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未来社会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型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更新观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因材施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讲多练,总结提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授之于渔   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角色,即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是真理的持有者和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的,教师首先应该从观念上转变,由“授之于鱼”向“授之于渔”过渡,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的软件、硬件、思想不断涌现,今天才出现的新知识,可能明天也就过时了,教师绝不是某知识的权威。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不一定样样先于学生,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在过去,强调教师要做到“给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教师拥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给人一碗水,必须自己长流水。”教师要保证知识永不干枯,必须时时学习,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改变旧的观念,不只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手段,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本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力求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及网上冲浪猎奇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想学、好学。比如:讲解WORD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古诗词集锦”、“校园文明牌”、“春节贺卡”、以“我的班级秀”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学生的思维、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作为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教法之一,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也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与信息素养。   四、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按照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掌握快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学生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比如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个人发展目标、个人研究目标,并将该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多个阶段、可实现的具体化目标,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具体化、个性化,不同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获得成长。   五、提倡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如班级聊天室、QQ、BBS等工具进行相互交流,也可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内互相协作、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让学生带动学生,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聪颖而出,积极思考。   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实践性、操作性,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中要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示范讲解时力求语言幽默风趣,有感染力。示范讲解不要超过15分,把时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上机实践。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也非常多。但各种方法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巧妙地搭配和创新,设计、优化最好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探索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教学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吉庆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未来社会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型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更新观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因材施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讲多练,总结提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授之于渔   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角色,即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是真理的持有者和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的,教师首先应该从观念上转变,由“授之于鱼”向“授之于渔”过渡,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的软件、硬件、思想不断涌现,今天才出现的新知识,可能明天也就过时了,教师绝不是某知识的权威。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不一定样样先于学生,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在过去,强调教师要做到“给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教师拥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给人一碗水,必须自己长流水。”教师要保证知识永不干枯,必须时时学习,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改变旧的观念,不只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手段,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本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力求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及网上冲浪猎奇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想学、好学。比如:讲解WORD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古诗词集锦”、“校园文明牌”、“春节贺卡”、以“我的班级秀”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学生的思维、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作为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教法之一,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也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与信息素养。   四、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按照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掌握快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学生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比如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个人发展目标、个人研究目标,并将该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多个阶段、可实现的具体化目标,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具体化、个性化,不同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获得成长。   五、提倡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如班级聊天室、QQ、BBS等工具进行相互交流,也可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内互相协作、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让学生带动学生,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聪颖而出,积极思考。   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实践性、操作性,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中要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示范讲解时力求语言幽默风趣,有感染力。示范讲解不要超过15分,把时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上机实践。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也非常多。但各种方法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巧妙地搭配和创新,设计、优化最好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探索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教学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吉庆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相关文章

  • 浅谈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 浅谈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胡增波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2期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 ...查看


  • 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 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之优化 韩伟 赵建国 中国石油管道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多媒体技术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要用好多媒体技术,就必须提高对现代教学理论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 ...查看


  •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语教学
  •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语教学 协合中心学校:李彩英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粉笔.黑板.嘴巴.教材.教案来教授学生,无外乎讲.练结合,极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 ...查看


  •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对网络教学的影响
  •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张静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要]当今网络教学方兴未艾,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本文论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内涵, ...查看


  •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优化
  •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 ...查看


  • 9.鲸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1
  • 小学语文 <鲸>微课程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单 刘绪春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 ...查看


  • 信息技术论文题目选编
  • 信息技术论文题目选编 一.移动学习 电子书包 智能手机 平板等终端学习平台 二.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的实践研究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 ...查看


  • 立足于学生发展,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文档
  •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一.信息技术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与学习的优化 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是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是 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信息技术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 ...查看


  • 微课程体育
  • 作者信息姓名 刘平联系电话 [1**********] 所教学段 水平二 四年级所教学科 体育与健康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单位名称 青州市邵庄镇邵庄小学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