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机"绑架"的地球村

  当手机成为人们的必备品之后,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上居民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像,那就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被手机“绑架”了。尽管这种“绑架”更像是一种举起双手的主动投降,手机未用一枪一械,已把许多人碎片或大块的时间收入囊中。

  环球时报3月25日的一篇题为《韩严控智能手机中毒人群》的文章中提到:“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平均时间为4.1个小时,而中毒危险人群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5.4个小时。韩国将在今后5年投资430亿韩元用于查明智能手机中毒的原因,并研究预防方法。”作为地球村的一个缩影,韩国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或许会给大家带来某些警醒。

  每天都端着手机点来点去的我们,对于国内其他人或其它国家、地区的人们对手机的喜好或看法是否也抱有好奇心呢?《消费电子》记者找来了美国、韩国、泰国、斯洛伐克等国家或地区的手机用户,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或工作经历,但相同的是,他们也都被手机“绑架”了。

  韩国太太李珣英

  担心被偷拍或被偷偷录音

  我很喜欢智能手机,因为智能手机很容易获取信息,并且能够帮助我管理日常生活。但是,孩子们以及大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许多人的视力越来越差。同时,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比较多,你的谈话很容易被别人偷偷录音,你也可能随时会被偷拍,个人的信息比以往更容易被泄露,这点也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扰。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三星Note 1,换手机的话,想买iPhone5S。就像很多韩国人只买三星或LG的电视机一样,我觉得很多韩国人比较喜欢三星手机。在韩国时我是大学的韩语老师,一个月要交8万块韩币(约合460块人民币)的话费。我平时比较喜欢用手机浏览网页,常用Kakao Talk(与微信类似的即时通讯工具)和韩国朋友交流,一般通过Kakao Talk发信息,也常常使用Kakaostory,还会使用Kakao Talk的团体通知功能。来中国后,常常用微信和中国朋友联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并不反对孩子们偶尔使用手机,但一般太小的孩子是不太需要手机的。我女儿在幼儿园,儿子上小学了,都未用手机。我觉得小学生下课以后出去玩的时候,或者是去比较远的地方学习的话需要跟父母联系,是可以带手机的。但过度用手机会给生活带来不少问题,现在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通过手机来沟通。甚至有时候两个人明明在一起,却用手机来聊天。也许不能说这样不好,就是交流的方法不一样而已。但是如果跟其他人在一起时,还用手机跟另外的人联系,感觉很没有礼貌。与人见面的时候就尽量跟对方多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拉萨 张敏

  只用了手机1%的功能

  记忆中的那些手机

  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是三星的,2006年买的,当时花了900多块钱。手机很小巧,用了不到半年,在回家的路上丢了。第二年买了第二部手机,是诺基亚的,一直用到2012年研究生毕业。来西藏工作后,单位集体给我们办理了手机号,参加了预存500块钱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我才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三星SCH-I619,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电池非常不好用,换了一块新的也不行,每次充完电只能用三四个小时就没电了,经常接不到电话,出门随身带着充电器也不能随时充电,非常不方便,就有了换手机的想法。我周围同事的手机一般不是苹果就是三星,因为我曾用了两部三星,所以想尝试换一部苹果的手机。我不是果粉,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爱苹果,于是就买了一个苹果5C尝试一下,选择苹果5C也是根据性价比来挑选,土豪金不是我的最爱。

  只用了1%的功能

  以前用非智能手机时,无非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在手机上花的时间不是很多。改用智能手机后,每天大概有两个小时耗在手机上,即便如此,我觉得再高级的手机都只被我用了1%的功能,对我来说主要还是电话、短信、微信功能。

  当然,智能手机里有好多比较实用的软件,我下载了一些学习方面的应用和智力游戏,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学习,也可以玩玩游戏打发时间。比如 “英语流利说”,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练练口语。就像人机对话一样,分角色说,然后软件打分,还会自动把错误的地方标注出来,练习者再跟读练习就可以了。最近我还爱上了“疯狂猜成语”,每天锻炼一下大脑,感觉很不错。

