同愿景,组织和个人才会散发活力和热情,并为愿景而努力奋斗。在组织中为了更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西方组织领导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让员工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就会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产生动力;二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一个组织要形成让每个员工在主观上感觉到“我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充实”,这就是一个好组织。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I(一个

小的自我)+V(大的集体)=FULLI(完整的自我)。个人只有融人集体当中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二)建立多维度立体的组织学习系统

组织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全体人员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学习以便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学习系统指的是学习的层次、类型以及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组织学习比个体学习更为复杂,它包含个体学习、团体学习、组织学习三个层次。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学习型个人,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以学习促进个人发展,学习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团队学习是指团体成员共同学习与相互学习,其核心观念为: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戒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团队学习的形式有深度汇谈和讨论。深度汇谈是一个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盲,充分表达自己意见,自由交换看法,以多样化观点创造性地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讨论是讨论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和解剖,在不同观点经过充分撞击后,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组织学习要满足三个条件:(1)组织中存在知识源,即善于创新的个人和团体,因为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起点;(2)组织系统中有流畅的知识传播机制,能够使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3)组织能不断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三)建立高效的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

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培养要注意建立各种集体学习条件,创建信任和共同理解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和人际关系,为知识和教育信息的自由流通、共享、使用和创造提供保障,激发员工对愿景的向往与追求。在组织内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彼此对组织的确切贡献,使每个人的贡献都能得到充分的认同,所有成员也都应积极主动地把个人潜力和智慧奉献出来。组织成员应营造良好和谐的气氛,信息、情感等方面要高效沟通,并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类型的组织冲突,在组织内部形成和谐、坦诚的组织氛围。组织必须提供积极的支持,因为团队只有能够获得有效运行所需的各种人力和物质资源、时间和技术的及时支援,方能进行训练、生产、科研、管理、服务,方能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学习。

(四)

发挥管理者的领导功能

组织管理者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往组织的目标或蓝图往往是某一管理者或管理者群体强加的。由于传统式组织领导处于权威、命令、支配的地位,在领导方式上讲究效率与下属的服从,于是形成有创见者往往“离群”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大多数组织员工习惯于听命行事、安于现状的被动消极的行为方式。组织管理者要适应组织变革的需要,担当起组织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管理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它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论;管理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他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管理者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协助人们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提高他们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在管理模式上要转变心智模式和管理领导方式,从以命令、控制为导向转变为服务、授权、合作为导向。


相关文章

  •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 z-AoTI×I职教体系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口刘彦军 摘 要: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产生背景.办学导向和办学定位与类型等方面存 在共同特征,可视为其本质特征."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 ...查看


  • 第八章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
  • 第八章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一)含义与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智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并被同行 ...查看


  • 信息资源产业内涵及其与相关产业的关系探究
  • 作者:冯惠玲杨红艳 2011年02期 2004年,中办.国办发34号文件<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得"信息资源产业"的概念在我国正式确立.该文件把"发展壮大信息资源产业&qu ...查看


  • 中国创业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方向
  • 第26卷第4期 2008年8月 科学学研究 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 V01.26No.4Aug.2008 文章编号:1003-2053(2008)04-0702一08 中国创业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方向 刘沁玲 (洛 ...查看


  •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课程设计2015
  •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 课程编号: 172000MX003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 学 时:40 学时 学 分: 2学分 开课学期: 秋季 教学方式: 讲授.课堂 ...查看


  • 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
  • 第32卷第12期 2014年12月 科学学研究 Studiesin ScienceofScience V01.32No.12 Dec.2014 文章编号:1003-2053(2014)12一1867-09 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 单标 ...查看


  • 邮政储蓄银行企业文化创建初探
  • 第24卷第6期 2008年11月 文章编号:1007-539912008)∞一0042-02 邮政研究 Studies ON VoI.24No.6 PostsNov.2008 部蔹褚蓄银衙企业文化.鹤建初:繇 罗 饶 贵阳55000t) ( ...查看


  • 8创新管理概念_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 第26卷%第8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4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6No.8%Apr.2009 创新管理概念.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白俊红1,陈玉和2,江可申1 (1. ...查看


  • 关于技工学校教学模式的探讨
  • 关于技工学校教学模式的探讨 <模块加学分教学制模式> [内容摘要]教学模式的科学与否对技工学校生存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内技工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技工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简要阐述了模块加学分制教学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