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古人是如何通信的

  如今我们的通信手段空前多元化,手机、QQ、MSN,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古人们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他们是如何通信的呢?

  以物示意

  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相互通信了,原始通信大多采取以物示意的方式,人们在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中使用某些特定的物品,用来表示某种象征意义。如用辣椒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用手帕表示约会,用首饰代表爱情,用刀剑表示要打仗了等等。

  烽火台

  据古书记载,早在周幽王时期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方法,这个昏君“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时的人们在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烽火台里装满柴草。遇到外敌入侵时,士兵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诸侯王们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救援,共同抵御侵略。这种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的手段相沿很久,在军事防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邮驿通信

  商周时期,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政府在道路上设置驿马和邮车,用以传送官府的重要文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制度,在全国修筑统一标准的驰道,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到了唐代发展到鼎盛,当时的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遇有紧急事件,驿马一天最多能跑八百里,传递信息的人每到一两个驿站就会换乘一匹马。诗人岑参在其诗中描绘邮驿速度之快:“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邮驿通信对军事防御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广大人民来说却是个沉重的负担。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就为她从长安到四川专门开设了一路邮驿,昼夜飞驰。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苏武牧羊。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囚禁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这边得到了一只从北飞来的鸿雁,鸿雁的脚上系有帛书,说苏武还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苏武。从此,鸿雁便成为了信使的象征,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现代人用信鸽传书就是从这儿发展而来的。

  如今我们的通信手段空前多元化,手机、QQ、MSN,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古人们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他们是如何通信的呢?

  以物示意

  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相互通信了,原始通信大多采取以物示意的方式,人们在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中使用某些特定的物品,用来表示某种象征意义。如用辣椒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用手帕表示约会,用首饰代表爱情,用刀剑表示要打仗了等等。

  烽火台

  据古书记载,早在周幽王时期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方法,这个昏君“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时的人们在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烽火台里装满柴草。遇到外敌入侵时,士兵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诸侯王们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救援,共同抵御侵略。这种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的手段相沿很久,在军事防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邮驿通信

  商周时期,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政府在道路上设置驿马和邮车,用以传送官府的重要文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制度,在全国修筑统一标准的驰道,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到了唐代发展到鼎盛,当时的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遇有紧急事件,驿马一天最多能跑八百里,传递信息的人每到一两个驿站就会换乘一匹马。诗人岑参在其诗中描绘邮驿速度之快:“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邮驿通信对军事防御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广大人民来说却是个沉重的负担。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就为她从长安到四川专门开设了一路邮驿,昼夜飞驰。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苏武牧羊。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囚禁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这边得到了一只从北飞来的鸿雁,鸿雁的脚上系有帛书,说苏武还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苏武。从此,鸿雁便成为了信使的象征,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现代人用信鸽传书就是从这儿发展而来的。


相关文章

  • 国防教育的手抄报:资料介绍
  • 国防教育的手抄报资料 国防 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孔融传&g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古代的电风扇
  • 电动风扇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已经制造出巧妙的人力风扇. 未有电风扇之前,人们取凉解热一般是用手摇动某些比较轻薄的东西,使之产生微风,因而取凉,扇子由此发明.古人制造扇子,或用羽毛,或用布绢,或用纸张,无 ...查看


  • 历史手抄报资料:蒙古人与酒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族人喝酒从不以杯.盅.瓶作为酒具,那实在会急死他们.因此,喝出了成吉思汗这样的一代天骄. 在蒙古包里,蒙古人喝酒用的是碗,即使在现代经过改良 ...查看


  • 历史手抄报资料:古代刑罚为啥要株连九族
  • 中国古代的刑罚之残酷惨烈,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随便举个例子"活剥人皮,填草示众"."腰斩"另一个酷刑就是著名的凌迟等等. 看了以上古人发明的严刑峻法,惨烈酷刑,如果还要闭着眼声称:古人纯厚,充满仁 ...查看


  • 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历代诗人如何吟植树
  • 25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记载有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人们植树的情况;如<定之方中>就写有"树之榛粟,椅桐梓漆."说的是卫文公徒居楚丘,始建城市,打造宫室,就种有榛.粟.椅.桐.梓.漆.那时人们 ...查看


  •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人教版教案
  • <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 ...查看


  • 历史手抄报资料:明代的通信
  • 人们的活动使彼此间保持联系成为必要.早在明代以前很长的历史时间里,中国就是一个书信的世界.人们通过写信互相问候.做生意.交流新思想和不断变化的观念.书信发挥着今天和学术刊物的作用.当时人们书信来往极为频繁.时代学者和地图专家罗洪先(1504 ...查看


  • 通信改变我们生活的教学设计
  • <通信改变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小溪小学 俞晓景 一.教材解读与处理 <通信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进一步梳理和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他们原有体验的基础上,认 ...查看


  • 文明礼仪手抄报资料:仪表礼仪
  •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