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棱镜干涉

双棱镜干涉

实验目的

(1) 观察双棱镜干涉现象,测量钠光的波长。 (2) 学习和巩固光路的同轴调整。 实验方法原理

双棱镜干涉实验与双缝实验、双面镜实验等一样,都为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起过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测量光波 波长的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双棱镜干涉是光的分波阵面干涉现象,由 S 发出的单色光经双棱镜折射后分成两列,相当 于从两个虚光源 S和 S射出的两束相干光。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域内产生干涉,在该区域内放置的测微目镜中可以观察 dd

λ =∆x 其中 d 为两 到干涉条纹。根据光的干涉理论能够得出相邻两明(暗)条纹间的距离为 ∆x = λ ,即可有

1

2

D

D

个虚光源的距离,用共轭法来测,即 d = ;离距的镜目微

dd;D 为虚光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在该实验中我们测的是狭缝到测 。量测镜目微∆测 x由,小很

1

2

实验步骤

(1) 仪器调节 ① 粗调

将缝的位置放好,调至坚直,根据缝的位置来调节其他元件的左右和高低位置,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 ② 细调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用共轭法进行调节。使得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四倍焦距,这样通过移动透镜能够在 测微目镜处找到两次成像。首先将双棱镜拿掉,此时狭缝为物,将放大像缩小像中心调至等高,然后使测微目镜能够接

收到两次成像,最后放入双棱镜,调双棱镜的左右位置,使得两虚光源成像亮度相同,则细调完成。各元件中心基本达

到同轴。

(2) 观察调节干涉条纹

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视场不可太亮,缝不可太宽,同时双棱镜棱脊与狭缝应严格平行。取下透镜,为方便调节可

先将测微目镜移至近处,待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后再将测微目镜移到满足大于透镜四倍焦距的位置。

(3) 随着 D 的增加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 (4) 测量

① 测量条纹间距 ∆x

② 用共轭法测量两虚光源 S和 S的距离 d

1

2

③ 测量狭缝到测微目镜叉丝的距离 D 数据处理

次数 1

2 3 4 5 6

测 ∆x 数据记录

条纹位置

被测条纹数

起始位置 a 终了位置 a′ 8.095 3.575 10 3.554 8.030 3.550 8.184 3.593

8.035 3.573 8.100 3.680 8.080

10 10 10 10 10

mm

|a-a′| 4.520 4.481 4.457 4.550 4.504 4.487

mm

∆x

0.4520 0.4481 0.4457 0.4550 0.4504 0.4487

= 0.44998mm

次数 1

2 3 4 5 6

测 d 数据记录

放大像间距 d

缩小像间距 d

2

|a-a′|

2

2

aa′

1

1|a-a′|

1

1aa′

2

2

7.560 5.771 7.538 5.755 7.520 5.735

2

5.774 7.561 5.766 7.549 5.753 7.515

1.786 1.790 1.772 1.794 1.767 1.780

7.357 6.933 7.381 6.910 7.355 6.951

6.965 7.360 6.968 7.330 6.940 7.360

mm

0.410 0.428 0.413 0.420 0.415 0.409

d= 1.7915mm; d= 0.4158mm

1

测 D 数据记录

狭缝位置 b 1 (1)

A

测微目镜差丝位置 b′ 660

B

D=|b-b′| 659

∆x 的不确定度

u( ) = 0.001329mm; u ( ) =

3

= 0.005770mm;

u

( )

=

1

2

2

u( x) + u

A

2

B

x 0.005921mm。 ( ) =

A

(2) 求 d与 d的不确定度

u( ) = 0.004288mm; u( )

AB

B

= 0.002915mm; B

u( ) = u( ) = u

仪=0.005770mm;

3

( )

A

() + u =

1

= u(d) + u

1

u( ) = A

2

B

d

2

B

0.01003mm;

( ) + ( )

2

B

2

(3) 求 D

u( ) = 1mm。

(4)

2

c

2

2

( ) ⎞ ⎛ ( ) ⎞ ⎛ ( ) ⎞ uλ = ⎛uuu× −4 mm;

⎟ + ⎟ + ⎟ = ( )

⎜ ∆x ⎠ ⎜ d ⎠ ⎜ D ⎠ 4.128 10 λ

⎝ ⎝ 2 ⎝ 2 2

其中 ⎜ ⎛ u( ) ⎞ 1 ⎟⎛ = u( ) ⎞

⎜⎜

+⎟⎟

1 ⎛ u( ) ⎞ ×

⎝ d ⎠ 4 ⎝ d ⎠ 4 ⎝ d ⎠

1

2

−5

⎜⎜

=

⎟⎟

1.374 10

mm。

(5) 测量结果

d

-4

由 λ = 求得

λ = 5.87731×10 mm。

D

( )

c

7

U = 2u( )结果表达式为

c

= 2.427 ×10−

λ = λ + U = (5.877 ±

2

mm;包含因子 k = 2 时, λ 的扩展不确定度

×

0.005) 10

−4

mm。

2.

