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化学

伴你学P67T4欲使0.1mol·L 的NaHCO 3溶液中c (H) 、c (CO3) 、c (HCO3) 都减少,其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答案 D

解析 碳酸氢盐的性质及有关离子间的反应为本题主要考查点。CO 2与NaHCO 3不反应,三种离

-+子皆不会减小;加入NaOH 固体后,发生反应HCO +OH ===CO+H 2O ,c (H) 、c (HCO) 减

+小,而c (CO) 增大;通入HCl 气体时,因发生反应HCO +H ===CO2↑+H 2O 而使溶液呈弱

+-2+酸性,与原NaHCO 3溶液相比c (H) 增大;加入石灰水时,发生反应:HCO +OH +Ca ===CaCO3↓

+H 2O 而使溶液中三种离子浓度均减小。

伴你学P69变式练习2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5-1A: pH=5的H 2S 溶液中,c(H)=c(HS-)= 1×10mol·L

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 pH=2的H 2C 2O 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04)

+D: pH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 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D 项,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弱酸盐对应酸的酸性越弱,-1+2--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相同pH 时,溶液的浓度顺序为①>②>③,钠盐完全电离,所以c +(Na) 浓度关系为①>②>③,故D 项正确;

A 项,H 2S 是二元弱酸,,,,根据pH=5

可以计算出,故A 项错误;

B 项,一水合氨是弱碱,加水稀释可以促进弱碱电离,所以稀释10倍后,pH 变化小于1,所以,故B 项错误;

C 项,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后,最终溶液中阳离子只有和,阴离子有、

、,根据溶液电中性特点,有,故C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

伴你学P69T6 下列比较中, 正确的是( )

A 、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 比HCN 易电离, 则NaF 溶液的PH 比NaCN 溶液大

-1-1+-+-+B 、0.2mol.L NH 4CL 和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NH4]>[CL]>[Na]>[OH]>[H]

++2---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 和NaHS 混合溶液中: [Na]+[H]=[S]+[HS]+[OH]

+D 、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NH 4AL(SO4) 2, ②NH 4CL, ③CH 3COONH 4, ④NH 3.H 2O; [NH4]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①﹥②﹥③﹥④

40分钟课时作业

-1-1+P132T11 将0.2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Na]

->[A],则(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

--1+(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_____0.2 mol·LH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P132T10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H 、NH 4和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l]>[NH4]>[H]>[OH] ②[Cl]>[NH4]>[OH]>[H]

+--+-++-③[NH4]>[Cl]>[OH]>[H] ④[Cl]>[H]>[NH4]>[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HCl]_________[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H]与碱

-中[O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4Cl①(2)NH 3和NH 4ClNH 4Cl 和HCl (3)小于大于

(1)只能是NH 4Cl 溶液,其水解后,溶液显酸性。

+-++(2)③由于溶液呈碱性,且NH 4多于Cl ,说明有NH 3·H2O ;④H多于NH 4,说明溶有过量的

盐酸。

(3)若盐酸与氨水浓度相同,则最终为NH 4Cl 溶液,呈酸性,现溶液呈中性,故盐酸浓度较

+-小。若c 酸(H )=c碱(OH) (此时,pH 之和为14),则混合后呈碱性,现呈中性,开始时c 酸

+-(H )>c 碱(OH )。

P131T9 在0.5mol.L 的NaHSO 3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试回答下列问题:

+-+-2-(2)溶液中Na 、HSO 3、H 、OH 、SO 3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在Na 2SO 3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 2溶液, 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及简要文字说明) .

+P131T8 在25℃时,NH 4浓度相等的NH 4Cl 、CH 3COONH 4、NH 4HSO 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

-1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b 、c (单位为mol ·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a >b

答案C

解析 -1-++-

CH 3COONH 4溶液中,CH 3COO 和NH 4互相促进水解,也就是发生了双水解;NH 4HSO 4溶液中,H +抑制了NH 4+的水解。

-1-1P131T5 把0.02 mol.L CH3COOH 溶液和0.01 mol.L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

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OO ]>[Na] B.[CH3COOH]>[CH3COO ]

