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监测

■常用监测指标

● 呼吸运动监测

一般性观察 呼吸肌功能监测 最大吸气压(MIP ) 最大呼气压(MEP ) 最大跨膈压(Pdimx ) 呼吸力学监测 气道峰压(Ppeak ) 平台压(Pplat ) 平均气道压(Pmean ) 气道阻力(RAW ) 顺应性(C )

压力-容积环(P-V 环) 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 呼吸功能监测

通气功能监测 静态肺容量 动态肺容量 小气道功能监测 死腔率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换气功能监测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 肺胞动脉氧分压差(A-a )DO2或P

(A-a )O2

肺内分流量(Qs )和分流率(Qs/QT) 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

(PaO2/ FiO2)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静态肺容积

● 潮气量(VT):静息状态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

量。成人正常值8~12ml/Kg,平均400~500ml 。

● 临床意义:设置呼吸机参数的指标。 ● 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

的气量,FRC=ERV+RV。正常成年男性为2.3L ,女性为1.6L 。 ● 临床意义:

FRC 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

压的作用,如果没有FRC ,呼气末期肺泡将完全塌陷,产生动-静脉血分流;

FRC 增加提示肺泡扩张,FRC 减少

说明肺泡缩小或塌陷。 RV/TLC评价肺气肿程度。

● 机械通气:PEEP 增加功能残气量(FRC) 肺活量(VC )

● 肺活量:最大吸气之后呼出的最大气量,

VC=VT+IRV+ERV。正常成年男性为3.5L ,女性为2.4L 。

● 临床意义:因肺活量受性别、年龄、身高、

体重等影响,以实测VC/预计VC (%)判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正常值应大于80%。

肺肿瘤、胸腔积液或纤维化,引起肺

组织受压、萎陷和正常肺组织被病变代替。

肺泡气体滞留,严重支气管哮喘以及

阻塞性肺气肿;

胸廓活动障碍,如脊髓灰质炎、类风

湿性脊柱炎、脊柱畸形影响胸廓扩张或收缩的疾患。

■动态肺容积

● 分钟通气量(MV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

出或吸入的气量,是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

率的乘积。MV=f*VT ,正常值:6.0~8.0 L/min。

● 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

钟到达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V A=f*(VT-VD )。正常值:4.2L/min,它反应肺真正的气体交换量。

● 概念: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最

大气量。呼出气量受时间限制,主要用于测定呼出气流速。临床意义:正常者约3秒呼完,在第一、第二秒内提前呼完者提示有限制性通气障碍;若气道阻塞,呼气时间则会延长。

● FEV1.0,FEV2.0,FEV3.0:2.83L ,3.30L ,

3.41L

● FEV1.0 %,FEV2.0 %,FEV3.0%:83%,96%,

99%

● 其中FEV1.0 和FEV1.0% 最有意义

FEV1.0 %

于COPD 、支气管哮喘等。 FEV1.0 %>正常值,提示限制性通气

障碍,见于胸膜广泛增厚、粘连、胸廓畸形等。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35~

45mmHg

反应肺泡通气状态

<35 mmHg:通气过度 >45 mmHg:通气不足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 代偿反应(稳定内环境)

最大代偿10和

55mmHg

● 通气和肺血流量。

目前确定气管插管位置的最好方法。 指导呼吸机参数调节,是撤机和拔管

期的重要监测手段。

PETCO2正常值:

5kPa(38mmHg)左右,较PaCO2低1~3mmHg ,PetCO2 ≈ PACO2 ≈ PaCO2 (正常肺泡死腔量很小,三者数值非常接近) 。 ■换气功能监测

动脉氧分压(PaO2) 氧合指数(PaO2 /FiO2 )

脉搏氧饱和度(Sp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80~100 mmHg(100 – 年龄×0.33 ) PaO2 ≥80 mmHg 正常 PaO2 <80 mmHg 低氧血症 PaO2 <60 mmHg 呼吸衰竭 PaO2 <50 mmHg 紫绀 PaO2 <40 mmHg 重度缺氧 ●

~100%

400~500mmHg (FiO2=0.21) ● ≤300可考虑急性肺损伤(ALI ) ● ≤200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 ARDS 治疗后>200mmHg ,预后较好, <150mmHg ,预后极差。

● 当PaO270mmHg,SaO2可以达到94%之上 ● PaO2>100mmHg,SaO2并不伴随PaO2的升

高而上升

■影响SPO2准确性的因素:

● 甲床、肤色颜色的影响 ● 血红蛋白的影响 ● 指端的温度

● 血管收缩和静脉充血的影响 ● 探头放置的位置

●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反应肺的

氧弥散功能。

A-aDO2 =(PiO2-PaCO2/0.8)-PaO2 PiO2=FiO2×(大气压-47)