  捕捉高原美景

  来到拉萨以后,很多朋友强烈要求我多在网上分享些照片,智能手机确实在这方面帮了不少忙。我觉得苹果手机自带的相机拍照效果非常不错,对于喜欢到处走走拍拍的我来说,碰到好看的风景我可以随时拍,不用随身带着相机。特别是在西藏这样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每张照片都很美。与以前相比,我也更爱晒照片了。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把高原的美景和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的场景通过微信、微博发给远方的朋友看,让他们了解西藏。

  手机里文化快餐太多

  与很多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的人不同,我不太喜欢通过手机看书,一方面长时间看手机屏幕,眼睛特别难受。另外就是手机里的新闻或者一些文章篇幅一般都很短小,像是一种文化快餐,长时间看会有依赖,可能让人没有耐心再去看长篇,也可能会让人慢慢忘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所以我现在坚持读纸质书,只用手机浏览新闻。

  日本职员 户田治

  70多岁的父母也开始用智能手机了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诺基亚C2-06,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也就30分钟,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以往在日本,我每个月的手机费是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83元)。

  在日本,年轻人大多都用iPhone,最近连70多岁的父母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了。我觉得智能手机的网速快、拍照及动画像素高是吸引很多人的因素。并且,通过智能手机,能与更多的朋友联系交流,即时获得新闻,购物便利,会使生活更便捷。但是对于本来就不爱出门的人来说,过多依赖智能手机后,可能就会更加宅了,也减少了实体购物的乐趣,而且很多人都通过手机即时聊天工具沟通,反而不擅长写长的文章了。   泰国商人 梁柱稳

  用Line与朋友联系更方便

  我今年已经63岁了,这么多年来,东奔西跑地做生意,常常去中国、美国等地,感觉智能手机带来了很多便利。我常常用Line,也介绍了很多朋友用Line,即使到了国外,和朋友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并且我比较喜欢随手拍拍照片,现在用的手机iPhone5中存储了很多在各地拍的家人的照片。买iPhone5的时候花了约22000泰铢(约合人民币4200元),在泰国每个月的话费大概900泰铢(约合人民币172元)。因为生意上的事常常要来中国,在中国期间一般不用泰国的手机号码上网,如果在中国用了泰国号码的上网流量,回泰国可能要交约合两三千人民币的话费,所以我在中国另外买了一部手机和一张手机卡。以前好些泰国人用黑莓手机,现在泰国人用苹果手机的人比较多,最近用三星手机的人也多了起来。

  广州中学生 孙宇鹏

  我都不怎么鸟它

  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平常在家中我会偶尔用手机,在学校老师是不给用的,我也不用。一般上学的时候我们不带手机,我对手机也不怎么关心,到现在也没注意到我现在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的,都不怎么鸟它。有些同学会玩手机,但是一方面在学校老师不允许使用手机,另一方面有些同学的手机很容易会被别人偷走,所以好多人也不带手机到学校来。我一般用手机的闹钟功能,或者打电话、玩游戏、发短信等,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很短。我们平常是住校的,很多人到周五放学后才会玩手机。也许因为我对手机不是很感兴趣吧,爸爸妈妈也没有在我用手机方面限制什么。

  香港 王广峰

  对智能手机爱更多一点

  我现在用的是三星手机,朋友用三星与苹果的比较多,通常用的手机功能是邮件和即时通讯,对智能手机爱更多一点,因为感觉沟通更方便了,通过Whatsapp和微信等比较容易与人联系。此外,用手机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玩游戏、打电话等,每天大概要花两个小时在手机上。在香港生活久了,感觉大陆的手机资费太贵了。现在我一个月在香港的话费是150港币(约合120块人民币),上网不限流量,还包括打国际长途的费用。并且,感觉香港手机上网的速度也比大陆快很多。