+---1 C .2[H]=[CH3COO ]-[CH3COOH] D.[CH3COOH]+[CH3COO ]=0.02 mol.L

答案A

解析

溶液混合后,二者反应,但CH 3COOH 过量,故为CH 3COONa 和CH 3COOH 的混合体系。CH 3COOH 和

-+-CH 3COO 相互抑制,但以CH 3COOH 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由电荷守恒c (N++---+a ) +c (H) =c (CH3COO ) +c (OH) ,则有c (CH3COO ) >c (Na) ,CH 3COOH 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水解程度,B 不正确;对于C 项:由于存在c (H) +c (Na) =c (OH) +c (CH3COO ) 的电荷守恒

+-+①和2c (Na) =c (CH3COO ) +c (CH3COOH) 的物料守恒②,联立①②两式可得:2c (H) =c (CH3CO —+

O ) -c (CH3COOH) +2c (OH) ,所以C 错;D 项看似是物料守恒,但溶液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

-则c (CH3COOH) +c (CH3COO ) =0.01 mol/L,D 错误。

--

P130T15 已知H 2O 2、KMnO 4、NaClO 、K 2Cr 2O 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 2+、Fe 2+、Fe 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 分别为6.4、6.4、3.7。现有含FeCl x 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 2O) ,为制取纯净的CuCl 2·2H 2O ,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 是__________。(选填下面的序号)

A.K 2Cr 2O 7 B.NaClO C.H2O 2 D.KMnO4

(2)物质Y 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是否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4)除去F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 2·2H 2O 晶体?_________。应如何操作______ __。 P130T14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 值升高的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HCO 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乙同学认为,溶液pH 升高的原因是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了Na 2CO 3,并推断Na 2CO 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 3, 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为什么? 能不能选用Ba(OH)2溶液?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常温下,在测得PH 都等于9的NaOH 溶液和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浓度分别为a

mol /L和b mol /L,则a 与b 的比值= 。 -

分析

甲: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且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 值也不变;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加热溶液时溶液的温度达不到该温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甲: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 3-+H2O 水解H 2CO 3+OH -;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所以碳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导致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CO 3-+H2O 水解H 2CO 3+OH-;大于;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Na 2CO 3+BaCl2=BaCO3↓+2NaCl,向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都生成白色沉淀,向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都不产生明显现象,故选B .

故答案为:乙;B ;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 值也不变,由此证明甲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等于;甲;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常压下加热NaHCO 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判断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乙.

点评

本题碳酸氢钠考查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常压下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区别,加热固体时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但加热碳酸氢钠溶液时,碳酸氢钠不分解. P130T13 (1)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自来水厂常用Cl 2和FeSO 4·7H 2O 对水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简述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以下事实:

①改进碱性土壤用石膏。

②盛NH 4F 试剂要用塑料瓶而不能用玻璃瓶。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P129T11 已知K 2-++

2HPO 4溶液呈碱性,即HPO 4结合H 的能力大于其电离产生H 的能力。溶液中

存在如下平衡HPO 2-PO 3-++

4+H2O 4+H3O ,下列操作能使该溶液中[H3O ]增大的是( )

A: 加水 B: 加热 C: 加消石灰 D: 加K 2HPO 4固体

P129T9在一定条件下,Na --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2-

3+H2O HCO 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B.通入CO 2,溶液pH 增大

C .加入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升高温度,不变

答案A

P129T6 向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 +-

3COONa 晶体, 测得[Na]与[CH3COO ]几乎相等, 则原溶液可

能是( )

A. HCl 溶液 B. NaOH 溶液 C. KCl 溶液 D. KOH 溶液

答案D

解:A、HCl 溶液溶入CH +COO -

3COONa 晶体, 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 [Na]与[CH3]一定不相等, 故

A 错误;

B 、NaOH 溶液溶入CH +

3COONa 晶体, 清液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 但增大了钠离子浓度, [Na]

与[CH-

3COO ]一定不相等, 故B 错误;

C 、KCl 溶液溶入CH +-

3COONa 晶体, 醋酸根离子水解, 离子浓度为[Na]>[CH3COO ],故C 错误;

D 、KOH 溶液溶入CH , 使离子浓度为[Na+

3COONa 晶体, 氢氧根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CH3COO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

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 晶体, 测得[Na+]与[CH-

3COONa 3COO ]几乎相等, 说明溶液中离子抑制醋

酸根离子水解;

