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工程结构钢

1.叙述构件用钢一般的服役条件、加工特点和性能要求。 答:服役条件:①工程结构件长期受静载;②互相无相对运动受大气(海水)的侵蚀;③有些构件受疲劳冲击;④一般在-50~100℃范围内使用; 加工特点:焊接是构成金属结构的常用方法;一般都要经过如剪切、冲孔、热弯、深冲等成型工艺。 性能要求:①足够的强度与韧度(特别是低温韧度);②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型工艺性; ③良好的耐腐蚀性;

2.低碳钢中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的机理是什么?对构件有何危害?

答:构件用钢加热到Ac1以上淬火或塑性变形后,在放置过程中,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韧脆转变温度上升,这种现象分别称为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 产生的原因:C、N等间隙原子偏聚或内吸附于位错等晶体缺陷处。提高硬度、降低塑性和韧度。 危害:在生产中的弯角、卷边、冲孔、剪裁等过程中产生局部塑形变形的工艺操作,由于应变时效会使局部地区的断裂抗力降低,增加构件脆断的危险性。应变时效还给冷变形工艺造成困难,往往因为裁剪边出现裂缝而报废。

3.为什么普低钢中基本上都含有不大于2.0%w(Mn)?

答:加入Mn有固溶强化作用,每1%Mn能够使屈服强度增加33MPa。但是由于Mn能降低A3温度,使奥氏体在更低的温度下转变为铁素体而有轻微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Mn的含量过多时,可大为降低塑韧性,所以Mn控制在

4.为什么贝氏体型普低钢多采用0.5%w(Mo)和微量B作为基本合金化元素?

答: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保证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组织。当Mo大于0.3%时,能显著推迟珠光体的转变,而微量的B在奥氏体晶界上有偏析作用,可有效推迟铁素体的转变,并且对贝氏体转变推迟较少。因此Mo、B是贝氏体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5.什么是微合金化钢?微合金化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微合金化钢是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入需加入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钢中。 作用:Nb、V、Ti单元或复合是常用的,其作用主要有细化晶粒组织和析出强化。微合金元素通过阻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这两方面作用可使轧制后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具有较好的强韧度配合。

6.在汽车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双相钢,其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能在汽车工业上得到大量应用,发展很快? 答:主要成分:~0.2%C,1.2~1.5%Si,0.8~1.5%Mn,~0.45%Cr,~0.4%Mo,少量V 、Nb、Ti。(质量分数) 组织:F基体上分布不连续岛状混合型M(

F中非常干净,C、N等间隙原子很少;C和Me大部分在M中. 性能特点:低σs,且是连续屈服,无屈服平台和上、下屈服;均匀塑变能力强,总延伸率较大,冷加工性能好;加工硬化率n值大,成型后σs可达500~700MPa。

因为双相钢具有足够的冲压成型性,而且具备良好的塑性、韧度,一定的马氏体还可以保证提高钢的强度。

7.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大多采用微合金元素(Nb、V、Ti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Nb、V、Ti单元或复合是常用的,其作用主要有细化晶粒组织和析出强化。微合金元素通过阻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这两方面作用可使轧制后铁素体

晶粒细化,从而具有较好的强韧度配合。

8.什么是热机械控制处理工艺?为什么这种工艺比相同的成分普通热轧钢有更高的力学综合性能?

第二章工程结构钢

1.叙述构件用钢一般的服役条件、加工特点和性能要求。 答:服役条件:①工程结构件长期受静载;②互相无相对运动受大气(海水)的侵蚀;③有些构件受疲劳冲击;④一般在-50~100℃范围内使用; 加工特点:焊接是构成金属结构的常用方法;一般都要经过如剪切、冲孔、热弯、深冲等成型工艺。 性能要求:①足够的强度与韧度(特别是低温韧度);②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型工艺性; ③良好的耐腐蚀性;

2.低碳钢中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的机理是什么?对构件有何危害?