  马来西亚 邓诗畅

  常常通过QQ看新闻

  44岁的年纪,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手机上,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现实中的我就是这样的。我现在用的手机是iPhone5,感觉身边约60%的人都用iPhone手机,约40%的人用的是三星手机。我平常一般会用手机通过Facetime视频,用Facebook聊天,通过微信发信息,登录QQ看新闻等。用手机可以非常快速地获得信息,但手机看久了眼睛特别容易疲劳。并且,现代人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总是各忙各的,不停地在滑,得到了什么好像又失去了什么,但如果真的无法用智能手机,应该又会感觉很失落,总体的感觉是用手机还是需要节制一点。

  斯洛伐克兄弟

  有些人用的手机是HTC

  我是Matus,和Peter是同事,这次我们来北京出差。斯洛伐克虽然不大,但是大家使用的手机品牌非常多样化,比如我的手机是三星的,Peter用的是诺基亚的。朋友们有些用的是苹果、三星,也有不少人用HTC。我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不到1小时,一般会用Facebook与朋友沟通,或者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等。

  美国旅人 Sean

  喜欢小屏幕

  平常我在芝加哥工作,偶尔来中国出差。我现在用的手机是苹果5S,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苹果手机,也有些人用三星。在美国,我每个月的手机费100美元(约合621块人民币),没有通话时长和上网流量的限制。很多美国人的话费每个月也在100美元左右,我觉得还是蛮贵的,如果50美元就好多了。我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一个小时,一般就是收发邮件、发信息等,不怎么打电话。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及时方便地确认很多事情,但这也可能会让你一直处在工作状态,难以脱身。也正如手机上的很多应用会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和帮助,但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我不经常使用Facebook之类的应用。从大小上来看,我的手机屏幕有点小,但是已经用习惯了,并且一般回复的邮件比较短,不需要打很多字,再加上手机小的话很容易随身携带,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屏幕的手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用手机,我觉得孩子们大概从10岁开始用手机会比较好。

  针对手机话题采访了不同的人之后,记者总体的感觉是地球村已经被手机所“攻陷”了,目前打头阵的是苹果和三星,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很多人根本都离不开手机了。像中学生孙宇鹏一样都不怎么鸟手机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在地球村的很多角落里,蜷缩着更多的是手机依赖症“患者”,不论是工作期间,还是蹲马桶的间隙,或是睡前本该黑甜的时光,都在跟手机打交道。将来,功能越来越丰富的手机还会“绑架”更多的人和他们的时间吗?决定权就在你我手中。

  当手机成为人们的必备品之后,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上居民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像,那就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被手机“绑架”了。尽管这种“绑架”更像是一种举起双手的主动投降,手机未用一枪一械,已把许多人碎片或大块的时间收入囊中。

  环球时报3月25日的一篇题为《韩严控智能手机中毒人群》的文章中提到:“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平均时间为4.1个小时,而中毒危险人群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5.4个小时。韩国将在今后5年投资430亿韩元用于查明智能手机中毒的原因,并研究预防方法。”作为地球村的一个缩影,韩国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或许会给大家带来某些警醒。

  每天都端着手机点来点去的我们,对于国内其他人或其它国家、地区的人们对手机的喜好或看法是否也抱有好奇心呢?《消费电子》记者找来了美国、韩国、泰国、斯洛伐克等国家或地区的手机用户,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或工作经历,但相同的是,他们也都被手机“绑架”了。