P129T5 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有N 、P 、K 的三种化肥,给定下列化肥:①K 2CO 3、 ②KCl 、③Ca(H2PO 4) 2、④(NH4) 2SO 4、⑤NH 3·H2O ,其中最合理的组合方式是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含P 元素的化肥只有Ca(H2PO 4) 2,Ca(H2PO 4) 2的溶液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的K 2CO 3与NH 3·H2O 混合施用。

P129T4 下列哪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

A. B. C. D. 答案BD

解:、、、与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 、、、[AL(OH)4]

--、[AL(OH)4]、

共存, 故A 错误

; 、以B 选项是正确的

; 、错误

; 、、、之间不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能够共存,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都与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故C 、、、之间不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 所所以BD 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

、、、与发生双水解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B. 五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C. 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反应;

D. 四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P129T1 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 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 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答案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在反应中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解答.

解:A .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A 错误;B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其水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B 错误;C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该过程是利用了物质的强氧化性,故C 正确;D .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生活中常常利用物质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纯碱除油污、食醋清洗水垢的反应中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伴你学P67T4欲使0.1mol·L 的NaHCO 3溶液中c (H) 、c (CO3) 、c (HCO3) 都减少,其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答案 D

解析 碳酸氢盐的性质及有关离子间的反应为本题主要考查点。CO 2与NaHCO 3不反应,三种离

-+子皆不会减小;加入NaOH 固体后,发生反应HCO +OH ===CO+H 2O ,c (H) 、c (HCO) 减

+小,而c (CO) 增大;通入HCl 气体时,因发生反应HCO +H ===CO2↑+H 2O 而使溶液呈弱

+-2+酸性,与原NaHCO 3溶液相比c (H) 增大;加入石灰水时,发生反应:HCO +OH +Ca ===CaCO3↓

+H 2O 而使溶液中三种离子浓度均减小。

伴你学P69变式练习2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5-1A: pH=5的H 2S 溶液中,c(H)=c(HS-)= 1×10mol·L

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 pH=2的H 2C 2O 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04)

+D: pH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 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D 项,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弱酸盐对应酸的酸性越弱,-1+2--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相同pH 时,溶液的浓度顺序为①>②>③,钠盐完全电离,所以c +(Na) 浓度关系为①>②>③,故D 项正确;

A 项,H 2S 是二元弱酸,,,,根据pH=5

可以计算出,故A 项错误;

B 项,一水合氨是弱碱,加水稀释可以促进弱碱电离,所以稀释10倍后,pH 变化小于1,所以,故B 项错误;

C 项,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后,最终溶液中阳离子只有和,阴离子有、

、,根据溶液电中性特点,有,故C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

伴你学P69T6 下列比较中, 正确的是( )

A 、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 比HCN 易电离, 则NaF 溶液的PH 比NaCN 溶液大

-1-1+-+-+B 、0.2mol.L NH 4CL 和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NH4]>[CL]>[Na]>[OH]>[H]

++2---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 和NaHS 混合溶液中: [Na]+[H]=[S]+[HS]+[OH]

+D 、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NH 4AL(SO4) 2, ②NH 4CL, ③CH 3COONH 4, ④NH 3.H 2O; [NH4]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①﹥②﹥③﹥④

40分钟课时作业

-1-1+P132T11 将0.2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Na]

->[A],则(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

--1+(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_____0.2 mol·LH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P132T10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H 、NH 4和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l]>[NH4]>[H]>[OH] ②[Cl]>[NH4]>[OH]>[H]

+--+-++-③[NH4]>[Cl]>[OH]>[H] ④[Cl]>[H]>[NH4]>[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HCl]_________[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H]与碱

-中[O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4Cl①(2)NH 3和NH 4ClNH 4Cl 和HCl (3)小于大于

(1)只能是NH 4Cl 溶液,其水解后,溶液显酸性。

+-++(2)③由于溶液呈碱性,且NH 4多于Cl ,说明有NH 3·H2O ;④H多于NH 4,说明溶有过量的

盐酸。

(3)若盐酸与氨水浓度相同,则最终为NH 4Cl 溶液,呈酸性,现溶液呈中性,故盐酸浓度较

+-小。若c 酸(H )=c碱(OH) (此时,pH 之和为14),则混合后呈碱性,现呈中性,开始时c 酸

+-(H )>c 碱(OH )。

P131T9 在0.5mol.L 的NaHSO 3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试回答下列问题:

+-+-2-(2)溶液中Na 、HSO 3、H 、OH 、SO 3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在Na 2SO 3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 2溶液, 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及简要文字说明) .

