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趣味人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苦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B.

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

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

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

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

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4)

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

阅读答案:

答案:1.AB;

解析:

(1)

答B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E项给1分。C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D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2)

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

(3)

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2分);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物质(2分);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2分)

(4)

“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这种生活具有的好处: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这种生活的不足:①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难以明白他的宗旨原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苦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B.

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

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

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

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

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4)

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

阅读答案:

答案:1.AB;

解析:

(1)

答B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E项给1分。C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D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2)

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

(3)

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2分);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物质(2分);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2分)

(4)

“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这种生活具有的好处: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这种生活的不足:①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难以明白他的宗旨原则。


相关文章

  • 2017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部分 注意事项:1. 本卷为试题卷,分为第I 卷和第II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场考试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请考生答题前填涂好相关信息,听从监考员的安排. 第I 卷 ...查看


  • 敬业与乐业(两课时)
  •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把握中心论点,理清结构层次. 3.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体会其作用. 4.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5.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重难点 ...查看


  • 敬业与乐业教案 1
  • 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 一.教材结构分析 1.课标要求及理解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 ...查看


  •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改正后的答案
  • 网络通识课程考试(93.0 分)选择题(40 分)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1.00 分)  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朗 D.朱光潜2.50 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 (1.00 ...查看


  • 梁启超教育思想对语文课改的启迪
  • 作者:潘涌牛秋霞 教育科学论坛 2011年08期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标志性人物,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推进者与奠基人之一.只是他重要而又深刻的政治革新思想和变法 ...查看


  • 用[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老师寄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知识链接: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 ...查看


  • 论读书阅读答案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一14题.(12分) "乐读"与"苦读"  李继安 ⑴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 ...查看


  •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镇东初级中学 邹蜀开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敬业与乐业> ...查看


  •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 2011学年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书写(5分)(含卷面分3分) 1.将下面的语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内,请注意布局.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