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法]应保留专项救助内容

  社会救助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是为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求助法》最新修订稿中将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的内容删去,不得不说是个缺憾。   《社会救助法》历时9年仍未获通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方方面面都想把与扶贫帮困沾点边的现行政策塞进该法,使得这项法律变成了一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始终不入高层法眼。   现在经过减肥瘦身的《社会救助法》修订稿再度面世,框架已经很清晰,在前几稿中曾经写入的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内容被删除,但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的内容也被删去,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这就涉及怎样理解“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相近制度的划分标准如何把握的问题。   首先,“社会救助”不能理解为“社会的救助”。社会救助是政府对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生活困难人群施行的现金或实物救助,是政府的责任,得到社会救助则是人民的权利。按照这个划分标准,作为民间社会行动的“扶贫帮困”就不应该被纳入《社会救助法》,而应由“公益慈善法”去规范。   其次,衡量一项制度是不是社会救助,就看是否把“家庭经济调查”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即“选择性”。而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则是“(适度)普惠性”,是无须进行家庭经济调查的。对于低保对象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救助,应该属于救助范畴,因是事先经过了家庭经济调查的。同时,医疗、教育和住房都属于“社会权利”,社会救助对象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救助法》关于制定救助标准的规定是这样表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食品、衣物、水电、燃料、取暖、市内公共交通、日常生活用品等费用,参照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确定、公布”。上述规定中显然没有将医疗、教育和住房这几个与基本生活相关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所以必须另有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   再次,社会救助是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这也意味着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不在其列。以前法律界人士主张把“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法,这是个“误区”。作为法治国家,法律援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投入不足,把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法》中,实际上是降低了法律援助的地位。目前在国内很多地方用低保标准作为确定法律援助对象的“生活困难标准”的做法并不妥当。有研究表明,低保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要并不迫切;而需要法律援助的,往往是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又生活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法律援助单独立法,使之成为与《社会救助法》并列的一部基本法律:社会救助用于实现贫弱群体的社会权利,而法律援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已经明确赋予人民的社会救助权利,但《社会救助法》却一直吝于写入。在2008年的征求意见稿中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但在最新修订稿中,这个比较模糊的说法又被删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退步。   (责任编辑 吕红娟)

  社会救助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是为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求助法》最新修订稿中将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的内容删去,不得不说是个缺憾。   《社会救助法》历时9年仍未获通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方方面面都想把与扶贫帮困沾点边的现行政策塞进该法,使得这项法律变成了一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始终不入高层法眼。   现在经过减肥瘦身的《社会救助法》修订稿再度面世,框架已经很清晰,在前几稿中曾经写入的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内容被删除,但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的内容也被删去,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这就涉及怎样理解“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相近制度的划分标准如何把握的问题。   首先,“社会救助”不能理解为“社会的救助”。社会救助是政府对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生活困难人群施行的现金或实物救助,是政府的责任,得到社会救助则是人民的权利。按照这个划分标准,作为民间社会行动的“扶贫帮困”就不应该被纳入《社会救助法》,而应由“公益慈善法”去规范。   其次,衡量一项制度是不是社会救助,就看是否把“家庭经济调查”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即“选择性”。而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则是“(适度)普惠性”,是无须进行家庭经济调查的。对于低保对象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救助,应该属于救助范畴,因是事先经过了家庭经济调查的。同时,医疗、教育和住房都属于“社会权利”,社会救助对象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救助法》关于制定救助标准的规定是这样表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食品、衣物、水电、燃料、取暖、市内公共交通、日常生活用品等费用,参照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确定、公布”。上述规定中显然没有将医疗、教育和住房这几个与基本生活相关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所以必须另有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   再次,社会救助是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这也意味着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不在其列。以前法律界人士主张把“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法,这是个“误区”。作为法治国家,法律援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投入不足,把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法》中,实际上是降低了法律援助的地位。目前在国内很多地方用低保标准作为确定法律援助对象的“生活困难标准”的做法并不妥当。有研究表明,低保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要并不迫切;而需要法律援助的,往往是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又生活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法律援助单独立法,使之成为与《社会救助法》并列的一部基本法律:社会救助用于实现贫弱群体的社会权利,而法律援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已经明确赋予人民的社会救助权利,但《社会救助法》却一直吝于写入。在2008年的征求意见稿中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但在最新修订稿中,这个比较模糊的说法又被删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退步。   (责任编辑 吕红娟)


相关文章

  • 艾滋病评估资料
  • 附件1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终期评估报告 (参考模板) 一.概述 简要概括<行动计划>在本部门或本省的贯彻执行情况,反映工作策略和措施的落实与目标实现情况. 二.五年来主要工作进 ...查看


  • 农转非政策100问
  • 农转非政策100问 一.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思路 1.为什么要开展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 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的需要: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率先突破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化 ...查看


  • 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
  •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26号) <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6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公布,自201 ...查看


  • 2011年食药监局纪检组长述职述廉报告
  • 2011年食药监局纪检组长述职述廉报告 2011年,按照组织分工,我协助局领导分管纪检监察.人事教育.药品稽查.药品检验.机关党建.工会.计划生育等工作. 一.自身建设方面 一是注重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一年来,积极参加中 ...查看


  •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容,了解社会救助的基本程序与特征,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 ...查看


  • 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我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我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浙江人大·公报版>2013年第01期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11月份常委会将听取和审 ...查看


  • 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
  • 国家关于"三农"的主要政策.法规选编 2004年至2011年中央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quo ...查看


  • 民政局加强履职尽责接受督促检查工作汇报
  • 民政局加强履职尽责接受督促检查工作汇报 今年5月以来,按照省.市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以敢于亮剑.勇于担当的精神,树立"争第一.保优秀"的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深入推进全市民政系统加强履职尽 ...查看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3) - 国家公务员网
  • 社会救助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 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