答:构件用钢加热到Ac1以上淬火或塑性变形后,在放置过程中,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韧脆转变温度上升,这种现象分别称为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 产生的原因:C、N等间隙原子偏聚或内吸附于位错等晶体缺陷处。提高硬度、降低塑性和韧度。 危害:在生产中的弯角、卷边、冲孔、剪裁等过程中产生局部塑形变形的工艺操作,由于应变时效会使局部地区的断裂抗力降低,增加构件脆断的危险性。应变时效还给冷变形工艺造成困难,往往因为裁剪边出现裂缝而报废。

3.为什么普低钢中基本上都含有不大于2.0%w(Mn)?

答:加入Mn有固溶强化作用,每1%Mn能够使屈服强度增加33MPa。但是由于Mn能降低A3温度,使奥氏体在更低的温度下转变为铁素体而有轻微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Mn的含量过多时,可大为降低塑韧性,所以Mn控制在

4.为什么贝氏体型普低钢多采用0.5%w(Mo)和微量B作为基本合金化元素?

答: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保证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组织。当Mo大于0.3%时,能显著推迟珠光体的转变,而微量的B在奥氏体晶界上有偏析作用,可有效推迟铁素体的转变,并且对贝氏体转变推迟较少。因此Mo、B是贝氏体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5.什么是微合金化钢?微合金化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微合金化钢是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入需加入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钢中。 作用:Nb、V、Ti单元或复合是常用的,其作用主要有细化晶粒组织和析出强化。微合金元素通过阻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这两方面作用可使轧制后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具有较好的强韧度配合。

6.在汽车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双相钢,其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能在汽车工业上得到大量应用,发展很快? 答:主要成分:~0.2%C,1.2~1.5%Si,0.8~1.5%Mn,~0.45%Cr,~0.4%Mo,少量V 、Nb、Ti。(质量分数) 组织:F基体上分布不连续岛状混合型M(

F中非常干净,C、N等间隙原子很少;C和Me大部分在M中. 性能特点:低σs,且是连续屈服,无屈服平台和上、下屈服;均匀塑变能力强,总延伸率较大,冷加工性能好;加工硬化率n值大,成型后σs可达500~700MPa。

因为双相钢具有足够的冲压成型性,而且具备良好的塑性、韧度,一定的马氏体还可以保证提高钢的强度。

7.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大多采用微合金元素(Nb、V、Ti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Nb、V、Ti单元或复合是常用的,其作用主要有细化晶粒组织和析出强化。微合金元素通过阻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这两方面作用可使轧制后铁素体

晶粒细化,从而具有较好的强韧度配合。

8.什么是热机械控制处理工艺?为什么这种工艺比相同的成分普通热轧钢有更高的力学综合性能?


相关文章

  • 环境化学的课后答案
  • 环境化学的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 ...查看


  •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版第六章耐热钢课后习题答案
  • 第六章耐热钢 1.在耐热钢的常用合金元素中,哪些是抗氧化元素?哪些是强化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说明其作用机理. 答:①Cr:提高钢抗氧化性的主要元素,Cr能形成附着性很强的致密而稳定的氧化物Cr2O3,提高钢的抗氧化性. ②Al:是提 ...查看


  •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第二章___水和废水监测课后答案
  •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 ...查看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后答案
  • 1.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 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 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豆浆水分离:在淘 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 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 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2. 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 ...查看


  • 生物化学课后题答案
  • 第二章 二.选择题 1-5 BCBBC 6-10 BDAAB 11-15 ACBDA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四.填空题 1. 3 , 2 2.不变 3.α-螺旋 ,β-折叠 4.电荷 ,水化膜 5.兼性 ...查看


  • 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 ...查看


  •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第二版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 颜色不同的是课件和课后题都有的题目,水平有限,大家参考哦 3-1在结构钢的部颁标准中,每个钢号的力学性能都注明热处理状态和试样直径或钢材厚度,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这个实在不会也查不到,大家集思广益吧!!!) 3-2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 ...查看


  • 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1
  •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 解释下列名词.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 ...查看


  • 仪器分析思考题 (附答案)
  • <仪器分析> 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 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 ...查看


热门内容