+P131T8 在25℃时,NH 4浓度相等的NH 4Cl 、CH 3COONH 4、NH 4HSO 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

-1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b 、c (单位为mol ·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a >b

答案C

解析 -1-++-

CH 3COONH 4溶液中,CH 3COO 和NH 4互相促进水解,也就是发生了双水解;NH 4HSO 4溶液中,H +抑制了NH 4+的水解。

-1-1P131T5 把0.02 mol.L CH3COOH 溶液和0.01 mol.L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

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OO ]>[Na] B.[CH3COOH]>[CH3COO ]

+---1 C .2[H]=[CH3COO ]-[CH3COOH] D.[CH3COOH]+[CH3COO ]=0.02 mol.L

答案A

解析

溶液混合后,二者反应,但CH 3COOH 过量,故为CH 3COONa 和CH 3COOH 的混合体系。CH 3COOH 和

-+-CH 3COO 相互抑制,但以CH 3COOH 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由电荷守恒c (N++---+a ) +c (H) =c (CH3COO ) +c (OH) ,则有c (CH3COO ) >c (Na) ,CH 3COOH 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水解程度,B 不正确;对于C 项:由于存在c (H) +c (Na) =c (OH) +c (CH3COO ) 的电荷守恒

+-+①和2c (Na) =c (CH3COO ) +c (CH3COOH) 的物料守恒②,联立①②两式可得:2c (H) =c (CH3CO —+

O ) -c (CH3COOH) +2c (OH) ,所以C 错;D 项看似是物料守恒,但溶液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

-则c (CH3COOH) +c (CH3COO ) =0.01 mol/L,D 错误。

--

P130T15 已知H 2O 2、KMnO 4、NaClO 、K 2Cr 2O 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 2+、Fe 2+、Fe 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 分别为6.4、6.4、3.7。现有含FeCl x 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 2O) ,为制取纯净的CuCl 2·2H 2O ,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 是__________。(选填下面的序号)

A.K 2Cr 2O 7 B.NaClO C.H2O 2 D.KMnO4

(2)物质Y 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是否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4)除去F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 2·2H 2O 晶体?_________。应如何操作______ __。 P130T14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 值升高的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HCO 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乙同学认为,溶液pH 升高的原因是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了Na 2CO 3,并推断Na 2CO 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 3, 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为什么? 能不能选用Ba(OH)2溶液?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常温下,在测得PH 都等于9的NaOH 溶液和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浓度分别为a

mol /L和b mol /L,则a 与b 的比值= 。 -

分析

甲: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且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 值也不变;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加热溶液时溶液的温度达不到该温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甲: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 3-+H2O 水解H 2CO 3+OH -;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所以碳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导致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CO 3-+H2O 水解H 2CO 3+OH-;大于;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Na 2CO 3+BaCl2=BaCO3↓+2NaCl,向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都生成白色沉淀,向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都不产生明显现象,故选B .

故答案为:乙;B ;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 值也不变,由此证明甲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等于;甲;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常压下加热NaHCO 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判断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乙.

点评

本题碳酸氢钠考查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常压下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区别,加热固体时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但加热碳酸氢钠溶液时,碳酸氢钠不分解. P130T13 (1)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自来水厂常用Cl 2和FeSO 4·7H 2O 对水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简述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以下事实:

①改进碱性土壤用石膏。

②盛NH 4F 试剂要用塑料瓶而不能用玻璃瓶。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P129T11 已知K 2-++

2HPO 4溶液呈碱性,即HPO 4结合H 的能力大于其电离产生H 的能力。溶液中

存在如下平衡HPO 2-PO 3-++

4+H2O 4+H3O ,下列操作能使该溶液中[H3O ]增大的是( )

A: 加水 B: 加热 C: 加消石灰 D: 加K 2HPO 4固体

P129T9在一定条件下,Na --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2-

3+H2O HCO 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上述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B.通入CO 2,溶液pH 增大

