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工兵营桥梁连 熊伟

共同研讨,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加深认识。讲四个问题: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二、美军力量运用的灵活性;三、伊军的战略战术及其失败原因;四、由伊拉克战争思考未来陆军发展问题。

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

美军攻下巴格达后,美国上上下下可以说是兴高采烈。4月16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迈尔斯对伊拉克战争有一个评价:‚世纪之战‛,标志着‚美国新的作战方式的问世‛。我觉得这个话有点言过其实。就战争的难度来看,要低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外强中干,最软的柿子;就作战方式来看,在本质上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没有区别,只是水平更高,运用更灵活。

当代战争发展的真正里程碑是第一次海湾战争。 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启了美国进行现代战争的新样式,其基本特点是:主要以非接触的远程空中打击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战斗力;以地面部队来解决战斗和实现占领(包括战场占领、国土占领)。也就是说,非接触空中打击成为消灭敌人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地面部队只是作为最终解决战斗和进行占领的力量和手段。

这种新战争样式,可以概括表述为: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相结合,以非接触作战为主,以接触作战(或行动)为辅。

我觉得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再到此次伊拉克战争,都具有这样的共性特点。

海湾战争,一共打了40多天,其中空袭进行了38天,地面部队推进到结束战争仅用了几天时间。伊军的战斗力在空袭中已经被打垮,地面部队的作用只是收拾残兵,最终解决战斗,占领战场和国土。2%(坦克预备弹药)。传统的地面部队决战消失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我说的‚解决战斗‛和‚决战‛不是一个意思。传统的决战,地面部队是消灭敌有生力量、

摧毁敌战斗力的主要手段。而海湾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大规模出动的时候,伊军已经溃不成军,地面部队的作用类似于清扫战场,所以我用‚解决战斗‛这个词来描述。但地面部队仍是不可缺少的,你就是把敌人炸得再烂,不出动地面部队,也结束不了战斗,占领不了战场,更不用说有效控制领土了。

再看科索沃战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完全靠空袭取胜的战争,但当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后,美国和北约仍需要投入地面部队对科索沃实行占领和控制,而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事件,俄罗斯军队快速抢占了普里什蒂纳机场,使美英军队对科索沃的占领行动无法正常推进。这个事件突出说明了,空中打击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阿富汗战争,美军主要以空中打击来消灭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战斗力;地面战斗的任务,则主要交给北方联盟承担。两个方面的角色作用及其协同配合,具有上述新战争样式的典型特点。

此次伊拉克战争,也有这样的共性特点。

尽管美英联军的地面部队出动很早,规模也很大,但消灭伊军有生力量、摧毁伊军战斗力的任务主要仍是由美军的远程空中打击力量来完成。地面推进的美军部队,没有进行一次彻底的城市攻坚战,遇到伊军以阵地战进行防御和阻击,美军通常不是迅速攻击,而是先进行相持和防御,或对伊军实施包围,同时召唤空中力量对伊军进行猛烈轰炸,直到炸得伊军四处溃散,美军地面部队才发起攻击,继续推进。甚至武装到牙齿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运用,也要求先进行较彻底的远程空中打击,以免直升机群遭遇过强的地面火力,受到损失。

俄罗斯军事分析家斯利普琴科:‚他们以接触的形式包围了敌人,却把敌人限制在不利于近战的距离内。接着进行了高精度的打击,从而彻底消灭了被包围的敌人。‛(《参考消息》2003年4月24日第5版)

‚为了加强空中火力打击与地面部队的配合,美军除

了按照预先侦察确定的目标实施有计划的攻击外,还以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空袭飞机在空中待航,随时听从地面部队的召唤而遂行‘实时打击’。这一时间周期仅有几分钟甚至更短。‛(《解放军报》2003年5月14日第12版)

空中打击在地面进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火力支援的范畴。

所以现在大家都有一种感觉:从电视转播中看到的战斗情景,很不激烈,大量的是不见人的空袭轰炸镜头,以及美军地面部队推进或搜索前进的镜头,看不到多少两军激烈对抗的场面。因为美军攻击或推进的时候,伊军早被炸得溃不成军,丧失了有组织抵抗的能力,美军与其说是在攻击,不如说是在追击。

跟随美海军陆战队进行采访的资深战地记者劳伦特对美海军陆战队作战情况的描述:‚我从未见过一场这样平淡的战争。……在这3个星期中,我只见到敌人零星地用步枪向美军射击,另外还发射了几枚火箭弹。……完全不像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与美国媒体的热闹宣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参考消息》2003年4月17日第5版)

凭借这种新战法,美军大幅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基本上实现了零伤亡。海湾战争,死亡147人;科索沃战争,无阵亡;阿富汗战争,死亡22人;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死129人,英军死31人(包括误伤和事故)。所谓‚零伤亡‛,并非一个人不死。如此大的一场战争,仅死亡百十人,就应该说是‚零伤亡‛。

总之,美军现在所进行的,是高度依靠非接触空中打击,没有地面决战的战争。美军的新战争样式,是以其高度发达的军事技术和超强的技术优势为基础的。其技术支撑,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1)超强的战场感知能力,陆海空天一体的侦察监视网络,能对整个战场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从而做到战场透明化;(2)超强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巡航导弹和各型作战飞机投放的精确制导弹药,不仅超视距打击,而且指哪打哪。

从海湾战争到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新战争样式,

越来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几个数字:20%和100%;17000枚,10倍;10秒。特种部队。无人机(全球鹰、捕食者)。即时后勤补给,一切物资都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而不进行过多的物资储备。要有要求很高的技术系统的支持。1991年,4万集装箱,1/2;地面部队,60-100天预备弹药,4天,2%。

