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创办实业失败的原因探析

  摘要:张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创办实业的先驱,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他创办了大量的民族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所创办的企业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欧战结束後,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2、军阀混战阻碍了民族资本不主义的发展;3、自然灾害的影响;4、行业内部危机的影响。虽然他创办的实业最终失败了,但是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关键词:张謇 实业 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11-02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社会,探寻救国的道路。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後,日本首先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权利,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了,这对中国人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民族出现了群体意义上的觉醒。八国联军侵华後,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满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鼓励民间办厂,发展实业。1903年,设立了商部,载振任尚书,张謇为头等顾问官。可以说,在晚清创办实业的人员中,张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张謇是晚清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在早期他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也是以“学而优则仕”为主导观念的。随着他屡次落榜之後,深刻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落後,尤其是他高中状元後这种认识更加深刻。19世纪80年代。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实业救国。所以在1894年,他高中状元,毅然辞官,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1899年秋,在自己的家乡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这是他在南通建立起来的综合工业中的第一所企业。除此还包括:1901年建立的面粉厂,1902年和1903年办的轮船公司,1903年建的榨油厂和酒厂。1905年建的缫丝厂和机器厂。他的“通海垦牧公司”成为其他企业仿效的楷模。这些实业的创办,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鼓舞了中国民族资本不主义的发展。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张謇创办的企业开始走向没落。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单的论述。   张謇创办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多样复杂的,但就总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战结束後,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更为严重。其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後,《马关条约》中就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此张謇曾经指出,允许日本人在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如鸩酒止渴,毒在脏腑。”由于“外洋之工作巧于华人,外洋之商本厚于我国”,“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後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姿。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一战之後,日本势力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对东北入侵,抢占东北的市场,排挤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通海关布庄的销路大大萎缩,最终大生纱厂逐步失去了通海关布庄生产这个棉纱市场。据上海纱布公所调查得知,南通土布经营口市场销往东北各地的数目如下:      上表可以看出:南通土布经营口市场销往东北各地的绝对数在逐年减少。到1931年达到最低。据资料显示,至1931年东北沦陷後,南通土布市场完全消失。   除此之外日本在华的纺织速度也在迅猛增长,1913年日厂5家,纱锭11万枚;1922年,日厂25家,纱锭67万多枚。总体看,棉纺业的生产能力在战後4年增长31倍有余。1914年,棉纱棉布分别是64.5万包和226.7万匹,到1919年分别达到91.8万包和353.4万匹。1922年高达190.5万包和747万匹。   由此可以看出,战後日本帝国主义借着在中国取得的特权,抢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实力在不断增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张謇所创办的企业是无力与之对抗的。      二、军阀混战的影响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後,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江浙之战与第二次直奉战争,战火一直延烧到长江口。南通对岸的太仓、嘉兴、昆山、宝山、常州等地区遭到严重的战乱破坏。军阀所到之处,为筹借军费,搜刮人民,横征暴敛,勒索无已,10000多难民逃到通海一带。张謇为此悲叹道:“欧战告终,内战不已,川、陕、湘、鄂之民,堕于兵革蹂躏之中极矣!”当然,战争带给张謇大生纱厂的灾难也是非常深重的:   (一)在直奉战争的影响下,纱的销路受阻。   奉直战事发生後,“通布销路以关庄为大宗,布既停滞。其他各路,亦因时局不靖而销减,故布疲纱跌,无人问津。积货多则有妨周转。不得不贬价求售。因此大受打击”这一年大生一厂结亏39万余两,二厂结亏31万余两。一厂负债达709万余两,二厂负债125万余两。1925年,大生资本集团处境艰危,大生一厂所负债高达906.9万两以上,为资本总额的258.89%。   由此可见,在战争的影响下,大生纱厂销路受阻,生产的产品无法按时销售出去,靠借贷生产的大生纱厂负债累累,损失是相当惨重的。这样恶性循环,对企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二)战争导致外国资本不敢冒然投入,企业危机加重。   在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投资市场是相当不稳定的,所以外国资本面临恶劣的投资环境,不敢冒险深入。更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列强以更大规模从事政治投资,通过资助各军阀混战的方式,争夺在华统治权,从而取得范嗣更大。更为优厚的对华投资条件。少了外国资本的投入,力量相对弱小的大生企业在战争的影响下完全靠借贷来维持,负债负担越来越重,张謇被债主包围。1925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自己的惨状:“仆始益忍之,以为欠人债当受人气,可徐待转机。然今年世界棉业恐慌之状况如此。国内纱贱棉贵之状况如此。大生则每纱一箱,须亏一箱之本;每纺一日,须负一日之累,不能逃当然受困之公例。而股东之息,则不可少不可缓。试问何以支持?”在大生纱厂自己无法维持的基础上,1925年7月,上海的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债权人组织的银行团最终全面接管大生企业,张謇虽保留董事长的名义。但实权已转到江浙财团手中。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      战争时期,带给人民的灾难除了战争就是天灾了。1921年秋,北方和长江的许多省份都遭收到了大水灾,尤其是长江流域更为严重,“滨江沿运各县平地水深数尺,庐舍倾颓,哀鸿遍野,被灾至五十余县之多。”在长江主干地域的江苏地区也无能幸免,据江苏如皋电报局报告:“河水陡涨,至南通线路阻滞,沿途

