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虞愿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

B.

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

C.

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

D.

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②不敢言而敢怒

B.

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②且为之奈何?

C.

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

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

A.

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

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

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

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

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任,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

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他不关心那内的农业生产

D.

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D;2.A;3.D;4.C;

解析:

(1)

“将还”为“把她送还”。

(2)

而:但是;为:做,担任/介词,给;以:介词,用、凭借/连词,相当于“而”;之:到达/助词,的

(3)

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4)

C项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5)

  (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参考译文: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庭院中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了,子孙辈都争着来摘取。虞愿年仅数岁,却独独不来摘取,家里人对此都感到奇异。

  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生,后又迁任湘东王的常侍,转任浔阳王府墨曹参军。宋明帝即位后,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灾异变化,不相信太史,不听外面大臣奏告,命令灵台把观察星象的两个人交给虞愿,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皇帝用旧宅的地皮建造湘宫寺,费用极其奢侈。由于宋孝武帝的庄严刹有七层,皇帝要建造十层。十层太高难以建立,便分为两刹,各有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离任回京都,拜见皇帝,皇帝说:“你去了湘宫寺没有?我建造这座寺院,是一个大功德。”虞愿在一旁说:“陛下建造此寺,用的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典当老婆的钱,佛如果有知,就应当悲哭哀愍,罪孽和佛塔一样高,哪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当时也在座,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皇帝于是大怒,叫人把虞愿驱赶下殿。虞愿从容而去,神色不变。因为有旧日的恩情,所以几天后就又被召进去了。

  皇帝喜欢下围棋,但棋艺很笨拙,去棋格有七八道,人们评议时都虚称他为第三品,他曾与第一品王抗下围棋,按照棋品赌博游戏。王抗经常让他,并说:“皇帝下的飞棋,我无法抵挡。”皇帝始终不醒悟,以为果真如此,喜好越来越深。虞愿又说:“尧曾经用围棋教他的不肖子丹朱,这不是人主所应喜好的东西。”虞愿虽然多次触犯皇帝的意旨,但蒙受的赏赐,还是超过其他人。后迁职兼任中书郎。

  后出任晋平太守,在郡中不经营家产。前任官吏与一平民有纠葛,将他的儿媳妇抓去做人质。虞愿派人在半路上将她夺下并放回家。在郡中还设立学堂进行教育。郡中以前出产蚺蛇,蛇胆可以做药。有人赠送给虞愿一条蚺蛇,虞愿不忍心杀它,就把他放回二十里外的山中,过了一夜蛇又回到他的床下。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经过一个晚上,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虞愿又下令把它送得更远,这才没有再回来,评论的人都认为这是他的仁爱之心所致。海边有一块越王石,常年隐藏在云雾中,相传说:“清廉的太守来才看得见。”虞愿前往观看,越王石清澈没有隐蔽。后来琅王牙人王秀之继任郡太守,在写给朝中士人的信中说:“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虞愿因母亲年老辞去官职,后来又被任命为后军将军。褚渊曾经去拜访虞愿,虞愿不在,只见他的卧床上积满了尘埃,堆有好几卷书籍。褚渊感叹说:“虞君清廉,到了这种地步。”他叫人为他扫地拂床,然后离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

B.

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

C.

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

D.

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②不敢言而敢怒

B.

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②且为之奈何?

C.

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

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

A.

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

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

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

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

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任,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

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他不关心那内的农业生产

D.

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D;2.A;3.D;4.C;

解析:

(1)

“将还”为“把她送还”。

(2)

而:但是;为:做,担任/介词,给;以:介词,用、凭借/连词,相当于“而”;之:到达/助词,的

(3)

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4)

C项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5)

  (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参考译文: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庭院中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了,子孙辈都争着来摘取。虞愿年仅数岁,却独独不来摘取,家里人对此都感到奇异。

  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生,后又迁任湘东王的常侍,转任浔阳王府墨曹参军。宋明帝即位后,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灾异变化,不相信太史,不听外面大臣奏告,命令灵台把观察星象的两个人交给虞愿,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皇帝用旧宅的地皮建造湘宫寺,费用极其奢侈。由于宋孝武帝的庄严刹有七层,皇帝要建造十层。十层太高难以建立,便分为两刹,各有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离任回京都,拜见皇帝,皇帝说:“你去了湘宫寺没有?我建造这座寺院,是一个大功德。”虞愿在一旁说:“陛下建造此寺,用的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典当老婆的钱,佛如果有知,就应当悲哭哀愍,罪孽和佛塔一样高,哪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当时也在座,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皇帝于是大怒,叫人把虞愿驱赶下殿。虞愿从容而去,神色不变。因为有旧日的恩情,所以几天后就又被召进去了。

  皇帝喜欢下围棋,但棋艺很笨拙,去棋格有七八道,人们评议时都虚称他为第三品,他曾与第一品王抗下围棋,按照棋品赌博游戏。王抗经常让他,并说:“皇帝下的飞棋,我无法抵挡。”皇帝始终不醒悟,以为果真如此,喜好越来越深。虞愿又说:“尧曾经用围棋教他的不肖子丹朱,这不是人主所应喜好的东西。”虞愿虽然多次触犯皇帝的意旨,但蒙受的赏赐,还是超过其他人。后迁职兼任中书郎。

  后出任晋平太守,在郡中不经营家产。前任官吏与一平民有纠葛,将他的儿媳妇抓去做人质。虞愿派人在半路上将她夺下并放回家。在郡中还设立学堂进行教育。郡中以前出产蚺蛇,蛇胆可以做药。有人赠送给虞愿一条蚺蛇,虞愿不忍心杀它,就把他放回二十里外的山中,过了一夜蛇又回到他的床下。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经过一个晚上,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虞愿又下令把它送得更远,这才没有再回来,评论的人都认为这是他的仁爱之心所致。海边有一块越王石,常年隐藏在云雾中,相传说:“清廉的太守来才看得见。”虞愿前往观看,越王石清澈没有隐蔽。后来琅王牙人王秀之继任郡太守,在写给朝中士人的信中说:“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虞愿因母亲年老辞去官职,后来又被任命为后军将军。褚渊曾经去拜访虞愿,虞愿不在,只见他的卧床上积满了尘埃,堆有好几卷书籍。褚渊感叹说:“虞君清廉,到了这种地步。”他叫人为他扫地拂床,然后离去。


相关文章

  • [南齐书·明僧绍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
  • <南齐书·明僧绍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隐长广郡崂 ...查看


  • 北史·傅永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傅永 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查看


  • 高中文言文阅读[傅永]附答案及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 ...查看


  • [晋书·王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晋书 (一) (14分)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 ...查看


  • 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闵行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二模)2016.04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 ...查看


  • 萧子显简介
  • <南齐书> 记述南朝萧齐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萧子显撰.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佚失的一卷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某些传中也有缺文. 萧子显(约489-537),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 ...查看


  • 拟行路难导学案(教师版)
  • 拟行路难导学案 主备人 袁正龙 复备人 刘占庆 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 ...查看


  • 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期中测试题2009.11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蛊惑 (gǔ ) 埋(mán)怨 伺机(cì) 长歌当哭 (dàng ...查看


  • 古史今说:看南北朝疆域排名,评析九朝疆域颜值担当!(第241期)
  • 编语:大家都知道南北朝很乱,乱的都是天天为了搞兼并战争.如果大家去认真看一看<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自始至终,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时期中,强大的北魏王朝疆域就一直没有超越过本篇文章中刘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