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共24分)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x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一五计划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8.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20.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21.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是( )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三大改造时期的

22.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4.“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二、非选择题(26分)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8.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7分)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D D B C D B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C C C C A C C B C

二、非选择题(26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7.(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8.(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2)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共24分)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x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一五计划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8.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20.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21.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是( )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三大改造时期的

22.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4.“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二、非选择题(26分)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8.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7分)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D D B C D B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C C C C A C C B C

二、非选择题(26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7.(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8.(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2)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章

  • 岳麓版历史八下[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word教案
  •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课标内容]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 ...查看


  •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单元测试题八下答案 1
  •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七年级下册) 练习检测参考答案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练习检测 基础题1.C 2.A 3.B 4.A 5.B 6.C 7.C 8.A 9.A 10.D11.B 12.C 13.A 14.B 15.B提 ...查看


  •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单元测试题八下答案
  •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单元测试题八下答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中国的地域差异 课文预习 (1) 自然环境 地理景观 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 秦岭-淮河 800 0℃ 气温 (3) 400 ...查看


  •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新中国成立前它的名字叫北平,由北平到北京的变化,与下列哪一件事有关(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查看


  • 八下语教材分析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土门子中学 芦宇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 ...查看


  • 苏教版八下5-6单元基础测试及答案
  • 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 一. 字词 . 新诗集 .历史悲剧作品包括: . 1. 给加点字注音 三.古诗文填空. 贻( )误 欣慰( ) 经( )纱 颟顸( ) 渊薮( ) ...查看


  • 八下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 第七单元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综合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调查适合做普查的是 ( ) A.了解全球人类男女比例情况 B.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C.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 D. ...查看


  • 八下思品第三单元测试题
  • 八下思品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 2. ①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青少年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③国家应该保证适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