线杆沉没水中,巡修维艰。”可以说,此次水灾“灾区之广,灾民之多,为东南数十年来所未有。”   这场灾难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棉花的产量锐减,“棉收十去八九,原料缺乏,成本加昂。”许多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如1921年大有晋公司已经收获的棉花被冲得一干二净,大丰公司在1922年播种棉花面积达15万之多。突遇秋季一场台风暴雨,结果也是全部无收,因此新南、新通等公司成立不久就倒闭了,张謇苦心经营的地方事业也需要大笔非营利性开支,有的短期内无效益,有的仅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到1922年,张謇的企业欠银行业抵押债款已达397万两之巨。在企业本身就入不付出的情况下,这样巨大的债款就成为企业走上衰落的助推器。      四、行业内部危机的影响      张謇的企业在外部力量的冲击下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在20世纪20年代,行业内部又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无疑是加速了企业的衰落。行业内部的危机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1922年以前的数年时间中。全国棉纺织业一直处于高速膨胀时期,纱厂由战前的55家发展到65家,纱锭则由55万枚增加到163万枚,增长量相当于过去30年总数的2倍多。在棉纺织业增长的过程中,行业内部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其次,资金积累太少,靠借债来维持生产。张謇的企业采取股东人股的形式。规定:自股东入股时起,不管工厂是否开工,也不问生产有无盈利,都无年不付,如果拖欠,就得另外计息,利上加利。因此,往往造成企业尚未开工就已亏蚀股本。这种形式让企业入不付出。这种制度的弊端是非常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謇创办实业最终失败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综上所述,张謇创办实业走向失败,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冲击决定的。归根结底可以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要想获得长期的、强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赢得民族的独立,中国的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张謇创办的实业失败了。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第一,张謇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基础,尤其是企业内部先进的管理制度,成为其他企业日後发展的模板。第二,虽然说张謇的实业力量是比较弱小的,但是在清政府的扶持和张謇本人的努力下,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使当时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第三,使南通这个地方一时成为全国因创办实业而出名的地方之一。为此,章开沅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城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张謇热爱南通。南通怀念张謇,张謇与南通这两个名字已经紧紧地联在一起。”所以,对于张謇创办实业这件事是应该给肯定的!

