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新西兰大地震为何0死亡

  新西兰南岛遭遇7.1级强震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建筑物、道路、桥梁和车辆受损严重,大部分地区电力、天然气和自来水供应中断,余震不断。克赖斯特彻奇警方宣布全市4日晚实施宵禁,以防居民外出时遭受已受损建筑物砸伤。专家分析,这次强震的低伤亡得益于新西兰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灾情

  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克赖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说,强震致使市内多处地区电力、天然气和供水中断,道路布满瓦砾和碎玻璃,受损状况“令人惊悸”。帕克说,地震造成的破坏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损失。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主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供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几近瘫痪,至少6座桥梁受损严重。“我家满地是碎玻璃和散落的食物,”当地居民马克·奥康奈尔说,“抽屉、电视机和电脑一片狼藉。”由于市中心一些建筑受损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警方在一些商业区设置了路障。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震后进入紧急状态。帕克说,80名警察正从奥克兰赶赴克赖斯特彻奇增援,军队随时待命,必要时将协助警方维持秩序、投入灾后重建。克赖斯特彻奇民防部门发言人穆雷·辛克莱尔说,救援人员在市郊的学校内建起临时安置点,接纳数以百计灾民。

  奇迹

  40万居民仅两人重伤

  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4日说,地震发生后14个小时内监测到余震29次,震级从里氏3.7级至5.4级不等。“我们都感到害怕,刚刚经历了数次震感较强的余震,”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告诉新西兰电视一台,“今晚,我们是直面自然灾害、互帮互助的一群人……”克赖斯特彻奇市警方宣布4日19时至5日7时实施宵禁,以防持续余震引发受损建筑物瓦砾滑落,砸伤居民。美联社以克赖斯特彻奇医院为消息源报道,两名50多岁的男子在地震中严重受伤、多人轻伤。医院发言人米歇尔·海德尔介绍,两名重伤者中一人被坠落的烟囱砸伤,另一人则被掉落的碎玻璃严重划伤。

  原因

  建筑物抗震性能好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4日午后飞抵克赖斯特彻奇视察灾情。他说,无人在地震中丧生“绝对是个奇迹”。“我认为我们非常幸运,没有人在地震中丧生,”他说,“我们不会让克赖斯特彻奇独自承受这次大灾。”基说,全面评估灾情尚需数月时间,但初步估计损失至少为20亿新西兰元(14亿美元)。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地质、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马莎·萨维奇告诉美联社记者:“与海地相比,新西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强。”萨维奇说,新西兰这次地震震级与海地地震震级相当,但破坏却远小于后者。尽管一些老房子坍塌,但它们多以轻型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好,因此人员伤亡较少。

  分析

  “幸运”并非出于偶然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种“幸运”其实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1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距震中有数十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3 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而且这种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岛里氏6.7级地震中得到充分证明。其后,在新西兰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得以全面推广,目前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

  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4 人手一套防灾手册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5 重视灾害防御工作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6 人口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一两层楼的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

  新西兰南岛遭遇7.1级强震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建筑物、道路、桥梁和车辆受损严重,大部分地区电力、天然气和自来水供应中断,余震不断。克赖斯特彻奇警方宣布全市4日晚实施宵禁,以防居民外出时遭受已受损建筑物砸伤。专家分析,这次强震的低伤亡得益于新西兰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灾情

  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克赖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说,强震致使市内多处地区电力、天然气和供水中断,道路布满瓦砾和碎玻璃,受损状况“令人惊悸”。帕克说,地震造成的破坏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损失。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主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供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几近瘫痪,至少6座桥梁受损严重。“我家满地是碎玻璃和散落的食物,”当地居民马克·奥康奈尔说,“抽屉、电视机和电脑一片狼藉。”由于市中心一些建筑受损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警方在一些商业区设置了路障。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震后进入紧急状态。帕克说,80名警察正从奥克兰赶赴克赖斯特彻奇增援,军队随时待命,必要时将协助警方维持秩序、投入灾后重建。克赖斯特彻奇民防部门发言人穆雷·辛克莱尔说,救援人员在市郊的学校内建起临时安置点,接纳数以百计灾民。

  奇迹

  40万居民仅两人重伤

  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4日说,地震发生后14个小时内监测到余震29次,震级从里氏3.7级至5.4级不等。“我们都感到害怕,刚刚经历了数次震感较强的余震,”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告诉新西兰电视一台,“今晚,我们是直面自然灾害、互帮互助的一群人……”克赖斯特彻奇市警方宣布4日19时至5日7时实施宵禁,以防持续余震引发受损建筑物瓦砾滑落,砸伤居民。美联社以克赖斯特彻奇医院为消息源报道,两名50多岁的男子在地震中严重受伤、多人轻伤。医院发言人米歇尔·海德尔介绍,两名重伤者中一人被坠落的烟囱砸伤,另一人则被掉落的碎玻璃严重划伤。

  原因

  建筑物抗震性能好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4日午后飞抵克赖斯特彻奇视察灾情。他说,无人在地震中丧生“绝对是个奇迹”。“我认为我们非常幸运,没有人在地震中丧生,”他说,“我们不会让克赖斯特彻奇独自承受这次大灾。”基说,全面评估灾情尚需数月时间,但初步估计损失至少为20亿新西兰元(14亿美元)。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地质、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马莎·萨维奇告诉美联社记者:“与海地相比,新西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强。”萨维奇说,新西兰这次地震震级与海地地震震级相当,但破坏却远小于后者。尽管一些老房子坍塌,但它们多以轻型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好,因此人员伤亡较少。

  分析

  “幸运”并非出于偶然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种“幸运”其实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1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距震中有数十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3 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而且这种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岛里氏6.7级地震中得到充分证明。其后,在新西兰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得以全面推广,目前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

  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4 人手一套防灾手册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5 重视灾害防御工作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6 人口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一两层楼的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


相关文章

  • 防震减灾手抄报: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 地震海啸一般是由于在海域发生大地震时,海底隆起和下沉所引发的海浪,这种海浪的高度可达几十米,波长往往有几十到上百公里,由于波长特别长,海啸的速度非常快,进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袭击海岸,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1)我国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我国是世界 ...查看


  • 普及地震知识 1
  • 普及地震知识 科学应对灾害 第一章 人类面对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地震灾害 第一节 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家知道,地震活动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昼夜阴晴.四季变化一样.事实上地球上地震的次数非常的多.每年可以达到几百万次.幸好,绝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强震为何集中在环太平洋
  • 进入2010年以来,环太平洋地震带就变得异常活跃.从1月初的所罗门群岛地震,到海地大地颤动,再到智利.日本.墨西哥大地震,再加上昨日的印尼地震,都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并且震级都超过7级. 现在地球是否进入了强震频发期?强震为何集中在环太平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灾害特点
  • 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我国地震之最
  • ·烈度最高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 ·我国最大的地震为1920年发生在宁夏海原和1950年发生在西藏察隅的两次特大地震,震级均为8.5级. ·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内容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日本震级缘何数次修订
  • 发生于3月11日的日本海海沟地震,震级不断被修订.来自新浪网的记录如下:11日下午2点,日本气象厅说,日本当天发生里氏7.9级地震,随后美国地震台网站报道: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7.9级地震;至14点20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万物生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