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取证考核_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

1.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 √)

2.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是第一强度理论。 (√)

3.压力容器壳体的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容器的最低强度条件要求。 (× )

4.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

5.材料抗拉强度sb>540MPa的钢制压力容器的C、D类焊缝必须进行磁粉或渗透探

伤检查。 (√)

6.对易燃或II、III级毒性的介质,选用管法兰的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MPa。(√)

7.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接管的对接焊接接头须20%无损探伤。 (×)

8.外压容器因开孔削弱,所须补强面积比内压容器开孔削弱所须的补强面积大。 (× )更多资料:无损检测招聘网http://ndtcn.org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bbs.ndtcn.org

中国焊接论坛 http://bbs.cnweld.org

9.金属温度是指受压元件内表面的最高温度。 (× )

10.压力容器的补强圈,应至少设置一个直径不小于M6的泄漏信号指示孔。(√)

11.压力容器设计中,将主要受压元件材料选错,属设计技术性错误。 (×)

12.悬挂式支座设计时仅须考虑重量载荷。 (×)

13.工作压力系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 )

14.低温容器是指工作温度低于或等于-20℃的容器。 (×)

15.外压容器圆筒体的不圆度是造成其失稳的主要原因。 (√)

16.压力容器壳体的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容器的最低强度条件要求。 (× )

17.换热器的接管法兰在设计温度>300℃,必须采用整体法兰。 (√)

18.裙座壳的有效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塔器的圆筒有效厚度。 (√)

19.GB151-89规定当换热管为U型管时,U型管的直管长度即为公称长度。(√ )

20.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磷含量不应大于0.03%,硫含量不应大于0.02%。(√)

二、填空题

1、GB150-1998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不低于0.1MPa的钢制压力容器的设

计、制造检验和验收。GB150-1998管辖范围是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不低于0.1MPa及_真空度≥0.02MPa。

2、GB151-1999适用的换热器参数是_ DN≤2600mm,PN≤35MPa,PN*DN≤1.75×104。

换热器与管板的连接形式有 固定管板_,_浮头式_,U型管板和填料函__。

3、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目的是 检验容器的宏观强度和致密性能,内压容器的液压试验压

力为Pt=1.25Pd X[σ] /[σ]t,液压试验圆筒的强度条件σt≤0.9Φσs (σ0.2)。

4、标准椭圆型封头的有效厚度不小于 3mm 主要原因是保证标准椭圆型封头的刚度要求。

5、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型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

6、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

密性试验。

7、 JB4710-92《钢制塔式容器》标准适用于高度大于10m米,且高度与平均直径之比

大于5的裙座自支承钢制塔器。不适用于a)带有拉牵装置的塔式容器

b) 有操作平台联成一体的排塔或塔群。C)带有夹套的塔式容器。

8、奥氏体不锈钢板许用应力值有两项,一项高值,一项低值,高值适用于允许产生微

量永久变形之元件(如筒体),低值适用于不允许产生微量永久变形之元件(如设备法兰等)。

9、压力容器壳体上的开孔形状应为_圆形_,_椭圆形__或_长圆形_。

10 设计锥行封头时,封头大端当锥壳半锥角α>30°时,应采用否则应按应力分析的方法进行设计。

三、问答题

1、GB150-1998对压力容器壳体开孔补强的孔径有什么限制?为什么?

答:见P92页8.2条

容器孔边应力集中的理论分析是借助于无限大平板上开小圆孔为基础的。但大开孔时,除有拉(压)应力外,还有很大的弯曲应力,且其应力集中范围超出了开小孔时的局部范围,在较大范围内破坏了壳体的薄膜应力状态。因此,小开孔的理论分析就不适用了。

2、《容规》中符合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答:P4页6.2条

3、换热器管箱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热处理?为什么?

答:碳钢、低合金钢制的焊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盖以及管箱的侧向开孔超过1/3圆筒内径的管箱,应进行焊后热处理。设备法兰密封面热处理后精加工。

因为热处理使得设备法兰较大变形得以恢复,充分保证了设备法兰的密封性。

4、换热器的级别在GB151中是如何划分的,在设计、制造上有何不同?