  摘要:张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创办实业的先驱,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他创办了大量的民族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所创办的企业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欧战结束後,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2、军阀混战阻碍了民族资本不主义的发展;3、自然灾害的影响;4、行业内部危机的影响。虽然他创办的实业最终失败了,但是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关键词:张謇 实业 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11-02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社会,探寻救国的道路。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後,日本首先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权利,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了,这对中国人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民族出现了群体意义上的觉醒。八国联军侵华後,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满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鼓励民间办厂,发展实业。1903年,设立了商部,载振任尚书,张謇为头等顾问官。可以说,在晚清创办实业的人员中,张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张謇是晚清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在早期他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也是以“学而优则仕”为主导观念的。随着他屡次落榜之後,深刻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落後,尤其是他高中状元後这种认识更加深刻。19世纪80年代。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实业救国。所以在1894年,他高中状元,毅然辞官,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1899年秋,在自己的家乡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这是他在南通建立起来的综合工业中的第一所企业。除此还包括:1901年建立的面粉厂,1902年和1903年办的轮船公司,1903年建的榨油厂和酒厂。1905年建的缫丝厂和机器厂。他的“通海垦牧公司”成为其他企业仿效的楷模。这些实业的创办,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鼓舞了中国民族资本不主义的发展。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张謇创办的企业开始走向没落。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单的论述。   张謇创办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多样复杂的,但就总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战结束後,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更为严重。其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後,《马关条约》中就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此张謇曾经指出,允许日本人在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如鸩酒止渴,毒在脏腑。”由于“外洋之工作巧于华人,外洋之商本厚于我国”,“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後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姿。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一战之後,日本势力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对东北入侵,抢占东北的市场,排挤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通海关布庄的销路大大萎缩,最终大生纱厂逐步失去了通海关布庄生产这个棉纱市场。据上海纱布公所调查得知,南通土布经营口市场销往东北各地的数目如下:      上表可以看出:南通土布经营口市场销往东北各地的绝对数在逐年减少。到1931年达到最低。据资料显示,至1931年东北沦陷後,南通土布市场完全消失。   除此之外日本在华的纺织速度也在迅猛增长,1913年日厂5家,纱锭11万枚;1922年,日厂25家,纱锭67万多枚。总体看,棉纺业的生产能力在战後4年增长31倍有余。1914年,棉纱棉布分别是64.5万包和226.7万匹,到1919年分别达到91.8万包和353.4万匹。1922年高达190.5万包和747万匹。   由此可以看出,战後日本帝国主义借着在中国取得的特权,抢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实力在不断增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张謇所创办的企业是无力与之对抗的。      二、军阀混战的影响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後,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江浙之战与第二次直奉战争,战火一直延烧到长江口。南通对岸的太仓、嘉兴、昆山、宝山、常州等地区遭到严重的战乱破坏。军阀所到之处,为筹借军费,搜刮人民,横征暴敛,勒索无已,10000多难民逃到通海一带。张謇为此悲叹道:“欧战告终,内战不已,川、陕、湘、鄂之民,堕于兵革蹂躏之中极矣!”当然,战争带给张謇大生纱厂的灾难也是非常深重的:   (一)在直奉战争的影响下,纱的销路受阻。   奉直战事发生後,“通布销路以关庄为大宗,布既停滞。其他各路,亦因时局不靖而销减,故布疲纱跌,无人问津。积货多则有妨周转。不得不贬价求售。因此大受打击”这一年大生一厂结亏39万余两,二厂结亏31万余两。一厂负债达709万余两,二厂负债125万余两。1925年,大生资本集团处境艰危,大生一厂所负债高达906.9万两以上,为资本总额的258.89%。   由此可见,在战争的影响下,大生纱厂销路受阻,生产的产品无法按时销售出去,靠借贷生产的大生纱厂负债累累,损失是相当惨重的。这样恶性循环,对企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二)战争导致外国资本不敢冒然投入,企业危机加重。   在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投资市场是相当不稳定的,所以外国资本面临恶劣的投资环境,不敢冒险深入。更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列强以更大规模从事政治投资,通过资助各军阀混战的方式,争夺在华统治权,从而取得范嗣更大。更为优厚的对华投资条件。少了外国资本的投入,力量相对弱小的大生企业在战争的影响下完全靠借贷来维持,负债负担越来越重,张謇被债主包围。1925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自己的惨状:“仆始益忍之,以为欠人债当受人气,可徐待转机。然今年世界棉业恐慌之状况如此。国内纱贱棉贵之状况如此。大生则每纱一箱,须亏一箱之本;每纺一日,须负一日之累,不能逃当然受困之公例。而股东之息,则不可少不可缓。试问何以支持?”在大生纱厂自己无法维持的基础上,1925年7月,上海的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债权人组织的银行团最终全面接管大生企业,张謇虽保留董事长的名义。但实权已转到江浙财团手中。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      战争时期,带给人民的灾难除了战争就是天灾了。1921年秋,北方和长江的许多省份都遭收到了大水灾,尤其是长江流域更为严重,“滨江沿运各县平地水深数尺,庐舍倾颓,哀鸿遍野,被灾至五十余县之多。”在长江主干地域的江苏地区也无能幸免,据江苏如皋电报局报告:“河水陡涨,至南通线路阻滞,沿途