  韩国太太李珣英

  担心被偷拍或被偷偷录音

  我很喜欢智能手机,因为智能手机很容易获取信息,并且能够帮助我管理日常生活。但是,孩子们以及大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许多人的视力越来越差。同时,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比较多,你的谈话很容易被别人偷偷录音,你也可能随时会被偷拍,个人的信息比以往更容易被泄露,这点也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扰。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三星Note 1,换手机的话,想买iPhone5S。就像很多韩国人只买三星或LG的电视机一样,我觉得很多韩国人比较喜欢三星手机。在韩国时我是大学的韩语老师,一个月要交8万块韩币(约合460块人民币)的话费。我平时比较喜欢用手机浏览网页,常用Kakao Talk(与微信类似的即时通讯工具)和韩国朋友交流,一般通过Kakao Talk发信息,也常常使用Kakaostory,还会使用Kakao Talk的团体通知功能。来中国后,常常用微信和中国朋友联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并不反对孩子们偶尔使用手机,但一般太小的孩子是不太需要手机的。我女儿在幼儿园,儿子上小学了,都未用手机。我觉得小学生下课以后出去玩的时候,或者是去比较远的地方学习的话需要跟父母联系,是可以带手机的。但过度用手机会给生活带来不少问题,现在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通过手机来沟通。甚至有时候两个人明明在一起,却用手机来聊天。也许不能说这样不好,就是交流的方法不一样而已。但是如果跟其他人在一起时,还用手机跟另外的人联系,感觉很没有礼貌。与人见面的时候就尽量跟对方多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拉萨 张敏

  只用了手机1%的功能

  记忆中的那些手机

  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是三星的,2006年买的,当时花了900多块钱。手机很小巧,用了不到半年,在回家的路上丢了。第二年买了第二部手机,是诺基亚的,一直用到2012年研究生毕业。来西藏工作后,单位集体给我们办理了手机号,参加了预存500块钱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我才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三星SCH-I619,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电池非常不好用,换了一块新的也不行,每次充完电只能用三四个小时就没电了,经常接不到电话,出门随身带着充电器也不能随时充电,非常不方便,就有了换手机的想法。我周围同事的手机一般不是苹果就是三星,因为我曾用了两部三星,所以想尝试换一部苹果的手机。我不是果粉,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爱苹果,于是就买了一个苹果5C尝试一下,选择苹果5C也是根据性价比来挑选,土豪金不是我的最爱。

  只用了1%的功能

  以前用非智能手机时,无非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在手机上花的时间不是很多。改用智能手机后,每天大概有两个小时耗在手机上,即便如此,我觉得再高级的手机都只被我用了1%的功能,对我来说主要还是电话、短信、微信功能。

  当然,智能手机里有好多比较实用的软件,我下载了一些学习方面的应用和智力游戏,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学习,也可以玩玩游戏打发时间。比如 “英语流利说”,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练练口语。就像人机对话一样,分角色说,然后软件打分,还会自动把错误的地方标注出来,练习者再跟读练习就可以了。最近我还爱上了“疯狂猜成语”,每天锻炼一下大脑,感觉很不错。

  捕捉高原美景

  来到拉萨以后,很多朋友强烈要求我多在网上分享些照片,智能手机确实在这方面帮了不少忙。我觉得苹果手机自带的相机拍照效果非常不错,对于喜欢到处走走拍拍的我来说,碰到好看的风景我可以随时拍,不用随身带着相机。特别是在西藏这样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每张照片都很美。与以前相比,我也更爱晒照片了。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把高原的美景和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的场景通过微信、微博发给远方的朋友看,让他们了解西藏。

  手机里文化快餐太多

  与很多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的人不同,我不太喜欢通过手机看书,一方面长时间看手机屏幕,眼睛特别难受。另外就是手机里的新闻或者一些文章篇幅一般都很短小,像是一种文化快餐,长时间看会有依赖,可能让人没有耐心再去看长篇,也可能会让人慢慢忘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所以我现在坚持读纸质书,只用手机浏览新闻。

  日本职员 户田治

  70多岁的父母也开始用智能手机了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诺基亚C2-06,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也就30分钟,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以往在日本,我每个月的手机费是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83元)。