1. 宽度。

测量前仪器调节应达到什么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出清晰的干涉条纹?

答:共轴,狭逢和棱背平行与测微目镜共轴,并适当调节狭逢的 2. 本实验如何测得两虚光源的距离 d?还有其他办法吗? 答:d=(d*d)或利用波长λ已知的激光作光源,则 d=(D/Δx)λ

1/2

1

2

3. 狭缝与测微目镜的距离及与双棱镜的距离改变时,条纹的间距和 数量有何变化?

答:狭缝和测微目镜的距离越近,条纹的间距越窄,数量不变,狭缝 和双棱镜的距离越近,条纹间距越宽,数量越小。

4 . 在同一图内画出相距为 d 虚光源的 S和 S所成的像 d和

1

2

1

d的光路图。

2

双棱镜干涉

实验目的

(1) 观察双棱镜干涉现象,测量钠光的波长。 (2) 学习和巩固光路的同轴调整。 实验方法原理

双棱镜干涉实验与双缝实验、双面镜实验等一样,都为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起过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测量光波 波长的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双棱镜干涉是光的分波阵面干涉现象,由 S 发出的单色光经双棱镜折射后分成两列,相当 于从两个虚光源 S和 S射出的两束相干光。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域内产生干涉,在该区域内放置的测微目镜中可以观察 dd

λ =∆x 其中 d 为两 到干涉条纹。根据光的干涉理论能够得出相邻两明(暗)条纹间的距离为 ∆x = λ ,即可有

1

2

D

D

个虚光源的距离,用共轭法来测,即 d = ;离距的镜目微

dd;D 为虚光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在该实验中我们测的是狭缝到测 。量测镜目微∆测 x由,小很

1

2

实验步骤

(1) 仪器调节 ① 粗调

将缝的位置放好,调至坚直,根据缝的位置来调节其他元件的左右和高低位置,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 ② 细调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用共轭法进行调节。使得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四倍焦距,这样通过移动透镜能够在 测微目镜处找到两次成像。首先将双棱镜拿掉,此时狭缝为物,将放大像缩小像中心调至等高,然后使测微目镜能够接

收到两次成像,最后放入双棱镜,调双棱镜的左右位置,使得两虚光源成像亮度相同,则细调完成。各元件中心基本达

到同轴。

(2) 观察调节干涉条纹

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视场不可太亮,缝不可太宽,同时双棱镜棱脊与狭缝应严格平行。取下透镜,为方便调节可

先将测微目镜移至近处,待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后再将测微目镜移到满足大于透镜四倍焦距的位置。

(3) 随着 D 的增加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 (4) 测量

① 测量条纹间距 ∆x

② 用共轭法测量两虚光源 S和 S的距离 d

1

2

③ 测量狭缝到测微目镜叉丝的距离 D 数据处理

次数 1

2 3 4 5 6

测 ∆x 数据记录

条纹位置

被测条纹数

起始位置 a 终了位置 a′ 8.095 3.575 10 3.554 8.030 3.550 8.184 3.593

8.035 3.573 8.100 3.680 8.080

10 10 10 10 10

mm

|a-a′| 4.520 4.481 4.457 4.550 4.504 4.487

mm

∆x

0.4520 0.4481 0.4457 0.4550 0.4504 0.4487

= 0.44998mm

次数 1

2 3 4 5 6

测 d 数据记录

放大像间距 d

缩小像间距 d

2

|a-a′|

2

2

aa′

1

1|a-a′|

1

1aa′

2

2

7.560 5.771 7.538 5.755 7.520 5.735

2

5.774 7.561 5.766 7.549 5.753 7.515

1.786 1.790 1.772 1.794 1.767 1.780

7.357 6.933 7.381 6.910 7.355 6.951

6.965 7.360 6.968 7.330 6.940 7.360

mm

0.410 0.428 0.413 0.420 0.415 0.409

d= 1.7915mm; d= 0.4158mm

1

测 D 数据记录

狭缝位置 b 1 (1)

A

测微目镜差丝位置 b′ 660

B

D=|b-b′| 659

∆x 的不确定度

u( ) = 0.001329mm; u ( ) =

3

= 0.005770mm;

u

( )

=

1

2

2

u( x) + u

A

2

B

x 0.005921mm。 ( ) =

A

(2) 求 d与 d的不确定度

u( ) = 0.004288mm; u( )

AB

B

= 0.002915mm; B

u( ) = u( ) = u

仪=0.005770mm;

3

( )