● 正常10~15 mmHg(吸空气下) 20~75 mmHg(吸纯氧下)

● PaO2/FiO2↓↓,A -aDO2↑:换气功能障

PaO2/FiO2↓↓,A -aDO2

→:通气功能障碍 ● 呼吸指数(RI ):A-aDO2/PaO2

● 意义:评价呼吸功能、氧交换的重要指标,

● 呼吸频率:

新生儿 40 bpm1岁,儿童 25 bpm 8岁儿童 18 bpm,正常成人 10~18bpm ● 呼吸幅度:浅快呼吸 深大呼吸

● 浅快呼吸指数(RSBI )=f (/min)/VT(L )

f/VT

·Kussmaul 呼吸:见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Biot 呼吸:间停呼吸,多数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中枢衰竭病人。

·Cheyne-Strokes 呼吸:呼吸呈潮水涨落样,潮式呼吸,多见于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病人。 ● 呼吸气味的改变:

·恶臭味:常见于支扩、肺脓肿患者 ·肝臭味:肝性脑病的病人 ·氨味:尿毒症的病人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大蒜味:见于农业中毒患者 ● 呼吸方式观察

·男性及儿童呼吸方式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和上腹部活动较明显,形成腹式呼吸。 ·女性呼吸以肋间肌运动较为重要,形成所谓胸式呼吸。

·实际上这两种呼吸单独存在的机会少。 ● 呼吸音的监测:呼吸音强度、音调、时相、

性质改变。 ● 呼吸状态的观察

上呼吸道梗阻:三凹征---吸气相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 评价ARDS 的程度,

比A-aDO2更能准确发现ARDS

● 参考范围:RI

■ 呼吸运动的监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

呼吸节律,呼吸方式

下呼吸道梗阻:呼出气流不畅,呼气用力,呼气时间延长。

● PIP-Pplat=Flow×Resistance 用于克服气道阻力 ■气道峰压增加的临床意义:

● 不伴有平台压的增加

用于克服气道阻力 反应气道问题

● 伴有平台压的增加

肺实质或间质问题 肺含气状态变化

Ppeak

Pplat

● 机械通气时患者吸气相最大的气道压力 ● 气道峰压是设置压力报警限的根据

实际气道峰压之上5~10cmH2O 以不高于45cmH2O 为宜

● 正常值9~16cmH2O ● >40cmH2O 易致气压伤

● 吸气末肺泡内压 ● 与肺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

● 正常值5~13cmH2O ,限制平台压不超过

35cmH2O

● 避免肺泡早期闭合、增加FRC ,提高血氧水

● 过高:影响心输出量 发生气胸的危险↑↑

● PIP=Flow

×

平均气道压(Pmean )

● 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

● 平均气道压的升高可能是PEEP 增大或气道

阻力增加的结果

● 平均气道压对通气及氧合水平有利,但对血

液动力学效果不利。

● 低于7cmH2O 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第一步:消除自主呼吸。第二步:定容通气,流速恒定。 第三步:应用吸气屏气,待压力平稳后。 第四步:读取相关数值(PIP ,Pplat ,F )

气道阻力

● 气道阻力(RAW ):气流在气道内流动时气

体分子间及气体与气道内壁间发生摩擦所造成的阻力。为气道压力差与气流流量的比值。

意义:直接反应气道的阻塞情况。

● 机械通气时的Raw =患者Raw +呼吸机管路

阻力+气管导管阻力

● 呼吸机直接监测或(PIP -Pplat )/气流流量 ● 正常值:

2~3cmH2O ·L -1·s -1 ● 层流

Resistance+Flow/Compliance+PEEP or PEEPi

气道峰压用于克服气道阻力+弹性阻力+PEEP

● Pplat=Flow/Compliance+PEEP or PEEPi 平台压克服弹性阻力和PEEP

● 阻力来源于气体之间的相互摩擦 ● Raw =8ηl/(πr4)

● 湍流

● 阻力来源于气体之间以及气体与气

道壁之间的相互摩擦 ● Raw =vl*摩擦因子/4π2r5

● 肺顺应性(C ):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

容积改变,C =ΔV/ΔP ,具有容积依赖性。正常值100ml /cmH2O ● 意义:

ARDS 或肺水肿时CT <10~30ml/cmH2O,

此项监测用于ARDS ,因其主要为肺泡萎陷,肺顺应性下降,而导致的低氧血症。 指导PEEP 的设定。 ■气道阻力对峰压的影响

■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的原因

● 肺实质改变

ARDS, 肺实变, 肺水肿, 纤维化,

● 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

ARDS, 肺泡肺水肿, 肺不张, 误吸

● 肺容量减少

气胸, 胸腔积液,膈肌抬高,肥胖,

脊柱侧弯或其他胸壁畸形

■肺顺应性对峰压的影响

最大吸气压(MIP )和最大呼气压(MEP ):

反映全部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功能。

MIP 监测有助于评价吸气肌功能和指导撤机,绝对值↓:可见于神经肌肉疾病和COPD ,<20cmH2O 需机械通气;已机械通气者<30cmH2O 很难撤机。 MEP 监测有助于评价呼气肌功能及咳嗽、排痰能力

PIP

Increased P TA 最大跨膈压(Pdimax ):

) 吸气相腹内压与胸内压的差值,用于评价膈肌

P P

收缩功能。正常值为90~215cmH2O 。

● ↓:膈肌疲劳

■导致气道阻力增加的因素

● 与气道有关:

分泌物过多 — 分泌物潴留 粘膜水肿(哮喘, 气管炎, 肺水肿) 肺气肿(气道压迫) 异物 肿瘤所致狭窄

● 与人工气道有关:如气管插管过深;气管导

管内径过小或接头过细过长等。

■常用监测指标

● 呼吸运动监测

一般性观察 呼吸肌功能监测 最大吸气压(MIP ) 最大呼气压(MEP ) 最大跨膈压(Pdimx ) 呼吸力学监测 气道峰压(Ppeak ) 平台压(Pplat ) 平均气道压(Pmean ) 气道阻力(RAW ) 顺应性(C )

压力-容积环(P-V 环) 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 呼吸功能监测

通气功能监测 静态肺容量 动态肺容量 小气道功能监测 死腔率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换气功能监测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 肺胞动脉氧分压差(A-a )DO2或P

(A-a )O2

肺内分流量(Qs )和分流率(Qs/QT) 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

(PaO2/ FiO2)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静态肺容积

● 潮气量(VT):静息状态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

量。成人正常值8~12ml/Kg,平均400~500ml 。

● 临床意义:设置呼吸机参数的指标。 ● 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

的气量,FRC=ERV+RV。正常成年男性为2.3L ,女性为1.6L 。 ● 临床意义:

FRC 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

压的作用,如果没有FRC ,呼气末期肺泡将完全塌陷,产生动-静脉血分流;

FRC 增加提示肺泡扩张,FRC 减少

说明肺泡缩小或塌陷。 RV/TLC评价肺气肿程度。

● 机械通气:PEEP 增加功能残气量(FRC) 肺活量(VC )

● 肺活量:最大吸气之后呼出的最大气量,

VC=VT+IRV+ERV。正常成年男性为3.5L ,女性为2.4L 。

● 临床意义:因肺活量受性别、年龄、身高、

体重等影响,以实测VC/预计VC (%)判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正常值应大于80%。

肺肿瘤、胸腔积液或纤维化,引起肺

组织受压、萎陷和正常肺组织被病变代替。

肺泡气体滞留,严重支气管哮喘以及

阻塞性肺气肿;

胸廓活动障碍,如脊髓灰质炎、类风

湿性脊柱炎、脊柱畸形影响胸廓扩张或收缩的疾患。

■动态肺容积

● 分钟通气量(MV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

出或吸入的气量,是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

率的乘积。MV=f*VT ,正常值:6.0~8.0 L/min。

● 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

钟到达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V A=f*(VT-VD )。正常值:4.2L/min,它反应肺真正的气体交换量。

● 概念: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最

大气量。呼出气量受时间限制,主要用于测定呼出气流速。临床意义:正常者约3秒呼完,在第一、第二秒内提前呼完者提示有限制性通气障碍;若气道阻塞,呼气时间则会延长。

● FEV1.0,FEV2.0,FEV3.0:2.83L ,3.30L ,

3.41L

● FEV1.0 %,FEV2.0 %,FEV3.0%:83%,96%,

99%

● 其中FEV1.0 和FEV1.0% 最有意义

FEV1.0 %

于COPD 、支气管哮喘等。 FEV1.0 %>正常值,提示限制性通气

障碍,见于胸膜广泛增厚、粘连、胸廓畸形等。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35~

45mmHg

反应肺泡通气状态

<35 mmHg:通气过度 >45 mmHg:通气不足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 代偿反应(稳定内环境)

最大代偿10和

55mmHg

● 通气和肺血流量。

目前确定气管插管位置的最好方法。 指导呼吸机参数调节,是撤机和拔管

期的重要监测手段。

PETCO2正常值:

5kPa(38mmHg)左右,较PaCO2低1~3mmHg ,PetCO2 ≈ PACO2 ≈ PaCO2 (正常肺泡死腔量很小,三者数值非常接近) 。 ■换气功能监测

动脉氧分压(PaO2) 氧合指数(PaO2 /FiO2 )

脉搏氧饱和度(Sp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80~100 mmHg(100 – 年龄×0.33 ) PaO2 ≥80 mmHg 正常 PaO2 <80 mmHg 低氧血症 PaO2 <60 mmHg 呼吸衰竭 PaO2 <50 mmHg 紫绀 PaO2 <40 mmHg 重度缺氧 ●

~100%

400~500mmHg (FiO2=0.21) ● ≤300可考虑急性肺损伤(ALI ) ● ≤200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 ARDS 治疗后>200mmHg ,预后较好, <150mmHg ,预后极差。

● 当PaO270mmHg,SaO2可以达到94%之上 ● PaO2>100mmHg,SaO2并不伴随PaO2的升

高而上升

■影响SPO2准确性的因素:

● 甲床、肤色颜色的影响 ● 血红蛋白的影响 ● 指端的温度

● 血管收缩和静脉充血的影响 ● 探头放置的位置

●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反应肺的

氧弥散功能。

A-aDO2 =(PiO2-PaCO2/0.8)-PaO2 PiO2=FiO2×(大气压-47)

● 正常10~15 mmHg(吸空气下) 20~75 mmHg(吸纯氧下)

● PaO2/FiO2↓↓,A -aDO2↑:换气功能障

PaO2/FiO2↓↓,A -aDO2

→:通气功能障碍 ● 呼吸指数(RI ):A-aDO2/PaO2

● 意义:评价呼吸功能、氧交换的重要指标,

● 呼吸频率:

新生儿 40 bpm1岁,儿童 25 bpm 8岁儿童 18 bpm,正常成人 10~18bpm ● 呼吸幅度:浅快呼吸 深大呼吸

● 浅快呼吸指数(RSBI )=f (/min)/VT(L )

f/VT

·Kussmaul 呼吸:见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Biot 呼吸:间停呼吸,多数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中枢衰竭病人。

·Cheyne-Strokes 呼吸:呼吸呈潮水涨落样,潮式呼吸,多见于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病人。 ● 呼吸气味的改变:

·恶臭味:常见于支扩、肺脓肿患者 ·肝臭味:肝性脑病的病人 ·氨味:尿毒症的病人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大蒜味:见于农业中毒患者 ● 呼吸方式观察

·男性及儿童呼吸方式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和上腹部活动较明显,形成腹式呼吸。 ·女性呼吸以肋间肌运动较为重要,形成所谓胸式呼吸。

·实际上这两种呼吸单独存在的机会少。 ● 呼吸音的监测:呼吸音强度、音调、时相、

性质改变。 ● 呼吸状态的观察

上呼吸道梗阻:三凹征---吸气相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 评价ARDS 的程度,

比A-aDO2更能准确发现ARDS

● 参考范围:RI

■ 呼吸运动的监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

呼吸节律,呼吸方式

下呼吸道梗阻:呼出气流不畅,呼气用力,呼气时间延长。

● PIP-Pplat=Flow×Resistance 用于克服气道阻力 ■气道峰压增加的临床意义:

● 不伴有平台压的增加

用于克服气道阻力 反应气道问题

● 伴有平台压的增加

肺实质或间质问题 肺含气状态变化

Ppeak

Pplat

● 机械通气时患者吸气相最大的气道压力 ● 气道峰压是设置压力报警限的根据

实际气道峰压之上5~10cmH2O 以不高于45cmH2O 为宜

● 正常值9~16cmH2O ● >40cmH2O 易致气压伤

● 吸气末肺泡内压 ● 与肺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

● 正常值5~13cmH2O ,限制平台压不超过

35cmH2O

● 避免肺泡早期闭合、增加FRC ,提高血氧水

● 过高:影响心输出量 发生气胸的危险↑↑

● PIP=Flow

×

平均气道压(Pmean )

● 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

● 平均气道压的升高可能是PEEP 增大或气道

阻力增加的结果

● 平均气道压对通气及氧合水平有利,但对血

液动力学效果不利。

● 低于7cmH2O 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第一步:消除自主呼吸。第二步:定容通气,流速恒定。 第三步:应用吸气屏气,待压力平稳后。 第四步:读取相关数值(PIP ,Pplat ,F )