  在日本,年轻人大多都用iPhone,最近连70多岁的父母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了。我觉得智能手机的网速快、拍照及动画像素高是吸引很多人的因素。并且,通过智能手机,能与更多的朋友联系交流,即时获得新闻,购物便利,会使生活更便捷。但是对于本来就不爱出门的人来说,过多依赖智能手机后,可能就会更加宅了,也减少了实体购物的乐趣,而且很多人都通过手机即时聊天工具沟通,反而不擅长写长的文章了。   泰国商人 梁柱稳

  用Line与朋友联系更方便

  我今年已经63岁了,这么多年来,东奔西跑地做生意,常常去中国、美国等地,感觉智能手机带来了很多便利。我常常用Line,也介绍了很多朋友用Line,即使到了国外,和朋友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并且我比较喜欢随手拍拍照片,现在用的手机iPhone5中存储了很多在各地拍的家人的照片。买iPhone5的时候花了约22000泰铢(约合人民币4200元),在泰国每个月的话费大概900泰铢(约合人民币172元)。因为生意上的事常常要来中国,在中国期间一般不用泰国的手机号码上网,如果在中国用了泰国号码的上网流量,回泰国可能要交约合两三千人民币的话费,所以我在中国另外买了一部手机和一张手机卡。以前好些泰国人用黑莓手机,现在泰国人用苹果手机的人比较多,最近用三星手机的人也多了起来。

  广州中学生 孙宇鹏

  我都不怎么鸟它

  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平常在家中我会偶尔用手机,在学校老师是不给用的,我也不用。一般上学的时候我们不带手机,我对手机也不怎么关心,到现在也没注意到我现在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的,都不怎么鸟它。有些同学会玩手机,但是一方面在学校老师不允许使用手机,另一方面有些同学的手机很容易会被别人偷走,所以好多人也不带手机到学校来。我一般用手机的闹钟功能,或者打电话、玩游戏、发短信等,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很短。我们平常是住校的,很多人到周五放学后才会玩手机。也许因为我对手机不是很感兴趣吧,爸爸妈妈也没有在我用手机方面限制什么。

  香港 王广峰

  对智能手机爱更多一点

  我现在用的是三星手机,朋友用三星与苹果的比较多,通常用的手机功能是邮件和即时通讯,对智能手机爱更多一点,因为感觉沟通更方便了,通过Whatsapp和微信等比较容易与人联系。此外,用手机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玩游戏、打电话等,每天大概要花两个小时在手机上。在香港生活久了,感觉大陆的手机资费太贵了。现在我一个月在香港的话费是150港币(约合120块人民币),上网不限流量,还包括打国际长途的费用。并且,感觉香港手机上网的速度也比大陆快很多。

  马来西亚 邓诗畅

  常常通过QQ看新闻

  44岁的年纪,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手机上,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现实中的我就是这样的。我现在用的手机是iPhone5,感觉身边约60%的人都用iPhone手机,约40%的人用的是三星手机。我平常一般会用手机通过Facetime视频,用Facebook聊天,通过微信发信息,登录QQ看新闻等。用手机可以非常快速地获得信息,但手机看久了眼睛特别容易疲劳。并且,现代人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总是各忙各的,不停地在滑,得到了什么好像又失去了什么,但如果真的无法用智能手机,应该又会感觉很失落,总体的感觉是用手机还是需要节制一点。

  斯洛伐克兄弟

  有些人用的手机是HTC

  我是Matus,和Peter是同事,这次我们来北京出差。斯洛伐克虽然不大,但是大家使用的手机品牌非常多样化,比如我的手机是三星的,Peter用的是诺基亚的。朋友们有些用的是苹果、三星,也有不少人用HTC。我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不到1小时,一般会用Facebook与朋友沟通,或者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等。