C .加入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升高温度,不变

答案A

P129T6 向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 +-

3COONa 晶体, 测得[Na]与[CH3COO ]几乎相等, 则原溶液可

能是( )

A. HCl 溶液 B. NaOH 溶液 C. KCl 溶液 D. KOH 溶液

答案D

解:A、HCl 溶液溶入CH +COO -

3COONa 晶体, 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 [Na]与[CH3]一定不相等, 故

A 错误;

B 、NaOH 溶液溶入CH +

3COONa 晶体, 清液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 但增大了钠离子浓度, [Na]

与[CH-

3COO ]一定不相等, 故B 错误;

C 、KCl 溶液溶入CH +-

3COONa 晶体, 醋酸根离子水解, 离子浓度为[Na]>[CH3COO ],故C 错误;

D 、KOH 溶液溶入CH , 使离子浓度为[Na+

3COONa 晶体, 氢氧根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CH3COO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

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 晶体, 测得[Na+]与[CH-

3COONa 3COO ]几乎相等, 说明溶液中离子抑制醋

酸根离子水解;

P129T5 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有N 、P 、K 的三种化肥,给定下列化肥:①K 2CO 3、 ②KCl 、③Ca(H2PO 4) 2、④(NH4) 2SO 4、⑤NH 3·H2O ,其中最合理的组合方式是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含P 元素的化肥只有Ca(H2PO 4) 2,Ca(H2PO 4) 2的溶液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的K 2CO 3与NH 3·H2O 混合施用。

P129T4 下列哪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

A. B. C. D. 答案BD

解:、、、与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 、、、[AL(OH)4]

--、[AL(OH)4]、

共存, 故A 错误

; 、以B 选项是正确的

; 、错误

; 、、、之间不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能够共存,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都与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故C 、、、之间不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 所所以BD 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

、、、与发生双水解反应, 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B. 五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C. 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反应;

D. 四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P129T1 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 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 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答案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在反应中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解答.

解:A .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A 错误;B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其水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B 错误;C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该过程是利用了物质的强氧化性,故C 正确;D .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生活中常常利用物质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纯碱除油污、食醋清洗水垢的反应中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文章

  • 苏教版 化学 选修1-6
  • 杂化轨道flash动画.swf 苏教版化学选修5<乙酸 羧酸>ppt课件.ppt 苏教版化学选修5<乙酸>ppt课件.ppt 苏教版化学选修5<乙酸>ppt课件1.ppt 苏教版化学选修5<乙酸&g ...查看


  • 所有化学专业的电子书
  • 物理化学 1.高等物理化学.pdf 2.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pdf 3.物理化学(第二版)(上册).djvu 4.物理化学(第二版)下册.djvu 5.物理化学_上册.pdf 6.物理化学_中册.pdf 7.物理化学_下册 ...查看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最新2011.3.2)
  •        [法规标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国务院 [发文字号]令第591号 [颁布时间]2011-3-2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www.gov.cn/zwgk/2011-03/11/con ...查看


  • 加油站生产方针和目标
  • 加油站生产方针和目标 1.方针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号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2.目标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查看


  • 危化品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 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 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 ...查看


  • 武汉大学信息
  • 武汉大学 考试科目:武汉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和有机②无机和分析} 教材: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回到页首↑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 01 配位化学 02 功能材料化学 03 物理无机化学 04 固体化学 0 ...查看


  • 九上化学绪言课时教案详案
  •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通过化学的学习,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1.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 化学有什么作用, 以及怎样 ...查看


  • 化学元素英文名
  • 化学元素周期表英文 第 01 号元素: 氢 [化学符号]H, 读"轻", [英文名称]Hydrogen 第 02 号元素: 氦 [化学符号]He, 读"亥", [英文名称]Helium 第 03 号元 ...查看


  • 化学基本观念
  • 为何要将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和任务?这就必须明确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所谓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 中学化学 ...查看


  • 九年级化学视频全集完整版(54讲)
  • 九年级化学视频全集 求进学习网www.52qjxx.com 化学视频,化学辅导九年级化学上册视频链接目录 九年级化学视频全集 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视频全集 第2讲 走进化学实验室 九年级化学视频全集 第3讲 地球周围的空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