答:以壳程和管程中最高级别的划分作为换热器级别的划分。可以按照管程和壳程的具体实际级别分别进行设计和制造。。

5、应力腐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介质可引起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力腐蚀? 答: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环境)存在。

NaOH,湿H2S,液氨, 高温高压氢腐蚀环境

6、有一带夹套的设备,内筒最高工作压力为真空度200mmHg(0.03MPa),夹套内的

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材料均为Q235-A,工作温度200℃,试分别确定设备圆筒和夹套的设计压力P及水压试验压力PT,并简述试验步骤。

答:内筒设计压力:0.1Mpa; 夹套设计压力: 0.4MPa.

内筒水压试验压力: Pt=0.1×1.25×(113/105)=0.14MPa

夹套水压试验压力: Pt=0.4×1.25×(113/105)=0.54MPa

步骤: 先进行内筒的压力试验, 合格后焊接夹套并进行夹套的压力试验,

注意保证内筒和夹套的压力差限制.

具体见GB150 P7页3.8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

1.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 √)

2.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是第一强度理论。 (√)

3.压力容器壳体的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容器的最低强度条件要求。 (× )

4.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

5.材料抗拉强度sb>540MPa的钢制压力容器的C、D类焊缝必须进行磁粉或渗透探

伤检查。 (√)

6.对易燃或II、III级毒性的介质,选用管法兰的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MPa。(√)

7.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接管的对接焊接接头须20%无损探伤。 (×)

8.外压容器因开孔削弱,所须补强面积比内压容器开孔削弱所须的补强面积大。 (× )更多资料:无损检测招聘网http://ndtcn.org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bbs.ndtcn.org

中国焊接论坛 http://bbs.cnweld.org

9.金属温度是指受压元件内表面的最高温度。 (× )

10.压力容器的补强圈,应至少设置一个直径不小于M6的泄漏信号指示孔。(√)

11.压力容器设计中,将主要受压元件材料选错,属设计技术性错误。 (×)

12.悬挂式支座设计时仅须考虑重量载荷。 (×)

13.工作压力系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 )

14.低温容器是指工作温度低于或等于-20℃的容器。 (×)

15.外压容器圆筒体的不圆度是造成其失稳的主要原因。 (√)

16.压力容器壳体的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容器的最低强度条件要求。 (× )

17.换热器的接管法兰在设计温度>300℃,必须采用整体法兰。 (√)

18.裙座壳的有效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塔器的圆筒有效厚度。 (√)

19.GB151-89规定当换热管为U型管时,U型管的直管长度即为公称长度。(√ )

20.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磷含量不应大于0.03%,硫含量不应大于0.02%。(√)

二、填空题

1、GB150-1998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不低于0.1MPa的钢制压力容器的设

计、制造检验和验收。GB150-1998管辖范围是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不低于0.1MPa及_真空度≥0.02MPa。

2、GB151-1999适用的换热器参数是_ DN≤2600mm,PN≤35MPa,PN*DN≤1.75×104。

换热器与管板的连接形式有 固定管板_,_浮头式_,U型管板和填料函__。

3、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目的是 检验容器的宏观强度和致密性能,内压容器的液压试验压

力为Pt=1.25Pd X[σ] /[σ]t,液压试验圆筒的强度条件σt≤0.9Φσs (σ0.2)。

4、标准椭圆型封头的有效厚度不小于 3mm 主要原因是保证标准椭圆型封头的刚度要求。

5、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型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

6、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

密性试验。

7、 JB4710-92《钢制塔式容器》标准适用于高度大于10m米,且高度与平均直径之比

大于5的裙座自支承钢制塔器。不适用于a)带有拉牵装置的塔式容器

b) 有操作平台联成一体的排塔或塔群。C)带有夹套的塔式容器。

8、奥氏体不锈钢板许用应力值有两项,一项高值,一项低值,高值适用于允许产生微

量永久变形之元件(如筒体),低值适用于不允许产生微量永久变形之元件(如设备法兰等)。

9、压力容器壳体上的开孔形状应为_圆形_,_椭圆形__或_长圆形_。

10 设计锥行封头时,封头大端当锥壳半锥角α>30°时,应采用否则应按应力分析的方法进行设计。

三、问答题

1、GB150-1998对压力容器壳体开孔补强的孔径有什么限制?为什么?