  美国旅人 Sean

  喜欢小屏幕

  平常我在芝加哥工作,偶尔来中国出差。我现在用的手机是苹果5S,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苹果手机,也有些人用三星。在美国,我每个月的手机费100美元(约合621块人民币),没有通话时长和上网流量的限制。很多美国人的话费每个月也在100美元左右,我觉得还是蛮贵的,如果50美元就好多了。我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一个小时,一般就是收发邮件、发信息等,不怎么打电话。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及时方便地确认很多事情,但这也可能会让你一直处在工作状态,难以脱身。也正如手机上的很多应用会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和帮助,但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我不经常使用Facebook之类的应用。从大小上来看,我的手机屏幕有点小,但是已经用习惯了,并且一般回复的邮件比较短,不需要打很多字,再加上手机小的话很容易随身携带,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屏幕的手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用手机,我觉得孩子们大概从10岁开始用手机会比较好。

  针对手机话题采访了不同的人之后,记者总体的感觉是地球村已经被手机所“攻陷”了,目前打头阵的是苹果和三星,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很多人根本都离不开手机了。像中学生孙宇鹏一样都不怎么鸟手机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在地球村的很多角落里,蜷缩着更多的是手机依赖症“患者”,不论是工作期间,还是蹲马桶的间隙,或是睡前本该黑甜的时光,都在跟手机打交道。将来,功能越来越丰富的手机还会“绑架”更多的人和他们的时间吗?决定权就在你我手中。


相关文章

  • 别让手机绑架了你的人生
  • 现在的人,过着一种手机人生. 早上登录微博,写下一天计划;上午浏览网页,了解国内外大事;下午手机电视,掌上图书,充实头脑,放松心情;晚上吃饭,拍照上传,发条说说,与全世界说晚安. 如果只看手机上网页的记录,这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这是一个懂 ...查看


  • 男子遭绑架被脱光绑电线杆 遭凉水浇皮鞭抽
  • 利用"陌陌"这款移动社交工具,4名青年男女约会陌生人,并趁机实施绑架,索取受害人钱财的同时,联系受害人家人索要赎金.11月14日,这4名涉嫌绑架的青年男女被高陵警方抓获. 收到绑架短信家人以为是恶作剧 11月13日上午1 ...查看


  • 真假外星人,谁是Bearers
  • 真假外星人,谁是Bearers? 相信大家对UFO (幽浮)毫不陌生,世界各地经常有不同的目击个案,五花八门,让人眼花撩乱.普遍认为,操控如此灵活且看似瞬间转移的飞行器的生物,必是拥有比人类更高级的科技.那么,究竟这些外星人是何方神圣呢?有 ...查看


  • 大鱼海棠7月8日上映
  • 1.大鱼海棠 7月8日上映 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鲲"的灵魂的奇幻故事 简介: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变成一条沉睡的小鱼 ...查看


  • 名侦探柯南目录1
  • 名侦探柯南 目录 1.带"★"表示1小时以上的特别篇,带"◆"表示动画原创(即漫画原作中没有的),B表示出现黑衣组织,F表示出现FBI,C表示出现CIA,S表示出现工藤新一,X表示出现服部平次,K表示 ...查看


  • 小学生低碳环保
  • 小学生低碳环保 红枫二小学生低碳环保生活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 ...查看


  • 论三种推理方法在电视剧中的应用
  • 论三种推理方法在电视剧中的应用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1301班 伍春晓 U201315240 在我少不更事的初中时代,台湾偶像剧还是霸占电视剧市场的一方霸主.而在这之中,有一部侦探偶像剧,以不一样的视角突出重围,让我第一次在高颜值的氛 ...查看


  • 苦肉计2011年第21期
  • 一 李老板最近心情郁闷,不是生意上的事,也不是感情上的事,是他儿子的事. 李老板的儿子李立三读五年级,他本来是个读书很用功的孩子,成绩不错,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但是,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李立三迷上了游戏,成绩就直线下滑.老师找到李老板,让他管 ...查看


  • 防范和处置劫持绑架事件工作预案
  • 防范和处置劫持绑架事件工作预案 为确保我区社会治安稳定,有效防范和处置劫持.绑架事件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市局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分局党委统一领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