这种新战法,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包括俄罗斯)能够做到。所以我一开头要说,这是美国人进行战争的新样式。由于新的战法还是美国人的专利,而与美军对抗的人,都只能采取传统的作战方式,这就产生了不对称。所以也可以说,海湾战争揭开了世界战争的不对称时代。

第六代战争。不对称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层次,最本质、最要命的不对称是代差。

二、美军力量运用的灵活性

以上是讲美国新战争样式的共性特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军的新战争样式并非一成不变的死板模式。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国用这种新战法接连打了4仗,一仗一个样,这说明其对力量的具体运用非常灵活。这种灵活性,尤其突出地体现于对地面部队的运用上。

我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军的作战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战争样式越来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二就是对力量特别是对地面部队的灵活运用,战战不同。

超强的战场感知能力和超强的空中打击能力,赋予了美军对战场的超强控制能力。对美军来说,战场完全是透明的,其空中打击力量可以指哪打哪。对战场的单方面绝对掌控,使美军能够准确判断形势,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适度地投放地面部队,夺取最后胜利。美军也充分发挥了它的这种优势,因情变化,因敌用兵,合理稳妥地使用地面部队,在各次战争中,分别用不同的投入和不同的方法,同样收取了最大的效果。这在最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有最突出的表现。

阿富汗战争中地面部队的使用有两个阶段:

前期,美军主要以远程空中打击来消灭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战斗力,而把地面战斗的任务交给北方联盟的部队,美军仅投入少数特种部队,进行特种攻击和侦察发现目标、引导空袭;

后期,在大局已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力量四面溃散的情况下,美军开始逐步地投入较多的地面部队,实施占领和控制,并清剿、搜捕塔利班和‚基地‛残余势力。

此次伊拉克战争,最大的特色也在地面部队的运用上。

首先,谁也没想到美军会一开战就大量投入地面部队。现在看来,这正反映了美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用兵的高超能力。因为经过海湾战争和12年的禁运禁飞,伊军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防空和外围防御。海湾战争后,美英在伊拉克设立了广大的禁飞区,不准伊拉克飞机飞越,美英战机则天天巡逻,发现有威胁性的军事目标,就轰炸打击。所以伊拉克人说,战争实际上一直就没停。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根本无法建立外围防御,也不敢建立外围防御,那等于是为美军树立活靶子。针对伊拉克没有外围防御,美国有绝对制空权的实际情况,美英联军在轰炸巴格达、巴士拉等城的同时,就出动大量地面部队,迅速向伊拉克纵深和核心地区推进,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战争时间。当巴格达被炸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军地面部队也兵临城下了。否则,如果等待空袭进行一段时间后,才出动地面部队,战争的时间就要拖长,节奏就没有这样紧凑。

伊拉克外围防御和美军战法,与海湾战争的比较。海湾战争——萨达姆防线;伊拉克战争——收缩防御。

其次,美军地面部队的推进方式也引起许多议论。其实这也是有先例的,这就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日本采取的越岛攻击战术。从逐岛争夺到越岛攻击。此次美军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擒贼先擒王‛,首要的目标就是解决萨达姆和推翻萨达姆政权,所以借鉴了二战中的越岛攻击

战术,对沿线的伊军城镇据点围而不攻,主力直插巴格达,只要拿下巴格达,瓦解掉萨达姆政权的核心,伊拉克军心动摇,各地的伊军很可能便会不战而降。否则,如果逐城攻夺,不仅兵力会不够使用,推进速度会大受影响,伤亡更会成倍增加。

当时有许多人认为,迟迟未拿下南方的巴士拉等城是美英联军的严重挫折。但我注意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4月1日有一个评论,他说:‚美国人的逻辑是明确的:尽快推翻萨达姆政权。他们的目标是萨达姆,巴士拉这个城市总体上不妨碍他们完成既定任务。那儿有守城部队,可那又怎样?听说守城部队要打击美军后方。可他们打击不了!‛(《参考消息》2003年4月3日第3版)这才是真正行家的见地。

当时舆论大肆渲染的美军后勤补给小分队遭伊军伏击之事(被打死多人、俘虏了5人,俘虏上镜),其实是美国人自己在沙漠上拐错了弯、走错了路,误入了伊军阵地,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经媒体一抄作,似乎美军的后勤补给线已经非常脆弱、岌岌可危。实际情况并非这么一回事。正如俄罗斯国防部长所说的,收缩、准确地说是被包围在巴士拉等城里的伊军,根本未对美军的后方构成威胁。

第三,关于北方战线。舆论普遍认为由于土耳其的变卦,美军未能大举挺进伊拉克北部,将对总体作战造成严重困难。但事情的发展显示,美军对北方战线并没有过度依赖,在北方,美军主要是控制局面,而没有把它作为进攻巴格达的重要一路。在北方的战法与阿富汗战争有些相似,美军主要以空袭来打击、消灭伊军,利用库尔德民兵在地面与伊军作战,并空投了一部分特种部队对库尔德人提供支援。但与阿富汗战争有一点根本不同:在阿富汗,美国人鼓励、支持北方联盟进攻城市、向首都喀布尔推进;此次在伊拉克,美国人则要求库尔德人对城镇围而不攻,也没有要求库尔德武装向巴格达挺进。这说明,美军对巴格达的进攻,并不依赖北方战线;北方战线的重点是控制

住局面,避免伊军溃败后,库尔德人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致库尔德问题复杂化。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美国坚决阻止了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拉克北部。

美军对北方战线的处理,同样表现了力量运用的灵活性。

以上是讲美军战法的一些基本特点,下面再来分析伊拉克的防御方法。

三、伊军的战略战术及其失败原因

此次伊拉克放弃了海湾战争时的外围前沿防御做法,转而采取以城市为依托的内线收缩防御。这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现在伊拉克根本没有制空权,防空力量屡遭打击和查禁,也极为衰弱,进行前沿防御,无异于为美军的空中打击提供活靶子。收缩内线,依靠城市掩护,到有可能保存实力,争取最终在城市中与美军决一死战。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伊军的战略战术最终却未能奏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伊军失败的原因。

此次伊军采取的防御作战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阵地防御战,二是游击战,三是城市巷战。此外,还辅以非常规的自杀性袭击。所有这些办法,最终都未能奏效,原因何在?