气道阻力

● 气道阻力(RAW ):气流在气道内流动时气

体分子间及气体与气道内壁间发生摩擦所造成的阻力。为气道压力差与气流流量的比值。

意义:直接反应气道的阻塞情况。

● 机械通气时的Raw =患者Raw +呼吸机管路

阻力+气管导管阻力

● 呼吸机直接监测或(PIP -Pplat )/气流流量 ● 正常值:

2~3cmH2O ·L -1·s -1 ● 层流

Resistance+Flow/Compliance+PEEP or PEEPi

气道峰压用于克服气道阻力+弹性阻力+PEEP

● Pplat=Flow/Compliance+PEEP or PEEPi 平台压克服弹性阻力和PEEP

● 阻力来源于气体之间的相互摩擦 ● Raw =8ηl/(πr4)

● 湍流

● 阻力来源于气体之间以及气体与气

道壁之间的相互摩擦 ● Raw =vl*摩擦因子/4π2r5

● 肺顺应性(C ):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

容积改变,C =ΔV/ΔP ,具有容积依赖性。正常值100ml /cmH2O ● 意义:

ARDS 或肺水肿时CT <10~30ml/cmH2O,

此项监测用于ARDS ,因其主要为肺泡萎陷,肺顺应性下降,而导致的低氧血症。 指导PEEP 的设定。 ■气道阻力对峰压的影响

■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的原因

● 肺实质改变

ARDS, 肺实变, 肺水肿, 纤维化,

● 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

ARDS, 肺泡肺水肿, 肺不张, 误吸

● 肺容量减少

气胸, 胸腔积液,膈肌抬高,肥胖,

脊柱侧弯或其他胸壁畸形

■肺顺应性对峰压的影响

最大吸气压(MIP )和最大呼气压(MEP ):

反映全部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功能。

MIP 监测有助于评价吸气肌功能和指导撤机,绝对值↓:可见于神经肌肉疾病和COPD ,<20cmH2O 需机械通气;已机械通气者<30cmH2O 很难撤机。 MEP 监测有助于评价呼气肌功能及咳嗽、排痰能力

PIP

Increased P TA 最大跨膈压(Pdimax ):

) 吸气相腹内压与胸内压的差值,用于评价膈肌

P P

收缩功能。正常值为90~215cmH2O 。

● ↓:膈肌疲劳

■导致气道阻力增加的因素

● 与气道有关:

分泌物过多 — 分泌物潴留 粘膜水肿(哮喘, 气管炎, 肺水肿) 肺气肿(气道压迫) 异物 肿瘤所致狭窄

● 与人工气道有关:如气管插管过深;气管导

管内径过小或接头过细过长等。


相关文章

  •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教案
  • (共9页.第1页) 课程名称:麻醉设备学 课程内容:第三章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第八章 医学气体监测 教师姓名:李波 职称:主治医师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时- 时 授课对象:麻醉专业 2007级 麻醉班(硕 本√ 专科)教材版本:麻醉设备 ...查看


  • 2015年卫生系列重症医学专业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 2015年卫生系列重症医学专业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 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题型:单项选择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多选题.案析分析题:试题量:3856道. 全国:山东.广东.安徽.内 ...查看


  • 第8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 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 重症监测治疗室(ICU ):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危重病 例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和积极治疗的专业单位. (综合性和专科性 ICU ) 建立ICU 的宗旨:是对可能受益的病人提供高水准的医疗 ...查看


  •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
  •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 ...查看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常规
  • 第一节 ICU危重病人系统监护常规 一.心血管功能的监护常规 [监测指标] 1.脉率.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2.心功能级别. 3.动态心电监护 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肌损害.心肌梗塞. 4.有条件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右心房压( ...查看


  • 镇静镇痛操作规范
  • 镇静镇痛操作规范 一.镇静镇痛目的和意义 在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应尽量明确使患者产生疼痛及焦虑躁动等症状的原因,尽可能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环境.心理.物理疗法等)祛除或减轻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消除或减轻病人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 ...查看


  • 智能仪器仪表便携式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仪
  • 便携式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仪 摘 要:介绍了一种基于胸腹运动检测法,应用压电薄膜式传感器设计的新型便携式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仪,为睡眠呼吸暂停的普及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易手段.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传感器:便携式:监测仪:压电薄膜 Abstract: ...查看


  • 急性创伤的救治流程与规范
  • 急性创伤的救治流程与规范 (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 ...查看


  • 心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Microsoft Word 文档
  • 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目录 一.动脉导管未闭术后病人的护理 二.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三.法洛四联症病人的护理 四.房间隔缺损术后病人的护理 五.风湿性心脏病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 六.冠心病外科术后病人的护理 七.室间隔缺损术后病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