A

() + u =

1

= u(d) + u

1

u( ) = A

2

B

d

2

B

0.01003mm;

( ) + ( )

2

B

2

(3) 求 D

u( ) = 1mm。

(4)

2

c

2

2

( ) ⎞ ⎛ ( ) ⎞ ⎛ ( ) ⎞ uλ = ⎛uuu× −4 mm;

⎟ + ⎟ + ⎟ = ( )

⎜ ∆x ⎠ ⎜ d ⎠ ⎜ D ⎠ 4.128 10 λ

⎝ ⎝ 2 ⎝ 2 2

其中 ⎜ ⎛ u( ) ⎞ 1 ⎟⎛ = u( ) ⎞

⎜⎜

+⎟⎟

1 ⎛ u( ) ⎞ ×

⎝ d ⎠ 4 ⎝ d ⎠ 4 ⎝ d ⎠

1

2

−5

⎜⎜

=

⎟⎟

1.374 10

mm。

(5) 测量结果

d

-4

由 λ = 求得

λ = 5.87731×10 mm。

D

( )

c

7

U = 2u( )结果表达式为

c

= 2.427 ×10−

λ = λ + U = (5.877 ±

2

mm;包含因子 k = 2 时, λ 的扩展不确定度

×

0.005) 10

−4

mm。

2.

1. 宽度。

测量前仪器调节应达到什么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出清晰的干涉条纹?

答:共轴,狭逢和棱背平行与测微目镜共轴,并适当调节狭逢的 2. 本实验如何测得两虚光源的距离 d?还有其他办法吗? 答:d=(d*d)或利用波长λ已知的激光作光源,则 d=(D/Δx)λ

1/2

1

2

3. 狭缝与测微目镜的距离及与双棱镜的距离改变时,条纹的间距和 数量有何变化?

答:狭缝和测微目镜的距离越近,条纹的间距越窄,数量不变,狭缝 和双棱镜的距离越近,条纹间距越宽,数量越小。

4 . 在同一图内画出相距为 d 虚光源的 S和 S所成的像 d和

1

2

1

d的光路图。

2


相关文章

  • 基于分光同步移相的干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SooPAT 基于分光同步移相的干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申请号:[1**********]6.7 申请日:2012-09-29 申请(专利权)人 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哈 ...查看


  • 实验六双棱镜干涉测波长
  • 实验六 用双棱镜测定光波长 光的干涉是普遍的光学现象之一,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实验依据.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和位相差恒定的光在空间相交区域光强将会发生相互加强或减弱现象,即光的干涉现象.光的波长虽然很短(4×10-7-8×10-7m之间 ...查看


  • 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
  • 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光路的等高共轴技术: 2.观察和描述双棱镜干涉现象及特点,体会如何保证实验条件: 3.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 二.实验仪器 钠光灯.光具座.可调单缝狭缝.菲涅耳双棱镜,测微目镜.凸透镜. 三.实 ...查看


  • 利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
  • 利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分割波前实现双光束干涉的方法; 2. 观察光场空间相干性; 3.用菲涅耳双棱镜测量钠光光波波长. [仪器及用具] 钠光灯.双棱镜.光具座.凸透镜.测微目镜.单缝.辅助棒. [实验原理] 一般 ...查看


  • 光干涉甲烷测定器的原理及修护[1]
  • 光干涉甲烷测定器的原理及修护 王茂光 陈明静 鹿祥瑞 (新泰市计量测试所 山东 泰安 271200) 摘 要: 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是我国煤矿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携带式甲烷测定器,它是利用几何光学基本原理研制的仪器.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最早使用要 ...查看


  • 微分干涉原理
  • 微分干涉原理 在材料显微分析如何使用微分干涉相衬法微分干涉相衬法(DIC)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分析检验方法,具有对金相样品的制备要求较低,所观察到的样品各组成相间的相对层次关系突出,呈明显的浮雕状,对颗粒.裂纹.孔洞以及凸起等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查看


  • 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 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用平面透射光栅得到日光灯白光的夫朗和费衍射条纹,其中可以清晰的得到汞光谱中的绿线(λ=546.07nm ),钠光谱中的二黄线(λD 1=589.592nm ,.λD 2=588.995nm )若d 为光栅常数,θ为衍 ...查看


  • 两种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的比较
  • 2002年]2月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Dec.2002第23卷第6期Jo岍lal0fJia蟛iIm6tu钯0fEducaIjon(Natu瑚sci棚ces)vol23No.6 两种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的比较 陈罡,易洪刚 (江西教育学院 ...查看


  • 高中物理模块四 光学.doc
  • 高三物理模块四 光学 [知识网络] 规律:沿直线传播 同一均匀介质中 本影和半影 在两种介质的界面 光 学 小孔成像 第一节 光的传播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 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I )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