先看伊军的阵地防御作战。这次伊军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和一些战略要地,依托城镇,在城镇的外围或边缘组织了阵地防御作战。由于没有制空权和起码的防空能力,又缺乏地形掩护,伊军的阵地防御作战注定是要失败的,其作用就是尽可能地迟滞美军推进的速度。在战争的头几天,在南部的作战中,这是起了一定作用的,通过巴士拉、乌姆盖斯尔、纳杰夫、纳西里耶等地的节节抵抗,迫使美军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推进的速度。这是伊军在此次战争中表现最好的一幕,为此伊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开战之初还较有战斗力的许多部队被歼,对伊军的军心士气打击极大。

随着美军不断加大空中打击的力度,后来伊军基本上就组织不起象样的阵地防御了。当美军地面部队跨过幼发

拉底河后,防御巴格达外围的共和国卫队基本上已经溃散。

对此,4月4日英国《卫报》有一篇报道很生动:‚据说,让人深感畏惧的共和国卫队有3个师集结在巴格达以南,准备大战一场。但是,当美军赶到的时候,伊拉克部队基本上已从他们眼前消失。所以最近几天,向北进军巴格达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像。……最激烈的交火是第3步兵师在穆赛伊卜横渡幼发拉底河时发生的,但是只有大约十几辆伊拉克装甲车参加战斗,并且全部被美军歼灭。‛(《参考消息》2003年4月6日第1版)

再看伊军的游击战。这次美军兵力有限,战线又拉得很长,而且越城攻击,后方留有很多钉子,应该说很有利于伊军开展游击战,但伊军的游击战实际上只见于媒体抄作(伏击事件),没有多少实际的内容,更没见到明显的效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地形制约,沙漠、平坦的地形;(2)美军空中精确打击制约。美军的做法,‚网格地图‛,数字化地形匹配系统,三军共同数据库。有效的游击战也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兵力集结;(3)缺乏民心基础,形不成全民皆兵的局面。与车臣的比较。

再看城市巷战和自杀性袭击。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萨达姆会在巴格达城中与美军血战一场,城市巷战将是伊军最后的机会。但出乎意料,血腥的残酷巷战最后却没有发生。美军兵临城下,巴格达城中既没有组织有序的防御,也没有顽强的抵抗,美军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巴格达和提克里特,南北各重镇见大势已去,便相继投降。各地的自杀性袭击也从始至终只有零星的个别行为,形不成呼应和规模,起不了大的作用。与巴勒斯坦的比较。

城市巷战打不起来,自杀性袭击形不成规模,归根结底:一是民心不固,老百姓不为萨达姆卖命。伊拉克的民心状况。英国《新政治家》周刊3月31日评论:‚伊拉克大部分阿拉伯人憎恨复兴党和萨达姆,因为复兴党和萨达姆给一个富饶的国家带来了不幸。但他们也不信任英国人和美国人。他们会等着看谁取得胜利。‛(《参考消息》2003

年4月1日第3版)《参考消息》驻约旦记者蒋少清、李骥志的采访:‚(从巴士拉来到安曼的)穆特纳诚恳地告诉记者,这里(安曼)没有人喜欢萨达姆,也没有人不恨外来入侵者。人们不想为萨达姆送死,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遭到外国人的践踏。‛(《参考消息》2003年4月3日第10版)

观望状态。卫公好鹤的故事。‚三个代表‛。

二是在美军的强力打击之下,伊军心理崩溃,士气衰败,队伍溃散,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对伊军战斗力的过高估计。共和国卫队中校芮巴瓦说:‚共和国卫队在两伊战争中有很好的表现,而真正骁勇善战训练有素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已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被美军歼灭,目前第二代的共和国卫队有名无实,大部分为高中毕业或失业青年组成的杂牌军。‛(《参考消息》2003年4月15日第1版)另一位伊军指挥官说:‚没有人命令我放下武器。我独自面对大军,而我的士兵已经走掉了。……这是一支脆弱的部队,无法抵抗一个超级大国。他早就该投降。我们知道这支军队不可能建立起防御体系,但萨达姆不顾他人意见做出了决定。‛(《参考消息》2003年4月18日第2版)

共和国卫队失踪之迷:美军统计伊拉克死亡人数12000人(含2000平民);《时代》周刊的调查。‚在美军地面部队接近时,以马哈茂迪耶地区的情况为例,一名伊拉克军官下令20名部下朝市区出发,准备抵抗入侵的美军,部下出发后,军官脱下军服,露出民服,然后往后方逃。这20名士兵见状,也掉头就跑。有些地方的共和国卫队更干脆由长官下令部属放弃。《时代》周刊引述一名高阶军官的话说,4月6日,也就是巴格达沦陷的前3天,他亲眼目睹一群高阶军官在部队间来回走动,叫部队放下武器回家去。‛(《参考消息》2003年5月6日第2版)

综合上述,我觉得最艰本的原因就是两条:一条是萨达姆政权不得人心,民心军心涣散,尽管战略指导思想对头,但却难以落实,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国土防御作

战,最根本的和首要的因素就是民心向背,对于弱势一方,民心向背尤其关键,有了坚强的民心,才能够进行人民战争,用游击战、城市巷战和种种非正规的手段抗击强敌,弥补技术和力量的差距。伊拉克民心军心的涣散不仅使其难以开展游击战和城市巷战,对敌进行巴勒斯坦式的频繁的自杀性袭击,就连战前防御计划的落实都很成问题。