线杆沉没水中,巡修维艰。”可以说,此次水灾“灾区之广,灾民之多,为东南数十年来所未有。”   这场灾难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棉花的产量锐减,“棉收十去八九,原料缺乏,成本加昂。”许多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如1921年大有晋公司已经收获的棉花被冲得一干二净,大丰公司在1922年播种棉花面积达15万之多。突遇秋季一场台风暴雨,结果也是全部无收,因此新南、新通等公司成立不久就倒闭了,张謇苦心经营的地方事业也需要大笔非营利性开支,有的短期内无效益,有的仅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到1922年,张謇的企业欠银行业抵押债款已达397万两之巨。在企业本身就入不付出的情况下,这样巨大的债款就成为企业走上衰落的助推器。      四、行业内部危机的影响      张謇的企业在外部力量的冲击下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在20世纪20年代,行业内部又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无疑是加速了企业的衰落。行业内部的危机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1922年以前的数年时间中。全国棉纺织业一直处于高速膨胀时期,纱厂由战前的55家发展到65家,纱锭则由55万枚增加到163万枚,增长量相当于过去30年总数的2倍多。在棉纺织业增长的过程中,行业内部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其次,资金积累太少,靠借债来维持生产。张謇的企业采取股东人股的形式。规定:自股东入股时起,不管工厂是否开工,也不问生产有无盈利,都无年不付,如果拖欠,就得另外计息,利上加利。因此,往往造成企业尚未开工就已亏蚀股本。这种形式让企业入不付出。这种制度的弊端是非常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謇创办实业最终失败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综上所述,张謇创办实业走向失败,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冲击决定的。归根结底可以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要想获得长期的、强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赢得民族的独立,中国的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张謇创办的实业失败了。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第一,张謇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基础,尤其是企业内部先进的管理制度,成为其他企业日後发展的模板。第二,虽然说张謇的实业力量是比较弱小的,但是在清政府的扶持和张謇本人的努力下,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使当时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第三,使南通这个地方一时成为全国因创办实业而出名的地方之一。为此,章开沅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城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张謇热爱南通。南通怀念张謇,张謇与南通这两个名字已经紧紧地联在一起。”所以,对于张謇创办实业这件事是应该给肯定的!


相关文章

  • 郑观应的评价
  • 一.关于郑观应的总体评价 与会者普遍认为,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驱, 是爱国进步的思想家和成功的.卓越的实业家.作为实业家, 郑观应启蒙思想的酝酿.成形和发展, 具有亲身实践的丰富经验与坚实基础; 作为启蒙思想家, 郑观应的实业活动具 ...查看


  • 中国船王卢作孚:实业界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者
  • 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办者.在抗战时期,面临日军轰炸,他指挥着被誉为东方"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挽救了中国工业 ...查看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 人民版 必修二 测 试 题 专题二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在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请你给下图确定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 ) ...查看


  •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
  • [内容提要]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 的思想:二是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思想:三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思想:四是营建企业精神 的思想.这些思想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得以在同帝国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竞争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 ...查看


  • 清代江浙文化家族尚学重教理念探析
  • 摘 要: 清代江浙文化家族人才辈出,与其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他们在重视举业的同时,兼顾琴棋书画,培养家族子弟的综合素质:并崇尚新学.经世致用,使得门祚振兴,延绵不断. 关键词: 重视科举 素质并重 承袭家学 崇尚实学 清代江浙文化家 ...查看


  • 八年级历史整理
  • 历史整理 八上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课 鸦片战争 一.背景 二.原因 1.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1839.6.3-6.25) 鸦片走私受抵制 2. 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 ...查看


  • 八上历史学案
  • 案八 年级上册历史导学 第1课 鸦片战争 老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网络] 预习第一课完成下列作业: 1.十九世纪上半期,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是 . 3.主张严禁鸦片的清朝大臣是 . ...查看


  •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和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单元体系概述] 本单元包括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近40年的基本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加剧.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