答:见P92页8.2条

容器孔边应力集中的理论分析是借助于无限大平板上开小圆孔为基础的。但大开孔时,除有拉(压)应力外,还有很大的弯曲应力,且其应力集中范围超出了开小孔时的局部范围,在较大范围内破坏了壳体的薄膜应力状态。因此,小开孔的理论分析就不适用了。

2、《容规》中符合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答:P4页6.2条

3、换热器管箱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热处理?为什么?

答:碳钢、低合金钢制的焊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盖以及管箱的侧向开孔超过1/3圆筒内径的管箱,应进行焊后热处理。设备法兰密封面热处理后精加工。

因为热处理使得设备法兰较大变形得以恢复,充分保证了设备法兰的密封性。

4、换热器的级别在GB151中是如何划分的,在设计、制造上有何不同?

答:以壳程和管程中最高级别的划分作为换热器级别的划分。可以按照管程和壳程的具体实际级别分别进行设计和制造。。

5、应力腐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介质可引起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力腐蚀? 答: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环境)存在。

NaOH,湿H2S,液氨, 高温高压氢腐蚀环境

6、有一带夹套的设备,内筒最高工作压力为真空度200mmHg(0.03MPa),夹套内的

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材料均为Q235-A,工作温度200℃,试分别确定设备圆筒和夹套的设计压力P及水压试验压力PT,并简述试验步骤。

答:内筒设计压力:0.1Mpa; 夹套设计压力: 0.4MPa.

内筒水压试验压力: Pt=0.1×1.25×(113/105)=0.14MPa

夹套水压试验压力: Pt=0.4×1.25×(113/105)=0.54MPa

步骤: 先进行内筒的压力试验, 合格后焊接夹套并进行夹套的压力试验,

注意保证内筒和夹套的压力差限制.

具体见GB150 P7页3.8


相关文章

  •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指南
  •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指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中的A .C .D 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工作,依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以下 ...查看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 0875-2140650 [email protected] 目 录 法律法规 〉特设目录 〉特设常识 〉使用要点 〉注册登记 〉操作资格 〉表格下载 〉检验申报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 ...查看


  • 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 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持证上岗.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经贸委第13号令,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内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 ...查看


  •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印发HSE管理九项原则
  •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印发HSE 管理九项原则 中国石油报(记者王巧然) 2009年1月15日讯1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获悉,为统一HSE 认识,规范HSE 行为,培育HSE 文化,确保集团公司HSE 方针和战略目标得到更好的 ...查看


  • 特种设备管理标准 1
  • 港 陆 管 理 体 系 文 件 版本号B JD/ZY-A-04 特种设备管理标准 编制:霍志鹏 审核:田学敏 批准:王智远 2010年1月1日发布 2010年1月1实施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发布 更改状态一览表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 ...查看


  •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国质检锅[2003]25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确保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及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根据<特 ...查看


  •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指南
  •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 指南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协会 二O一O年八月 内蒙古自治区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指 南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协会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机构,承担省 ...查看


  • 焊工技师工作总结
  • 本人xxxx,xxxxx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焊工工种.xxxxx年经国家焊接技术协会培训考核,取得了国家焊接技术协会颁发的焊接技术技能教师资质证书,xxxx年起至今一直担任xxxx公司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培训技能教师.xxxx年xx月 ...查看


  • 特种设备管理标准
  • 特种设备管理标准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管理职能划分.管理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 1.2 本标准适用于某公司及托管单位拥有的.符合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