以色列退役陆军上校加尔〃卢夫特评论:‚除了美军的出色表现之外,美国取胜的关键在于,伊拉克人根本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而且缺乏组织。‛卢夫特批评伊军根本没有为城市战做好准备,他说:‚真是糟糕透顶。没有战壕,没有掩体,没有狙击手,没有陷阱,没有地雷。‛(《参考消息》2003年4月14日第5版)

实际上伊军是有计划的,而且防御计划还做得不错,就是没有落实。美军从一些伊军作战指挥部中缴获了许多文件,发现伊军的作战计划制定得相当完善,地图上准确地标出了美英联军可能进攻的方向以及伊军的阻击阵地,美国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伊军没有按计划来实施。

第二条根本的原因是美、伊军事力量的技术代差,美军的巨大优势和超强能力,沉重打击了伊军,严重制约了伊军有效组织防御作战。美军超强的战场监视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使伊军无法集结,无法联络,通信、指挥、雷达、情报系统彻底失灵,很快陷入瘫痪和溃散状态,失去有组织防御和抵抗的能力。伊军的一些被俘军官交代:从开战后,它们就没有接到过命令,只知道要呆在那里,但不知道应当怎么干;还有一些被俘军官说,他们接到的唯一命令就是‚小心躲避炸弹‛。美军侦测到的电讯也表明,萨达姆政权早就与实际战况脱节,有几次伊拉克当局甚至下命令给已被歼灭或失去踪影的部队。

上述主、客两方面的原因都必须看到,不可偏废。

四、从伊拉克战争思考未来陆军的发展问题

此次伊拉克战争留给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仅就未来陆军的发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初步思考。讲四个问题。

(一)未来陆军的定位

陆军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作用决定地位。这个问题现在美军已基本解决。以非接触空中打击作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战斗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地面部队的基本任务,只是最终解决战斗和进行占领,而不是传统的决战。这种新的作用,就决定了它的新定位:组成部分,基本力量(非决定性但不可或缺)。传统:主力,决定性力量。

美军规模结构:陆军,现役部队48.13万,预备役72.65万(国民警卫队35.73万、后备队36.92万);海军,现役38.19万,预备役19.13万;海军陆战队,现役17.27万,预备役10.08万;空军,现役36.23万,预备役24.54万;海岸警卫队,现役3.69万,预备役1.29万。

美军现役部队,海军最为宠大。美国海军的三军复合性质。90%。

(二)陆军的三个发展趋势

1、轻便化、精干化。拉姆斯菲尔德的陆军改革理论。高技术可以减少部队的投入,对地面部队的集群规模和火力强度的要求降低;另一方面,对陆军的快速反应和远程投送能力的要求提高。‚十字军战士‛火炮计划。M1A1坦克,70吨,20吨。

2、多样化。美陆军2001年新版《作战纲要》,全频谱行动,陆军部队职能的多样化和适应性,美陆军在未来战争中将是一支无所不备、无所不能的力量。各种战场环境、各种任务要求、各种作战方式。

美《2002-2003年陆军绿皮书》:‚未来陆军的体制编制、人员配备、武器装备和训练,应以在所有军事行动中具有更强的战略反应能力、杀伤力、生存力、持续作战能力,以及更好的灵敏性、可部署性和多能性为目标。‛空中化、两栖力量、各种特种力量;山地战、丛林战、沙漠战、夜战、各种作战能力。

3、数字化。主要表现:网络化联合C 4ISR 系统、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网络化火力系统、天基传感器

等的应用,极大增强了三军部队和陆军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互通性,提高了陆军部队的战场感知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数字链接为旧武器带来新威力:‚美国带到伊拉克战争中的最为尖端的武器可能就是这些数字连接。在一个基本上是由旧式飞机和坦克作战的战场上,这些新的网络把飞机的座舱、指挥所和坦克乘员连在一起,让他们能够看到视野之外很远的地方。‛‚甚至是在高空飞行的已经陈旧的B-52轰炸机,也能透过滚滚黄沙,俯瞰地面的动静。……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这些B-52轰炸机还不具备这种性能,现在通过使用其他侦察机传送过来的雷达图像,它们可以对伊拉克军队进行精确轰炸。‛(《参考消息》2003年4月9日第5版)

(三)陆军的新定位和新趋势是否适合我军

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从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角度来看,极其必要,极为迫切。

但也需要综合考虑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如:漫长而复杂的陆地边界,大面积国土防御,繁重的非战争行动任务;三军协调,整体推进;起点问题(半机械化),基础问题(特别是技术基础,天基系统、直升机技术),财力可能性;信息化、数字化问题,‚既不能埋头机械化不顾信息化,也不能脱离部队客观实际盲目追求信息化‛。

(四)我国陆军的攻防角色转换

冷战时期——对苏防御;新时期——对台进攻。人民战争问题。独立作战能力。进攻作战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防护,防御状态和进攻状态的综合考虑,防护的打、防结合。

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工兵营桥梁连 熊伟

共同研讨,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加深认识。讲四个问题: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二、美军力量运用的灵活性;三、伊军的战略战术及其失败原因;四、由伊拉克战争思考未来陆军发展问题。

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

美军攻下巴格达后,美国上上下下可以说是兴高采烈。4月16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迈尔斯对伊拉克战争有一个评价:‚世纪之战‛,标志着‚美国新的作战方式的问世‛。我觉得这个话有点言过其实。就战争的难度来看,要低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外强中干,最软的柿子;就作战方式来看,在本质上与第一次海湾战争没有区别,只是水平更高,运用更灵活。

当代战争发展的真正里程碑是第一次海湾战争。 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启了美国进行现代战争的新样式,其基本特点是:主要以非接触的远程空中打击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战斗力;以地面部队来解决战斗和实现占领(包括战场占领、国土占领)。也就是说,非接触空中打击成为消灭敌人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地面部队只是作为最终解决战斗和进行占领的力量和手段。

这种新战争样式,可以概括表述为: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相结合,以非接触作战为主,以接触作战(或行动)为辅。

我觉得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再到此次伊拉克战争,都具有这样的共性特点。

海湾战争,一共打了40多天,其中空袭进行了38天,地面部队推进到结束战争仅用了几天时间。伊军的战斗力在空袭中已经被打垮,地面部队的作用只是收拾残兵,最终解决战斗,占领战场和国土。2%(坦克预备弹药)。传统的地面部队决战消失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我说的‚解决战斗‛和‚决战‛不是一个意思。传统的决战,地面部队是消灭敌有生力量、

摧毁敌战斗力的主要手段。而海湾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大规模出动的时候,伊军已经溃不成军,地面部队的作用类似于清扫战场,所以我用‚解决战斗‛这个词来描述。但地面部队仍是不可缺少的,你就是把敌人炸得再烂,不出动地面部队,也结束不了战斗,占领不了战场,更不用说有效控制领土了。

再看科索沃战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完全靠空袭取胜的战争,但当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后,美国和北约仍需要投入地面部队对科索沃实行占领和控制,而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事件,俄罗斯军队快速抢占了普里什蒂纳机场,使美英军队对科索沃的占领行动无法正常推进。这个事件突出说明了,空中打击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阿富汗战争,美军主要以空中打击来消灭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战斗力;地面战斗的任务,则主要交给北方联盟承担。两个方面的角色作用及其协同配合,具有上述新战争样式的典型特点。

此次伊拉克战争,也有这样的共性特点。

尽管美英联军的地面部队出动很早,规模也很大,但消灭伊军有生力量、摧毁伊军战斗力的任务主要仍是由美军的远程空中打击力量来完成。地面推进的美军部队,没有进行一次彻底的城市攻坚战,遇到伊军以阵地战进行防御和阻击,美军通常不是迅速攻击,而是先进行相持和防御,或对伊军实施包围,同时召唤空中力量对伊军进行猛烈轰炸,直到炸得伊军四处溃散,美军地面部队才发起攻击,继续推进。甚至武装到牙齿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运用,也要求先进行较彻底的远程空中打击,以免直升机群遭遇过强的地面火力,受到损失。

俄罗斯军事分析家斯利普琴科:‚他们以接触的形式包围了敌人,却把敌人限制在不利于近战的距离内。接着进行了高精度的打击,从而彻底消灭了被包围的敌人。‛(《参考消息》2003年4月24日第5版)

‚为了加强空中火力打击与地面部队的配合,美军除

了按照预先侦察确定的目标实施有计划的攻击外,还以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空袭飞机在空中待航,随时听从地面部队的召唤而遂行‘实时打击’。这一时间周期仅有几分钟甚至更短。‛(《解放军报》2003年5月14日第12版)

空中打击在地面进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火力支援的范畴。

所以现在大家都有一种感觉:从电视转播中看到的战斗情景,很不激烈,大量的是不见人的空袭轰炸镜头,以及美军地面部队推进或搜索前进的镜头,看不到多少两军激烈对抗的场面。因为美军攻击或推进的时候,伊军早被炸得溃不成军,丧失了有组织抵抗的能力,美军与其说是在攻击,不如说是在追击。

跟随美海军陆战队进行采访的资深战地记者劳伦特对美海军陆战队作战情况的描述:‚我从未见过一场这样平淡的战争。……在这3个星期中,我只见到敌人零星地用步枪向美军射击,另外还发射了几枚火箭弹。……完全不像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与美国媒体的热闹宣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参考消息》2003年4月17日第5版)

凭借这种新战法,美军大幅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基本上实现了零伤亡。海湾战争,死亡147人;科索沃战争,无阵亡;阿富汗战争,死亡22人;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死129人,英军死31人(包括误伤和事故)。所谓‚零伤亡‛,并非一个人不死。如此大的一场战争,仅死亡百十人,就应该说是‚零伤亡‛。

总之,美军现在所进行的,是高度依靠非接触空中打击,没有地面决战的战争。美军的新战争样式,是以其高度发达的军事技术和超强的技术优势为基础的。其技术支撑,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1)超强的战场感知能力,陆海空天一体的侦察监视网络,能对整个战场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从而做到战场透明化;(2)超强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巡航导弹和各型作战飞机投放的精确制导弹药,不仅超视距打击,而且指哪打哪。

从海湾战争到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新战争样式,

越来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几个数字:20%和100%;17000枚,10倍;10秒。特种部队。无人机(全球鹰、捕食者)。即时后勤补给,一切物资都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而不进行过多的物资储备。要有要求很高的技术系统的支持。1991年,4万集装箱,1/2;地面部队,60-100天预备弹药,4天,2%。

这种新战法,除了美国,现在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包括俄罗斯)能够做到。所以我一开头要说,这是美国人进行战争的新样式。由于新的战法还是美国人的专利,而与美军对抗的人,都只能采取传统的作战方式,这就产生了不对称。所以也可以说,海湾战争揭开了世界战争的不对称时代。

第六代战争。不对称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层次,最本质、最要命的不对称是代差。

二、美军力量运用的灵活性

以上是讲美国新战争样式的共性特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军的新战争样式并非一成不变的死板模式。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国用这种新战法接连打了4仗,一仗一个样,这说明其对力量的具体运用非常灵活。这种灵活性,尤其突出地体现于对地面部队的运用上。

我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军的作战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战争样式越来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二就是对力量特别是对地面部队的灵活运用,战战不同。

超强的战场感知能力和超强的空中打击能力,赋予了美军对战场的超强控制能力。对美军来说,战场完全是透明的,其空中打击力量可以指哪打哪。对战场的单方面绝对掌控,使美军能够准确判断形势,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适度地投放地面部队,夺取最后胜利。美军也充分发挥了它的这种优势,因情变化,因敌用兵,合理稳妥地使用地面部队,在各次战争中,分别用不同的投入和不同的方法,同样收取了最大的效果。这在最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有最突出的表现。

阿富汗战争中地面部队的使用有两个阶段:

前期,美军主要以远程空中打击来消灭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战斗力,而把地面战斗的任务交给北方联盟的部队,美军仅投入少数特种部队,进行特种攻击和侦察发现目标、引导空袭;

后期,在大局已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力量四面溃散的情况下,美军开始逐步地投入较多的地面部队,实施占领和控制,并清剿、搜捕塔利班和‚基地‛残余势力。

此次伊拉克战争,最大的特色也在地面部队的运用上。

首先,谁也没想到美军会一开战就大量投入地面部队。现在看来,这正反映了美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用兵的高超能力。因为经过海湾战争和12年的禁运禁飞,伊军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防空和外围防御。海湾战争后,美英在伊拉克设立了广大的禁飞区,不准伊拉克飞机飞越,美英战机则天天巡逻,发现有威胁性的军事目标,就轰炸打击。所以伊拉克人说,战争实际上一直就没停。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根本无法建立外围防御,也不敢建立外围防御,那等于是为美军树立活靶子。针对伊拉克没有外围防御,美国有绝对制空权的实际情况,美英联军在轰炸巴格达、巴士拉等城的同时,就出动大量地面部队,迅速向伊拉克纵深和核心地区推进,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战争时间。当巴格达被炸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军地面部队也兵临城下了。否则,如果等待空袭进行一段时间后,才出动地面部队,战争的时间就要拖长,节奏就没有这样紧凑。

伊拉克外围防御和美军战法,与海湾战争的比较。海湾战争——萨达姆防线;伊拉克战争——收缩防御。

其次,美军地面部队的推进方式也引起许多议论。其实这也是有先例的,这就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日本采取的越岛攻击战术。从逐岛争夺到越岛攻击。此次美军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擒贼先擒王‛,首要的目标就是解决萨达姆和推翻萨达姆政权,所以借鉴了二战中的越岛攻击

战术,对沿线的伊军城镇据点围而不攻,主力直插巴格达,只要拿下巴格达,瓦解掉萨达姆政权的核心,伊拉克军心动摇,各地的伊军很可能便会不战而降。否则,如果逐城攻夺,不仅兵力会不够使用,推进速度会大受影响,伤亡更会成倍增加。

当时有许多人认为,迟迟未拿下南方的巴士拉等城是美英联军的严重挫折。但我注意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4月1日有一个评论,他说:‚美国人的逻辑是明确的:尽快推翻萨达姆政权。他们的目标是萨达姆,巴士拉这个城市总体上不妨碍他们完成既定任务。那儿有守城部队,可那又怎样?听说守城部队要打击美军后方。可他们打击不了!‛(《参考消息》2003年4月3日第3版)这才是真正行家的见地。

当时舆论大肆渲染的美军后勤补给小分队遭伊军伏击之事(被打死多人、俘虏了5人,俘虏上镜),其实是美国人自己在沙漠上拐错了弯、走错了路,误入了伊军阵地,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经媒体一抄作,似乎美军的后勤补给线已经非常脆弱、岌岌可危。实际情况并非这么一回事。正如俄罗斯国防部长所说的,收缩、准确地说是被包围在巴士拉等城里的伊军,根本未对美军的后方构成威胁。

第三,关于北方战线。舆论普遍认为由于土耳其的变卦,美军未能大举挺进伊拉克北部,将对总体作战造成严重困难。但事情的发展显示,美军对北方战线并没有过度依赖,在北方,美军主要是控制局面,而没有把它作为进攻巴格达的重要一路。在北方的战法与阿富汗战争有些相似,美军主要以空袭来打击、消灭伊军,利用库尔德民兵在地面与伊军作战,并空投了一部分特种部队对库尔德人提供支援。但与阿富汗战争有一点根本不同:在阿富汗,美国人鼓励、支持北方联盟进攻城市、向首都喀布尔推进;此次在伊拉克,美国人则要求库尔德人对城镇围而不攻,也没有要求库尔德武装向巴格达挺进。这说明,美军对巴格达的进攻,并不依赖北方战线;北方战线的重点是控制

住局面,避免伊军溃败后,库尔德人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致库尔德问题复杂化。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美国坚决阻止了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拉克北部。

美军对北方战线的处理,同样表现了力量运用的灵活性。

以上是讲美军战法的一些基本特点,下面再来分析伊拉克的防御方法。

三、伊军的战略战术及其失败原因

此次伊拉克放弃了海湾战争时的外围前沿防御做法,转而采取以城市为依托的内线收缩防御。这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现在伊拉克根本没有制空权,防空力量屡遭打击和查禁,也极为衰弱,进行前沿防御,无异于为美军的空中打击提供活靶子。收缩内线,依靠城市掩护,到有可能保存实力,争取最终在城市中与美军决一死战。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伊军的战略战术最终却未能奏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伊军失败的原因。

此次伊军采取的防御作战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阵地防御战,二是游击战,三是城市巷战。此外,还辅以非常规的自杀性袭击。所有这些办法,最终都未能奏效,原因何在?

先看伊军的阵地防御作战。这次伊军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和一些战略要地,依托城镇,在城镇的外围或边缘组织了阵地防御作战。由于没有制空权和起码的防空能力,又缺乏地形掩护,伊军的阵地防御作战注定是要失败的,其作用就是尽可能地迟滞美军推进的速度。在战争的头几天,在南部的作战中,这是起了一定作用的,通过巴士拉、乌姆盖斯尔、纳杰夫、纳西里耶等地的节节抵抗,迫使美军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推进的速度。这是伊军在此次战争中表现最好的一幕,为此伊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开战之初还较有战斗力的许多部队被歼,对伊军的军心士气打击极大。

随着美军不断加大空中打击的力度,后来伊军基本上就组织不起象样的阵地防御了。当美军地面部队跨过幼发

拉底河后,防御巴格达外围的共和国卫队基本上已经溃散。

对此,4月4日英国《卫报》有一篇报道很生动:‚据说,让人深感畏惧的共和国卫队有3个师集结在巴格达以南,准备大战一场。但是,当美军赶到的时候,伊拉克部队基本上已从他们眼前消失。所以最近几天,向北进军巴格达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像。……最激烈的交火是第3步兵师在穆赛伊卜横渡幼发拉底河时发生的,但是只有大约十几辆伊拉克装甲车参加战斗,并且全部被美军歼灭。‛(《参考消息》2003年4月6日第1版)

再看伊军的游击战。这次美军兵力有限,战线又拉得很长,而且越城攻击,后方留有很多钉子,应该说很有利于伊军开展游击战,但伊军的游击战实际上只见于媒体抄作(伏击事件),没有多少实际的内容,更没见到明显的效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地形制约,沙漠、平坦的地形;(2)美军空中精确打击制约。美军的做法,‚网格地图‛,数字化地形匹配系统,三军共同数据库。有效的游击战也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兵力集结;(3)缺乏民心基础,形不成全民皆兵的局面。与车臣的比较。

再看城市巷战和自杀性袭击。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萨达姆会在巴格达城中与美军血战一场,城市巷战将是伊军最后的机会。但出乎意料,血腥的残酷巷战最后却没有发生。美军兵临城下,巴格达城中既没有组织有序的防御,也没有顽强的抵抗,美军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巴格达和提克里特,南北各重镇见大势已去,便相继投降。各地的自杀性袭击也从始至终只有零星的个别行为,形不成呼应和规模,起不了大的作用。与巴勒斯坦的比较。

城市巷战打不起来,自杀性袭击形不成规模,归根结底:一是民心不固,老百姓不为萨达姆卖命。伊拉克的民心状况。英国《新政治家》周刊3月31日评论:‚伊拉克大部分阿拉伯人憎恨复兴党和萨达姆,因为复兴党和萨达姆给一个富饶的国家带来了不幸。但他们也不信任英国人和美国人。他们会等着看谁取得胜利。‛(《参考消息》2003

年4月1日第3版)《参考消息》驻约旦记者蒋少清、李骥志的采访:‚(从巴士拉来到安曼的)穆特纳诚恳地告诉记者,这里(安曼)没有人喜欢萨达姆,也没有人不恨外来入侵者。人们不想为萨达姆送死,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遭到外国人的践踏。‛(《参考消息》2003年4月3日第10版)

观望状态。卫公好鹤的故事。‚三个代表‛。

二是在美军的强力打击之下,伊军心理崩溃,士气衰败,队伍溃散,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对伊军战斗力的过高估计。共和国卫队中校芮巴瓦说:‚共和国卫队在两伊战争中有很好的表现,而真正骁勇善战训练有素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已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被美军歼灭,目前第二代的共和国卫队有名无实,大部分为高中毕业或失业青年组成的杂牌军。‛(《参考消息》2003年4月15日第1版)另一位伊军指挥官说:‚没有人命令我放下武器。我独自面对大军,而我的士兵已经走掉了。……这是一支脆弱的部队,无法抵抗一个超级大国。他早就该投降。我们知道这支军队不可能建立起防御体系,但萨达姆不顾他人意见做出了决定。‛(《参考消息》2003年4月18日第2版)

共和国卫队失踪之迷:美军统计伊拉克死亡人数12000人(含2000平民);《时代》周刊的调查。‚在美军地面部队接近时,以马哈茂迪耶地区的情况为例,一名伊拉克军官下令20名部下朝市区出发,准备抵抗入侵的美军,部下出发后,军官脱下军服,露出民服,然后往后方逃。这20名士兵见状,也掉头就跑。有些地方的共和国卫队更干脆由长官下令部属放弃。《时代》周刊引述一名高阶军官的话说,4月6日,也就是巴格达沦陷的前3天,他亲眼目睹一群高阶军官在部队间来回走动,叫部队放下武器回家去。‛(《参考消息》2003年5月6日第2版)

综合上述,我觉得最艰本的原因就是两条:一条是萨达姆政权不得人心,民心军心涣散,尽管战略指导思想对头,但却难以落实,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国土防御作

战,最根本的和首要的因素就是民心向背,对于弱势一方,民心向背尤其关键,有了坚强的民心,才能够进行人民战争,用游击战、城市巷战和种种非正规的手段抗击强敌,弥补技术和力量的差距。伊拉克民心军心的涣散不仅使其难以开展游击战和城市巷战,对敌进行巴勒斯坦式的频繁的自杀性袭击,就连战前防御计划的落实都很成问题。

以色列退役陆军上校加尔〃卢夫特评论:‚除了美军的出色表现之外,美国取胜的关键在于,伊拉克人根本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而且缺乏组织。‛卢夫特批评伊军根本没有为城市战做好准备,他说:‚真是糟糕透顶。没有战壕,没有掩体,没有狙击手,没有陷阱,没有地雷。‛(《参考消息》2003年4月14日第5版)

实际上伊军是有计划的,而且防御计划还做得不错,就是没有落实。美军从一些伊军作战指挥部中缴获了许多文件,发现伊军的作战计划制定得相当完善,地图上准确地标出了美英联军可能进攻的方向以及伊军的阻击阵地,美国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伊军没有按计划来实施。

第二条根本的原因是美、伊军事力量的技术代差,美军的巨大优势和超强能力,沉重打击了伊军,严重制约了伊军有效组织防御作战。美军超强的战场监视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使伊军无法集结,无法联络,通信、指挥、雷达、情报系统彻底失灵,很快陷入瘫痪和溃散状态,失去有组织防御和抵抗的能力。伊军的一些被俘军官交代:从开战后,它们就没有接到过命令,只知道要呆在那里,但不知道应当怎么干;还有一些被俘军官说,他们接到的唯一命令就是‚小心躲避炸弹‛。美军侦测到的电讯也表明,萨达姆政权早就与实际战况脱节,有几次伊拉克当局甚至下命令给已被歼灭或失去踪影的部队。

上述主、客两方面的原因都必须看到,不可偏废。

四、从伊拉克战争思考未来陆军的发展问题

此次伊拉克战争留给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仅就未来陆军的发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初步思考。讲四个问题。

(一)未来陆军的定位

陆军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作用决定地位。这个问题现在美军已基本解决。以非接触空中打击作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战斗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地面部队的基本任务,只是最终解决战斗和进行占领,而不是传统的决战。这种新的作用,就决定了它的新定位:组成部分,基本力量(非决定性但不可或缺)。传统:主力,决定性力量。

美军规模结构:陆军,现役部队48.13万,预备役72.65万(国民警卫队35.73万、后备队36.92万);海军,现役38.19万,预备役19.13万;海军陆战队,现役17.27万,预备役10.08万;空军,现役36.23万,预备役24.54万;海岸警卫队,现役3.69万,预备役1.29万。

美军现役部队,海军最为宠大。美国海军的三军复合性质。90%。

(二)陆军的三个发展趋势

1、轻便化、精干化。拉姆斯菲尔德的陆军改革理论。高技术可以减少部队的投入,对地面部队的集群规模和火力强度的要求降低;另一方面,对陆军的快速反应和远程投送能力的要求提高。‚十字军战士‛火炮计划。M1A1坦克,70吨,20吨。

2、多样化。美陆军2001年新版《作战纲要》,全频谱行动,陆军部队职能的多样化和适应性,美陆军在未来战争中将是一支无所不备、无所不能的力量。各种战场环境、各种任务要求、各种作战方式。

美《2002-2003年陆军绿皮书》:‚未来陆军的体制编制、人员配备、武器装备和训练,应以在所有军事行动中具有更强的战略反应能力、杀伤力、生存力、持续作战能力,以及更好的灵敏性、可部署性和多能性为目标。‛空中化、两栖力量、各种特种力量;山地战、丛林战、沙漠战、夜战、各种作战能力。

3、数字化。主要表现:网络化联合C 4ISR 系统、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网络化火力系统、天基传感器

等的应用,极大增强了三军部队和陆军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互通性,提高了陆军部队的战场感知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数字链接为旧武器带来新威力:‚美国带到伊拉克战争中的最为尖端的武器可能就是这些数字连接。在一个基本上是由旧式飞机和坦克作战的战场上,这些新的网络把飞机的座舱、指挥所和坦克乘员连在一起,让他们能够看到视野之外很远的地方。‛‚甚至是在高空飞行的已经陈旧的B-52轰炸机,也能透过滚滚黄沙,俯瞰地面的动静。……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这些B-52轰炸机还不具备这种性能,现在通过使用其他侦察机传送过来的雷达图像,它们可以对伊拉克军队进行精确轰炸。‛(《参考消息》2003年4月9日第5版)

(三)陆军的新定位和新趋势是否适合我军

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从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角度来看,极其必要,极为迫切。

但也需要综合考虑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如:漫长而复杂的陆地边界,大面积国土防御,繁重的非战争行动任务;三军协调,整体推进;起点问题(半机械化),基础问题(特别是技术基础,天基系统、直升机技术),财力可能性;信息化、数字化问题,‚既不能埋头机械化不顾信息化,也不能脱离部队客观实际盲目追求信息化‛。

(四)我国陆军的攻防角色转换

冷战时期——对苏防御;新时期——对台进攻。人民战争问题。独立作战能力。进攻作战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防护,防御状态和进攻状态的综合考虑,防护的打、防结合。


相关文章

  • 论邓小平科技强军思想的时代取向
  • 论邓小平科技强军思想的时代取向 郑华 邓小平科技强军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我军应依靠什么力量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它的中心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查看


  • 唐 健:世界走近下一个"火药桶"
  •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世界上大多数人们带着美好的愿望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少数地区的人们却忧心忡忡.惴惴不安,他们的未来在何方,出路在哪里,连和平的基本愿望和诉求都很难得以实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这些不安定的势力和战争的阴霾为何总围绕着他们周 ...查看


  • 2014军理笔记完整版
  • 目录 第二讲 中国武装力量 .......................................................................... 2 第三讲 美国军事战略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 ........ ...查看


  • 当今我国国际环境浅析
  •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经历着根本性和结构性的整体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同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成功和作为强国崛起的过程同步.换言之,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在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当今的国际环境问题是一 ...查看


  • [军事理论]试题库
  • 个人整理的,觉得很好,就上传到文库与大家一起分享 <军事理论>试题库 绪论 军事科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军事科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技术科学 2.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 ...查看


  • 国际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国际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仍然要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所以全面理性地认识当前国际安全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制定适当的国际安全战略,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具有重大的现 ...查看


  • 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 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竞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我党我军一贯坚持的.指导军事建设和军事斗争全局和全过程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仍然要 ...查看


  • 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 战争史研究 军事历史2004年第6期 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 特点及影响 邓红洲 李玉兰 关键词:越南战争经验教训 . 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一(2004)06-0031-05 越南战争是20世纪 ...查看


  •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